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精选篇章》,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扶摇直上》,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扶摇直上精选篇章》精彩片段
军匠的手艺还是毋庸置疑的。
几个军匠一同工作,分工协力,约莫也就半天时间就弄好了。
本身就是实验用品,不用那么苛刻,也不需要考虑长期使用。
直辕改曲辕,大犁变小犁。
第一个曲辕犁在这个时代诞生了。
“且试试看!”王离比赵泗还要兴致冲冲,催促士卒套上耕牛实验。
直接在直辕犁旁边一块开始耕地进行对比。
一边是二牛抬杠直辕犁,一边是单牛拉的曲辕犁。
在王离的发号施令之下,一共三头老牛迈动沉重的步伐开始行进。
赵泗和王离则跟在后方仔细观察。
老牛走动许久,赵泗默默的跟在后面观察吃土深浅。
约莫百来米的距离,赵泗观察到,吃土深浅相差倒不是特别大,相比较而言,直辕犁吃土反而更深一些,但是深浅浮动较大,如果遇到土质比较硬的地界,或者有根茎丛生,更容易上浮。
而曲辕犁吃土稍微浅一些,但是吃土浮动不大,相比较于直辕犁,很明显受力更加均衡,力量传导更加稳定。
而从速度上来说,曲辕犁并未吊打直辕犁,相反,反而是直辕犁的速度更快。
一直犁到地头回转,赵泗回望,发现直辕犁犁过的痕迹也更加笔直一些。
到了回转的时候,轻便的曲辕犁很明显掉头更加省力,而长直辕犁则需要费不少功夫,毕竟重量在这里摆着。
一来一回下来,客观来说,曲辕犁并未对长直辕犁行成吊打之势,赵泗眉头紧皱。
连带着王离也有些好奇的开口问道:“我看这曲辕犁,似乎并未比直辕犁快。”
岂止是没有直辕犁快,还慢了四分之一还多。
赵泗正在思考哪里出了问题,却发现一群军匠一脸喜色的迎了上来。
这个时代的匠人们或许并不懂所谓的科学原理,也解释不出来。
但是他们是资深的老农和合格的匠人,相比较于赵泗这个基本上没种过地的现代人,他们敏锐的捕捉到曲辕犁的优点。
“此犁甚好!此犁甚好!”
几个匠人围在曲辕犁前面,一边仔细观察和直辕犁的区别,一边开口称赞。
“好在哪里?似乎速度还不如直辕犁?”王离开口发问。
“将军,此犁小巧,又只使一人一牛,自然不如二牛负直犁。方才犁过,地上犁痕深浅一致,一牛负犁,速度自然不如二牛负犁,吃土不够深也是因为犁具太小,若是再大一些,吃土定比直辕犁更深更快。”
军匠开口解释,赵泗豁然开朗。
这次做出来的曲辕犁只有直辕犁的一半大小,因为赵泗是跟着自己脑海里的记忆中来的。
时代和时代不一样。
秦朝时期,哪怕是直辕犁都是奢侈品,普通百姓还在使用耒耜的传统耕种作业模式。
汉朝以后,长直辕犁才逐渐普及开来。
直至唐初,长曲辕犁才真正面世。
至此,长直辕犁才被完全淘汰。
相同大小的情况下,曲辕犁性能完全碾压直辕犁,这完全是结构和力学上的进步。
而赵泗所画的小巧便携的曲辕犁,则在宋朝时期才普遍推广开来。
短曲辕犁的推广普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南方地区的日渐开发。
长曲辕犁更适宜大规模耕种,面积大,地势不复杂的情况下,大犁耕种效率优于小犁。
而普遍面积小,地势情况复杂的南方地区,则更加适合使用短曲辕犁。
尔后乃至于明清时期,人口进一步增多,粮食生产中心由北向南过度,人均土地不断减少,普通百姓人均数亩耕地成为了常态,小而精的短曲辕犁就更加符合社会要求。
但是,长曲辕犁从未消失,因为本质上大家都是曲辕犁,大小不同并没有真正的革新改变,只是使用长曲辕犁的大多是地主士绅阶级,而非贫农阶级。
