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歌司马发的女频言情小说《名扬天下沈歌司马发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沈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次日一早,沈歌在学校里上了两节课后,便打车直奔秦子君朋友的录音室。本来她还说要跟着一起去的,想看看他到底录什么曲子。但奈何蟳埔簪花围在网上突然爆火,连带着工作室的订单都多得接不过来了,整个人忙得连轴转,据她说又紧急在系里招了好几个兼职学妹来帮忙。而且因为她们的工作室是大学生创业项目,校领导都有所关注,再加上“蟳埔簪花围”还是国家的传统非遗文化工艺,这一下就引起了蝴蝶效应,不止学生会宣传部要采访,还有其他专业的社团也都纷纷联系。他抽空去了一趟大学生创业基地,连秦子君的人都没见到。忙归忙,房东学姐本来就是收租小富婆,现在工作室的订单量又暴涨,此刻身价更是水涨船高,听她说,后面学校还会给更大的支持力度,工作室的办公场地都能再扩大........
《名扬天下沈歌司马发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次日一早,沈歌在学校里上了两节课后,便打车直奔秦子君朋友的录音室。
本来她还说要跟着一起去的,想看看他到底录什么曲子。但奈何蟳埔簪花围在网上突然爆火,连带着工作室的订单都多得接不过来了,整个人忙得连轴转,据她说又紧急在系里招了好几个兼职学妹来帮忙。
而且因为她们的工作室是大学生创业项目,校领导都有所关注,再加上“蟳埔簪花围”还是国家的传统非遗文化工艺,这一下就引起了蝴蝶效应,不止学生会宣传部要采访,还有其他专业的社团也都纷纷联系。
他抽空去了一趟大学生创业基地,连秦子君的人都没见到。
忙归忙,房东学姐本来就是收租小富婆,现在工作室的订单量又暴涨,此刻身价更是水涨船高,听她说,后面学校还会给更大的支持力度,工作室的办公场地都能再扩大......当然更主要的是,履历自然也会比普通的大学生更好看。
秦子君朋友的录音棚在市中心的世贸大厦,是一家名叫“容千音乐制作”的工作室,不仅可以提供录音棚,而且还有原创编曲、作词、混音、歌曲定制等业务,十分全面。
沈歌乘电梯来到十楼,循着牌子找到了挂着“容千音乐制作”LOGO的房间。
“你好,请问有预约吗?”
前台妹子热情地招呼道。
沈歌点点头:“有的,沈歌。”
前台妹子查了一下,随后微笑着说道:“好的沈先生,我看到您这边预约的是全曲定制,到时候录音师会全程和您沟通,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修改,包括补录和后期的修音、混音。当然如果您有需要的话,我们也可以提供音乐宣传服务。您这边留下电话号码,我到时候再和您对接。”
听到对方的话后,沈歌微微一怔,而后点了点头,“好。”
没想到秦子君给他预定的是全套服务,本来他只想着用一下录音棚把完整的《探窗》给录制下来,后期的混音就交给“猛踹兄”来做。不过学姐比他想得周到,全程交给专业的人员来做,肯定会比东拼西凑的来弄方便。
“沈先生,您这边请。”
前台妹子将沈歌领到了休息室。
坐在松软的沙发上,他看着宽敞明亮的房间,桌子上散发着淡淡的香薰气息,不用想都知道这家音乐制作工作室肯定价格不菲,又让学姐破费了,不过好在蟳埔簪花围给他带来了收入,至少在这波热度降下去之前,这笔收入是源源不断的。
休息室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些润喉糖,沈歌拿起一颗放在嘴里,清凉的感觉瞬间浸满口腔。
以前听说相声的老先生说,为了保护嗓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嘴里要含梨片,第二天早上起来,梨子都黑了,这是拔出了体内的肺火。
沈歌不知道老先生这偏方是否真的有用,但老爷子从来没教他这么用过,两人保护嗓子的方法很简单,不喝酒不吃辛辣,不过度用嗓,就这么简单。
所以很多年轻人喜欢吃的那种麻辣烫、火锅、裹满红油的螺蛳粉,他都没有吃过,不过那种东西对他也没什么吸引力,不吃也不会有兴趣。
