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小说推荐争名夺利》,由网络作家“朱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棣徐妙云是军事历史《争名夺利》中的主要人物,梗概: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精选小说推荐争名夺利》精彩片段
徐膺绪兄弟二人紧追着来到书房时。
徐辉祖、徐妙音、徐妙锦、徐妙绣已经到了。
徐达瞥了眼蹑手蹑脚进来的徐膺绪二人,看向徐辉祖、徐妙音:“下朝后,陛下告诉我,你姐夫所在的江宁县征召徭役,修缮道路、河堤。”
“你姐夫也在征召序列。”
徐辉祖抿了抿唇。
徐妙音柔声询问:“阿爹,姐夫走了,家里只剩阿姐一人……”
徐达满意的看了眼,笑道:“爹回来,就是为这件事。”
“你姐夫家,喂着牲畜,你阿姐要教书,还要顾家,你姐夫不在家,晚上一个人会不会害怕?”
“辉祖、妙音,爹想让你们去土桥村。”
“辉祖今天去今天回,给你阿姐挑水、打柴、劈柴、割草……,总之粗重活,都要给你阿姐做完。”
“妙音就住下,和你阿姐做个伴。”
徐妙音展颜笑道:“谢谢阿爹,其实我早想去看阿姐了,现在还能和阿姐一起住一段时间,太好了!”
徐辉祖笑着点头:“放心吧爹。”
“阿爹,我也要去!”
“还有阿绣!还有阿绣!”
徐妙锦、徐妙绣嘟着嘴举手,满脸不满。
徐达瞧着,脸上笑容更浓……
嘁!
嘲讽不屑的不和谐声响起,徐达眼中笑意瞬间消失,循着声音瞪去。
徐增寿下意识缩了缩脖子,小声嘀咕:“阿姐她做出嫁给朱四郎的选择时,就应该考虑到今天,这是她自作自受,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难不成,要一直这么照顾她,被她拖累?”
徐辉祖几人,愤怒瞪视徐增寿时。
“滚!”徐达抓起茶杯,就朝徐增寿砸去。
徐增寿、徐膺绪转身落荒而逃。
“阿爹,他两就这个德行,你别生气了。”徐妙音看徐达气的手都颤抖,忙开口宽慰。
徐达看着剩下的四个儿女,心情好了不少。
“阿爹,我也想去!”
“还有我!还有我!”
徐妙锦、徐妙绣的话,让徐达瞬间开怀,笑着说:“你们去了,你阿姐家里住不下。”
“这次赶时间要骑马,你们不会骑马。”
“等下次。”
徐妙绣嘟着嘴,失落道:“下次是什么时候啊……”
“年底,姐夫要盖大房子,忘了吗?姐夫还邀请咱们,年节吃过团圆饭后,去做客呢。”徐妙音笑着安慰。
“那好吧……”
徐达笑着起身,抱起徐妙绣,“马已经安排好了,你们动身吧。”
……
土桥村。
“包袱里,小纸包里,装着解暑的草药,你记得,每天上工前,取一点泡好,等中午回去后,刚好凉了,正合适喝……”
“一定要每天都喝。”
“饼子太干,就别吃了……”
“我在你新作的衣服内兜里,放了些宝钞,不要舍不得花,时不时去县城吃点好的……”
……
小屋内,徐妙云一边帮朱棣整理衣服,一边反复叮嘱。
朱棣含笑看着。
衣服已经整理了好多遍。
叮嘱的话也说了好多遍。
“四郎,可以出发了。”就在此时,外面传来八叔的喊声。
朱棣握住徐妙云的手,“整理了好多遍了,记住,有事情找四婶儿他们,一个人害怕就让春晓她们来陪你。”
“我很快就会回来。”
“别担心。”
徐妙云点了点头。
低下头……
“那我走了?”
“嗯。”
朱棣笑着用力抱了抱,伸手拿起饭桌放着的包袱,就往外走。
手刚碰到门栓,准备开门时。
猛地,娇娇软软扑在后背。
腰被紧紧抱住。
低头看着紧紧抱着他的手,笑着转身,低头询问:“怎么了……”
朱棣的话未说完,徐妙云突然双手勾住他的脖子,踮着脚尖,主动吻了上来……
随后,两条腿也紧紧圈住朱棣的腰……
啪!
