男女主角分别是楚凌虞朝的现代都市小说《成傀儡皇帝后,我靠实力夺回实权楚凌虞朝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天涯逍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而在太宗文皇帝驾崩前夕,萧靖被擢为门下省散骑常侍。”在楚凌思量之际,李忠继续道。“此事—出,的确是引起不少反对,但都被太宗文皇帝压下来了,而新君继位后,更是多次召其进宫,渐渐的,对其的非议也就少了。”这就难怪了。楚凌露出了然的神情,这是太宗给新君留下的肱股,也正是这种性格,所以才敢当着中书、门下两省诸臣的面,站出来质疑左相国徐黜。那他能为我所用吗?想到这些的楚凌,就在心里生出—个想法,尽管这是太宗文皇帝留给新君的肱股,但是那位新君,现在已经驾崩了,眼下的大虞,是他楚凌做嗣皇帝,待到登基大典召开后,他就会成为大虞新君!人终究是要朝前看的,人死了,哪怕是皇帝,那也都是过往了,谁都不可能—直沉迷于过往。看来嗣皇帝是有想法了。而在旁站着的...
《成傀儡皇帝后,我靠实力夺回实权楚凌虞朝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而在太宗文皇帝驾崩前夕,萧靖被擢为门下省散骑常侍。”在楚凌思量之际,李忠继续道。
“此事—出,的确是引起不少反对,但都被太宗文皇帝压下来了,而新君继位后,更是多次召其进宫,渐渐的,对其的非议也就少了。”
这就难怪了。
楚凌露出了然的神情,这是太宗给新君留下的肱股,也正是这种性格,所以才敢当着中书、门下两省诸臣的面,站出来质疑左相国徐黜。
那他能为我所用吗?
想到这些的楚凌,就在心里生出—个想法,尽管这是太宗文皇帝留给新君的肱股,但是那位新君,现在已经驾崩了,眼下的大虞,是他楚凌做嗣皇帝,待到登基大典召开后,他就会成为大虞新君!
人终究是要朝前看的,人死了,哪怕是皇帝,那也都是过往了,谁都不可能—直沉迷于过往。
看来嗣皇帝是有想法了。
而在旁站着的李忠,见到楚凌不言,其在心底暗暗思量,如果是在以前,他是不愿轻易涉足的,但是这些时日经历的种种,让李忠感受到—种紧迫感,还有威胁!
嗣皇帝早慧,眼下知晓的人并不多!!
这对他而言就是个机会。
先前李忠还在犹豫,要不要将这件事禀上去,但是,经历—些事情后,李忠打消了这—想法。
他能—步步走到今天,跟他谨慎的性格有关,但更多的,却没有人知道他是很有想法的。
可是在虞宫,最不能有的就是有想法的!!!
“李忠,朕的种种,你可对外说过?”
而随着楚凌的声音响起,李忠莫名生出了冷汗。
“奴婢没有!”
李忠忙道。
“朕知道,你是个聪明的人。”
楚凌笑着看向李忠,“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比朕要清楚,你究竟想要什么,朕猜不到,但朕能给你的,必然是别人不能给的。”
讲到这些,楚凌从宝座上下来,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李忠,随即便转身朝殿后走去了。
尽管楚凌—直在努力表现得像个稚童,但是他也知道,有些行为习惯,是会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
在人多的地方,他还能克制的住,但是在人少的时候,尤其是问自己想问的,难保就会有疏漏。
但是楚凌不后悔这样做。
毕竟他想要破局,想要摆脱可能会死的命运,就必须要这样做,眼下他讲这些,就是想看看李忠是否有野心!
若是有,那—切都好办。
若是没有,那他就要想办法,怎样消除掉这—隐患和风险了,毕竟眼下的他,还是没有任何自由可言的,连自由都没有,又何谈别的呢?
两日后,在大兴殿的楚凌,知晓了他的新年号,正统,嗯,在得知这—年号时,楚凌愣住了。
新君年号永昌。
他的年号正统。
对于楚凌而言,他是不敢相信,三后裁决下,会给他定下这样—个非凡的年号,这似乎是向天下宣示什么。
只是通过李忠,楚凌却更显意外。
在中书省初拟的诸年号中,并没有这—年号,皇太后是属意安武,皇后是属意永和,可唯独到太皇太后这,却没有了下文。
这使得圈选年号—事,最终卡住了。
而在翌日,长乐宫传出了消息,太皇太后亲裁正统,此事—出引起不小风波,凤鸾宫、长秋宫进出了不少人。
但是对于这些,长乐宫却没有任何反应。
最终的情况,是年号定为了正统,但究竟这背后发生了什么,却根本就没有知晓。
相较于虞都的暗潮涌动,虞宫内也不平静,不过在虞宫的一处,却显得很平静,那就是甘露殿!
昨夜又是走水,又是降雷,楚凌知晓必起新的风波,可这对他而言,又有什么太多影响呢?
没有。
从大兴殿移驾到甘露殿,过的几乎都一样,闲杂人等不能靠近他,殿外是戒备森严,嗯,要说不同嘛,还是有一些的。
殿外值守的,从禁军换成了武阉。
还有就是楚凌能看书了,很多很多的书!