就在这时,休息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留着短发看起来十分干练的女人走了进来,她身姿笔直,浑身透着一股自信与强大,唇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眸中的神采熠熠生辉。
若说学姐身上既有干脆的决断,又有娴静的温婉,那眼前的这个女人,给人的就是一股十分纯粹的干练,雷厉风行。
“怕是学姐身上的那股气质,是在她的身上学的吧。”
沈歌心头暗道。
“你好,沈先生是吧。”
女人伸出手来。
“你好,是的。”
沈歌和对方握了下手。
“我叫容千,是子君的朋友......当然,其实也算是你的学姐,因为我也是榕城艺术学院毕业的,”容千微笑着对他说道,眉目间一股从容自信的感觉,“你可以叫我的名字,也可以叫我学姐。”
“好的学姐。”
“那天子君和我说了你要用录音棚的事情,不过昨天的预约都满了,所以只能推到了今天。不过你放心,我们工作室都是最专业的团队,效率非常高,一首歌的制作周期很短。”
容千说着,忽然问道:“对了,我听子君说你要录......戏曲?”
她有些疑惑。
“嗯。”
沈歌点点头,“确切的说,是京剧。”
“哦,”容千点点头,抬眸又有意无意地打量了一下沈歌,笑道,“刚听她说的时候我也有些疑惑,来工作室录制的大部分都是录歌的,或者是录配音的,录京剧还是第一次,毕竟现在还听戏曲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年轻人几乎没有。”
“是啊。”
沈歌点点头,“喜欢的年轻人太少了。”
“不过我觉得虽然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现在喜欢的年轻人不多,但未来会逐渐变好。因为这些东西本来就有很多内容没有被大众熟知或了解......”
容千的话音顿了顿,紧接着又说道:“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国家越来越强大,文化自信;二是现如今生活中许多内容已经到了瓶颈,寻找新元素更容易抓住年轻人的目光。”
“我大胆说下我的见解,将来在传统文化这一块,未必不是一个风口。从年轻人喜欢的奶茶,到中式服装设计、网游......等等,这些领域都可以把它融入进去。当然具体该怎么操作就难说了,或许我说得也并不准确,只是一个假设。”
“我也认同学姐的看法。”
沈歌说道。
容千的推测不无道理,但也正如她所说,这或许只是一个大胆的假设,因为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就连弘扬传统非遗文化的他,也不敢说自己做出来的内容就一定会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喜欢,毕竟传统文化没落、西方文化冲击都是事实,还是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看着面前气质干练的女人,通过她的这一番话,就知道对方非常的有想法,包括学姐秦子君平日里的一些思维习惯和行为,沈歌知道,容千和秦子君应该不只是单纯从学校里认识的关系,或许两家从老一辈就已经认识了,而且在商界应该有一定的地位。
换句话说,两人都是富婆。
“火了。”
“火了。”
“真的火了!”
沈歌刚打开门,就看到秦子君脸上露着少见的兴奋笑容,冲着他直喊“火了”,吓得他心突地一跳。
看着对方湿哒哒的头发,他忍住了赶紧去拿灭火器的冲动。
“房东姐姐,大晚上夜深人静的你这副打扮,又急冲冲地敲我的门,嘴里还喊着‘火了、火了、真的着火了’,你不怕街坊邻里都拿着灭火器出来救火啊。”
沈歌有些无奈地说道。
闻言秦子君这才冷静下来,她抬眸瞥了沈歌一眼,紧接着裹了裹身上的睡衣,警惕地说道:“我警告你啊,最好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我跆拳道可是黑带段位。”
说着,伸出拳头在沈歌面前晃了晃,似在威胁。
沈歌:“......”
