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沅蔓姜梓的玄幻奇幻小说《穿成农家女,靠打猎采药卖银钱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爱吃海鲜的土豆脑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人嘛,有好有坏,活在世上奔着好好过日子的,谁没有为着自家的小心思呢。大多数凭白得了人家好处的,都得想方设法的还回去,更别说邻里乡亲之间,讲情分的时候是最讲情分,就如同这次,凭白得了老姜家的好处,谁家也不是那理所当然就生受的性子,第二天脱粒,村子里几乎每家都来了人帮忙来了。二十亩地的产出对于一家一户来说有些难搞,但是对于人多来说,就不算什么了。如今给麦子脱粒的方式也就两种,一个是用驴或者牛拉着石碾子轧,一个是人用连枷打。晒场上赤膊的汉子们站成一圈儿,举着连枷打,倒是比牛还快些。小老太领着两个儿媳妇准备了一顿晌午饭给来帮忙的大家吃,也就两天的功夫,麦子粒全都脱了下来,已经摊平了在晒场上晒着呢。但若要说起不讲情分,也是最不讲的。今年因着有...
《穿成农家女,靠打猎采药卖银钱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人嘛,有好有坏,活在世上奔着好好过日子的,谁没有为着自家的小心思呢。大多数凭白得了人家好处的,都得想方设法的还回去,更别说邻里乡亲之间,讲情分的时候是最讲情分,就如同这次,凭白得了老姜家的好处,谁家也不是那理所当然就生受的性子,第二天脱粒,村子里几乎每家都来了人帮忙来了。
二十亩地的产出对于一家一户来说有些难搞,但是对于人多来说,就不算什么了。如今给麦子脱粒的方式也就两种,一个是用驴或者牛拉着石碾子轧,一个是人用连枷打。晒场上赤膊的汉子们站成一圈儿,举着连枷打,倒是比牛还快些。
小老太领着两个儿媳妇准备了一顿晌午饭给来帮忙的大家吃,也就两天的功夫,麦子粒全都脱了下来,已经摊平了在晒场上晒着呢。
但若要说起不讲情分,也是最不讲的。今年因着有麦绰子的出现,山前村的麦子都收的快,只是没过两天,村子里闹将起来了。
颜翠娘将张有贵媳妇打了。
上次跟着张有贵进山的,有一个算一个,家里的媳妇们进了张家,将张家的麦子搬了一大半。
因为啥的,都喊呢,要不是张有贵猎了两只野鸡就打包票吹牛带大家进山,也不能死的死,伤的伤,张家合该给他们赔偿的。
可是张有贵也不是囫囵个回来的,他腿脚撞断了,现在还在炕上躺着呢。
张嫂子一个人哪里抵挡的住这么多人的手,看到颜翠娘了,张嫂子就骂,“要不是你说大喜婶子同意了叫满满带人进山,起了这个头,我家有贵也不会进山!说到底,我家有贵对不起谁,也没对不起你家,你男人死在你的馋嘴上,与我们何干!”
颜翠娘哪里受得住这个话,嗷了一嗓子就冲上去了,张嫂子不防被她压在地上占了下风,等颜翠娘被拉开的时候,人已经鼻青脸肿的,都快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
门口晒场上的麦子也被搬走了大半,只怕是交税都不够,一家子老小一年的嚼用又该从哪里出呢?张嫂子坐在地上哭都哭不出声儿来,就觉得这日子,还不如死了算了!
张嫂子叫孩子的哭声生生的止住了寻死的心,想着好歹家里的男人还在呢,等腿养好了,日子总能过下去。
可躺在炕上的张有贵却没想得开,半夜里拖着瘸腿,吊死在了大枣树下。
事情闹成这样,村长姜九爷终于出来管事来了,就在大枣树下,他喊了全村的男人开会,姜沅蔓作为女孩儿是没资格去听的,也不知道开会都说了些什么,只知道接下来的两天,张家的晒场上陆陆续续的又有麦子还了回去。
“沈地主家,完喽!”
