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洗历史,樱桃小果上桌:外公钓爷爷,钓出一个时代作者:伊君“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钓鱼的是姜太公,遇到的是周文王,不管是首钩还是弯钩,不管是有鱼还是没鱼,钓鱼还就是钓出了机遇。
遇到周文王之后,鱼己经不在重要,钓鱼只是一种形式,一个借口,或者就是掩饰。
等人也是等,用钓鱼来掩饰等人,对于当时的姜尚来到,那就是面子,面子的本身也就是智慧。
是给自己争取到的体面。
但是对于后人,对于周成王极其周武王的其他孩子们来说,那就是自己的外公曾经测试过自己的爷爷,而自己的爷爷当年也是求贤若渴,曾经三次拜访过自己的外公。
传下来的效应,也属于美谈,美谈还就是能够美谈出上千年,数千年。
数千年来社会自然发生了很多变化,不曾变的还就是古人们的经历。
经历成了文化,文化的影响自然也属于深远。
周文王和姜太公相遇之后,自然是一块行走,一块去干大事。
一场婚姻的结缘,起始于钓鱼,也属于必然。
钓鱼成了著名的钓鱼,周文王也成了开启一个时代的奠基人,后来所有天子们的始祖。
两位老人,上演一出惊人的奇遇。
美谈奇在用人和相遇上,也是后人们太多美好愿望的寄托上。
相遇的是谁,又是谁重用了谁?
姜子牙需要机遇,周文王需要用人。
两人相遇的结果,也就是商汤的灭亡,和周王朝的开启。
一场轰轰烈烈的颠覆和重建,也属于开始在河边。
一场钓鱼拉开的序幕。
周文王自己没有颠覆商朝,伐纣的是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周成王是周文王姬昌的孙子,周武王姬发的儿子,也是姜子牙的外孙。
姜尚在有了外孙之后,身份自然就属于了多重。
不管当年有没有钓鱼,后来自然是位高权重。
元老和亲家公。
元老属于朝堂之上,亲家公自然也就是一个家庭对一个家庭。
只是这个家庭的主人被称为了天子。
家庭的成员,也都成了社会所关注。
关注也能够流传出很久。
武王伐纣成功之后,姜子牙的后人和周文王的孩子们的联姻也成了必然。
水到渠成的事自然也不需要引起多么大的波澜。
必然的还有,姜子牙的女儿邑姜还就是嫁给了周武王姬发,所生的孩子还就是都成了姜太公的外孙,后来的天子周成王也只是其中之一。
美好的姻缘,成了必然的铺垫。
必然的结果,或者就是必然的美上加美,好上加好。
周成王后来继承大业,也成了必须,或者就是当时最好的选项。
不管姜太公当年有没有钓到鱼,但是他在钓鱼的过程中等来了机遇,等到了周文王的赏识,俩人联手,开创了大业,他的女儿嫁给姬发。
姬发成了伐纣的英雄。
姬发伐纣成功,姜子牙的功劳自然是功不可没。
一个王朝灭亡,一个王朝开启。
灭亡和开启的初始,就开始在两个人。
当初的两个老头,后来的一对亲家。
一个是周成王的爷爷,另一个也就是周成王的外公。
外公和爷爷家家都有,只要有婚姻,只要有孩子,孩子的血脉延续也就是来自前面的人。
周成王是周文王的孙子,但同时也继承了姜子牙的基因。
这也是人生的奇妙。
爷爷和外公是亲家,但是对于周成王来说,都是自己的长辈。
外公和爷爷的日常,谈论的当然是大事,但是再大的事,再激烈的争论,似乎也都不再需要用钓鱼来掩饰了。
钓鱼只是一个借口,只是开始。
在两个老头成了亲家之后,自然就多了一层亲情,一份重托,更多的互信。
姬发是周文王的儿子,但是在天子成婚之后,也依然是别人的女婿。
国中有小家,家也像极了国。
周武王成了开国的领袖,姜子牙就是周王朝的功臣,外加国丈。
还有什么人比国丈更有威望?