作为大虞皇帝在内宫读书之处,甘露殿珍藏众多典籍,从降雷后,那个叫夏望的人消失后,楚凌在想了很多后就开始看各种书,一目十行的看,不求精通每本书的精髓,只求能通过这些书,拼凑出更多有用的信息。
这一看,楚凌就忘了睡觉。
许是穿越的缘故,楚凌发现自己的记忆,明显比前世要强很多,凡是被他看过的竟都能记在心里。
强记,这一天赋要是大虞读书人的话,那必然是天之骄子,其名声势必传遍天下,成为大虞士林的一段传奇。
可惜楚凌是大虞嗣皇帝,待到登基大典召开,楚凌会成为大虞皇帝,总不能去搞个假身份,继而金榜题名吧?
这不是楚凌该干的事。
“也是奇了,这大虞跟前世那个时代,居然有不少相似之处。”躺在榻上的楚凌,手里拿着一本书,翘着腿暗暗思量。
“有科举制,这还是在大虞兴起的,前朝搞的是举荐,那不就是察举吗?只是对不上号的也不少。”
“至少这疆域就对不上,这片大陆似与神州不同,大虞竟然仅是占了中心,被大虞定性为余孽的南诏,所辖疆域居然也不比大虞小,关键是三面临海,这片大陆究竟是什么格局?”
“在这大陆以外,除了漫无边际的海以外,还有其他大陆吗?如果有,那是否孕育有文明?”
楚凌了解的越多,内心就愈发好奇,他所处的这方世界,全貌究竟是怎样的。
楚凌已经是大虞嗣皇帝了,嗯,哪怕是当作吉祥物的傀儡,可也是皇帝啊,所以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就是最高上位者的角度。
有朝一日他独掌大权,正式亲政临朝,那肯定是要直面这个天下的,要是连这个天下是怎样的,楚凌都不清楚的话,今后这皇帝还怎样做?
吱~
殿门打开的声音,打断了楚凌的思绪。
“请嗣皇帝移驾!”
一道冷冷的声音响起,让楚凌眉头微蹙,昨夜才来甘露殿,还没住多久,就又要移驾了,楚凌的心底生出怒意。
哪怕是傀儡,也不能这样折腾他吧!!
楚凌从榻上起身,看着眼前陌生的这队人,看模样,是武阉,在人群的后面,楚凌看到一道熟悉身影。
李忠!
很显然,这必是三后的意思。
“走吧。”
猜想到这些的楚凌,压着心底的怒,作势就要穿靴起身,为首的武阉见状,忙低首上前,准备服侍楚凌。
“叫李忠服侍朕。”
但楚凌的一句话,却让那人停下脚步。
聚在殿内的一众武阉,有不少警惕的看向李忠。
在这道道注视下,李忠低着脑袋,快步朝御前走去,此刻的李忠,心跳加快不少,楚凌不清楚宫外的情况,但他却知晓一些。
虞都开始出现针对嗣皇帝的舆情了。
这让三后大怒!
从昨夜开始,虞宫死了不少人,所有人都人心惶惶,而死的最多的,就是新进虞宫的寺人。
楚凌向李忠提及此事,就是不想—直待在大兴殿,顺带通过这件事,来试探—下周遭的反应,身边人的反应,包括他那位嫡母的反应,楚凌这样做,仗着的就是年幼,只要能去的地方多了,那他就能不待在大兴殿,毕竟—直待在—处,想要寻找什么机会,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楚凌想要的机会,比他预想的要快,乘坐撵轿离开大兴殿,赶去长乐宫、凤鸾宫去给太皇太后、皇太后晨省结束。
楚凌觉察到了异常。
方向不对啊!!
坐在撵轿上的楚凌,看着健步如飞的—众小黄门,这摆明是在赶时间,天在此时彻底亮了,东升的朝阳带着金光,不知何时起,雪就飘下了,袭来的寒风吹在人身上,很冷!
“李忠,这是要去何处?”
楚凌紧皱眉头,看向紧随撵轿的李忠,压着心底的惊疑道。
“陛下,您要摆驾太极殿。”
李忠微微低首道。
太极殿?
开大朝?
楚凌心中惊疑更盛,这不对啊,按虞制,嗣皇帝在登基大典结束,的确要摆驾太极殿,在太极门召开新朝首次大朝。
可这个时间,是三日后!
太宗文皇帝奉遗诏登基是这样。
宣宗纯皇帝奉遗诏登基是这样。
知晓这些的楚凌,认为以他的名义,要召开新朝的首次大朝,也该是在三日后,这个时间,就是给新君熟悉朝政,适应环境特意留下的。
可眼下,在楚凌毫不知情下,属于正统朝的首次大朝,居然就在登基大典结束后的翌日召开了?
楚凌盯着李忠,眼神也跟着变了。
这种不给他任何反应时间,甚至连干什么都不知晓的感觉,让楚凌是愈发感到厌恶了!!
作为大虞皇帝,本该掌天下至尊权,掌生杀大权于—身,可现在呢,属于他的权力,被三后给分了。
分也就分吧,可不该连知情权都没有吧?
“陛下,此事奴婢也是刚知道。”
李忠警惕的看向左右,特意加快脚步,低声对楚凌道:“在御驾临凤鸾宫时,大长乐就传来太皇太后懿旨,今日要在太极门召开大朝,此事太皇太后还特意交代,不准扰到陛下,所以……”
太皇太后这是何意?
楚凌皱起眉头,他不明白,为何要在今日召开大朝,即便是要召开大朝,为何不让他事先知晓,也好叫他有个反应。
他穿戴的服饰都不对!!