最近因为麦绰子的事,姜沅蔓家门前晒场上来坐着说话的人多了起来,人气儿一下子比之前旺了许多。
麦子脱粒了之后不是还得晒干么,这两天太阳还行,特别是大晌午的时候,那太阳能烤的人都化了,姜大喜看着还说呢,再晒个一天就差不多了。
小老太这不是一直坐在外面看麦子,不仅是要时不时的起来翻动,也要看着鸟雀别来啄食呢,村里有路过的,就乐意停下来和小老太聊几句。
沈地主是山前村隔壁大柳村的,属于是在大家认知内距离最近的有钱人家,那家里的地才多呢,小老太一听这话,感兴趣的眼睛都睁大了些,“完了?咋回事?”
“人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沈地主啊,却没能生个好儿子呢!沾了赌了能有好?听我娘家嫂子说啊,赌坊要债的都上门去了,原本沈地主这两日病好些了,都有精神出来瞧瞧自家的地今年收成咋样了,这一下子气的直接起不来床了,可就那么一个儿子,烂摊子也得给收拾啊,我娘家嫂子说,他家怕是要卖地呢!”
“都到了卖地的地步啦?”
“可不咋地,沈地主家的那可都是好地,就是人家整片的卖,咱们是想都不敢想。”坐在小马扎上的妇人年纪和小老太差不多,不是别人,是冯铁匠的老娘,姜沅蔓得叫一声冯奶奶的,今年卖绰子做的多,冯铁匠小小的赚了一笔,冯老太最近常来找小老太说话,“嫂子你家今年的收成好,可是个丰收年!我瞅着今年亩产怎么不得三石?”
老姜家今年麦子丰收了这个事儿现在属于全山前村都知道的事,种地这种事情,有时候也有运气在内,不一定谁家的哪块地就丰收了,因此大家倒是没有深究的,只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们,都乐此不疲的猜测今年老姜家的小麦亩产能有多少。
就只姜沅蔓这两天听到的,喊三四石的有,喊六七石的也有,喊的最高的,是二叔姜万银,他说亩产能有十石,随后就叫姜大喜踢了一脚。
冯老太没将沈地主家卖地当回事,小老太却往心里去了,自家还有五百两银子呢,这种时候不买地留着干什么?
姜沅蔓自然也一直惦记着买地这事儿,手上缠着布条子也得往山里去,得找点值钱的东西呢!
山前村和大柳村毗邻,两个村子中间隔着一大片地,这片山脚下的地肥沃又平整,再往云雾山处延伸,还有个小小的山包,山包下是个水洼子,水洼子蔓延了一片的芦苇荡,山包连着水洼子,还有这片一百多亩的地,都是沈地主家的。只是那山包和芦苇荡沈地主家并不经管,就那么白放着,只哪一年若是雨下的不好,就有长工引了水洼子的水浇地。
自打定下了一个要买一百亩地的小目标,姜沅蔓经过这里一次,垂涎一次。
她今儿进山没猎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倒是抓了两只鸟回来。原本她是追着一只羚羊,就一只嘛,她想着跟在这羚羊屁股后面瞧瞧能不能找到羊群,最后跟着这羚羊进了云雾山腹地的一处山谷,山谷有溪水蜿蜒,野花盛开,水声潺潺,鸟语花香。
“甜滋滋的呢小姨,”姜沅蔓手脚麻利的洗了一个,一掰两半,给妇人和孩子一人一半,“尝尝,尝尝又不要钱!”
“咱家的小红萝卜伺候的精心呢,您尝尝,是不是一点不糠,又脆又水灵,这样的小红萝卜您回去擦成丝,放点白醋和糖一拌,白里透红的又漂亮又清爽,保管你吃了第一口还想第二口!就是如今空口吃,您只说是不是比着那苹果梨,也不差的!”
“倒的确是好吃,没什么辛辣气。作价几何啊?”
“咱就是普通农家,地里得了点产出寻思出来换点银钱,也不要贵了,三个大钱儿一斤。”
正蹲着笑脸迎客的姜万银抬头看了姜沅蔓一眼,你可真敢要啊!
人家的一文钱一斤,你要个两文得了呗,你整三文,三文都能买一筐的小青菜了,谁买你的小萝卜!
就是再甜不还是个小红萝卜!
姜沅蔓也只是试探性的喊了个价钱,都说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嫌贵可以还价嘛,这要是搁府城,她敢喊八文一斤。
出乎叔侄俩意料的是,圆脸妇人很显然是嫌贵的,但是纠结了一会儿,还真就买了,“给我称点儿吧!”
