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家王妃可倾国沈清如沈纪全局

我家王妃可倾国沈清如沈纪全局

月色 著

历史军事连载

新租的院子,一共有十间屋子。六间住人,一间客堂,一间耳房,一间厨房,一间放杂物。沈清如带着小包子和兰姨,住在了后院的正屋。柳婶和小雨,常槐花和柱子媳妇各一间,也住在后院。本来沈清如不想让柱子媳妇跟来的。狗子还小,还离不开娘。柱子媳妇也犹豫许久,最后还是决定跟过来。狗子已经断奶了,交给李婶带也行。但是小纪儿才三个多月,不能断奶,新找的肯定不如她来的熟悉。前院里,常大壮和常山一间,常水和柳七一间。还有一间留作客房。柳义和柳树就留在了清水村和柱子父子学手艺。柳婶三人还是做糕点,沈清如和兰姨偶尔帮帮忙。现在离的近了,不用起早贪黑,轻松了许多。常大壮带着几个孩子在店里忙活。店铺还在装修。沈清如在边上隔了两个五平方的小小间,留作卖糕点和车子。至...

主角:沈清如沈纪   更新:2024-09-24 09:2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清如沈纪的历史军事小说《我家王妃可倾国沈清如沈纪全局》,由网络作家“月色”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新租的院子,一共有十间屋子。六间住人,一间客堂,一间耳房,一间厨房,一间放杂物。沈清如带着小包子和兰姨,住在了后院的正屋。柳婶和小雨,常槐花和柱子媳妇各一间,也住在后院。本来沈清如不想让柱子媳妇跟来的。狗子还小,还离不开娘。柱子媳妇也犹豫许久,最后还是决定跟过来。狗子已经断奶了,交给李婶带也行。但是小纪儿才三个多月,不能断奶,新找的肯定不如她来的熟悉。前院里,常大壮和常山一间,常水和柳七一间。还有一间留作客房。柳义和柳树就留在了清水村和柱子父子学手艺。柳婶三人还是做糕点,沈清如和兰姨偶尔帮帮忙。现在离的近了,不用起早贪黑,轻松了许多。常大壮带着几个孩子在店里忙活。店铺还在装修。沈清如在边上隔了两个五平方的小小间,留作卖糕点和车子。至...

《我家王妃可倾国沈清如沈纪全局》精彩片段

新租的院子,一共有十间屋子。

六间住人,一间客堂,一间耳房,一间厨房,一间放杂物。

沈清如带着小包子和兰姨,住在了后院的正屋。

柳婶和小雨,常槐花和柱子媳妇各一间,也住在后院。


本来沈清如不想让柱子媳妇跟来的。

狗子还小,还离不开娘。

柱子媳妇也犹豫许久,最后还是决定跟过来。

狗子已经断奶了,交给李婶带也行。

但是小纪儿才三个多月,不能断奶,新找的肯定不如她来的熟悉。


前院里,常大壮和常山一间,常水和柳七一间。

还有一间留作客房。

柳义和柳树就留在了清水村和柱子父子学手艺。


柳婶三人还是做糕点,沈清如和兰姨偶尔帮帮忙。

现在离的近了,不用起早贪黑,轻松了许多。

常大壮带着几个孩子在店里忙活。


店铺还在装修。

沈清如在边上隔了两个五平方的小小间,留作卖糕点和车子。

至于店铺,沈清如已经想好了,就开个火锅店。

这东西技术含量不高,现在已经入冬,吃火锅正合适。


伙计是不用招了,常大壮几人就够了。

倒是厨师,沈清如招了两个。

又招了一个打下手,一个洗碗的。


厨师一个姓杨一个姓周,杨师傅敦厚,周师傅和气。

听沈清如说了火锅的做法后,都觉得很惊奇。

这几天已经照着沈清如的建议,研究出了几种底料,沈清如一一尝了,觉得还不错。


开业时间定了十二月初一,由于柳婶的糕点摊做宣传,火锅店还没开业就聚了些人气。

沈清如又请人抄写了不少折扣告示,在街上散发。

所以这家名为“喜羊羊”的火锅店,在开业当天引来了许多人围观。


沈清如还专门订做了一批喜羊羊玩偶,当然图纸是由她提供的。

前三天进来吃饭打八折,并且每位可免费获得一个活灵活现的喜羊羊玩偶。

在这些条件的吸引下,终于有客人踏入了这家闻所未闻的火锅店。

慢慢的,不少喜欢尝鲜的客人也进了店。

而当火锅的香味四溢时,原本观望的人们纷纷涌入店中。


剪彩的时候,沈清如并没有出面,而是由常大壮代替。

男子抛头露面总比女子好,她也不想多惹麻烦。

这会子,沈清如窝在厨房里,透过帘子看见大厅火爆的场面,也是非常开心。


柳婶三人卖完了糕点,也过来帮忙,才让常大壮几人稍微轻松点。


这一天下来,扣除成本,竟然净赚了三十两的银子。

柳婶揉着胳膊乐的合不拢嘴:“要是每天都能赚这么多,就是再累也愿意。”


沈清如笑道:“这是刚开业呢,以后人就少了,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常槐花道:“一天十五两,一个月就是快五百两了。

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呢。”

要是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虽然这些银子不是她的。

不过柳义父子当学徒,每人一个月一两银子。

学成之后也是一件拿三成。

柳七在店里帮忙,一个月二两银子。


糕点铺那边,沈清如全部放手给柳婶,只是在柳婶的强烈要求下,还是拿了四成。

剩下的,柳婶、常槐花、柱子媳妇,一人两成。

糕点铺每天固定收入五两银子。

两成就是一两。

这么算下来。

她们一家一个月有三十四两的收入。

一个月前,还在为下一顿饭发愁,如今就有了几十两的收入。

常槐花每天都要感谢一遍老天爷,当然,她最感谢的人,还是柳婶和沈清如。

感谢念着她们的柳婶,更感谢将腐朽化为神奇的沈清如。


三天之后,果然店里的客人就少了些,不过每天的收入在二十两银子上下,比沈清如预计的要高出许多。

而送出去的喜羊羊布偶,也掀起了一股潮流。

许多小姐姑娘们,都寻问哪里有的卖。


沈清如对这个情况早有准备。

不过她手里可用的人不多,只好在去秀庄订做了一批。

再由兰姨用特殊的刺绣手法,绣上喜羊羊头像标志。

放在火锅店当做纪念品,送给消费了一定银子的客人。

这让不少闺秀们,催着父亲兄弟来店里吃饭,又让店里生意大火了一把。


沈清如这些日子忙着店里的生意,倒是冷落了小包子许多。

兰姨没少抱怨好几次小包子醒来,找不到娘亲,哭的哄都哄不住。

沈清如又愧疚又无奈,这些东西除了她没人能懂,许多事情只好亲力亲为。

好在火锅店渐渐步入正轨,她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小包子。


小纪儿经过这几个月精心的喂养,身子骨已经强健了许多。

胳膊腿上长了些肉,特别是肚子上,又白又软的,跟团棉花似的。

每次沈清如给他换衣服时,都忍不住捏捏他的小肚子,逗的小包子咯咯笑。


这种时候,沈清如就会由衷的感觉到幸福,似乎只要看到小包子开心,一天的疲劳都能瞬间消失。

她算是真正体会到了当妈的心情。

她都忍不住的想,也许老天爷让她来这里,就是为了伺候这只小包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