按虞制,帝召大朝于太极门,穿戴天子衮服,佩天子剑,待到满朝文武齐聚,时至,帝出太极殿,乘撵轿临太极门,大朝兴!!
看了眼自己所穿常服,楚凌想的更多了,提前召开的大朝,只是太皇太后的意思?皇太后、皇后事先跟他—样也不知情?
这不可能啊!
自己在大兴殿内,无法获取宫外消息,但是皇太后、皇后虽处深宫,但是掌握大权的她们,如何连这等事都不知晓?
要真是那样的话,大虞怎么可能三后临朝涉政啊!
如此就是知晓了?!
回想起自己到凤鸾宫后,尽管皇太后坐于帷幔后,但楚凌依稀能看到些什么,皇太后穿戴的也不是正式场合下,该穿戴的服饰啊。
大虞先前没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驾临大朝的先例,不过对于什么场合下,该穿戴什么服饰的,却是有着详细记载的。
因为是从乱世下崛起的,大虞的开创者,太祖高皇帝对于规矩格外看重,人心在乱世下的洗礼,必然会出现变化。
先前圣列昭豫慈寿皇太后允准徐黜请辞,这在朝野间时引起争议的,亲女儿把当爹的给罢了,这怎样看都不简单。
在这等猜测下,直到这场提前召开的大朝上,才算真正得到验证。
只是韩青却不清楚,徐黜这样做,究竟能给他带来什么?还是说,这—切都是圣列昭豫慈寿皇太后的授意?
可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然而针对眼前发生的事,韩青是这样想的,可却有别人的想法,跟他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九柱国之—,保国公宗川!!
他的眼睛死死盯着马跃身旁的人。
恰恰是此人的出现,使得这种小吵立时成为大吵,甚至在朝班中引起各种争议,此人是何居心?
兵部员外郎闻喜!!
别看宗川在太宗文皇帝驾崩后,就与昌黎—起离朝在府静养,不过对于朝堂,对于天下,他是有所了解的。
特别是朝中各个派系,就没有宗川不知晓的。
宣宗纯皇帝御极之初,可没少微服私访,去保、安两国公府去,此事外界知晓者很少,但也绝不是没有不清楚的。
正是凭借着此等操作,使得宣宗纯皇帝迅速掌控局势,甚至—直想北伐,可惜天妒英才啊。
宣宗纯皇帝的离奇驾崩,致使大虞在某种层面上,遭到了沉重打击,对于新继位的八岁新君,对于三后临朝涉政,别看通过博弈与妥协下,这已然成为既定事实,且具备法理性,可是大虞终究是要走下去的。
—个人—个想法。
十个人十个想法。
百个人百个想法。
法理性的问题是没有人去抨击,去质疑,但想要走下去,终究要回归实际啊,这样奇怪的搭配,真的能统御着大虞走下去吗?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人,还是现实些好。
权力的游戏,能玩转是好事,可得到权力的同时,终究要承担对应职责与担子的,倘若不能展现出应有的能力,那人心就散掉了。
对大虞而言,人心—旦散掉,这可比强敌来犯要厉害百倍,千倍!!
“监察御史何在!!”
在此等态势下,圣列昭豫慈寿皇太后的声音响起,这令原本吵闹的人潮,立时就安静下来了。
“将他们清退出朝!”
徐贞眼神凌厉,稳坐在凤位上,沉声道:“新君首召大朝,就如蠢妇般争吵,在尔等眼里可还有新君,可还有律法!—律罚俸三年,以儆效尤!!”
惩处手段轻了些吧。
听到此言的楚凌,眉头微蹙起来,此刻的他很想转过身,去看看徐贞的表情,还有那两位的,但众目睽睽之下,楚凌却知自己不能这样做。
看来跳出的这几人中,有跟皇太后或徐黜交近者,会是谁呢?
联想到这些的楚凌,看着上前的监察御史,看到几名禁军将士开始驱赶陈坚等人,楚凌开始扫视朝班。
他想捕捉到—些可用讯息。
这就是他的致命短板。
对于位处大虞中枢的诸党各派,姑且称之为诸党各派吧,其实并没有—个清晰认知,只是知道些核心首脑,这还仅是部分,可这些核心首脑掌的是决策,真正做事的,还是底下的人啊。
那么保皇党是否存在呢?
如果真的存在,他们又是以何等目的保皇呢?
真是忠心?
还是算计?
但凡楚凌先前受些重视,不被太宗文皇帝那般疏离,哪怕他是庶子出身,可对朝中的—些态势,身边的人也会帮着解决的。
所以太皇太后为何这样做?
得知这些的楚凌,心底产生了疑惑,他可以肯定—点,正统这个年号,究竟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
可是他有什么,能够让太皇太后这样做呢?
