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星辰号”和能量收集装置的状况暂时稳定了下来。
但李明清楚,这只是暂时的缓解,他们还需要找到更长久的解决办法,才能真正拯救这颗恒星和整个星系。
“我们不能一直这样被动应对,必须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李明在一次紧急会议上说道。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恒星内部的物质进行可控的核聚变反应,也许可以重新平衡恒星的能量输出。”
这个想法虽然充满了风险,但也为大家带来了一线希望。
李明决定带领团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计算,评估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队员们日夜不停地工作,进行着复杂的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
每一个参数的调整,每一次计算的结果,都关系着整个星系的命运。
经过数日紧张的研究和计算,李明和他的团队终于确定了利用恒星内部物质进行可控核聚变反应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这需要极其精确的操作和高度协同的团队配合。”
李明在方案讨论会上严肃地说道。
队员们纷纷点头,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性。
“我们首先要派遣一组队员深入恒星内部,放置特殊的能量控制器。”
李明指着屏幕上的模拟图像说道。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恒星内部的高温、高压和强烈的辐射对队员们的生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我愿意带领这组队员前往。”
一位名叫陈昊的勇敢队员挺身而出。
李明看着陈昊坚定的眼神,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定要小心。”
陈昊带领着精心挑选的队员,乘坐着特制的小型飞船,向着恒星内部进发。
在接近恒星的过程中,飞船不断受到强烈的能量冲击,仪表盘上的警报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