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进知道行情,所以当对方开口要一斤棒子面时,他心想,这价格还算公道。
毕竟,正规渠道的棒子面,一斤才九分钱。
可在黑市上,没票没证,价格至少翻上几番。
“现金交易怎么样?”
他试探着问。
“不换。”
对方中年男子一口回绝。
姜家进不死心,又问:“那换上好的老南瓜呢?”
“老南瓜?”
这下男子犹豫了。
老南瓜虽然比不上棒子面、地瓜干,但好歹能填饱肚子,性价比高。
“你打算怎么换?”
男子好奇了。
“三斤南瓜换一个鸡蛋。”
姜家进报了个价,心里早就算计好了。
“西斤!”
男子还价。
“得了得了,我就三十斤老南瓜,换你十个鸡蛋,成交不?”
“成交!”
男子点头答应。
“那您稍等片刻。”
姜家进一笑,转身就去准备南瓜去了。
姜家进踏入黑市,心中警铃大作,毕竟头一回,他小心翼翼,南瓜自然不会轻易示人。
首到他猫进一条空荡荡的巷子,这才从游戏农场中变出一个南瓜,藏于衣下,悄然返回。
“大叔,您瞧瞧这货色。”
那中年男子接过南瓜,一掂一摸,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他对重量的判断,显然比姜家进在行。
这南瓜,沉甸甸的,手感十足。
“老六,给这位兄弟拿十个蛋过来。”
男子朝身后不远处的身影吩咐道。
“好嘞。”
那身影悄没声地拿出十个鸡蛋,动作轻盈。
可姜家进却犯了难,他只带了个破麻袋,本打算用来装南瓜。
农场里要啥有啥,但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凭空变出个篮子吧?
“大叔,您那有没有多余的篮子?
我愿意出钱。”
姜家进有点尴尬地求助。
“我这篮子里还有蛋呢,要不你就用蛋换篮子,一举两得。”
男子眼珠一转,出了个点子。
“那,那就这样吧,我再给您拿一个。”
姜家进又上演了一遍南瓜大戏。
男子接过南瓜,眼神狐疑地打量着姜家进。
“小兄弟,你到底藏了多少南瓜啊?”
“哈哈,就俩,我担心路上不安全,让我爹在那头看着呢。”
姜家进笑得眼睛都弯了。
“成了,隔天我就过来,你要是有南瓜,记得来找我哦。”
中年男子应了一声,看着姜家进提着鸡蛋篮子渐渐走远,回头给老六打了个手势。
老六鬼鬼祟祟地钻进姜家进消失的胡同。
不过一会儿,他一脸落寞地走了回来。
姜家进一走,就找个地儿,把鸡蛋一股脑儿倒进游戏农场,空篮子甩甩搭搭继续闲逛。
两个大南瓜换二十个新鲜鸡蛋,在他看来,这买卖划算得很。
不就是晒晒太阳的功夫嘛。
“小伙子,粮票要不要?”
姜家进拎着篮子,忽然有种回到早期火车站的感觉。
他随口一问价格,心里却没啥想法。
没粮本,粮票拿了也是白搭,粮油所不会卖给你。
再说,粮票还得赶在过期前用,多半是当月消费,过期就废了。
所以,这些粮票,顶多就是下馆子,买点零食。
姜家进心里有数,他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粮食。
当然,要是能换成鸡蛋、肉、油啥的,他也绝不手软。
没过多久,姜家进还真找到了卖白面的。
这白面,也有三六九等呢。
最上等的精面,就是那传说中的30粉、40粉,他的心水之选。
白面,那是大家口中的上等粉,60粉,是后世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再看富强粉,70粉的品质,又逊色一些。
但眼下最抢手的,还得是80粉,这可是粮食紧俏时的应急标准,色泽灰暗,味道普通。
可在现今,这可是稀罕的细粮,多少人家的餐桌梦寐以求啊。
眼前这位卖的就是这80粉。
竟然要价八毛一斤!
比用粮票买粮油贵了五倍都不止。
真是黑心啊!
姜家进算是见识了黑市的厉害。
他却不知,这仅仅是62年的行情,要是去年,黑市上粮票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市粮票两元,全国粮票起步就是三元。
姜家进不差钱。
张秀茹和奶奶给的钱加起来,足够买上三十斤面粉。
可他就是下不了手。
换物交易,大家都心知肚明,万一被抓,大不了东西被没收。
但要是真金白银买,尤其是这八毛一斤的面粉,那可就是个大麻烦了。
那可是倒买倒卖,得去劳教。
“我那有老南瓜,不知能否换点面粉?”
姜家进小心翼翼地问。
“南瓜?”
卖面粉的瘦高个,身上披着件破旧的军大衣,听罢姜家进的话,思索片刻。
“成交,二十斤南瓜换一斤面粉。”
“我说哥们,你这可就不够意思了,我可是打听过,南瓜市价八分一斤,比面粉好卖多了,风险还小。
要不是家里有人生病急需用钱,我这南瓜可是宝贝疙瘩,哪舍得换面粉啊。
我也不让你白忙活,南瓜就七分一斤,咱们折算一下,换你面粉,你看成不成?”
姜家进一脸无奈,那肉痛的表情,仿佛刻在骨子里。
“五分一斤。”
瘦高的孔三,依旧气定神闲。
“六分,再低我就找别人了。”
姜家进摆出一副要走的样子。
“成交,就当交个朋友,以后想换面粉,就来这片儿,提我孔三的名字。”
孔三点头应允。
“我这次带了三个大南瓜,每个少说也有三十斤,咱们在哪儿换呢?”
姜家进看孔三没带面粉,心知交易地点肯定不在眼前。
“看见没,那条胡同走到头,门上贴俩门神的那家就是。
到了那儿,敲三下门,说是孔三介绍的。”
孔三随手一指。
“好嘞,我这就去跟我爹拿南瓜。”
姜家进说完,转身匆匆离去。
他找了个僻静角落,西下无人,小心翼翼地拿出最后的三个南瓜,用破麻袋装了,吃力地扛在肩上。
按照孔三的指示,找到了那户门上贴着门神的人家。
敲门之后,等了大约五六秒钟,里面终于有了回应。
“谁啊?”
“介绍一下,是孔三让我找来的。”
话音才落,院子里就响起了开门的吱呀声。
“进来吧,别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