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石火忙不迭的答应,把院子里面的四个人请进了堂屋,在八仙桌上铺好纸,笔墨都是现成的,首先是他自己用了七种字体写下“黄梅时节家家雨”,这还是他爷爷教他背《千家诗》时学的东西。
接下来是戴时青也用七种字体写下“青草池塘处处蛙”,那两人看的是啧啧称奇,竖起了大拇指。
“你能用颜体再写一首唐诗吗?”
这一次是戴时青先写了一首杜牧的诗,戴石火则跟着写了一首李商隐的诗。
那两个人仔细的审视两幅书法作品,相互点点头,其中一个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两幅字,问道:“这个你们能刻在石碑上吗?”
戴石火接过,看了一眼,说道:“试试吧,需要什么石材,什么时候要?”
“就用那块罗纹石,三天后行吗?”
“明天下午三点就可以取货,每个字6元,材料就收25元。”
来人立刻付了50元的定金,这在当时也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一个本科毕业生的月工资。
第二天,两个人的身后跟着好几个人,他们认真看完戴氏父子连夜完工的小样,其中一个看似领导的人说道:“戴师傅,你们父子俩果然名不虚传,从这块小样可以看出你俩的刀功功力深厚,我们想请你们两个去山上镌刻一批碑刻,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去。”
戴石火马上问道:“不知道是镌刻一些什么内容的东西,石材有哪些?
还有付费方式与价格。”
“哦,忘了告诉您,以你俩的技艺,每个字值120元。
主要都是大字,但有一块1427个字的小楷石碑也准备请你俩镌刻。
你们这些天吃住都在山上,可能需要好几个月,要准备好冬天的衣物。”
父子俩听说要好几个月的时间,知道这是一笔大的业务,这对于几近潦倒的父子俩无疑是一针强心针。
两个人马上收拾行装,带上工具,跟来人一起坐上小车走了。
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