而秦朝时期。
自耕农一户授田大多为百亩上下,产量中心也集中在中原这般地势平稳,地貌并不复杂的地区,故而长曲辕犁比短曲辕犁更加适合推广使用。
有军匠解惑,赵泗也不用动脑子思索,王离当场下令再做一个长曲辕犁出来。
日上中天,到了中午饭的时候。
可惜赵泗人在军营,食物配给是一日两餐,饿倒不是很饿,可是晌午不吃点东西总感觉有些不舒服。
趁着空隙,王离和赵泗继续闲聊。
赵泗乐得交好对方,又得益于赵泗的金手指,王离和赵泗的交谈体验也十分愉快。
赵泗眼看唠的差不多,也开口询问对方的姓名。
“我名王离。”王离开口说道。
赵泗愣了一下,总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思索着秦朝时期的王姓名人,忽的想起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
赵泗一下子就想起来了。
这不是王翦的孙子嘛,得益于上辈子看过几本历史小说,赵泗对王离这个人还是有点印象的。
事实上赵泗的历史十分差劲,对于历史的了解渠道除了义务教育以外仅限于小说网站。
“可是彻侯之……”赵泗开口问道。
“正是大父!”王离似乎已经习惯了别人如此的询问,介绍起来轻车熟路。
“失敬失敬!”赵泗拱手。
他对王离了解不多,只是在小说里看过,这货在小说里大多都是背景板出现来着……
印象中王离的事迹也不是很多,好像在天下大乱以后接手了陇西大军?最后战败不知所踪了。
相比较于战国四大名将的爷爷,以及威名赫赫屡有功勋的王贲,王离可以说是虎父犬子的典型代表。
若不是因为王离有个战神爷爷,赵泗还真不认识对方。
王离面对赵泗的敬仰只是摆了摆手:“不谈这些,你方才不是说海中有人鱼来着?”
赵泗笑了一下继续开口讲述美人鱼的故事,并未对对方的家室过多打探亦或者奴颜婢膝。
他对王离的愕然更多是对历史人物的震惊罢了。
骤然跨越两千年,曾经在书本上的人物竟于自己处于同一时空,实在令人心怀激荡。
韭菜炒鸡蛋?
辣子鸡丁?
小白菜烧豆腐?
有了锅之后,不用局限于吃火锅,赵泗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可惜的是,因为带回来的很多蔬菜都还没有长成,目前大秦本土的食用蔬菜赵泗有很多都不认识,可以选择的菜式少得可怜。
赵泗撸起袖子,叫王离弄来几只老母鸡,准备弄个全坤宴。
先来一个韭菜炒鸡蛋,这个菜式是中原最古老的炒菜,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甚至于春秋战国时期韭菜和坤蛋的搭配就已经为人称道。
《周礼》有言,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
只不过汉朝之前韭菜和鸡蛋的搭配更多是煎,汉朝以后才出现了第一份韭菜炒鸡蛋。
先下入油膏,块状的油膏在高温的锅里缓缓融化,赵泗推动油膏浸润锅壁,油水缓缓沸腾。
打入鸡蛋,轻轻打散,搅和三两下就已然定型,捞出成型的鸡蛋,下入韭菜,点些青盐,待韭菜稍熟,将鸡蛋置入。
短短一会,大秦时代第一份韭菜炒鸡蛋新鲜出炉。
尔后是辣子鸡丁。
除了下去播种的辣椒,赵泗留下了一部分以解口腹之欲。
本来是够吃的,但是有了王离这个老饕的加入,辣椒被消耗的速度成倍上升,这才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剩下了一小半。
辣子鸡丁弄好,赵泗又吊了一锅老鸡汤。
配上山菌野味,又有高汤吊鲜,可以说鲜到了极致。
简简单单,两菜一汤,新鲜出炉。
王离一口老坤汤入口,鲜的简直合不住嘴。
再来一口辣子鸡丁。
好耶!是我最喜欢的特辣!
