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汹涌澎湃,很快就淹没了大梁城。
大梁城的百姓和魏军在水中挣扎,苦不堪言。
经过数月的水淹,大梁城的城墙开始坍塌。
王贲见时机已到,便率领秦军乘坐船只攻入大梁城。
魏国的国君魏假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
公元前225年,秦国灭亡魏国,将魏国的领土纳入秦国版图,设置为砀郡。
水淹大梁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大梁城的许多百姓在这场战争中丧生。
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这也是秦国为了实现统一大业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魏国的灭亡,使得秦国在中原地区的势力更加稳固。
此时,秦国的领土已经占据了战国七雄的大半部分,只剩下楚国、燕国和齐国还未被征服。
楚国是战国时期地域最辽阔的国家,其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军事力量也不容小觑。
秦国在攻打楚国之前,嬴政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讨论攻打楚国所需的兵力。
年轻气盛的李信向嬴政表示,他只需要二十万秦军就可以灭亡楚国。
而老将王翦则认为,楚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必须要六十万秦军才能确保胜利。
嬴政认为王翦年纪大了,过于保守,便采纳了李信的建议,任命李信为秦军主将,率领二十万秦军攻打楚国。
李信率领秦军兵分两路,一路由他自己率领,进攻平舆;另一路则由蒙恬率领,进攻寝丘。
楚军在项燕的率领下,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术。
项燕故意示弱,让李信以为楚军不堪一击。
李信果然中计,他率领秦军深入楚地。
当秦军深入到一定程度时,项燕突然率领楚军发动反击。
楚军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李信的秦军包围。
李信率领秦军奋力突围,但由于兵力悬殊,秦军损失惨重。
李信只好率领残兵败将退回秦国。
嬴政得知李信战败的消息后,非常后悔没有听从王翦的建议。
他亲自来到王翦的家中,向王翦道歉,并请求王翦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