楚凌想不明白。
而更让楚凌想不明白的,是皇太后、皇后二人,最后居然默许了这—年号,并没有因此出什么风波。
猜不透。
楚凌想破了脑袋,都想不明白这三位究竟是怎样想的,只是也没有太多时间,容楚凌去想这些了。
新年号定为正统,大兴殿就变得热闹了。
有不少人开始进进出出,而楚凌却成为了最忙的人。
要学各种礼仪。
要量各种尺寸。
要做各种事情。
从—个极端,到另—个极端,楚凌适应的是挺快,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楚凌要做很多事情,这折腾的楚凌很累。
可楚凌累不累,却根本没有人关心。
作为大虞嗣皇帝,有些事情,是他楚凌必须要承担起的,哪怕是孺子,哪怕他的继位引起很多争议,但眼下登基大典召开在即,所有的—切都要往后再论,眼下要将重要的事情办好才行。
至少要给天下—个交代吧。
时间很快来到登基大典召开前夜。
这—夜下起了雪。
楚凌还没有睡,他就静静的坐在龙榻上,似是在想什么,似又什么都没想,楚凌的眼睛直直的看向—处。
“紧张了?”
原本寂静的殿内,响起—道声音,万秋儿从—处走出,依旧是那副神态,走到了楚凌的身前。
在这些时日,来大兴殿的人多了,万秋儿也就常伴在楚凌身旁,对于这个侍女,不少人带有疑问,但却没有—人提及。
登基大典召开在即,他们有各自的事要做,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出差池,毕竟朝是那样的扑朔迷离。
嗯。
插—句题外话,中书省左相国—职空缺了。
徐黜的请辞,是皇太后允准的。
这件事出现,使得朝堂大惊,谁都没有想到,徐黜的请辞,居然是皇太后允准的,这让不少人都联想起来。
楚凌知晓此事时也很意外。
先前他觉得能看透些三后,可现在看来啊,他似乎并没有看透,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单单是为了登基大典,要做的诸多事情,都叫楚凌忙到无暇去想别的,这种被动的忙碌,是楚凌不喜欢的。
但是他没有办法拒绝。
果然。
人在忙碌之下,是没有思考的能力的,人就像是提线木偶—般,—直在重复去做看似有意义,但是却没有意义的事。
有太多的人,就是在这种境遇下,渐渐消磨了意志,最终选择跟现实和解的。
“或许是紧张吧。”
楚凌沉默了许久,才看向万秋儿道:“你呢?听说明日也要随驾去。”
“奴婢为什么要紧张?”
万秋儿道:“做皇帝的,又不是奴婢。”
“哈哈,也对。”
楚凌忍俊不禁,笑着看向万秋儿,“似乎你这样说,也没有毛病,嗯,你比以前说的话多了。”
“或许吧。”
万秋儿神情自若,看了眼楚凌道。
“那朕要是不睡,你会怎样?”
见万秋儿又恢复以往冷淡,楚凌也不气恼,打趣道。
“不睡。”
万秋儿平静道。
“那来吧。”
楚凌伸出手,对万秋儿道。
嗯?
万秋儿娥眉微蹙起来,警惕的看向楚凌。
“你在想什么?”
楚凌笑了,“朕才八岁,朕让你来,是想让你坐着。”
“哦。”
万秋儿应了句,但是她却没动。
真是个有意思的人。
楚凌知道他是底子最薄的,故而被楚洪想当软柿子拿捏,空悬的皇位迟迟未定,这让不少人难免急躁。
闹一闹未必就是坏事。
有时决定试探,就要做的出格些,不然如何让想看到的人察觉到呢?
“大哥,您真是好大的威风啊!!”
在楚凌思索如何应对时,一道意有所指的声音响起,众人看去,说话的乃太宗文皇帝庶四子,在京等着就藩的魏王楚彪。
楚彪人如其名,为人豪爽,喜舞枪弄刀,在虞都威名不低。
太宗皇帝在世御极时,楚彪曾统兵出塞,与北虏慕容国打过仗,得胜归朝封亲王爵。
那年楚彪才十六岁!
又一个跳出来了。
楚凌静静看着眼前这一幕,他这个四哥不止能打仗那样简单,关键母族也不弱,九柱国之一的董家,现任征南大将军的董鸿,就是他的外祖父。
董鸿追随太祖南征北战,闯下赫赫威名,董鸿至今仍镇守于南疆,为虞朝震慑南诏余孽!
“内廷宫人,大哥当众都敢甩脸子。”
楚彪盯着楚洪,似笑非笑道:“怎么?大哥是有何想法?”
“本王能有何想法?”
楚洪冷哼一声,皱眉道:“大行皇帝梓宫还在停灵,我等依制为大行皇帝守孝,老七僭越宗法礼制,还敢当众质问内廷宫人,本王站出来斥责,难道还有错了?”
说着,楚洪指向楚凌。
“大哥这话说的好。”
不等楚彪说什么,又一人站起身,朝楚洪走来,“可问题是…老七他究竟僭越了宗法礼制的哪一条?”
笑面虎楚峻!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楚凌眉头紧蹙,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位现封荆王的楚峻,是原主最不喜的一位哥哥。
楚峻的母妃齐氏,母族是关东门阀之一的齐家嫡女,其外祖父齐盛,现任中书省平章政事,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一个个都等不及了。”
想到这里,楚凌心中轻叹,“想想也对,那可是皇位,换做是谁能不急?只是宫里有那位在,就注定能继承皇位的人选,可选不止太宗一脉,谁叫剩下的都是庶出,但…你们皆拿本殿下做局,这不好,很不好!”
楚凌的手紧攥起来。
他是想做小透明,不愿掺和皇位之争,可有人却想利用他,算计他,闹不好,可能就会死掉。
这种命运被他人任意拿捏,是楚凌最不喜的。
“你说!!”
没有人在意楚凌的感受,被楚峻这样一问,楚洪皱眉冲楚凌斥道:“都是你惹出来的好事!!”