平平无奇的韭菜炒坤蛋,也使人倍觉美味。
而另一边,始皇帝还在乘车赶回咸阳的路上。
眼下的始皇帝也在蒙毅的陪同下用膳。
屏风之上,悬着赵泗亲手绘制的世界地图。
案几之上,是被始皇帝盘的秃噜皮的红薯土豆。
“陛下,琅琊十六艘大船已经修缮完毕,其余四艘,仍在建造之中,等到建造完成,估摸还得五六个月。”蒙毅开口道。
实际上一艘海船从开始建造到入水周期很长,平均建造周期在三五年左右,主要是因为建造船体的木材需要各种工艺,同时还需要时间阴干等……
但是这次始皇帝只要求再添四艘海船补齐二十艘,故而很多方面都可以省略。
譬如需要长时间阴干的木材等,可以直接从其他船上拆,亦或者直接挪用阴干处理完毕的木材……
不是什么大数目,不用从零开始,琅琊当地因为徐福多次出海的原因,本就有建造海船的经验,材料达标的情况下只需要组装即可。
“嗯……”始皇帝应了一声,并没有作答,而是安心用膳。
蒙毅心里知道,始皇帝多半是因为赵泗的归来和带回来的消息,对海上起了想法。
陇西那边,蒙恬已经将匈奴驱逐出河套地区进无可进。
再继续兵力推进不是不行,但是剩下的地方都是荒芜之地,又无险可守,战线拉的太长了,现在虽然大秦占据了最为肥沃的河套地区,但是迄今为止依旧是中央在通过秦直道在向陇西输血。
至于百越,任嚣赵佗那边进展不算太大。
任嚣赵佗奉行和辑百越的政治策略,进度颇为缓慢,虽然始皇帝不太乐意,但是对于百越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最开始确实强攻百越过一次,屠睢带领三十万秦军进击百越,击毙西瓯部落首领“译吁宋”并占据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
但在以后的推进战争中却屡次失利,最终持续了三年的征战以失败告终,连主将屠睢也在战争中被杀。
在此之后,任嚣才闪亮登场。
至于赵佗,屠睢南击百越的时候他是副将。
屠睢之后任嚣主导百越之事,赵佗还是副将。万年老二了属于是。
赵佗的舞台并不在现在,而是在秦二世胡作非为,任嚣病故以后。
不过总的来说,换了一个领导以后,任嚣和赵佗的政治思路一样,二人主导下的百越战场,对比于蒙恬北击匈奴迅速拿下河套地区有所不如,可是每年依旧在稳步推进,只是这个速度太慢了。
南北二地进无可进,始皇帝想要开海无可厚非。
“陛下,驺奉前段日子曾经上书,想要一观海图。”蒙毅思索之后适时开口。
驺奉,驺子驺衍的直系后代。
当代阴阳家不可忽略的人物,秦定水德,政权更替的合理性和解释,就是驺奉负责的。
秦覆周而立,不管怎么说都要有一种官方解释。
邹子的五德终始说就发挥了作用。
邹子提出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的解释。
又说,代火者必水。
秦灭周王室,是承担了很大的舆论压力的。
驺奉适时出场,秦尚黑,为水德,代周者,秦也!
同时驺奉以五德终始说,邹子始终,等相关书籍作为理论依据,对秦国灭周的舆论以及正确性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
也解释了秦朝一统天下的合理性。
能称子者,基本上他们的思想都能被拿来引用解释政权的合理性了。
秦克周之时并非没有异议,没有舆论压力。
毕竟周王室再怎么吉祥物,也存在了八百年!
那可是八百年!
驺奉当时可以说是一人独战天下名士,在驺奉带领下的阴阳家为秦国分担了极大的火力。
作为回报,阴阳家的核心理论得到了秦国官方背书,大九州正式能够被拿起来和九州说相提并论,始皇帝亲自承认五德始终说。
不太能打的阴阳家,因为驺奉的选择,突然就变得能打起来。
始皇帝并不是一个不会回报的人。
如今许多年过去,驺奉早已经功成引退,隐居故乡齐地,不问世事,安心教授弟子。
驺奉的上书始皇帝看过,还特意派人复制了一份赵泗带来的世界地图和海图给驺奉送去。
听蒙毅再次提起,始皇帝瞬间清晰。
驺奉!
阴阳家!
大九州!
学术的争端都是你死我活,如果有机会干死九州说,阴阳家必然会不遗余力。
(今天当一次懒狗,只有一更,昨天熬夜打游戏了,有点不再状态,而且也到剧情转折期了,我想一想后续剧情怎么展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