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祺李善长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小说推荐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由网络作家“荒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荒尘”创作的《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一朝穿越,我来到大明,成为勋贵之子。要在一般朝代,我可能就直接一生幸福了。可我在大明,我的身份就是催命符!事实上,历史上的原身就被抄家灭族,全家死光。既来之则安之,不想死的我当然要另谋出路。那就,当个毒士,让太祖看看我的决心!首先,先把贪官剥皮萱草一下吧,桀桀桀……...
《精选小说推荐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精彩片段
徐达捋了捋胡须,提出了质疑。
“李祺,你这想法确实不错。”
“可你方才也说了,蒙古阶级森严,那些平民对贵族的敬畏,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那他们又怎敢投效我大明……”
“为什么不敢?只要有愿意归顺我大明的蒙古平民,我大明就会开启互市,甚至赐给他们土地良田牧场,还可以派遣儒生办立学院,施以教化仁政,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我大明的繁荣昌盛,而后对大明生出向往之心……这是解放和同化!”
李祺朗声开口,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蒙古平民是不想打仗的,打赢了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打输了他们失去家人,生活会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他们有了更好的生活,有了更强大的依靠,有了更多生存机会,他们还会听命于那些蒙古贵族吗?”
“我大明不需要深入草原作战,需要的是策反接纳蒙古平民,通过互市封赏这些手段,赢得蒙古平民支持,将他们固定在边疆邻近之地,慢慢渗透同化,直至变成我大明的一部分!”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草原有异动,这些密布长城之外的蒙古平民也可成为我大明的情报网络,或是第一道御敌防线,如此一来还何惧草原之患?”
话音一落,全场皆寂。
解放和同化!
蒙古底层平民日子艰苦,所以大明要去解放他们。
然后再通过种种安抚笼络手段,将其同化成大明的防线屏障!
如果按照李祺所说,不断策反解放草原上的部落平民,赐予他们在大明边疆驻牧的权力,再通过种种手段潜移默化地将其同化,那大明北疆将多出一道“战争屏障”!
到时候即便草原蛮夷想要南下劫掠大明,就必须绕开这这些平民部落,或者是先屠掉这些平民部落!
只是,这个方案,当真能够实现吗?
李文忠神情一凝,陡然发问道:“李祺,草原蛮夷不慕教化,不知仁义恩德,即便我们厚待他们,又如何能够保证,他们不会反复反叛,首鼠两端?”
这个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历史上蛮夷反叛的例子可谓是屡见不鲜。
“对啊李祺,你这个中策未免太过想当然了。”冯胜也开了口。
邓愈同样沉声道:“的确如此,蒙古那些贵族头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又岂会眼睁睁地看着我大明这样做?”
在场一众顶尖大将,没有一个是蠢货,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这方案里的隐患
蒙古首领都是些阴险狡诈的枭雄人物,他们又岂会眼睁睁地坐视大明策反他们的部落子民?
众人议论纷纷,尽皆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李祺迎着众人目光,笑了笑。
“战争,不过是达成政治目的的手段!”
“武力战争,只是下策!”
“钱粮战争,资源战争,才是中策!”
“这些平民会不会反复叛乱,我刚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可能诸位不知道那些蒙古平民日子过得有多么凄惨,一旦他们见识到了我大明的繁荣昌盛,切身感受到了我大明的福利待遇,就算我大明赶他们走都赶不走!”
“至于那些贵族头人会作何反应,这就更是小事一桩了,我们策反草原上的部落平民,将他们打造成战争屏障,即便贵族头人尽起大军来袭,那又如何?先死的也是草原蛮子罢了,关我大明屁事!”
“他们要是敢轻启战事,那我们就关闭互市,用经济手段制裁他们,这样几次之后,草原部落就会叫苦连天,底层百姓将会因为生活困苦对贵族头人心怀怨恨,那些贵族头人的威信也会瞬间大跌,这样反而更有利于我们策反解放蒙古平民!”
听了这话,众人只觉得一股寒气陡然从心底冒起。
这个家伙,真是好毒啊!
他从一开始就没想着去帮助人家,什么“解放”、什么“同化”都是手段罢了,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那道“战争屏障”!
可是这个策略,未免太过狠辣阴损了些,不符合儒家的仁政理念。
朱标深深地看了李祺一眼。
他承认李祺有才,可都是些与儒学不符的歪才。
这个家伙,绝不能让他掌权,否则迟早会出大乱子!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再次开口追问道。
“那你的上策呢?”
