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 武侠仙侠 > 自述:“孙答应”的后宫生涯全局
武侠仙侠连载
我名妙瑛,出生于江南孙氏,家中世代务农,偏到了我这辈,祖坟冒青烟,母亲生出个光宗耀祖的长子来。嫡兄孙株合,中榜眼时值皇权交替,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于是短短两年间,他就从正七品知县晋升成了正五品苏州织造。大清的名利场不适宜单打独斗,后来嫡兄有幸站进了大名鼎鼎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的队伍里去,这是他能在官场站稳脚跟的第一步棋。第二步棋,则是送嫡姐进宫。嫡姐孙妙青长我五岁,犹记从她十二岁起,家中就在为她进宫做准备。日日穿最美的衣裳,有名伶授琴艺,有大家授书画,她那一颦一笑、行姿坐卧被教养得极好。但那又如何,她是个顶没用的,十六岁那年进京选秀,不仅落了选,还因殿前失仪直接被拖出皇宫,甚至往后都失去了选秀资格。其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我年幼时羡慕她,...
主角:妙瑛年羹尧 更新:2024-10-09 18:0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妙瑛年羹尧的武侠仙侠小说《自述:“孙答应”的后宫生涯全局》,由网络作家“湫十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名妙瑛,出生于江南孙氏,家中世代务农,偏到了我这辈,祖坟冒青烟,母亲生出个光宗耀祖的长子来。嫡兄孙株合,中榜眼时值皇权交替,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于是短短两年间,他就从正七品知县晋升成了正五品苏州织造。大清的名利场不适宜单打独斗,后来嫡兄有幸站进了大名鼎鼎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的队伍里去,这是他能在官场站稳脚跟的第一步棋。第二步棋,则是送嫡姐进宫。嫡姐孙妙青长我五岁,犹记从她十二岁起,家中就在为她进宫做准备。日日穿最美的衣裳,有名伶授琴艺,有大家授书画,她那一颦一笑、行姿坐卧被教养得极好。但那又如何,她是个顶没用的,十六岁那年进京选秀,不仅落了选,还因殿前失仪直接被拖出皇宫,甚至往后都失去了选秀资格。其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我年幼时羡慕她,...
我名妙瑛,出生于江南孙氏,家中世代务农,偏到了我这辈,祖坟冒青烟,母亲生出个光宗耀祖的长子来。
嫡兄孙株合,中榜眼时值皇权交替,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于是短短两年间,他就从正七品知县晋升成了正五品苏州织造。
大清的名利场不适宜单打独斗,后来嫡兄有幸站进了大名鼎鼎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的队伍里去,这是他能在官场站稳脚跟的第一步棋。
第二步棋,则是送嫡姐进宫。
嫡姐孙妙青长我五岁,犹记从她十二岁起,家中就在为她进宫做准备。
日日穿最美的衣裳,有名伶授琴艺,有大家授书画,她那一颦一笑、行姿坐卧被教养得极好。
但那又如何,她是个顶没用的,十六岁那年进京选秀,不仅落了选,还因殿前失仪直接被拖出皇宫,甚至往后都失去了选秀资格。
其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我年幼时羡慕她,也曾向嫡兄表明心思,我也想进宫,为家族出份力,嫡兄只道我是痴心妄想。
“看看你那副上不了台面的德行,你亲娘只是个唱戏的玩意儿,在嫡母膝下养过几年就忘了出身,你有什么资格进宫?
只会给家族蒙羞罢了!”
