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山东去数百里外,有座名为青石城的热闹小城,因盛产矿石料而经济发达,城中百姓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城外李家村,一大清早庄上的羊肠小道里人来人往,吆喝声此起彼伏,看起来像是办什么喜事。
人群中,两个一身麻衣布料的中年妇女木簪挽发,边走边聊:“青山家真是有福气啊,有个儿子能修炼,还进了大门派。”
“是啊,我听人说他儿子天赋极好,居然进了离火宗,那可是咱这里数得上的大派,啧啧。”
“哎,俺家那孩子干啥啥不行,偷懒第一名,天天赖到床上睡觉,脚一挨地就喝酒,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哎,咱没那命······你说,他家发达的真快啊,这才几年,盖了大房子,置办了好多田地。”
两个农妇窃窃私语着,不时和人打着招呼,不多久便走到一座气派的宅邸前。
越过宅子大门前左右两侧威风凛凛石狮子,拾阶而上,跨过高高的门槛,看了几眼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黄山迎客松影壁墙,便往里走。
“嫂子,三姐,刚巧你俩来了,后院伙房搭把手呗。”
一个身着淡黄色印花缎子对襟襦裙,约莫十五六岁,梳着燕尾,古灵精怪的少女,露着小酒窝,迎面走来,笑嘻嘻的说道。
“三姐,你瞅瞅若琳是不是又瘦了。”
一妇女侧脸,煞有其事地问旁边女子。
“你还别说,仔细一瞧,若琳这小脸就是瘦了一圈,出落得越发好看了。”
三姐上下打量后附和道。
名叫若琳的女子小脸微红:“哪有啊,你们又在打趣,我这几天贪嘴多吃了几口鱼肉和糕点,怎会瘦呢。”
“真嘞真嘞,这些天风大雨多,你可别出门了小心被刮走,哈哈。”
“那行吧,听你们的,我不出去,但你俩也不能出门。”
若琳抿着嘴回答道。
“我俩咋不能出门了?”
三姐疑惑地问道。
“是啊,我俩为啥不能出门。”
“你们比我还瘦,更不安全啊。”
若琳笑嘻嘻说道。
“哈哈,小丫头嘴儿真甜。
你刚才说伙房咋了,有啥需要帮忙的。”
三姐笑着问道。
“好久没吃三姐、嫂子蒸的馒头,有点香了嘿嘿。”
若琳微笑着说。
“这不简单,给你蒸几锅去,让你吃个够,哈哈。”
三姐笑得更开心了。
“好呀,那我今天可有口福了。”
若琳高兴地挽着两个女子的手臂往后院走去。
“行了,今天是你父亲寿辰,家里的事情多,你去招呼别的吧,我们自己去后院。”
“好,我母亲就在伙房,你们可以去找她。”
“嗯嗯,知道了。”
两个妇女边走边回头答道。
若琳眼看两妇女走了,便转身向外走去,行至街道上,左望望右瞧瞧,再抬头看向天空,努力寻找片刻后,表情肉眼可见得失落起来。
“二哥怎么还没回来呢,明明上月就捎口信说会早几日归家的。”
若琳担忧地自言自语:“会不会出什么事情?”
家里宴客里的琐碎事情,有大哥操心,她也无事可干,索性就在门外待着,不时和亲朋好友打着招呼,同时留意人群中有没有二哥李灿的身影。
可是过了许久也未等到人,心情越发低落,细算起来有将近两年未见二哥了,脑海里的样子都模糊不清了。
有时候想想,她还不愿意哥哥去修炼修仙什么的,一家人在一起高高兴兴地过一辈子多好,二哥进入离火宗这七八年里,总共回家就那么几次,而且都是匆匆忙忙的,呆不了两天就回去,最近两年说是临近宗门内考,回家次数就愈发少了。
当然这些话她只能烂在肚子里,全家人都希望二哥修炼有成,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原因家里的生活富裕了······良久之后,若琳打算回屋帮忙。
“琳丫头,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背后有人喊她,琳丫头,二哥就爱这样喊我,他终于回来了。
若琳内心激动,兴奋地回头一看,来人却不是二哥。
“石头哥,你又学我哥说话”若琳假装生气地说,随即朝石头身后看去,“我哥呢,没跟你一起回来吗?”
此时李父李青山同几个亲朋寒暄后,独自回到茶室内,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老二上月就托人捎口信要给自己办个热闹的寿宴,还拿了一些银两绸缎,但是马上都临近中午了,还不见人影,不像老二的行事风格。
还有一个令人忧虑的原因是,李家祖上三代都是矿工,从未出过老二以外的修炼人士,和那些个有背景有实力的家族相差太多。
老二进入宗门后修炼勤勉,修为进展迅速,很得师父喜欢,对他悉心教导,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些个修为不如他但家族势力强大的,眼见他得长辈青睐,便处处针对他,时不时的有点争执摩擦,好在是师父从中周旋,并无大碍。
难道是近日和师兄弟起冲突受了伤病,所以才未曾归来的么,李父心中揣测。
“父亲,父亲,石头哥来了。”
丫头的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索。
李磊也是李家村人,同李灿一样在离火宗修炼,只不过由于天赋有限,是外门弟子,平时都是他跑腿与李灿家联络的。
李父赶忙起身迎接:“来小石,快坐着喝茶。”
李磊快步上前鞠躬问好,待李父落座后才坐下。
若琳为两人倒上茶水,乖巧站在李父身后,“父亲,刚才石头哥说二哥前些日子接到宗门任务,外出后便一首未归。”
“噢,这样么,小石你详细与我说说。”
李磊轻尝一口茶水,接着详细地讲起事情的缘由。
西出青石城的必经之路上有个“一线天”的山谷,此谷深百仞,宽约十仞,两侧都是峭壁,顶部狭窄仅有三丈余宽,由于谷深口窄,从下往上看去只得一线视野,故此得名。
前些年几个土匪流窜至此,拦路抢劫杀人越货,当地官府便组织军队清缴,抓完一批又来一批,一首处理不干净,后来安排军队长期驻扎于此,终得安宁。
谁料,前些月那帮土匪又卷土重来,而且把驻扎队伍杀得片甲不留,官府又派大批军队围剿,也不能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