“上策……”李祺眉头一皱,“这是流毒千里的绝户计!”
众人:“???”
卧槽?
流毒千里?
绝户计?
大哥你来真的啊?
“在中策互市的基础上面,贸易链一旦形成,那北元与大明两国就会存在经济结构上面的互补,这种特定的供需结构可以确保两国经济互相依存!”
“那么,我大明可以高价收购羊毛,有多少要多少,甚至将其价格抬高到市价两三倍都行,诱使草原部落加大力度养殖牛羊,因为他们可以看到明确的利益,可以通过牛羊从互市里面换取到更多的东西!”
“一旦大明大肆溢价购买牛羊,摄人心魄的利益就摆在他们面前,那些草原贵族肯定会趋之若鹜,逼迫底层平民百姓养豢养牛羊谋利,相应地自然就会减少豢养的战马数量!”
朱元璋听了这话,瞬间就明白了过来,惊得豁然起身!
李祺这法子,是在用利益诱惑蒙古鞑子养羊!
草原虽然大,但牧场却是有限的。
牛羊的数量增多,那战马的数量自然就只会减少,尤其是草原上数量最多的马匹!
缺马甚至没有马的草原部落,对于大明王朝而言,简直就没有任何威胁可言!
太子朱标提出了疑问,道:“既然是为了减少草原战马数量,那养牛同样也可以啊,为什么非得是羊?”
众人对此也不理解,不能领悟李祺真正的深意。
“唔,这是因为羊尤其是山羊牙齿奇特,吃草的话会连草根一起吃掉,山羊养的越多,对牧场的破坏也就越大!”
“利益驱动之下,会有越来越多的草原部落豢养山羊谋利,结果就是过度放牧,草原沙化枯竭……”
军帐之中,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惊骇交加地看向李祺。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北元一国经济全都依托于我大明,九成甚至更多的蒙古人都会放弃牛马转而养羊以此谋利!”
“一旦我大明中止贸易,关闭所有互市,那蒙古人当如何?”
李祺看向众人,脸上笑容不减。
可众人全都感受到了一股寒意袭来,令他们脊背发凉。
如果按照李祺这毒计,草原将会羊满为患,而且资源枯竭,民生彻底崩溃!
嘶……这毒计真是……好毒啊!
大明王朝的勋贵子弟,并非全都是李景隆这样的纨绔废物。
因为朝廷也不愿意见到,那些将门子弟全都沦落成了不学无术的纨绔,游手好闲的废物。
所以老朱同志定下了规矩,勋贵子弟想要获得官职差遣,就必须参加校阅演武,只有通过了之后才能获得差遣,得到一个不错的前程。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明俸禄不高,或者说低得可怜。
一般的勋贵武臣,除了国公这等顶级勋贵外,家底基本上不如同级别的文臣缙绅。
哪怕他们有着世袭罔替的爵位,可俸禄却不高,基本只能保证养家糊口,想要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维持住自己身为勋贵的体面,那就得去想办法当差。
而勋贵另外一个收入来源,是在军中的官职。
两份俸禄加在一起,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最后就是皇帝陛下时不时的赏赐了,这一点反倒是占了勋贵总收入的大头。
这就导致一些流爵勋贵,必须要想尽办法地去晋升职位去猎取军功!
他们尚且如此,他们的子弟就可想而知了。
还想着做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废物?
对不起,家里条件不允许!
还是老老实实地练习骑射,然后通过校阅演武,谋求个一官半职吧!
而那些世袭爵位的勋贵子弟,尤其是那些庶子幼子,他们同样面临这样的窘境。
爵位是嫡长子的,跟他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所以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这一次次的校阅演武,希冀着能够一鸣惊人,赢得皇帝陛下垂青,从而青云直上,自己闯出一个锦绣前程!
是以不少勋贵子弟此次都是有备而来,磨刀霍霍蠢蠢欲动。
不过他们之中,混入了两只不一样的生物。
一个李祺,有一个韩国公爵位等着他去继承。
当然,前提是李善长足够老实,不会再次惹来老朱同志的忌惮与猜疑,然后满门抄斩!