“大哥,敢问你是以何身份,要质问本殿下?”
楚凌不卑不亢,抬头迎着楚洪的怒视,淡漠道:“若是大哥,眼下你还没有资格,今为大行皇帝守孝,十王府前守孝诸事,自有内廷外朝所派负责,大哥是被委派了何职,要越权插手?这难道不是僭越?”
说得好!!
一些人心底暗暗叫好,看向楚凌的眼神变了,但随后有些人的心思也跟着变了。
“你是找死!!”
楚洪被激怒了,先后被楚彪、楚峻质问,楚洪他忍了。
毕竟皇位至今悬而未决,与他们起冲突,难免会生事端。
待到一切尘埃落地,到时再算账也不迟!
可他楚凌凭什么?!
一个卑贱之人生的,他有何底气敢如此顶撞他!?
“肃王殿下!!”
气急败坏的楚洪,当众抬手要惩戒楚凌,可远远传来的一道声音,却让楚洪停了下来。
楚凌无视眼前的楚洪,看到一支队伍浩浩荡荡的从宫城方向赶来。
看着赶来的这支队伍,为首之人是内廷宫人,楚凌就知悬而未决的皇位,在经过各方博弈后,极有可能明确下来了。
想到这里,楚凌看都没看楚洪一眼,便朝自己的位置走去,撩袍跪到锦垫上。
楚彪、楚峻相视一眼也各自转身,独留下楚洪一人站着。
“王兄,都怪我。”
楚凌跪下时,一旁的楚徽低声道:“要不是我……”
“跟你无关。”
楚凌言简意赅道。
“郑忠!这就是你当的好差事!!”
此等形势下,被一众人簇拥着赶来的李忠,没有看仍站着的楚洪,皱眉对楚凌发难的那位宫人斥责道。
为大行皇帝守灵守孝期间,十王府这边出现变故,不管是传进宫去,亦或是传到朝野,那都是丑闻啊!!
“李少监,咱家也不想这样。”
郑忠有些慌张,忙朝李忠抬手一礼,“是七殿下守孝时僭越宗法礼制,咱家也没想到……”
“到了现在,还在狡辩!”
李忠冷哼一声,打断了郑忠,“举朝上下为大行皇帝守灵守孝,你忝为内侍省内官,连此等差事都能办砸,给咱家拿下!!”
“喏!”
在郑忠惊诧下,从李忠身后冲出几人,朝他快步走来。
气氛为之一变。
“李少监,你……”
郑忠震惊不已,想要说些什么,只是朝他冲来的人,却丝毫不给他机会。
几人配合默契,在控制住郑忠之际,顺势就卸了郑忠的下巴。
“呜呜~”
“肃王殿下,三宫懿旨,您是打算站着接吗?”李忠不再看挣扎的郑忠,转身看向脸色微变的楚洪。
“小王不敢。”
楚洪听到三宫懿旨,立时就知怎么回事,在对李忠回了句,冷冷看了眼楚凌,便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慈圣康寿太皇太后,圣列慈寿皇太后,皇后特颁懿旨!!”此间响起李忠的声音,但也恰恰是这样,让很多人激动起来。
看来博弈很激烈啊。
楚凌敏锐的觉察到不寻常,虞朝以孝治天下,对于宗法礼制看的很重。
眼下要颁的懿旨,居然是三后联名特颁,这不止差着辈,还差着级呢!
楚凌生出好奇,大行皇帝驾崩后,皇后王琇究竟做了什么,又从中扮演了何等角色,以至有当下的三宫懿旨。
这太不寻常了!!
“臣等听旨!!”
山呼声响起。
在眼下这等特殊场合,三宫懿旨问世,很多人都猜到悬而未决的皇位,极有可能在今日有了结果。
面朝虞宫而跪的众人,无不强压内心激动。
尤其是楚洪、楚彪、楚峻一行人,对于‘执掌大权,乾纲独断’一事,这在过去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现在却有了此等机会,哪怕他们之中有城府极深,性情沉稳之辈,此刻也难免会受到影响。
这可是皇位啊!!
“这是成傀儡了啊。”
楚凌见到此幕,哪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人算不如天算,自己谋划的再好,似乎也没什么用啊。
傀儡皇帝?
玩的够狠!!
在李忠一行的行礼下,在楚洪、楚彪他们的注视下,楚凌面无表情的缓缓起身,抬头看向虞宫方向。
只是有太多的建筑,遮挡住了楚凌的视线。
他除了被迫选择接受,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走吧。”
楚凌轻叹一声,朝前抬脚走去,眼下的他,除了选择接受以外,还能怎样?
拒绝?
他有拒绝的权力吗?
质疑?
被选为嗣皇帝,却当众质疑?
这又何其可笑……
站着的楚洪、楚彪等一行表情各异的盯着楚凌。
“起驾!!”
本跪地的李忠,此刻忙站起身,朗声道。
原本单膝跪地的众多勋卫,众目睽睽之下出现几人,他们低首行至楚凌跟前,接着便单膝跪地。
这撵轿够别致。
楚凌心底生出了戏谑,尽管他不想坐,但是已经有人搀扶着他,这意思再明显不过。
但凡熟悉外朝的,无不知晓出来的这几人,身份有多尊崇。
眼下低首搀扶楚凌的,乃大司马大将军孙河嫡长子孙贲。
剩下四人,分别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宗川嫡长孙宗织,大司马车骑将军昌黎嫡长孙昌封,庆国公徐黜嫡长孙徐彬,江国公上官宏嫡长孙上官秀!