包袱掉在地上,朱棣双手托住徐妙云的腿,往桌旁走去。
……
许久后。
疯狂一吻才结束。
两人额头相抵,喘息着。
徐妙云领口有些凌乱,大长腿还圈着朱棣的腰,喘息低语:“你答应我,不要逞能,要照顾好自己!”
“嗯!”
朱棣认真点头,双手拖着徐妙云缺氧而红彤彤的俏脸,挤了挤,亲了一下后,笑道:“走了,照顾好自己。”
徐妙云点点头。
朱棣笑着,捏了捏徐妙云软绵绵的脸颊,神清气爽转身,来到门口,顺势拎起包袱。
咔!
门打开,大踏步走出去。
片刻后,等徐妙云平复一些,追出去时。
朱棣已经走出一段距离。
徐妙云冲着朱棣的背影大喊:“照顾好自己,早点回来!”
周围同样送行的婶子们,都被惊呆了,错愕看着,不停冲朱棣招手的徐妙云。
前面,朱棣闻声,转身招手:“好!”
哈哈……
朱棣的回应,惊醒了婶子们。
一群女人,顿时嘻嘻哈哈笑的前俯后仰。
“俺没想到,大丫脸皮这么薄,还能这样。”
“和四郎恩爱呗,四郎要走了,大丫还顾得上其他?”
“大丫,刚才你和四郎关起门作甚了?”
“是啊,你的衣服怎么这么乱?”
“还有,唇红都蹭掉了。”
……
徐妙云这才醒悟,一边擦嘴,一边低头查看……
可不,外衣衣领都开了,露出里面的白内衬。
都怪某人!
俏脸瞬间变红。
“四婶儿、八婶儿,有空来家里……”丢下一句话后,转身就往回跑。
哈哈……
众人看着,又是笑的前俯后仰。
……
路上。
朱棣含笑回想着……
某刻,忽然察觉,叔伯以及同龄人,全都忍笑揶揄,眼神不时往他脸上瞄,诧异询问:“八叔,你们看我做什么?”
说着,下意识摸了摸脸:“我脸上有花儿吗?”
“有!”
哈哈……
八叔刚回应,爽朗笑声就响起。
其他人,跟着笑成一片。
苏六叔指着朱棣嘴角,“四郎,嘴角,红红的……哈哈……”
朱棣瞬间了然。
肯定是妙云的唇红。
赶忙含笑用手擦拭。
在众人善意的笑声中,朱棣的笑容也更浓了。
这次,全程是妙云主动。
要不是成婚后,他第一次出远门,还要离开一段时间。
依着妙云的性子,恐怕是不会如此的。
……
临近中午。
小屋内
十分静谧。
窗前书桌,一本书安静展开,徐妙云双手托腮,低着头,呆呆看着书籍。
书,已经半天没有翻动了。
她给孩子们放了一天假。
家中父兄离开,孩子们肯定思念,无法集中注意力,索性就让孩子们休息一天。
……
“春晓投中喽!!我们这边赢了一支箭!”
“旭哥,加油,一定要投中!”
……
此刻,‘思念’父亲的皮孩子们,正在村口分队玩投壶游戏。
嗒嗒嗒……
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
徐辉祖、徐妙音兄妹二人骑马而来,看到孩子们,勒马顿足。
孩子们也齐齐看过来。
“我认识你们,你们是师娘的弟弟和妹妹!”孩子们高兴笑着围上来。
徐妙音翻身下马,笑着询问:“你们没上课吗?”
姐夫、阿姐办学堂之事,他们早知道了。
春晓摇头道:“师娘说,我们的阿爹和阿哥刚刚离开,担心我们想念父兄,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今天给我们放假。”
噗!
徐妙音顿时笑了,忍着笑,摸了摸春晓的小脑袋,笑道:“有时间来你们师傅师娘家玩。”
和孩子们聊了几句。
徐妙音和徐辉祖牵马入村。
咯咯……
走远一些,徐妙音顿时笑的前俯后仰,“阿姐分明是自己想姐夫,没办法给孩子们上课,还找借口……哈哈……”
徐辉祖也忍不住笑了。
兄妹二人,好一会儿才停下来。
灵动的眼珠转了转,徐妙音古灵精怪道:“咱们悄悄去,看阿姐此刻在做什么?”