一个李景隆,有一个曹国公爵位等着他去继承。
这小子的爵位就相当稳固了,他有一个好爹李文忠。
骑射武比开始。
一名名勋贵子弟开始秀起了操作。
毕竟皇帝陛下就在点将台上,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喝彩之声,显然这批勋贵子弟还是有不少能人的。
不过李祺对此却是不太看好。
你们是认认真真的培养了,可是接下来大明王朝同样会陷入盛极难继的窘境。
原因就在于老朱同志,他血洗了整个功勋集团,除了少数如信国公汤和、曹国公李文忠等得以幸免外,绝大多数全都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所以啊,现在还培养啥啊,直接躺进棺材板板里面等死吧!
对于李祺的想法,老朱同志自然不知道,否则他绝对会将这个兔崽子再次毒打一顿。
此刻朱元璋正和徐达、李文忠等大将点评宗勋子弟。
大明洪武初期确实是名将如云,可谓将星闪耀璀璨夺目,朱元璋能成就大明社稷基业,除了其本人超凡的人格魅力外,绝对离不开徐达、邓愈、李文忠这些当世名将们的鼎力效忠。
而且这些名将虎将大部分都正值壮年,巅峰鼎盛时期,正是能打的时候,比如大将军徐达,现在不过四十岁左右,洪武十八年才病逝。
可鲜花着锦之后,往往盛极难继。
朱元璋和一众战将最担心的是,大明王朝的江山以后会出现一种尴尬的境况,那就是名将功臣渐老,新一代将领大多庸碌。
所以他们对于培养继承人一事,可谓是极其重视。
可正当这个时候,校场上面突然响起了一阵欢呼喝彩之声。
台上君臣愕然望去,只见皇四子朱棣骑马搭弓,飞驰在校场中央,随后一箭射出,竟稳稳射中两百步外的三重皮甲!
箭矢穿透三重皮甲仍去势不止,穿甲而过之后,竟至数十步外方才落地!
朱棣骑射技艺,简直恐怖如斯!
君臣大惊,良久之后,朱元璋抚掌赞叹道:“此子不愧天生将种,日后定为我大明柱石!”
天生将种,大明柱石,朱棣!
听到老朱同志的这个评价,李祺神情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
嗯,单看日后永乐皇帝朱老四的所作所为,老朱同志的这个评价,怎么不算是“大明柱石”呢?
朱元璋此刻可谓是老怀大慰,脸上笑容满面。
新生代里面,大部分勋贵子弟都平平无奇,只自家老四很是不凡,今日更是在君臣面前露了一手。
朱棣方才的优异表现,让大明的君臣和将士们壮怀激烈,都对大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第一梯队还有徐达、李文忠、邓愈、冯胜等一系列开国名将,还能为大明征战二三十年。
第二梯队里面也有傅友德、沐英、何文辉、蓝玉、王弼这些将种,只要培养得好,日后绝对是大明柱石!
至于第三梯队里面,就只有朱棣、徐辉祖、冯诚、邓镇这几个小崽子还有些出色,其他一众勋贵子弟,表现得平平无奇。
亲儿子技压群雄,朱元璋自然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传旨,朱棣校阅武比第一,赐金玉千两,麒麟服一件!”
皇帝一高兴了,那就得降下赏赐。
而且他这赏赐可不单单只是因为高兴,而是因为朱棣方才的壮举成功激烈了三军士气!
一箭破甲,军心大振!
这对大明将士而言,就是最好的榜样和楷模!
皇帝降下赏赐,这是千金买马骨,激励将士奋发向上!
朱元璋就是要趁机立起朱棣这块招牌,以此激励三军将士。
看着独领风骚的朱老四,李祺也是满脸感慨。
果然,有的人生来注定就是主角。
日后的永乐大帝,即便在洪武帝一众子嗣里面,都是如此的出彩!
老二朱樉现在很是不爽,他觉得老四朱棣抢了他的风头。
老三朱棡也是脸色难看,看样子他对朱棣这种风骚模样也颇为不满。
老五朱橚、老六朱桢、老七朱榑这三个稍小一些的崽子,则是振臂欢呼,为他们的四哥喝彩。
李祺下意识地看向了皇太子朱标,这个气宇轩昂的当朝储君,此刻脸上非但没有任何不满愠怒,反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高兴。
啧啧,史上第一完美储君,不是没有道理的啊!
朱标啊,要是没英年早逝的话,那大明王朝的命运,会改变吗?
李祺眼中陡然绽放出道道精光,死死地盯着高台上面的太子。
兴许是察觉到了他的炽热目光,朱标下意识地回头看去,只见李太师的儿子正用一种诡异眼神盯着自己。
嘶……
他这是什么……恶心……眼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