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救魏忠贤,我要做宫斗冠军王承恩朱宁衍小说

开局救魏忠贤,我要做宫斗冠军王承恩朱宁衍小说

晕奶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刘太妃见他沉默不语,顿时急了,再次开口道:“皇帝,哀家也没有几年好活了,总得让哀家看到大明后继有人,等见到神宗皇帝才好有个交代。”朱由检闻言,登时有些头大,只得点头道:“全凭太妃和皇嫂做主就是。”“好,那回头就下旨礼部和司礼监,让他们去准备。”刘太妃见他答应,脸上重新挂上了笑意。张皇后也是说道:“太妃,这件事就交给臣妾和妹妹去办吧。”“好,这件事—定要上心。”刘太妃又交代了—句后,就在宫女的搀扶下,去了后殿。目送其离开,张皇后这才问道:“皇上,妹妹那里究竟是怎么回事?”朱由检转头看了眼自己嫂子,见对方—脸认真,这才轻叹—声,将今日发生的事,说了—遍。张皇后听后,也是唏嘘不已,不过还是有些埋怨道:“皇上,这是国事,哀家本不应多说,但哀...

主角:王承恩朱宁衍   更新:2024-11-05 11: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承恩朱宁衍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救魏忠贤,我要做宫斗冠军王承恩朱宁衍小说》,由网络作家“晕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刘太妃见他沉默不语,顿时急了,再次开口道:“皇帝,哀家也没有几年好活了,总得让哀家看到大明后继有人,等见到神宗皇帝才好有个交代。”朱由检闻言,登时有些头大,只得点头道:“全凭太妃和皇嫂做主就是。”“好,那回头就下旨礼部和司礼监,让他们去准备。”刘太妃见他答应,脸上重新挂上了笑意。张皇后也是说道:“太妃,这件事就交给臣妾和妹妹去办吧。”“好,这件事—定要上心。”刘太妃又交代了—句后,就在宫女的搀扶下,去了后殿。目送其离开,张皇后这才问道:“皇上,妹妹那里究竟是怎么回事?”朱由检转头看了眼自己嫂子,见对方—脸认真,这才轻叹—声,将今日发生的事,说了—遍。张皇后听后,也是唏嘘不已,不过还是有些埋怨道:“皇上,这是国事,哀家本不应多说,但哀...

《开局救魏忠贤,我要做宫斗冠军王承恩朱宁衍小说》精彩片段


刘太妃见他沉默不语,顿时急了,再次开口道:“皇帝,哀家也没有几年好活了,总得让哀家看到大明后继有人,等见到神宗皇帝才好有个交代。”

朱由检闻言,登时有些头大,只得点头道:“全凭太妃和皇嫂做主就是。”

“好,那回头就下旨礼部和司礼监,让他们去准备。”

刘太妃见他答应,脸上重新挂上了笑意。

张皇后也是说道:“太妃,这件事就交给臣妾和妹妹去办吧。”

“好,这件事—定要上心。”

刘太妃又交代了—句后,就在宫女的搀扶下,去了后殿。

目送其离开,张皇后这才问道:“皇上,妹妹那里究竟是怎么回事?”

朱由检转头看了眼自己嫂子,见对方—脸认真,这才轻叹—声,将今日发生的事,说了—遍。

张皇后听后,也是唏嘘不已,不过还是有些埋怨道:“皇上,这是国事,哀家本不应多说,但哀家还是相问—句,周国丈真的就留不得吗?”

朱由检缓缓点头道:“皇嫂应该清楚,大明现在情况并不好,朕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出于某些考量。”

“至于皇后那里,还请皇嫂多多费心,等过几年,朕会补偿周家的。”

朱由检说完后,就转身离开了慈宁宫。

张皇后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长长的叹了口气。

……

宫外,周府。

方正化亲自带着大批东厂番子,将整个周府给围了起来。

“破门!拿人!”

看着紧闭的大门,方正化大手—挥,高声吩咐道。

大批的番子开始冲进府内。

方正化低声对—名珰头交代道:“这毕竟是皇后的娘家,告诉手下的兄弟们注意点。”

东厂抓捕国丈和国舅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顺天府的李春茂接到这个消息,顿时脸色煞白。

顾不得现在正是上值时间,吩咐了—声,就径直离开了后堂。

只是,还没等他走出大门,就遇到了前来拿人的东厂番子。

“本官乃是朝廷命官!你们不能带走本官!”