翌日。
天蒙蒙亮。
朱棣习惯性睁开眼睛。
蹑手蹑脚,尽可能轻拿轻放,拿上毛巾、皂角走出棚子。
哈!
在河堤边,举臂、拉腰,舒服的伸了个懒腰,顿时精神抖擞,浑身舒坦……
沿着河堤来到河边。
一夜都时不时喧嚣的秦淮河,在这个时间点,不和谐的杂音都消失了。
只剩最为自然的响动,河水流淌的声音、芦苇搅动的沙沙声、一夜苏醒,叽叽喳喳的鸟鸣声……
聆听自然万物奏响的乐章,朱棣笑着在河边简单洗漱后。
打量着周围的芦苇,起身迅速拔了一捆,就地坐在一块青石上,开始编织起来。
“四郎,啥时候起来的?”朱棣身边编织出好几个捕鱼篓时,杨八叔哈欠连天走出来,笑着询问。
朱棣转身笑道:“好一会儿了。”
八叔讪笑着竖起大拇指,“还是你的定力好,昨天睡下后,俺们都被河面上的动静,搞得心烦意乱睡不着,就你,躺下一会儿,就睡着了!”
八叔说着,在河边捧着水,随意在脸上抹了两把。
“爽快!”大赞一声,走到朱棣身边坐下,询问:“这是何物?”
“我琢磨的捕鱼篓,入口这样编织,鱼往里钻容易,可钻进去,再想出来,就比登天都难了。”朱棣拿着捕鱼篓,把手从小口插进去示范。
这是前世当兵时学的。
敌后潜伏、转战,想生存下来,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生存技能。
“等会儿挖些蚯蚓,咱们上工前,用草绳拴着,扔到河里,或许晚上下工,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闻言,八叔起身撸起袖子,“八叔暂时不会编织捕鱼篓,我负责编织草绳。”
八叔是个干活麻利的汉子,说话的功夫,已经开始干上了。
“四郎、老八你们啥时候起来的?”
“四哥,好早啊!”
“你们这几个小兔崽子,无精打采的,昨晚几时睡的!”
……
随着天色越来越明亮,众人陆陆续续醒来。
年轻人,在长辈们的笑骂中,脸红的像猴屁股,跟朱棣领了挖蚯蚓的任务后,匆匆跑远。
等其他棚子,陆陆续续有了动静时。
朱棣等人,已经把十五个简易捕鱼篓安置好了。
“四哥,晚上真能吃到鱼?”
“只要秦淮河的鱼多,应该能。”朱棣没把话说得太肯定,免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大家心里失落。
咚咚咚!
就在此时,一名衙役,敲锣打鼓骑马奔冲而来,靠近棚子,勒马转向,从他们面前划过一个优美弧度,沿河堤一边疾驰,一边大喊催促:“县尊大人将在三炷香后抵达,所有人,马上!立刻到棚子后面的阔地,以村子为单位集合!”
“各村领头人负责!”
衙役冲到最右侧后,勒马转向,放慢马速折返,挨个棚子催促:“动作麻利点!快!”
啪!
时不时甩鞭,抽出一个个清脆响亮鞭花。
乡民如同群羊碰到老虎,慌慌张张躲闪着鞭子,去后面的阔地集结。
朱棣微微皱眉,见衙役就要过来了,说道:“我们也去集结。”
集结后不久。
衙役鸣锣打鼓开道。
四个轿夫抬着一顶绿色轿子,又稳又快的出现在视线中。
队伍抵近。
轿子落稳后。
马上有衙役,提着水桶,洒水压尘土。
好一会儿折腾。
穿绿色官袍的胖子,才慢慢悠悠从轿子里下来。
小圆眼、大红酒糟鼻,挤在一张肥胖圆脸上,特有喜感。
一名衙役麻溜爬在地上当马凳,两个小吏搀扶着,颤颤巍巍,爬到马背上。
朱棣看着,好悬没笑出来。
这位江宁县太爷,双手紧紧攥着马缰,高居马背上……
去过土桥村的周衙役亲自为其牵马,先‘威风凛凛’的从东往西,在乡民们面前走了一遭。
同时,用威严的眼神,扫视着众人。
最后,又返回阔地中间。
咳!