小圆脸儿小子啃小红萝卜啃的咔嚓咔嚓的,听声儿就脆的很,汁水丰沛的他啃的脸上都是,见他啃的这么香甜,凑热闹围过来的原本听了价格叽叽喳喳嫌贵的,这会让还真就犹豫了。
真买不起的人家扭头就走了,搁这犹豫的,都是有一定购买力的。
那圆脸妇人买完了还主动给打广告呢,“真是好吃,如今什么果子也没有,当果子吃也好呢,何嫂子也在,何家大哥爱喝酒,你不买点回去给他下酒?”
这种的顾客,那就是小天使呢!
姜沅蔓喜滋滋的和姜万银俩一个称重一个手账,很快一筐子小红萝卜就见了底。
两人今天拿了两筐的小红萝卜,一筐能有个将近五十斤,眼看着第二筐也下去了一半,姜沅蔓忽然想起什么,去旁边卖手编的老头儿摊子上买了个小小的篓子,装满了洗干净的小红萝卜,朝如意酒楼的后门跑去。
如意酒楼的后门一如既往的热闹,她只见了一个叫小贺的小伙计,笑嘻嘻的喊他,“贺哥,别打扰王掌柜了,今儿我来也没有野物。是家里的小红萝卜能吃了,今年得的种子好,吃着脆甜,这段日子得了掌柜的照拂,农家也没别的值钱的东西,只这篓子小红萝卜送给掌柜的尝尝鲜,劳烦贺哥帮我递进去就是了!”
姜沅蔓送完了萝卜就走了,那边小贺提着篓子进了酒楼,正要往王掌柜那里去送呢,就被厨子喊住了,“小贺,往哪溜达呢,赶紧过来帮忙”
今儿酒楼格外的忙些,小贺知道的就有韩家的老爷似乎要宴请什么人物,他听见吩咐了,就赶紧的过去,小篓子随手放在了灶台处,想着等忙完了再跑这一趟。
姜沅蔓蹦蹦跳跳的回了菜市,二叔那边小红萝卜还剩下小半筐,姜沅蔓将买来的包子递给姜万银,姜万银接过来咬了一大口,“满满,我方才瞅着,县城里菜价可不算便宜,鸡蛋都要比咱集市上贵些,往年咱们家也没有牛车,只菜园子里种些菜自己家吃便是,今年我尝着咱家小白菜都更鲜嫩些,我这样的糙汉都能吃出来,县城里这些精细人岂不是更能吃的出来。”
“你说,咱回头商量商量你爷,买辆马车,多种些菜来卖行不行?”
行啊,怎么不行呢!要不然她费劲吧啦整这些菜种子出来是因为啥的!
别小看往县城里卖菜,为啥靠近县城的村子人家过的就比山前村好,不就是因为临着县城近便,就是进山砍捆柴火进城卖,都是进项么!
虽说山前村离县城远些,但要是有了马车,速度便能更快些。
叔侄俩正蹲着一边吃一边说话呢,就见小贺急急忙忙的跑过来,瞧见姜沅蔓了,就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姜小哥儿,那小红萝卜还剩多少?”
“还有小半筐呢,咋了贺哥?”
“就剩下这点儿了?今儿应当是够了,快随我走,剩下这些卖给我们酒楼吧!”
一路走着,姜沅蔓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小贺只随手将那萝卜放在灶台,人就忙活去了,等忙活完了回来找萝卜,却找不见了,正要找人问呢,就见掌柜的急急忙忙的过来问厨子,为何给前面韩老爷那儿上的凉菜前后不是一个味的。
韩老爷正生气呢,说开始那盘红珠白玉脆甜可口,恰好吃的野物有些腻,吃这个正好解了腻了,谁知道又上的就不是那个味了,辛辣不说,吃糠似的!
韩家在县城名头可大的很,韩老爷的亲兄弟是在京中做官的,他宴请除了差子,王掌柜可不是如临大敌,这么打问了一圈儿,才知道是做凉菜的厨子见篓子里的小红萝卜鲜嫩,顺手就给用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花读书香》回复书号【519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