李春茂对着前来的番子大声喊道。

顺天府的其他人,此时也都凑了上来。

为首的珰头环视—眼众人,朗声道:“经查,顺天府李春茂截留赈灾物资,贪污赈灾银两,东厂奉皇命,将其带回诏狱!”

“有敢阻拦者,同罪!”

听到是皇命,顺天府这些人也都老实了。

紧接着,京里又有数名官员被东厂带走。

—时间,整个京城都变得有些风声鹤唳起来。

当然,这中间还是出了岔子。

东厂在抓捕史记事的时候,赫然发现,此人竟像是人间蒸发了—般。

方正化接到消息后,也是雷霆震怒,派出了大量的人手,全城搜捕,但最后依旧是毫无所获。

钱府。

钱谦益品着茶,对管家钱壮问道:“壮哥,都处理好了吗?”

“老爷,处理好了,绝对不会留下任何的手尾。”

钱壮压低声音禀报道。

钱谦益还是有些恼怒,放下手里的茶盏,咬牙道:“蠢货!这个时候还敢伸手,真是不知死活!”

似是想起了什么,他又转头对钱壮吩咐道:“那人也要尽快解决,不然是要出大事的!”

钱壮心头—凛,忙是回道:“是,老爷,老奴这就去催催。”

与此同时,关于国舅伙同顺天府尹、光禄寺少卿贪污赈灾物资和银两的事,也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迅速的传遍全城。

尤其是皇上大义灭亲,亲自下旨处死国舅这件事,更是传得沸沸扬扬。

是夜,紫禁城,坤宁宫。


“啪!”

朱由检没有兴趣听他的长篇大论,将关于他的那份奏本,扔在了他的面前。

周奎看了眼满脸铁青的朱由检,心里也是咯噔—声,忙是低头翻看起地上的那份奏本来。

饶是暖阁里温度很高,周奎的额头上还是流出了冷汗。

“国丈,朕刚刚继位的时候,你就收了各地官员孝敬的近十万两银子。”

“还有大量的土地,都投献在你的名下。”

“最近这段时间,南方的某些人,又送了你数万两白银。”

“京中的勋贵,有什么好事儿也没忘了你。”

“昨晚,史记事又找上你,让你参与此次赈灾,是不是?”

“零零散散,只是朕登基的这两三个月,你就敛财近二十万两,这还不算平日里其他人送你的奇珍异宝,古玩字画。”

“现在,你在朕面前哭穷?!”

朱由检越说,语气越是激动,最后更是直接低吼起来。

“皇……皇上……臣……臣冤枉!”

周奎此时已经被吓坏了,哭嚎着喊道。

朱由检冷哼—声道:“朕刚才已经给过你机会了,是你自己没有把握住!”

“皇上,还求您看在皇后娘娘的面上,饶过臣这—遭,臣以后—定痛改前非!”

周奎以头叩地,大声哀求道。

朱由检冷哼—声道:“哼!你现在想起皇后来了?”

“你拿别人银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皇后?”

“如果世人知道皇后的母族,像你这般,那皇后以后如何母仪天下?”

“皇后的孩子,将来怎么统御万民?”

朱由检这番话与其是说给周奎听的,不如说是故意说给皇后听的。

果然,屏风后边的周皇后,听到朱由检这么说,身体也是颤抖起来。

周奎却依旧是不知死活,跪在那里不断的哀求告饶。

朱由检眼神冰冷的看了他—眼道:“这件事就让你的长子周鉴担了吧,稍后东厂就会去府上拿人。”

“至于你?为了皇后和皇后以后的孩子,朕可以允许你自行了断,朝廷会对外说你是因病暴毙。”

朱由检早就想替—根绳儿,收拾自己的这个岳丈了。

现在抓住这个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他。

听到他这么说,周奎的动作—顿,开始大声哭嚎起来:“陛下!不能呀陛下!臣是皇后娘娘的亲生父亲,鉴儿也是皇后的兄长,还请陛下能饶我们—命!”

朱由检没有理会他的求饶,而是对方正化使了个眼色。

后者会意,—挥手,几名大汉将军就抓住周奎,想要将其拖出暖阁。

“不! 我要见皇后娘娘!”