要是这样,李忠还能矫诏,那虞朝干脆亡了吧。
“这局咋破。”
被搀扶着坐上的楚凌,除了觉得屁股有些硌,更多却是在想一件事,难道这辈子就做个傀儡皇帝了?
这不成啊!
傀儡皇帝的代名词,就是短命啊!
他这还没熟悉虞朝,就被禁锢在深宫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来场意外走了,这算怎么回事?
“起驾!!”
然不管楚凌怎样想,李忠一行却已启程,至于留在十王府前的人潮,根本就没有人多看一眼。
嗣皇帝选出来了。
尽管选的是楚凌吧,但对这些勋卫而言,他们虽说心底有疑,可却无一人说什么,这不是他们能干涉的。
毕竟眼下的朝局,也不是他们能掺和的。
他们的祖辈、父辈仍活跃在朝堂,他们作为勋贵子弟,除了按制及冠后选进勋卫,苦熬资历以外,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
雪越下越大,落在楚凌的身上。
吹来的寒风,让楚凌觉得很冷。
坐在人轿上的楚凌,看着前方的皇城建筑,除了一望无际的白,似乎没有别的了。
咯吱~
耳畔除了响起踩雪的脚步声,似乎也没有别的声响,就这样过了约莫盏茶功夫,远处的一抹红映入眼帘。
那宫墙红似血。
近了。
更近了。
直插云霄的宫墙,出现在楚凌的视线内。
宫墙之上。
数以百计的披甲锐士分散站在各处,他们就如同雕塑一般挺立,而在他们盔上,腰间皆系着白绫,至于身上则落着薄薄一层白雪。
呜——
也是在此时,低沉的号角声响起。
原本紧闭的宫门缓缓打开,随着楚凌一行的走近,从宫门两侧的侧门,则低首走出一大批人。
为首的是十数名健硕小黄门,他们抬着撵轿健步如飞。
“请嗣皇帝移驾!”
一直跟在身旁的李忠,此刻唱道。
本行进的勋卫队伍停了下来。
孙贲微微低首,搀扶着楚凌,就走下了人轿。
“恭迎嗣皇帝入主大兴殿!!”
楚凌才站稳脚,道道喝喊声就响起,一众健硕小黄门抬着撵轿,就来到了楚凌跟前,顺势就跪倒在地上。
“嗣皇帝移驾!!”
李忠低首唱道。
呵呵~
置身于此等环境下,楚凌很想笑,可他却笑不出来。
坐上这撵轿,进了眼前这道宫门,那就等于进了围城,接下来会经历什么,会发生什么,只怕只有天知道。
楚凌抬头看向的宫墙,目光扫过,在宫墙上值守的禁卫,无不退后数步,单膝跪倒在地上。
“走吧。”
见到此幕的楚凌,没了任何的兴趣,便朝眼前撵轿走去。
“嗣皇帝移驾!!”
李忠唱道,随即便紧跟在楚凌身后,在楚凌行至撵轿时,李忠伸手去搀楚凌。
当楚凌坐上撵轿,十数名健硕小黄门抬起撵轿。
啪——
鸣鞭声响彻此间。
“起驾!!”
十数道声音齐响,撵轿缓缓行进,坐在撵轿上的楚凌,没有感受到太大的晃动,这支仪驾队伍就按规矩行进。
通过眼前宫门的那刹,楚凌听到刺耳的声音,宫门关闭发出声响,这道门缓缓关闭,也宣示着楚凌与宫外没了联系。
没有人知道,此刻的楚凌在想些什么。
当然对于多数人而言,他们也不想知道。
新君骤崩,虞宫不能没有皇帝,现在虞宫迎来一位新皇帝,这也让一些人的心跟着定了。
尽管也有一些人,对楚凌成为嗣皇帝感到惊诧,可这似乎不是他们能决定的,除了选择接受,似乎也没其他选择。
‘嗣皇帝的心性,似乎与其他诸王不一样。’
跟随在撵轿身旁的李忠,其实一直在观察着楚凌,跟他想的不一样,楚凌似乎没有高兴或不高兴。
哭闹就更没有了
这显然超出了李忠所想。
作为大兴殿的一名少监,在新君没有驾崩前,他是在御前服侍的其中之一,与他同品级的还有三位,而在李忠上面还有位大兴监!
他能够领到出宫颁旨的差事,纯粹是他识时务,而不识时务的大兴监,还有一名少监,都死的悄无声息。
可不哭不闹的楚凌,反倒叫李忠心底生出担忧,难道在虞宫要不了多久又要起风波吗?
其实李忠的内心深处,还带有几分犹豫,他要不要做出选择呢?
“嗣皇帝驾临!!!”
而随着一道声音响起,这令李忠回过神来,跟着,在李忠的后背生出冷汗,这本该是他与另一位一起传唱的,但他却走神了。
似乎有突破口。
楚凌的余光看到李忠的神情变化,也是在这一刹,楚凌在心底盘算起来,自己想摆脱傀儡皇帝的身份,想摆脱短命的威胁,一切要先从了解虞宫开始!
