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赶到出版社的时候,老板牛犇正在骂和我对接的主编梁仔。
见我来了,牛犇喝了一口茶,不悦的挥挥手,叫梁仔把我带去会议室。
“怎么回事?”
趁牛犇没有来,我赶忙问起。
梁仔表情不太好看。
“和那个新闻有关。
警察早上来过出版社了。”
我皱起眉头:
“新闻我看了,确实和我书里的剧情很相似,而且案件发生在发书前。”
梁仔张嘴还要说什么,却被牛犇大力推门而入的声音打断,他屁股刚刚落地就大声抱怨起来:
“完了,现在一切都完了。
阳思,五年了,本来你刚刚有起色!”
我心里有气语气也好不到哪里去:
“牛哥,那个小说并不是我一个人构思的,是我们三个人合力做出的大纲。
而且在直播间炒作也是公司给我安排的,没有炒作就不会让那起旧案被重查!
!”
牛犇气得脸上横肉沾到了一起,整个五官都变的扭曲。
梁仔拉住我的衣下摆,示意我不要再多说了,他扶了扶眼镜,神色凝重:
“不管怎么说,那起案子和《杀人实录》的内容确实有很大的重叠,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我点点头。
确实,《杀人实录》大概讲的就是男主巧妙杀人的故事。
故事中死者叫梁秋柏,死于2022年2月13号,在海里游泳时被凶手利用箱型水母迁徙毒死。
现实案件中,死者也叫梁秋柏,同死于2022年2月13号,唯一不同的是现实死者是死在装满箱型水母的浴缸之中。
牛犇摸了摸下巴的胡子,眼色狡黠:
“我记得当时关于《杀人实录》这本书的大纲策划就是我们在座三个。”
“你是觉得凶手在我们之中?”
我和梁仔搭档了整整5年,我很不喜欢牛犇这样的揣测。
牛犇嘲弄的笑了:
“那不然呢?
难道谁还能是通晓过去未来的神仙?”
我忧虑的低下头,他说的没错,两个故事太相似了,很难不怀疑有人杀人后把细节融入到我的小说里。
但假如真要怀疑,我更倾向牛犇,他就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或许不是他我早就成名了。
正当我和牛犇僵持不下的时候,梁仔打破了僵局。
“其实不止我们三个,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一个细节,在我们策划剧情那天,有人给我送来了一封信,那时给了我们很多灵感。”
“就是那个自称阳思粉丝那个?”
牛犇似乎也回忆起来了什么。
梁仔点点头,然后那出了兜里的信:
“开会前我找到的。”
再次看着信里的内容,我们三个面面相觑,都只觉背脊发凉。
牛犇神色慌张:
“一…模一样?”
我点点头:
“说不准这次我们是从真杀人犯哪里得到的灵感。”
梁仔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伸手推了推眼镜:
“他那时把信放在门卫就走了,如果运气好,或许还能找到监控。”
监控大厅里,我和牛犇还有梁仔挤在门卫身后。
“找到了吗,快点啊!
!”
牛犇急切的催促着。
“你们要给我时间啊…快了…诶!
这不就找到了!”
我们三个急切的朝屏幕看去,看到屏幕上的人时,我瞬间打了一个激灵。
不会错的。
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