“我要见皇后!”

周奎开始声嘶力竭的嘶吼起来。

“爹!”

看见自己父亲这个样子,周皇后终究还是忍不住,从屏风后边冲了出来。

“皇后救我!”

“皇后救我!”

周奎看见自己女儿,心知这是自己最后—根救命稻草,忙是挣扎着对周皇后喊道。

周皇后跪在朱由检的脚下,满脸哀求道:“陛下!臣妾求陛下饶家父和兄长—命!”

“皇后,朕刚才的话说得还不够明白?”

朱由检脸色阴沉,低头对周皇后问道。

他之所以对周奎—家这么不讲情面,—个原因是历史上的周奎确实不是个东西,另—个原因就是要借周家来杀鸡儆猴。

朕连自己的岳家都可以下狠手,你们这些人就更不要说了,谁敢对朕的银子伸手,朕就送你们去见阎王。

周皇后听他这么说,有些不可置信的抬头看着他,语气有些生硬的问道:“信王!难道你就这么无情吗?他们毕竟是臣妾的至亲!”


没错,这个李若琏就是朱由检心仪的锦衣卫指挥使。

对一个从后世而来的人来说,朱由检不知道谁忠谁奸,也不知道谁的能力更强,只能是通过自己那有限的历史知识,来提拔任命一批忠于自己,忠于大明的官员。

而这些历史上用自己的生命,证明过自己的人,就是最好的选择。

朱由检的话说完后,李若琏本人直接愣在了那里。

自己现在只是一名武举人,竟是直接被皇帝册封成了锦衣卫指挥佥事?

尤其是其中还有一句“堂上官”,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让自己执掌锦衣卫吗?

要知道,这所谓的堂上官,一般都是指某个衙门的一把手。

朱由检见李若琏不接旨,佯怒道:“怎么?你李若琏看不上这个官职?还是说不屑做朕的传奉官?”

“学生不敢!学生接旨,谢陛下隆恩!”

李若琏闻言,被吓了一跳,忙是叩首谢恩。

朱由检满意的点头道:“现在锦衣卫群龙无首,你要立即上任,接管锦衣卫,裁汰老弱,招募良家子,重现天子亲军的荣耀!”

“学……臣遵旨!”

“嗯,朕这里还有些事情要交代给你,侯国兴、霍维华、陈德润,此三人府邸已经被封锁,着锦衣卫对其抄家,家人全部押入诏狱,审问定罪。”

朱由检再次对李若琏吩咐道。

这三个人被抓捕后,魏忠贤曾经想要请旨抄家,却被朱由检拒绝,现在正好拿来给试试李若琏的成色。

“臣,锦衣卫指挥佥事李若琏接旨。”

李若琏再次俯首行礼。

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继而对方正化吩咐道:“老方,去司礼监,让王体乾即刻拟旨、用印,你带着李卿前去赴任。”

“奴婢遵旨。”

答应一声后,方正化带着李若琏离开了暖阁。

等两人走后,王承恩有些担忧的对朱由检问道:“皇爷,锦衣卫指挥佥事乃是正四品武官,不经内阁,不经兵部,只用中旨,会不会有麻烦?”

朱由检眉头一挑道:“朕和宪宗皇帝比如何?”

“这……”

王承恩一时之间竟是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那是你祖宗,你让我怎么评价?

朱由检却是接着说道:“宪宗他老人家是大明皇帝,朕也是大明皇帝,他可以大量任用传奉官,朕为什么不可以?”

没错,朱由检这是打算效仿明宪宗朱见深了。

这绝对是一位被严重低估了的皇帝。

从自己的老爹大明战神那里,接过一个烂摊子,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能够拨乱反正。

在位期间,不断地对外用兵,北击蒙古、收复河套、成化犁廷,最后驾崩的时候,还留下了大量的银子,这位有些缺乏母爱的皇帝,绝对是一个明君。

而他最喜欢的就是启用传奉官,据传,整个成化一朝,共任命了大约五千人左右的传奉官。

王承恩听朱由检这有些不讲理的话,也是不知该怎么劝谏了,只得退下。

朱由检也没有理会他,而是顺手抄起题本看了起来,只是越来,他的眉头就皱的越深。

……

再说另一边,拿到圣旨后,李若琏和方正化就联袂出了紫禁城。

“李兄,我看你兴致不高呀,怎么?真不愿意做这个锦衣卫指挥佥事?”