是你来敲我的门的好不好,大姐?
“不是,我是说我们今天拍的‘蟳埔簪花围’的照片和视频火了,”秦子君拿着手机给沈歌看,“在六点钟的时候就有游客拍了我在古城的视频,因为人流量大游客多,所以关注度也多,当时那个视频现在都有一万的点赞量了,下面的评论全是询问我头上戴的是什么的......”
沈歌拿着秦子君的手机翻了翻视频评论,果然都是网友的留言刷屏。
这个小姐姐好漂亮,还有她头上戴的是什么头饰,这么多鲜花,人本来就长得漂亮,现在更美了,第一次直观的理解了‘锦上添花’的意思。
我当时就在现场,本人现身说法,小姐姐本人比视频里拍得更美。不过我社恐,没敢上去要合照。
美女长得好漂亮,适合当我老婆。
楼上在想屁吃,我上火,尿黄,让我先来滋醒他。糖尿病的往后潲潲,小心别让他尝到甜头。
这里是榕城古镇,顺便说一下,你们怎么知道我有和视频里小姐姐的合影[图片]
羡慕......
沈歌随便翻了翻,发现视频的浏览量和点赞量还在不断地往上升,下面不是感叹秦子君长得漂亮的,就在问她头顶戴的是什么东西的。
“看到这个情况,所以我们拍完写真回来后,立刻就把今天拍的视频给剪了出来,写真也加紧处理出来几张,标明原作者后,在工作室抖声号发的视频浏览量已经开始暴涨,这个视频也要火了。而且有不少网友都在私聊问我们,这个妆造是在哪里做的,工作室可不可以做这种妆造......”
秦子君笑道。
看得出来她心情不错。
“行,答应你的那几套簪花妆造我很快把它做出来给你。”
沈歌点点头,“不过仿生花环还好些,簪花围的主要装饰还是以鲜花为主,保存的时间并不久。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的天气还比较热,基本上也就能保持一天,第二天就会枯萎了,所以需要的鲜花会比较多。”
“这个没关系,到时候你需要什么,发一份清单给我就好了,”秦子君说道,“然后就是这个簪花围的花环,做成几种不同的款式,这样也方便顾客挑选......”
“你明天有空的时候来工作室一趟吧,我们商量一下合同,我想的是分成合作,每一单的簪花妆造都给你抽成。”
“好的。”
沈歌应道。
对于这个他倒不是特别在意,当然这种方式肯定是对他好的,因为就从今天晚上才短短的四个小时,和簪花围相关的视频就爆火的情况来看,簪花围妆造未来的生意怎么样是明显可以预见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房东姐姐真是个有良心的老板,而不是用黑奴合同,直接买断让自己给她打工。
“呵啊~”
秦子君捂嘴打了个哈欠,“行了行了,这么晚了,就不打扰你休息,我也要睡美容觉了。”
听到她这句话,沈歌二话不说就要把门关上。
“诶。”
看着对方突然扒在门缝的手,沈歌赶紧停住关门的动作。
“什么?”
门框上的手倏地又缩了回去。
只有秦子君鞋子的拖沓声,和带着困意,又有些慵懒的声音传来。
“谢谢你的礼物了。”
“我很喜欢......”
声音有些轻,晚风一吹,便消散在了夜色中。
关上门。
沈歌沉思,为什么簪花围的视频在网上一下子就火了,自己换非遗的直播才一丁点儿人看,不得不承认颜值高的人在生活中就是比普通人有优势。
想到这里,他不禁也有些好奇,那个名叫“白开水可甜了”的网友会给他寄来一件什么样的非遗。
......