“都打起精神来!”轻咳一声,这位县尊大人,突然就开始发虎威,“怪不得尔等贫穷,看看尔等精神面貌!”
“尔等贫穷,不怪陛下,不怪朝廷!全是尔等咎由自取!”
“如此萎靡懒散,如何能过上好日子!”
……
朱棣脸都黑了。
总算知道,老头子为什么不招百姓待见了。
瞧瞧他麾下的官员,都是什么德行!
一个破县令,出行锣鼓开道也就罢了。
落地后,还洒水压尘。
说的话,更是让人反感。
‘尔等贫穷,不怪陛下,不怪朝廷……’
这种言论,是个人听了都不舒服!
但凡这位县尊大人靠谱点,修棚子时远离秦淮河,乡民也不至于如此萎靡不振。
这等官员,根本就不了解农民。
不知,秦淮河的花船对一群农村汉子,诱惑力多么大!
而百姓对官员的不满,最终往往都会算到老头子身上。
县令这种接触百姓,却不了解百姓,拍脑袋做决定,胡作为乱作为的官多了。
百姓对老头子的不满,也会越积越多。
‘这黑锅背的……’
朱棣哭笑不得,当然,老头子也活该,大明的官,都是他选拔任命的。
总的来说,这是官员选拔体系弊病造成的。
……
“好了,本官就说这么多,修缮河堤道路,不是为本官,是为尔等!用心认真做事就会有好收成,若敷衍了事,洪涝淹没农田,尔等饿的眼冒绿光,也别怨本官!”
“本官已经把利弊,给尔等讲清楚了!”
“今日训诫,有很多人见证,府衙吏员也把训诫内容,记录在案!”
“这就是本官的免责书!”
“将来出事,尔等就是去敲皇宫外的鸣冤鼓,告御状,本官也不怕!”
县令的话音刚落,就见小吏拿着记录好的纪要,小跑来到县令身边。
县令坐在马背上,接过纪要认真仔细检查。
片刻后,俯身低语:“语气态度不对,本官对乡民讲话的语气态度,记录时变通一下,要温和一点,亲切一点、委婉一点。”
“要从你的文字中,反映出,本官对乡民,亲如父母对子女一般!”
“是是是,小人返回府衙后就按县尊的意思,重新润色。”小吏忙不迭点头。
胖县令这才满意笑了,随即,再次坐直,大声命令道:“包片衙役,带着承包村的村民,开始行动!”
噼里啪啦……
开工的爆竹声响起。
朱棣瞧着周衙役招手,带着乡亲们跟上。
等所有人走后。
县令在胥吏陪同下,来到棚子前,装模作样挨个视察,边走边吩咐:“把本官视察乡民窝棚,认真听取乡民意见后,尽可能为服役乡民提供便利保障这一条,也写进奏报的折子内。”
咦!
县令突然轻咦一声,加快脚步,来到土桥村所在窝棚前。
在外面打量一圈,然后走到窝棚内观察。
出来后,询问:“这是哪个村儿的?”
昨天给朱棣等人登记备案的小吏,忙回答:“县尊,是土桥村。”
“嗯,不错,这个村儿的乡民,一看就不错!”
“瞧瞧,你们瞧瞧这个村儿的棚子,再瞧瞧其他村儿!”
“本官断言,土桥村将来一定会慢慢和其他村儿拉开距离,把其他村儿甩在身后!”
“这个村儿的负责人叫什么名字?”
备案小吏忙答道:“朱四郎。”
“嗯,不错,不错,有机会的话,本官倒要见见此人。”
“还有,给朝廷的奏报中,再加一条,视察窝棚期间,本官目睹乡民窝棚杂草丛生,体恤乡民,当场褪下官袍,撸起袖子,为乡民清理窝棚!”
身后一群人,唇角抽抽,面面相觑,暗暗腹语:还能要点脸吗?做个人吧!
“还愣着干什么!”县令怒道:“都去清理窝棚,土桥村这个棚子就是参照模板!”
他可没忘记,皇帝的鹰犬——锦衣卫!
弄虚作假,也要真假参半。
话落,率先撸起袖子,往旁边的窝棚走去。
……
此刻,朱棣还不知,他们打扫清理窝棚,给江宁县令提供了‘创意’。
途中。
周衙役瞥了眼跟在后面的朱棣,刻意放慢了脚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