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仅知道这些,还知道因着皇帝对礼部尚书的心软,再加上林相的压制,我爹处境艰难,处处掣肘。
知道我爹心中已存死志。
更知道我爹将我送进宫里,是为了护着我。
以免他死后,我在世上孤苦无依。
16. 秋去冬来。
京城落下第一场雪时,宫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陛下有意立公主为储君。
这事,皇帝还没来得及透口风,就被人宣扬了出去,引来满朝文武反对。
大梁自建国以来,还没出过皇太女。
更没出过女帝。
皇后只有公主一个孩子。
可皇帝除了公主外,还有别的孩子——贵妃生的大皇子、仪妃生的三皇子、舒嫔生的五皇子。
既有皇子在,哪有立公主为一国储君的道理。
其中,反对最厉害的莫过于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刻板迂腐,认为女子就该天生低男子一等,如何堪为一国之君。
为此,他不仅于朝会上痛斥皇帝的异想天开,更对公主及皇后冷嘲热讽。
皇帝心胸并不狭隘,能听得进臣子谏言,亦不会无端迁怒。
但再开明,皇帝也是人,也有私心。
他能因几年师生之情,容下礼部尚书人命官司和贪墨银两的罪行。
也会因皇后和公主被骂妖后祸国公主德行有亏,而对礼部尚书厌憎。
可光是厌憎,还不够。
到了除夕那日,宫里设宴。
五品官员以上皆可携官眷进宫赴宴。
皇帝公然带着公主出席,面见百官,用行动表明,他欲立公主为储的决心。
这等行为,自然又遭来礼部尚书的不满,不顾旁人劝阻,起身再度驳斥公主一介女流,与男人同席,有违礼制。
说到激动处,还摔杯明志,直言若公主为储,大梁必亡。
一番话,令群臣失色,跪伏于地,不敢言语。
公主不过十岁。
却也胆识惊人。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墨雨书香》回复书号【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