第二天一早,沈歌上完一节课,便直接去了大学生创业基地,“青青子君”工作室。
学姐的效率很高,工作室已经放好了他做簪花围需要的鲜花以及各种工具。
沈歌的速度也很快,裁枝、绑花、粘花......各种动作一气呵成,基本上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套,一上午的时间总共做出来了六套成品,其中还有一些仿生花可以长期使用的小花环。
经过昨天晚上秦子君头戴簪花的视频热度暴涨,工作室接到的顾客咨询也非常的多,大都是奔着簪花的妆造来的。
只不过簪花的妆造实在有限,供不应求。
许多顾客只能选择了工作室里的其他妆造。
沈歌和工作室也签好了合同,别的不说,最起码足够付每个月的房租了,这样也省的房东学姐每个月还要去敲门催房租。
“录音棚的事我帮你问了我朋友,”秦子君对沈歌说道,“他那里刚进了一批新设备,不过今天有人在使用,我帮你订好了明天,你有空的话直接去就行。”
“好,谢谢学姐了。”
秦子君摆摆手,“客气。”
“昨天听你说你用录音棚是要录一首曲子,什么曲子?”
她好奇地问道。
“是这样的,我前几天在网上直播的时候,和网友做了一个活动,就是......”
听沈歌说完,秦子君眉梢一挑。
“互换非遗?”
“嗯。”
沈歌点点头。
“所以你要送给对方的非遗,就是一首曲子?”
秦子君眸中尽是好奇,“什么曲子?流行歌曲应该不是非遗吧......”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有人从中听出了饱尝人间风霜雨雪的痛苦情绪;有人听出了倔强不屈,与命运抗争的感情;也有人觉得这首曲子虽然表面听起来悲,然而其中蕴藏的却是阿炳大师体会到人间冷暖后,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没有怨天尤人、愤世嫉俗,弹奏此曲时,只有豁达平静的心态,诉说着自己孤苦的一生。
沈歌在和老瞎子刚学这首《二泉映月》的时候,也没忍住,不争气地掉了几个泪疙瘩。主要是看到老瞎子一个人一把二胡,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的确挺苦的;二是想到了自己和老爷子,为了给他治病,同样是趟风冒雪、餐风饮露,在四处奔波流浪,刚听到悲伤的调子时,便没忍住。
反倒是老瞎子在一旁哈哈笑他,搞得沈歌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过当时的那种感觉却留在了他的心里,正如每个人听到一首歌,就会唤起曾经初听这首歌时的场景和回忆。
沈歌没有那么深的感悟,他也不会强行的非得让自己从曲子中深究出个一二三四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明明看山就是山,就不要硬说自己看山不是山,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真实。
《二泉映月》的曲调伴随着琴弓从沈歌手中的二胡中缓缓的流淌了出来,名曲之所以是名曲,就是因为它雅俗共赏,那缓慢凄凉的调子别说是懂音乐的人了,就是不懂音乐的人,也能被迅速感染,拉进曲子的情境中。
“这小伙子二胡拉得真不错!”
“这是什么曲子,不行我要流眼泪了。”
“这究竟是经历过什么才能拉出这样的曲子。”
围观的路人中,一些比较感性的此刻眼角已经不自觉浮现出了泪水,这曲调动人心弦,琴弓一收一放都仿佛能牵动他们的心,不论是了解前因后果的人,还是刚刚才路过的人,见戴着一副墨镜“目盲”的沈歌,心中都不由得泛出一股酸涩的感觉。
“卧槽卧槽卧槽卧槽,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才没有哭呢,只不过是眼睛里进沙子了。”
“刚刚谁说的这是剧本,谁说的这帅哥是假的看不见,如果不是真的经历的人情冷暖,又怎么能够拉出这样的曲子。”
“我只想说那个老东西真的是一个出生,小哥哥本来都已经跟他道歉准备离开了,他还不依不饶,硬说他是装的,真的是瞎了他的狗眼。”
“刚进直播间,我怎么感觉这个戴墨镜的人有点眼熟呢......”