女儿陪伴着天子,所生的孩子也成了自己的后人。
外公假不了,外孙也依然假不了。
外公当年曾经用首钩钓过鱼,外孙也就是当年那个用首钩钓鱼人的外孙。
同时也是当年那个曾经拜访过钓鱼人的孙子。
爷爷不在了,外公还能够参与朝政,成了名副其实的太公望。
周文王结束了姜子牙的垂钓生活,姜子牙帮着周武王灭掉了商汤,扶幼也是众望所托。
有着五百年基业的商汤,就在看似极不相干的两个人的相遇后,开始了坍塌。
一个王朝,其实也像极了一个家,几个人。
家不再多大,人不在多少,有了两个人的相遇,似乎也就够了。
不管是真钓鱼还是假钓鱼,当初的表象还就是真真切切。
人人都知道太公望,人人也都知道太公望当年的首钩钓鱼。
首钩钓鱼成了姜子牙的标志。
姜子牙有智谋,西岐有根基。
等待的也就是时机,时机一旦成熟,推翻商汤,也就是势在必行。
或者也就如同钓鱼。
智者见智,勇者有勇。
周文王逝世之后,姜子牙还是扶持着周武王,一路攻上了朝歌,结束了商汤。
互信的结果非常重要。
商纣王自焚身亡,周武王当上了天子,开启了新时代。
西岐到朝歌并不近,但是一路走来,还是一路的士气。
商纣王想不到,妲己也更是想不到。
一个王朝,说灭亡还就是灭亡了。
灭亡也属于很短的时段。
周朝开启了,开启周朝的是周武王,跟进继承者就是周成王。
姜子牙的重任自然少不了。
周成王的身上,既有周文王的血脉,同样也有他姜太公的遗传。
联姻联出了,不同的欢喜和血缘亲情的巩固。
太公望之所以望,在当时绝对是超越出了太多的人,以及很多人的想象。
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女儿嫁给了天子,自己女儿所生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外孙,外孙自然就有继承天子大位的可能。
生活也就是历史,历史也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周成王最后还就是当上了天子,成了奠定周朝的关键之君。
文王先逝,武王驾崩。
虽然成王继承了天子大位,但是当上天子的成王,依然还处在年幼的时候。
在一个年幼的天子当政的时候,自然他的外公姜子牙的作为就非常重要了,或者就是成了权衡。
辅助者虽然有周公和召公,但是姜太公依然还属于坐镇。
或者是能够坐镇,最好的坐镇者。
这个镇似乎坐的也很稳,很稳的也如同周王室的天下,得天下也能够延续到八百年之后。
八百年要经历多少个天子,多少代人的延续?
周王室还就是做到了。
这是什么样的境遇?
周文王重用姜子牙用的确实很值,而姜子牙后来的作为似乎也对得上周文王的知遇。
不管是在京都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太公望的望,自然也是望到了一定的高度。
钓鱼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的后人。
“成王年幼”,叔叔们也都在出力,自然作为元老,作为外公的姜子牙更不能够等闲视之。
他用自己的威望稳固了国人,稳定了朝野。
虽然管叔蔡叔们对周公旦有些猜测,有些抵叛,但是他们仍然是站在周成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似乎也都是在为周成王担忧,为了周成王好。
周成王是蔡叔,管叔,以及周公旦等共同的侄子。
作为周公旦,面对自己哥哥和弟弟的猜疑,他也是采取了手段。
兄弟之间出现了不和,作为太公望的姜子牙,参与不好,不参与似乎也不好,这里的权衡很重要,很需要智慧。
太公望不好管,但是姜太公有智慧。
周公旦采取的措施就是处死和流放。
周公和召公拉起了“共和”,也就是共同来执政。
共同来扶持周成王。
周公是叔叔,姜子牙是外公,这就是周成王当时所面临的实情。
叔叔扶持,外公坐镇,即便是天子年幼,但是当时开启的共和,还是很好地起到了过度。
周成王继承天子大位的根基牢固。
借助外公的威望,有了叔叔们的扶持,即便是一个小孩,即便是天子年幼,但是年幼的天子还依然可以当好天子。
共和起到了很好的过度,周成王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自己的时代,还就是突显出了当时自己的爷爷和自己的外公联手之后的力道。
力道的影响也属于深厚。
不管当年是自己的外公在等自己的爷爷,还是自己的爷爷在寻找自己的外公,只要找到,只要联手,推翻商汤就成了可能,自己能够继承天子的大位也属于可能。
可能的还有,周王朝开启了百八年的跨度,竟然跨度出了中国之最,成了最长的王朝,在后来的几千年中,竟然还就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够超越,似乎也超越不了。
周文王和姜子牙的相遇,属于特别,似乎也属于后人们的无法复制。
钓鱼能够流传出几千年,也闻名了几千年,几千年来,等待机遇和求贤的人依然还大有人在。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姜子牙,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遇到周文王。
大有人在的还有各种的联姻,各种的继承。
继承如周成王者,即便是年幼,还有共和的联手扶持。
共和制的开启,似乎也如同姜太公的首钩钓鱼,属于特别智慧的产物。
鱼不一定钓上来,有了钓鱼的状态就好。
爷爷和外公联手打下来的王朝,即便是天子年幼,还依然有着多重的选项。
共和至少比专制要好。
比选择叔叔还是选择外公要好。
叔叔和外公延续的结果,其实也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