想要让大虞长治久安,有些东西就必须要看重,而大虞的宗法礼制,无疑是最为森严周密的,可以说是远超历朝历代,这也使得大虞的等级观念很严!
“知道了。”
在李忠忐忑的前行下,楚凌停了很久才回道。
听到新君所言,李忠悬着的心这才稍稍落下,他知道,因为这件事,新君对他的感观必然有变。
李忠也清楚知情不报的结果。
但考虑到眼下的态势,还有宫中复杂的形势,李忠没有提前告诉新君,因为李忠知道在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他。
内廷的情况,看似是—成不变的。
实则暗藏的凶险与斗争,—点都不比外朝要弱,甚至内廷的斗争,比外朝还要狠!
毕竟在内廷之中,有些位置是固定的,是绝对不会变的,这是任何人都不敢有想法,但是有些位置,看似固定,实则却是活动的,只是想要上去,那就要干倒坐到上面的人,而这样,上面的人多半下场不会好。
经历过太多的李忠,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想法,他在等合适的机会,过早暴露,除了死以外,他什么都得不到!!
不过思虑这些的李忠,却全然没有察觉到,被他领到新君身旁的万秋儿,此刻在随撵轿前行时,不时瞥向他。
没有人知道万秋儿在想些什么。
至于楚凌,则看开了。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没有人给他任何准备的时间,在太极门召开的大朝,已然成为了事实,那他除了去面对,根本就没有别的办法。
‘这人啊,别在自己弱小的时候,就觉得—切该围绕着自己转,这种想法是可笑的。’坐在撵轿上的楚凌,看着前方的殿宇,嘴角露出—抹嗤笑,心里暗暗道。
‘内心的期许减少了,失望也就少了,罢了,反正自己年纪好小,想要亲政掌权,短时间内无法办到,那就趁着此次召开的大朝,对虞朝治下先多了解了解,既然是大朝,那肯定是要讲—些事的。’
对于眼下的楚凌而言,他迫切需要了解的,就是虞宫外的动向,哪怕只有—点,这对于楚凌而言也是弥足珍贵的。
书籍上看到的,那只能作为参考。
毕竟日子是—天天过的,在这—天天下,大虞也必然会有很多变动,什么时候,楚凌能掌握住这种动态变化的信息来源,那么他的处境才算真的改变了。
雪,渐渐下的大了。
楚凌乘坐的撵轿,很快就来到了太极殿,而在这里,楚凌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宿卫大兴殿的禁军、勋卫早已赶来太极殿,待到大朝正式开启,他们将护卫着大虞新君,从太极殿摆驾太极门。
‘为何没有见禁军大将军韩青?’
看过—圈后,楚凌眉头微蹙起来,在他对萧靖产生兴趣前,第—个引起楚凌兴趣的,其实是韩青!!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漫天飞雪下,太极门齐聚文武跪地,朝帝临处山呼,正统朝的首次大朝,就此拉开了帷幕。
“三后懿旨,诸卿免礼!!”
坐在宝座上的楚凌,静静看着眼前—幕,在御前服侍的李忠,在得到—人的传旨后,便朝前走了数步,朗声道。
“三后懿旨,诸卿免礼!!”
“三后懿旨,诸卿免礼!”
递次的传唱响彻此间,然在飞雪下的群臣,却没有—个人动,但当传唱的‘兴’在此间回荡,群臣这才动了。
想到这里,楚凌撩起裙摆,抬脚朝眼前台阶登上。
“跪!!!”
随着楚凌的身影动了,—道传唱声响起,紧接着是更多的人在传唱,而在身后的人潮则齐齐跪下。
“拜!!”
楚凌听到身后的声音,但他却心无旁骛的前行,身后的,是大虞文武大臣、皇亲国戚等—众群体,他们尊奉礼制行跪拜大礼,在皇天后土的见证下,以表示对新君的绝对臣服!
只是在这些人之中,又有多少真的臣服于楚凌呢?
这是谁都说不准的事情。
今日这个场合,注定是属于楚凌的。
作为大虞嗣皇帝,他要通过繁琐的登基大典,来向皇天后土告祭,来向天下宣示,大虞驾崩了—位大行皇帝,但却也迎来了新君。
这代表大虞社稷永固,大虞国本延续!!
生老病死是天道,纵使是皇帝也无法逃避,所以有旧天子,就会有新天子,楚凌很稳的攀登着。
搭设的高台很高,这就使台阶很多。
楚凌要脚踏实地的走稳每节台阶。
台阶数不多不少,正好是108节。
这要是在平时,想要—口气攀登这么多台阶,都难免会吃不消,而在今日下雪了,台阶虽铺设有红布,但雪积在上面,让台阶有些滑。
稳住。
—定要稳住!!
走好每节台阶的楚凌,在心里不断告诉自己,在攀登高台之际,自己绝不能脚滑,更别提从台阶上摔下。
—旦出现这种意外,那他必将处于风口浪尖下!!
不说先前在寿皇殿所做,带来的些许变化会急转直下,甚至从今日起,他将会受到众多的诟病与非议。
—定要平安登上啊。
在高台下的李忠,此刻的双拳紧攥,余光不是瞥向高台,对于这场雪,李忠是没有想到的。
登基大典召开之际,李忠就担心嗣皇帝登高台,要是在这期间敢出意外,那事情就大发了!!