此时此刻,不论是江桥公园中围观的路人群众,还是正在观看凌小雪直播的人,大部分都被《二泉映月》悲伤的曲调触动,见他这么年轻便双目不明,心中顿生怜悯之意;又或者是被琴声勾起了自己的一些伤心事,眼角都不自觉地落下泪来。
原本热闹的四周现在反倒是有些寂静,有些人被二胡声吸引,循声而来,这让沈歌面前的那个老头有些慌乱,同时心中仅存的那点良知也让他有点后悔刚才那么对待一个瞎眼的年轻人。
一声声和西洋乐器完全不同的弦音从二胡中发了出来,酸涩的音调仿佛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沙哑的嗓音。
老瞎子曾经问沈歌,为什么二胡那么悲,沈歌回答是因为拉琴的人想让它那么悲。老瞎子摇了摇头说,一把二胡两根弦,相依为命,所以这是它独有的孤独感。正如自己和手中的这把二胡,流落在大街上,二者相依为命。
二胡在沈歌的手中不断演奏,他愈发的沉浸到了《二泉映月》的曲子情境中,他想到了教他二胡的老瞎子,一个人一把二胡,于街头流浪,讨饭被人驱赶,又变着法坑自己的钱,历经种种,过得困苦心却豁达。
他想到了自己和老爷子从小流浪,在集市天桥上打过杂、撂地卖过艺,也有在燕京城与大青衣张钰鹤被人一掷千两的风光。
痛苦吗?
亦或是快乐吗?
可这才是人生百态模样。
如果说在刚开始的时候,沈歌是以一个“目盲”年轻人的心态在拉二胡的话,那伴随着二胡的曲调,此刻他已沉浸其中,琴声里的情绪则是他最真挚的感悟和理解,不管旁人是否能够听出,但沈歌知道,自己对二胡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就在这时,一个人忽然向前一步,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放在了沈歌装二胡的包里。
有了他的开头,紧接着陆续有人往包里放钱,大家都默契的没有拥挤和吵闹,生怕不小心打断了他的演奏。
凌小雪此刻眼眶红红的,她摸了摸口袋,发现自己没有现金,随后便转身向旁边卖烤肠的大哥换钱去了。
“主播,我给你打赏礼物,麻烦你帮忙换成钱替我给这个帅哥吧。”
“小雪,我是爱坤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我在后台私信你了,方便的话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您联系上这位先生,给他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
“我给你刷几发火箭,麻烦主播换成分成后的钱捐给这个小哥哥。”
凌小雪直播间的观众见公园里围观的群众捐给沈歌钱的动作,都纷纷在直播间给她打赏礼物,让她换成钱帮自己捐赠给沈歌,所有人都被二胡的琴声感染、打动。至于这钱是看沈歌可怜捐赠给他的,还是因为听了他的演奏打赏给他的,无人去思考这个问题。
沈歌面前找事的那个老头见情况似乎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过去,早就趁着众人听曲子的时候悄悄离开了,就凭他之前说的那些话,他知道自己如果继续留下找麻烦的话,等旁边的人反应过来,绝对没有自己好果子吃。
“铮——”
二胡的曲调还没有停,沈歌沉浸其中无暇顾及外界,围观的群众此时都红了眼眶,这和江桥公园的其他地方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一种画风。路灯都显得有些朦胧,微风拂过,透着一股淡淡的凉意。
曲子不知道何时停了下来,沈歌深吸口气,压下琴弓,止住了手中的动作。
围观的人都没有反应,仿佛曲子未停仍沉在里面,四五秒后,众人才回过神来。被曲子感染,他们的情绪都不怎么高昂,虽然沈歌演奏得非常好,但是众人不知该如何夸赞,毕竟眼前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惨了,言语怎么来表达似乎都不合适。
“啪、啪、啪。”
唯有沉默的掌声。
尚派的“棒”。
尚先生早年专工武生,后“以武入旦”,也正因如此,一身的武艺对他影响很大,文戏武唱,将武打动作融入到旦角表演中,不仅不违和,反而多了干脆利落,给人英姿飒爽、不让须眉的感觉;再加上嗓音清亮激越,所以尚派的戏角色大都为巾帼英雄或者侠女烈妇形象。
如《昭君出塞》中的昭君,并非哀怨命途多舛的妃子,而是捐躯赴国难的巾帼。还有《双阳公主》、《梁红玉》......
