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官司就要和他打交道。
花点小钱平事的,花点大钱减少惩罚的。
蔡福每个月都捞到不少钱。
上上下下也打点的很好,因为他懂分寸,懂开价。
大家都对他很满意。
偶尔闲下来他就练练刀法,身体日益强健起来,刀法也日渐纯熟。
有时军营押了剪径的强人来,斩了头他还能获得不少好处。
三四个月后有差役来押解犯人。
找了蔡福给了他一封信。
原来杨志丢了生辰纲,万般无奈去谷阳县县衙借了些金银当盘缠。
书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亦叹命运多舛。
蔡福嗟叹,何不择他途,偏投军中,陷于蔡太师、高俅之间。
其身世显赫,地方忌之,实权派鄙之。
蔡福平素与燕小乙交好,二人常以武艺相较。
燕小乙,人虽年轻,却机智过人,拳脚功夫亦不输于蔡福。
蔡福虽屡败于燕小乙之手,然每战皆能支撑数十回合,两人斗得旗鼓相当,颇有声色。
一日,燕小乙急匆匆至蔡福门前,神色慌张,气喘吁吁,似有大事相求。
蔡福见状,心中一惊,忙问其故。
燕小乙喘息稍定,急切道:“蔡福哥哥,今有急事,需汝相助。
我家员外,为人正直,却易受人蛊惑。
今日,府上来了一位白衣秀士,自称是得道高人,挂出条幅,言一两银子一卦,能预知未来,百算百灵。”
蔡福闻言,眉头微皱,心中暗忖:此等江湖术士,多是骗子,何以令燕小乙如此焦急?
遂问:“小乙,此等江湖骗子,何足挂齿?
员外素来明辨是非,岂会轻信此等诳语?”
燕小乙摇头叹道:“兄有所不知,那白衣秀士非同小可,其言谈举止,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员外已被其迷惑。
更甚者,那秀士竟预言员外将有大难临头,须远赴千里之外,方能避祸。
此言一出,员外心神不宁,家中上下皆为之忧心。”
蔡福听罢,心中一沉,知此事非同小可。
若员外真信了那秀士之言,远走他乡,家中产业无人打理,必生祸端。
遂道:“小乙,此事重大,吾当即刻随汝前往,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