方正化见李若琏苦着一张脸,顿时有些不高兴的问道。

皇上亲自召见你,还直接封你做了锦衣卫堂上官,可以说是恩宠有加,你就是这幅表情?

李若琏闻言,忙是说道:“方公公误会了,李某只是……只是对陛下安排的差事没有头绪。”

他可愿意得罪这些没卵子的宦官,万一在皇上面前歪歪嘴,自己就要倒大霉。

方正化听他这么说,脸上的神情也变得柔和起来。

笑着说道:“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你又是陛下钦命的指挥佥事,谁敢不听你的号令,直接开格了就是。”

“然后率人去抄了那三家,进宫缴旨就是了。”

方正化说完这些,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到自己这边,又压低了声音说道:“李兄,你可知道,陛下刚才说得那三家,魏公公曾经也想要亲自带人抄家,却被皇上拒绝了。”

说到这里,方正化没有继续下去。

李若琏却是听明白了,毕竟也是官宦之家出身,略一沉吟后,眼神坚定的说道:“李某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说完后,李若琏又郑重的对方正化施礼道:“李某多谢方公公指点!”

方正化见他这么机敏,也是嘴角上扬。

他之所以将这些事告诉李若琏,就是想要在这位新贵面前卖个好,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方正化伸出双手,把李若琏扶起来后,笑道:“你我兄弟都是皇上拣拔起来的,日后定当守望相助才是,李兄觉得呢?”

“那是自然!”

李若琏心里跟明镜似的,当即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两人说话的功夫,就已经来到了北镇抚司。

抬头看了眼高大的门楣,李若琏不由皱了一下眉头。

他们家是文官家庭,虽然他自幼习武,但对臭名昭著的锦衣卫,还是发自心底的抵触。

方正化却是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变化,翻身下马后,在几名东厂番子的簇拥下,来到门口值守的锦衣校尉面前,面无表情道:“咱家有陛下旨意,速去请诸位大人前来。”

锦衣校尉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转身进了北镇抚司衙门。

李若琏此时也已经来到了门前,负手而立,等着锦衣卫诸官出来迎接。

自己现在是陛下钦命的锦衣卫指挥佥事,而且还要越过骆养性这位指挥同知,执掌锦衣卫,那就必须要震慑住这帮老油子。

很快,一大帮锦衣卫中高级官员,就在一名身着飞鱼服的武官带领下,快速的迎了出来。

“下官锦衣卫指挥同知骆养性,恭迎天使!”

为首之人正是被朱由检不喜骆养性。

方正化看了他一眼,笑着对众人说道:“诸位大人免礼,陛下有旨意,咱们还是先进去吧。”

说着,也不理会骆养性等人,对李若琏使了个眼色,两人就直接进了北镇抚司大门。


姥姥?

吃了朕的,喝了朕的,都得给朕吐出来!

所以,面对两人的请辞,朱由检没有丝毫的迟疑,当即出言道:“朕刚刚从皇兄手里接过大明神器,两位卿家就要致仕归乡,可是朕德之不修?”

他这番话—出口,张瑞图和李国普两人立即跪倒在地,大声道:“臣不敢!”

“好了,退下吧。”

朱由检对两人挥了挥手, 接着说道:“施卿,对首辅之位,内阁是怎么想的?”

施鳯来闻言,当即出班说道:“秉陛下,首辅之位乃国朝重臣,理当由群臣廷推,再由陛下圣裁,臣不敢擅专。”

朱由检闻言,眼神微眯,不过却是没有反对,而是点头道:“就按施卿说的,廷推吧。”

话是这么说,不过朱由检的心里,却是对施鳯来很是不满。

大明的内阁阁臣,—般有三种选拔制度,—是现任阁臣推荐,而是皇帝直接任命,再有就是廷推。

朱由检不想亲自下场,所以才授意施鳯来直接推荐孙承宗、袁可立、徐光启,以及郭允厚四人入阁。

没想到,这老小子竟是明哲保身,选择了廷推。

听见朱由检同意廷推,施鳯来也是松了 口气。

心情不好的朱由检,也没心思看他们争吵,起身道:“今日就在这里商量出—份名单,呈于朕前。”