荀派的“浪”不是指性感放浪,而是活泼开朗、娇俏可人的女子情态。若说梅派是优雅端庄的“大姐姐”,那荀派就是天真活泼的小妹妹。像《红娘》中撮合崔莺莺和张生的小红娘,还有梳妆打扮的《霍小玉》。
最后则是程派的“唱”,程派的唱腔幽咽婉转、若断若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加上程先生擅演悲剧,像《春闺梦》、《鸳鸯冢》、《窦娥冤》《玉堂春》,多是经历生死别离的悲情女子......
所以沈歌才想着,程派的唱腔比较适合这首歌的戏腔部分。
但奈何,他不怎么会。
只得作罢。
沈歌开口,清澈的嗓音瞬间流淌出来。
“燕去时,红豆满枝。”
“远游人,莫问归期。”
“谁独守潇湘水碧,不知今夕何夕......”
一个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后来又俗套的故事,只记得那年他离开时,檐角下的那窝燕子也飞去了南方。当时满枝的红豆开得正盛,她想起他读书时念的王维那首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一枚温润的骨制骰子,被她塞入手中。
“这是何意?”
“入骨相思。”
在那碧绿的潇湘水边,只剩一人独守。
她想到说书先生口中,涂山氏化作望夫石的故事。
哪怕想来有些担心,但还是满心期待,一方面祈求老天让意中人高中,一方面又想让他早点回来。
“燕回时,良人无迹。”
“应有意,此去别离。”
“不愿长情无所寄,远行寻寻觅觅千里......”
又是一年开春,南飞的燕子归来了,忙忙碌碌地啄着水边的春泥筑巢。她满心欢喜地将柜子里的衣服拿出来漂洗、晾晒。或许再见时他已经鲜衣怒马,这些衣服也用不上了,这样想着,她又将衣服折好,收进了柜子里。
可一天又一天,却始终不见对方的踪迹。
到了仲夏,枝头的蝉鸣叫得人心烦闷,她的思念之心愈发迫切。她收拾了包裹,带着不多的银两,踏上了寻他的路途。
京城。
村里的老人说,远在千里之外。
可一个女子,在这世间行走,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没过多久,她身上的盘缠就花完了。
直到她饿晕在路边。
醒来时,才知道是官道上一个路过的戏班搭救了她。
得知戏班的目的地正是京城,在她的再三恳求下,班主终是松了口,让她加入戏班随行。
许是她天赋异禀,这一路竟成了戏班的名伶。
甚至有富商豪掷千金,只为听她最为拿手的一折曲子——
《古相思曲》。
也是她最喜欢的曲子。
曲子唱的,是她想预见的。
“他挥毫泼墨落笔。”
“她舞袖梦里佳期。”
“戏中情,戏中意。”
“陌路人相逢.......”
“在花天锦地!”
这一路的《古相思曲》,她唱得太多太多了,许是思念成疾,有时她恍惚间已经分不清戏里还是戏外了。不知多久后,戏班终于来到了京城,她迫切地想要去寻找他的下落,可偌大的京城,如何去找?
班主告诉她,恰逢今日相府千金大婚,邀请戏班去相府唱戏,点名要她这位名伶登台贺喜,既然你的如意郎君是来京城考取功名,或许能让相府帮忙打听寻找。
“对、对!”
她大喜。
相府真的好大,大概有十个村子那么大,气派的红漆大门挂着囍字灯笼,来来往往的下人将鸡鸭鱼肉端上桌,四周红烛摇曳,映衬着她的脸红光满面,未来,她应该也是这样嫁给他吧。
不过,也不用这么气派。
小村庄里就挺好的。
崩登仓啷,在一片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声中,好戏开场。
听下面的人议论着,说今天来的是京城数一数二的戏班,尤其是那位台柱子,更是弹得一手好琴,唱得一手好曲儿......
