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中后期不是没有名将,不是没有机会拨乱反正,可能年老昏聩,几次自毁长城,还好后来有郭子仪等将军出来收拾残局,大唐才得以续命百年。
说到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名将,人们一般会想到哥舒翰和高仙芝。
不错,这两个人的确是唐朝的一员虎将,但二人的侧重点却不相同。
哥舒翰的作用在于守战,而高仙芝的作用则为攻战。
唐将高仙芝长于进攻,哥舒翰长于防守。
天宝年间,高仙芝担任了安西都护副使一职,所谓的安西都护,就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大官职,而高仙芝在远征前就已经担任了安西副使,足见其的功劳有多大。
高仙芝曾率领一万多唐军远征勃律,在此之际,小勃律国也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且说唐军士兵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勃律边境,他们在高仙芝的领导下兵分三路奇袭勃律,不久,三路大军如约到达了小勃律的都城下面。
小勃律国王见状赶紧派出使节向吐蕃求救,看到自己的小弟欺负,吐蕃也坐立不安,吐蕃赞普急调十万大军救援小勃律。
吐蕃赞普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唐军会如此的勇猛。
唐军在高仙芝的领导下,最终大败吐蕃军队,而城上的小勃律国王看到唐军的无敌,只好率领全城百姓投降唐朝。
征服小勃律之后,高仙芝的威名传遍了整个西域,不久,高仙芝又率军征讨石国,并将其都城付之一炬,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惜后来唐玄宗听信宦官谗言,杀了高封二将,有明文记载的历史,没有郭子义元帅的幸运,可能生不逢时,作为后来人的小郭在史书和影视作品都有看到过。
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青壮年英明神武,中老年就开始自大享福作妖,玄宗后期还是比较昏聩无能的,逃不过史书的记载。
70多岁的唐玄宗宁愿相信奸佞小人的妄言,也不愿接见封常清三次派来陈述战况的使者,最终以失律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