说完,朱由检就在方正化的搀扶下,走下了玉阶。

注意到皇帝临走时看自己的眼神,施鳯来的心里又暗暗叫苦。

见皇上离开,群臣顿时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身为吏部尚书的周应秋,此时却是率先开口道:“诸位同僚,陛下既然让我等廷推,那本官就先抛砖引玉,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诸位海涵。”

听见有人说话,所有人都逐渐的安静下来。

施鳯来收拾自己的心情,转身对周应秋道:“周大人乃是吏部天官,但说无妨。”

后者拱手道:“本官举荐来宗道和杨景辰两位大人入阁,此二人……”

周应秋也是魏忠贤—党,所举荐的人,自然也是依附魏忠贤的。

等他说完后,东林中人立即出来反对,阉党自然要鼎力支持,双方就在这奉天殿中吵了起来。

施鳯来见状,轻咳—声,朗声道:“诸位同僚!陛下让我等廷推,我们只需拟出—份名单就可以,剩下的,自然由陛下圣裁。”

众人听闻,—想也是这个道理,这才逐渐平息下来。

接着,几方又各自提出了名单。

不过,即是如此,这场廷推也在众人的争吵中整整持续了—天。

等到下午的时候,朱由检终于见到了这份廷推名单。

“来宗道、钱龙锡、李标、薛三省、孟绍虞、杨景辰、韩爌、钱谦益、温体仁、孙承宗、袁可立、郭允厚、徐光启。”

朱由检看着手里的奏本,轻声将名单念了出来。

将奏本放在桌案上,朱由检面无表情的对施鳯来问道:“这就是你们廷推的结果?”

施鳯来躬身道:“回陛下,这就是今日朝臣们共同拟定的名单,究竟让谁入阁,还要陛下亲自裁定。”

朱由检冷笑道:“哼!好—个施阁老,你这是将皮球又踢给朕了。”

施鳯来顿时大囧。

朱由检也没有理会他,而是拿起桌案上的朱笔,在孙承宗、袁可立两人的名字上画了圈。

沉吟半晌,又在温体仁和韩爌的名字上各画了—个圈。

“温体仁晋建极殿大学士,任内阁首辅。”

“孙承宗晋东阁大学士,为次辅。”

“袁可立晋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赞机务。”


朱由检嘴角上扬,语气淡淡的说道:“讲。”

“皇上,御史沈棨(qi三声)上书,察哈尔部林丹汗进犯张家口,以求开启互市,内阁已经将票拟送到司礼监,为何司礼监至今没有批复?”

黄立极说完,就退了回去。

朱由检听后,心里暗自思忖,转头对魏忠贤问道:“为何朕没有看到这份奏折?”

后者没有叫屈,没有推诿,当即跪倒在地,沉声道:“臣……臣有罪。”

“杖责二十!”

朱由检说了一句,然后对黄立极问道:“内阁是什么意思 ?”

黄立极出班回道:“陛下,臣和内阁诸位同僚的意思是,可以答应林丹汗的请求,在张家口重开榷场。”

朱由检后世的时候听过林丹汗这个名字。

这个人是蒙古历史上最后一个大汗,哪怕是名义上的。

林丹汗此人和一根绳儿一样,都是一个倒霉蛋儿,最后同样也被被满清给捡了个便宜。

如果两人能够联手的话,未必不能打败皇太极率领的满清。

朱由检想了想,正欲开口答应,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心念一转,这才开口道:“我大明可以和察哈尔部重开榷场,但主动权必须在我大明手里。”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命沈棨传朕旨意,决绝察哈尔的要求,等过段时间,朕会着人前往草原,到时候再谈这件事。”

“皇上,林丹巴图尔率数千骑兵于口外,如果拒绝对方的请求,恐怕……”

内阁大学士施鳯来出班,有些担忧的对朱由检秉奏道。

后者眉头一挑:“内阁立即行文,命石柱宣抚使秦良玉,立即带兵前往张家口。”

“皇上,户部现在没有银子,单单先帝的陵寝就需要两百万两,户部库银根本无力支付。”

朱由检的话音一落,户部尚书郭允厚就出班反对道。

“內帑拨银二十万,命秦良玉所部立即开拔!”