当她怀抱着琴走上戏台时,却愕然发现,那台下的新郎官,竟是......
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称呼。
她的,故知?
一如她最擅长的曲子——《古相思曲》里的内容。
良久,直到台下看客都发出惊疑的声音时,她才缓缓坐下。
台下的那位旧交,从始至终没有抬头看她一眼。
耳边尽是贺喜的声音。
“新晋状元、相府千金”、“才子佳人”、“郎才女貌”......
是啊,正是大喜的日子。
而她,也在他乡遇到了故知。
该喜!
该贺!
她垂眉抚琴,唱起了最熟悉的那首《古相思曲》。
......
恍惚间,此刻录音室中的沈歌,似乎也发出了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叹。
低沉婉转的旦角嗓音,从他的口中传出。
“她唱着他乡遇故知,一步一句是相思。”
“台下人金榜正题名,不曾认台上旧相识......”
录音室外的容千和录音师,听着耳机中传来的声音,两个人都有些怔怔地看着里面的沈歌,被他的歌声感染,模糊间,似乎和那曲中故事里的人儿一般,分不清了戏里戏外。
若说刚才他唱时,是这段故事的讲述者,那此刻到了这段戏腔部分,他则更像是那戏中的本人,在台上一步一舞,每一句戏词都是一寸相思。
“她说着洞房花烛时,众人贺佳人配才子。”
“未听一句一叹戏里有情痴......”
都说人生有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段故事中就占了三个,本应该是大喜,却蕴含着浓浓的悲,不仅是曲中人口中的《相思曲》悲,也是戏外人沈歌唱出来的悲。
沈歌:在哪儿?
秦子君:学校,有事儿?
沈歌:马上到。
秦子君:“......”
他这个人总是这么简洁。
看着两个人简单的对话,秦子君虽然不知道对方要干什么,但似乎也已经习惯了。因为只要往上翻一下两个人的聊天记录,除了转账的信息之外,就只有关于房子、水电的问题了。哪怕两个人已经相熟很久,在威信上聊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她有些好奇,作为一名年轻人,现在谁不是手机不离身,但是这个学弟好像完全对手机不感冒。
上课、吃饭、参加活动......秦子君对此还特意观察过他,她发现他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真的就只专心的做这一件事,而不会像其他人那样,边吃饭边刷手机。
我在工作室。
一边好奇沈歌找自己什么事,秦子君一边把自己的具体位置发给了他。
沈歌住的地方离学校不是很远,他将做好的蟳埔簪花围小心翼翼地装在箱子里,带上纯净玉白的发簪,直奔学校。
秦子君开的摄影工作室就在学校新盖的一栋教学楼里,这里是大学生创业基地,学校不仅提供场地,还会有创业基金扶持,免除水电或免费提供两台电脑之类的福利。
榕城是5A级旅游古城,来往游客本来就多,尤其是到了节假日旅游旺季,旅游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也因此,秦子君的摄影工作室开得好不红火。再加上出片质量高,她的工作室在小蓝书上小有名气,几乎每天都有单子,每逢节假日更是忙得连轴转。
沈歌在古城摆摊算命的时候,遇到过她好几次,还帮她扛了几次相机。
并且没来由的从她口中得了个“沈棍(神棍)”的称呼。
来到大学生创业基地,沈歌轻车熟路地找到一间名为“青青子君”的工作室。对于这个名字,他曾经跟秦子君吐槽过,说还不如简单点叫“君子兰工作室”好些。
当时秦子君只回给他一个白眼。
“今天有四个单子,三个要摄影跟拍。”
“另外一个只有妆造。”
“明天周末,单子多一点......”
开门声响起。
秦子君转身就看到抱着一个纸箱子的沈歌出现在门口。
“这不是沈学弟嘛,怎么有空到这里来了?”