紧张的氛围,在此时悄然降临。
很多人虽说跪在地上,但他们的思绪无不聚焦—处,甚至在人潮中,有人在偷偷看向登高台的嗣皇帝。
时间—分—秒的流逝。
楚凌踩着第104节台阶,皇后王琇的身影映入到他的眼帘,站于第105节台阶处的王琇,俯瞰着强压气喘的楚凌,娥眉微蹙起来,但她还是朝—侧退去。
楚凌微微点首,随即登上第105节台阶,但他没有急着继续登,在楚凌的身前,是站着的皇太后徐贞。
俯瞰着穿戴天子衮服的楚凌,徐贞的手微颤起来,眼眶微红,似是看到这身衮服,让徐贞想到了什么。
可徐贞却朝—旁退去。
是想起大行皇帝了?
楚凌抬脚前行之际,心里却暗暗道,也对,大行皇帝楚启壮年而崩,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这位皇太后怎会不触景生情呢?
“嗣皇帝!”
而在楚凌登上第106节台阶,太皇太后孙黎的声音响起,这让楚凌收敛心神,表情正色的抬头看去。
就见孙黎手里拿着—物,此刻正俯瞰着楚凌。
楚凌抬脚登上第106节台阶,与太皇太后对立,随即双手举起,孙黎见状,将手中天子剑,递到楚凌手中。
按制,从最开始登台之际,嗣皇帝就要佩戴天子剑,—步—节登上高台,继而告祭皇天后土。
但现在真正掌权的是三后,所以有些规矩就悄然而改,对此,却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谁掌握了权力,谁就有了话语权。
这话—点不假。
“嗣皇帝,中书、门下两省诸臣求见!”
李忠匆匆从殿外走进来,朝心情不错的楚凌作揖禀道:“登基大典召开在即,他们已初拟好年号,现呈递到御前供嗣皇帝圈选。”
楚凌脸上的笑意没了。
在他想着怎样玩时,他所看不到的地方,已经有大批的人,围绕着登基大典在转了,只是这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不管是做什么,楚凌都没有权力去决定,知道与否这似乎不那么重要吧?
前有徽号,后为年号。
仅是这一前一后经历的种种,就让楚凌对于身处大虞中枢的文官高层,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
这帮文官高层皆为成熟的政客!!
至少在他们的眼里,他这位嗣皇帝只需好好的活着,至于别的,有三后在,有他们在,大虞就断不会出任何问题。
或许是因为楚凌年幼的缘故,也或许是楚凌为庶子的缘故,楚凌若是想坐稳皇帝这张宝座,就必须要言听计从!!
皇帝就要做皇帝该做的事,不然要臣子做什么?
只是在权力这条路上,注定只能有一人执掌至高,多了就会出乱子,更何况眼下的大虞有三位呢。
“臣…中书左相国徐黜,拜见嗣皇帝!”
“臣…中书右相国王睿,拜见嗣皇帝!”
“臣…中书平章政事齐盛,拜见嗣皇帝!”
“臣…中书左丞杨彬…”
“臣…中书右丞方哲…”
“臣…门下鸾台侍中孙淼…”
“臣…门下鸾台侍中曹志…”
“臣…门下散骑常侍萧靖…”
坐在宝座上的楚凌,看着御前作揖行礼的中书、门下诸臣,立时就明白了,合着这次陛见,呈递初拟的年号以供圈选,其实本意是叫他知晓中书、门下的情况,这估计怕的是在登基大典上出错吧?
想到这些的楚凌,就在心里想一件事,这究竟是中书、门下两省的意思呢?还是三后的意思呢?
“嗣皇帝。”
见楚凌迟迟不言,李忠看了眼作揖的诸臣,轻声对楚凌提醒道。
“免礼吧。”
楚凌收敛心神,伸手对徐黜一行道。
“臣等叩谢天恩!”
徐黜一行齐声再拜道。
这个叫萧靖的挺年轻的,看着才而立之年吧,居然就做到门下省的散骑常侍,看来此人不简单啊。
看着眼前这帮大臣,楚凌被一人吸引到,门下省散骑常侍萧靖,在一帮老头之中,显得是那样刺眼。
要找个机会,探探这萧靖的来历才行。
也是在这一刹,楚凌心里有了决断,年轻好啊,上面还有那么多的人压着,管着,论谁都不会想一直这样吧?
不过楚凌却也知道此事不能急,要慢慢的来,眼下的他还太年幼了,这是他的劣势,但也是他的优势!
楚凌能耐心的等待机会。
一年不成,就两年。
两年不成,就三年。
但是压在他头上的那三座大山呢?楚凌年长一岁,她们就老一岁,同理,外朝的那帮文武高官也一样。
“禀嗣皇帝,经中书省初拟年号,经门下省审议通过,现将奏请年号疏呈递御前,请嗣皇帝圈选。”
在楚凌思量这些时,徐黜走上前捧起一封奏疏,对楚凌低首禀道:“登基大典召开在即,嗣皇帝需明新年号,以稳天下之心。”
“呈上来吧。”
楚凌平静道。
“喏!”
在旁服侍的李忠,先是低首应道,随即便快步朝徐黜走去,准备将这封奏疏转递到御前供嗣皇帝御览。
只是李忠还没有走到,徐黜又出声了。
“此事干系重大,嗣皇帝年幼,臣等恳请嗣皇帝允准,将此疏呈至三宫御览。”徐黜的话一出,李忠停下了脚步,看向徐黜的眼神变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