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坐在上头,看着这群混账又要闹起来,又来!又来!老子一想办正事就来捣乱是吧!气得大吼一声“都给我住嘴!”
说罢,将那柄玉如意用力掼在石阶上,“啪”地一声,摔得粉碎。
得!这下谁也别争了,场面死寂。围场上开始起风,愁云漠漠压得很低,给天地笼罩了一片灰暗阴沉的色调,猎场的旌旗被高高吹起,在风中呼呼作响。
众人急忙跪下伏地请罪。只听康熙长叹了一口气,开口对科尔沁王爷说道:“让王公见笑了。朕的这群小子实在不争气。”
科尔沁王爷急忙起身道:“狩猎是让人热血沸腾的事情,有些争斗是难免的。我们草原上每次狩猎结束,勇士们都会因为争夺猎物而争斗。有时为了防止争斗,还会专门举办瓜分猎物的比赛。”
康熙冷笑道:“看来只有狩猎比赛还不够,朕也应该再举办一次瓜分猎物的比赛。”
说完不再理会跪着的众人,离席而去。
众阿哥回到各自休憩住所,不一会儿,就收到康熙口谕,宣召众阿哥今晚戌时齐聚烟波致爽斋。
大晚上的被叫去开家庭会议,众阿哥沿着回廊的一盏盏宫灯迤逦而来,走进院子,但见天边一钩新月,惨淡地将光洒落下来,房顶上、院子里都跟抹上水银似的,幽幽发亮,只是清寒袭人。
院落中摆着一个石桌,一个石凳,地上铺了十几个锦垫。里面一个侍奉的人都没有,李德全站在院门外将诸位阿哥请进去,嘱咐入内席地而坐即可,便不再多说一字。
诸位皇子只得老实进去,就地坐下,面面相觑,谁也猜不透老皇帝是什么意思。
过来一会儿,康熙出现了,走到石凳边坐下,看着一地儿子,开口幽幽说道:“白天的比赛你们争来争去也没个结果,今晚就再赛一次。”
康熙用手指着天上的月亮道: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晚,我们就在当年明月之下说明朝!”
康熙接着说道:朕想要问你们的是,这明朝为何会灭亡?
哦?嗨!就这啊~~
众阿哥们闻言,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有什么惊天之问呢。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了,康熙在公开场合都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了。
太子当仁不让,首先答道:“皇阿玛曾有多次圣训,儿臣总结下来,明朝灭亡原因有三:
其一,朋党纷争、言官误国。万历以后,政事渐驰,宦寺朋党,交相构陷,门户日分。处言路者交易是非,淆乱可否。明实亡于万历、太昌、天启三朝,崇祯虽有心救国,奈何大势已去,回天乏术。
其二,拒绝议和,元气大伤。明朝引南宋讲和之非,始终不悟,发天下兵出关迎战我大清。然出关者,非死即降。财赋因之已竭,人心随而思乱。所谓百万雄兵,尽没东海,亿兆穷民,罹于边戍。
其三,赋敛日繁,民心涣散。百姓不胜其扰,铤而走险。元气尽伤于关东,而闯贼蜂起于陇西。终致闯逆一路势如破竹,直捣京师。”
这些话太子的老师王掞恨不得天天揪着他耳朵讲,早就背得滚瓜烂熟,当下侃侃而谈,胸有成竹。
谁料康熙却对自己的话并不认账,幽幽开口道:“这些话也在理,但都是些粗浅的道理,是说给外面人听的。朕把这些话说出来,才好证明前朝气数已尽,我朝天命所归,以收买海内厌乱望治之人心。
连老百姓都知道:法不轻传,道不贱卖。真正的原因,朕又怎会轻易说与众人知晓。”
众人闻言又惊又疑,前面太子列出的这些原因鞭辟入里、有理有据,不管是像老三胤祉这样通读经史的,还是像老十胤誐这样不学无术的,都挑不出毛病,深觉当是如此。
如今康熙却说这些全是糊弄人的装饰话,那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
众人屏息凝神,等待康熙训话。
康熙接着说道:“百姓有句话,朕深以为然,你们要牢牢记在心上:‘只有架起锅子煮白米,没有架起锅子煮道理’,百姓没饭吃,活不下去,就会造反,百姓造反,王朝就会倾覆。
秦、汉、唐、元、明这些大一统王朝,无论全盛时期有多么显赫的文治武功,最终都是衰微倾颓于黎庶之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诚如唐太宗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