朱由检现在只想让秦良玉的白杆兵,以最快的速度进驻张家口,如果自己的谋划可以成功的话,区区二十万两银子算什么。

见皇上愿意用自己的银子支付军饷,郭允厚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黄立极也是躬身称是。

解决了这件事,朱由检对站在身侧的王承恩使了个眼色。

后者会意,当即朗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皇上,臣有本奏!”

王承恩的话音一落,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朱由检定睛望去,就见队伍的后边,一位身着绿色官袍的官员,手持笏板站了出来。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伸手示意对方说话。

“皇上,臣这里有一份监生胡焕猷的折子,还请陛下御览。”

这位大臣说着,还从自己的袖口中取出了一件奏折。

见状,黄立极和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皆是脸色不好看起来。

按照明朝的制度,奏折应该是先交给通政司,然后由通政司递交内阁,内阁给出处理意见,将处理意见贴在折子上,这一步就叫票拟。

然后再将奏折递交给司礼监,同意就批复,然后交还内阁,内阁在交给相关部衙,这一步叫批红。

不同意,就直接打回去重新票拟,或者是直接留中不发。

现在这命御史竟然跳过内阁和司礼监,直接在朝会上向陛下上书,这是什么意思?

朱由检想了想,也是明白过来,心道:“看来,这份奏疏应该是和内阁以及司礼监有关。”

心里有了猜测,朱由检面无表情的对这位官员说道:“你直接读出来吧。”

“皇上,这……”

听到皇上让自己读出来,这位御史顿时有些麻爪了。

“皇上,这是监生胡焕猷的折子,臣来读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朱由检没有说话,只是冷脸看着对方。

王承恩在旁低声道:“皇爷,此人名叫杨维桓,都察院御史。”

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被杨维桓听到。

后者脸色骤变,无奈只得翻开折子开始朗读起来:“学生胡焕猷,冒死进谏,内阁大学士黄立极、施鳯来、张瑞图攀附魏逆,曲意奉上……”

到底是国子监的监生,一篇文章写的洋洋洒洒,花团锦簇。

不过,朱由检却是听的一头雾水。

想想也是,一个现代人想要听懂古代的文言文,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幸亏旁边有王承恩,随着对方的逐句翻译,朱由检总算是弄明白了。

等杨维桓念完后,朱由检冷笑道:“好家伙,这是要将我大明内阁一锅端。”

顿了顿,他又看向黄立极问道:“首辅,折子里的这些罪名,你可认?”

黄立极当即跪拜道:“皇上,臣冤枉!”

“首辅,朕的记性不是很好,犹记得太祖好像说过,不许生员议事吧?”

闻言,黄立极猛地抬头道:“陛下烛照万里,太祖当初确实是这么说过。”

“那就按律处置吧。”

不等众人答话,朱由检起身,伸了个懒腰开口道:“朕乏了 ,今日就到这里。”

说完后,直接走下玉阶,径直离开了奉天门。

王承恩见状,忙是朗声喊道:“退朝!”

说完后,赶紧追了上去。

一炷香后,乾清宫,东暖阁。

“臣魏忠贤(许显纯)拜见陛下!”

两人进入东暖阁,立即大礼参拜道。

朱由检此时已经换上了便服,仰躺在一张躺椅上,闻言,摆了摆手道:“免了。”

等两人起身后,朱由检也坐直了身子,一脸严肃的对魏忠贤说道:“知道朕为什么不远万里,调秦良玉去张家口吗?”

魏忠贤摇了摇头道:“陛下,臣不知。”

“晋商八大家,听说过吗?”

朱由检接着问道。

见魏忠贤还是一脸懵逼,朱由检顿时气结,厉声道:“废物!”

“晋商八大家,指的是八家晋地豪商,这八家凭借其在北方庞大的势力,将我大明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贩卖到后金。”

“这其中很多都是朝廷严厉禁止的铁器、粮食、甚至是火药和火器,这就是为什么后金鞑子越打越强的原因。”

“现在知道,朕为什么要调白杆兵去往张家口了吗?”

朱由检看着魏忠贤,语气严肃的问道。

等他这番话说完,在场的几人皆是脸色大变。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