可是我觉得出身不重要,有本事爬得上去才重要。
我在嫡姐的被窝里放老鼠,还在她的茶壶里放小蛇,听来个鬼故事就讲给她听,晚上往她窗边挂衣衫袍子。
折腾了两年,养出她小猫一样的胆子,后头就是随便什么风吹草动都能惊着她。
我听说,皇宫里全是大人物,他们不喜欢胆小的。
但没料到的是,她甚至连后宫那块地界都没真正踏进去,就止步在了选秀大殿上,只是因为胆小……
一时间她成了家族的耻辱,成了所有人眼里的罪人,他们逼她去死,为她备上了白绫和棺木。
最后是母亲在祠堂前跪了一天才保下她的命,但她不能再嫁人,也不肯去死,于是便只有出家进庵里当姑子。
嫡兄
宁可放弃这第二步棋,他从小就不待见我,自然也不愿意给我机会。
但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我花了笔银子疏通关系,顶替一个包衣的女儿,占到了内务府选拔宫女的名额。
不能走明路参加选秀,那我就自己进宫去,哪怕从一个伺候人的做起。
无论如何,那个不一般的、高高在上的、繁花似锦的天地,我一定要亲眼去看一看。
只是嫡姐她,我总归有些对不住。
我十六岁时,嫡姐已经在甘露寺出家四年了,进内务府前我去看过她一次,带了些御寒的衣物和生活所需品。
看到嫡姐的性子好像沉稳了许多,据说她刚来甘露寺的那两年总受其他姑子的欺凌,是一位叫莫言的姑子常常帮衬她,后来两人也交好起来。
我那趟去看她,在寺里住了好几日,正是和莫言住在一块。
莫言是寺中掌勺的,烧的一手好斋饭,我会给她打打下手,帮她往隔壁院子送送吃的。
隔壁院子住了三个女子,容貌最美的叫莫愁,而另外两个像是丫鬟模样,事事皆以莫愁为先。
莫愁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落的女子,瞧她就连做活的时候都跟仙女儿似的,比我那嫡姐还像个大家闺秀。
我与她说过几句话,轻声细语好听极了。
明明面容憔悴,看起来病怏怏的,可我与她打招呼,她还是会笑盈盈地回应。
后来我入宫,使了母亲留给我的一根金钗,又借了次嫡兄的名头,换来了一个咸福宫低等宫女的好差事。
咸福宫的主位是敬妃娘娘,而敬妃有一公主,长得娇俏极了,脸蛋红扑扑的,还能说会道,特别聪颖。
不知怎么,瞧公主那水嫩嫩的小模样,我竟于一刹那,想到了在甘露寺见过的莫愁,她们都一样,笑起来眉眼弯弯,甜美又灵动。
时隔一年多,我早就从三等宫女晋升到了一等宫女,敬妃和善,从不打骂下人,我的日子也好过。
后来我又见到莫愁了,在一个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场合下。
“哈哈哈……像,像极了。”
他龙颜大悦,一手扶着我的腰肢,笑得前仰后合。
当然像。
鸳鸯本就是薄情寡性的东西,正如你我一般。
眼下整个东西六宫要说得宠,除了我那便只有宁嫔娘娘了。
她隔三岔五都会带着两名山人来九州清晏向皇上敬献丹药,说是强身健体,保长生的。
她眉眼关切,甚至还带着谄媚,我只张看了一眼那锦盒里的金丹就明白过来,原来这宁嫔娘娘也是恨毒他的。
我不禁嗤笑,这哪是金丹?
分明是掏人内里的剧毒,我唱大戏出身的生母就是死在这个上面。
我生母是她们园儿里赏饭给班主子吃的门面,常常戏排得紧时,就会用丹药提神增劲。
可是吃多了会有瘾,生母没能戒得掉,花空积蓄吃,最后被生生毒死。
而她吃的与皇上吃的差别还是很大,虽说气味相似,但皇上这个颜色更艳些,气味也更轻些。
想必毒性也更大些。
每每宁嫔伺候皇上用完丹药后,我就趁他在短暂的龙精虎猛中疯狂索要。
直到那一日,我与另一位覃答应在九州清晏作陪,正闹着笑着,突然他一口血咯进茶杯中。
顿时大家都慌作一团,我自然也不能太淡定,立刻大叫着宣太医。
后来再听到风声,说皇上快不成了。
我在自己的院子里站了许久,抬头望着冉冉升起的朝阳,又转身从梳妆匣子底层抽出一封信件递给我的贴身宫女,向她吩咐几句。
“把这封信交给在南三所当差的杨侍卫。”
“是。”
“记着,要从碧桐书院门前走过去。”
杨侍卫就是那个曾被三阿哥赏板子坏了腿,又在宗人府挑断三阿哥脚筋的跛子,他也随着侍卫大军来了圆明园,负责护诸位阿哥公主的安全。
我穿上了那件绣了鸳鸯的赤色肚兜,取了颗老姑奶奶赠的凝露香,用清水化开,点洒在脖颈处,只候着他来自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