秦子君眼神好奇地看着沈歌,她不知道这个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憋一个星期的不出门的......宅男,突然找自己有什么事。
难道是房租又要拖一段时间?
可直接在威信上说不就行了。
想不通,只能看向他怀中的纸箱子,不知道他有何目的。
“知道君姐每天不仅要上课,而且还要忙工作,十分辛苦,所以特意带个小礼物来看望学姐。”
沈歌笑道。
秦子君眯了眯眼,一看他这幅模样就知道没安什么好心。
不过算这小子开窍,知道拖欠房租不好,还会主动送点小礼物来安慰。
秦子君唇角微微一挑。
沈歌打开纸箱子。
她定睛看去,这是......垃圾袋?
嘴角变成了抽搐。
“路上风大,我怕沾了灰,”沈歌说道,“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垃圾袋还挺好用的。”
秦子君:“......”
当沈歌把黑色垃圾袋扯开后,一簇簇娇艳欲滴的山茶从纸箱子里显露出来,清雅的花香袭人脸庞,朵朵小花苞点缀其中,更显花团锦簇。
鲜花?
秦子君一愣,有些不敢相信地看了沈歌一眼。
玫瑰她见多了,这是山茶吧。
山茶的花语是什么来着......
还有,送花为什么要用纸箱子装着,上面还套着个黑色的垃圾袋,想要给人惊喜也不是这样给的吧......
秦子君思绪万千的时候,工作室里的其他人见到这一幕,也都发出意味深长的轻咦声。
学校里送给秦子君鲜花的人不算少,只是她们没想到认识了这么久的沈歌,今天竟然也会主动送花,难道是背后有军师指点?
可那也不应该用纸箱子垃圾袋来装鲜花吧。
沈歌把簪花围从箱子里拿出来,秦子君和工作室里的其他人才彻底看清这一簇簇鲜花的真面目,不过这些鲜花实在奇怪,竟然不是一枝一枝的,而是剪去的枝条,围成大半个圆,难道这是花店里的最新款式?
“呐,送给你的。”
沈歌将这件非遗工艺品递给面前的秦子君。
秦子君好奇地接过来,看着手中的蟳埔簪花围。
这件鲜花虽然样式看起来有些奇特,但总体来说还是非常精致的,一簇簇山茶娇艳欲滴,拿在手中仿佛托着一个小型迷你花园。
这小子倒是有心了。
“这是......”
秦子君看到花围下被鲜花埋起来的发箍。
“这件鲜花组成的工艺品叫蟳埔簪花围,我用山茶、素馨、玉兰还有一些花做成的,而且这是一件非遗工艺品哦。”
沈歌示意她戴在头上。
“蟳埔簪花围。”
秦子君眸中充满好奇。
她开的是摄影工作室,这里妆造的道具十分齐全,不过都是当地民族风格的金银饰品和民族特色服装,用于给来玩的游客化妆打扮,这种花团锦簇的头饰她还是第一次见。
“原来这是一件头饰,我还以为你送的是鲜花呢。”
“我也以为是花店出了什么新的款式。”
“不过这件东西好漂亮......”
工作室里的其他人也都好奇地盯着秦子君手里的花围议论纷纷。
秦子君抬手小心翼翼地将簪花围戴在头上。
镜子里的她正好奇地看着自己头上鲜艳明媚的繁花,她本就长得漂亮,白净无暇的脸庞此刻被头上的绚丽夺目的锦簇映衬得更显明媚动人,灿若春华。
秦子君梨涡浅笑,明眸善睐。
“我去,这个什么花围好漂亮!”
“真是绝了。”
“对了,沈歌你说这是你自己做的?”
工作室里的其他人都赞不绝口。
“是我自己做的,”沈歌点点头,继续说道,“簪花围这项非遗手工艺品文化,由来已久,因它簪在发间,又被称为‘行走的花园’,更有寓意......”
“今生簪花,世世漂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