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热,大观园内的女孩们胃口都淡了。
午饭时,有道汤品,是绿丝瓜、白角瓜,切细丝,配上红红的火腿丝,用鸽子汤煨熟,看着色泽诱人。
黛玉不过略喝了几口,吃了几口米饭。
歇了晌以后,姐妹们都去惜春妹妹那里看画、聊天。
惜春那里有藕香榭,大家在水边玩耍一时忘记时间,便决定晚饭在一起吃。
没想到,晚餐是一道冷淘面,共十几样小菜。
那面有个名字叫“碧槐淘。”
面条纤细柔韧,碧绿可人,大家看了胃口一开,都多吃了两口。
宝钗说:“府上真是应景。
这几日,京城的风俗,家家都吃冷淘面,祛暑生津,应景纳凉。
没想到今天就吃到了!”
惜春好奇地说:“宝姐姐,别人家里也跟我们家一样吗?”
宝钗说:“你呀,真真是侯门千金,朱门绣户出身。
哪里知道外面的事。
应季应时都吃冷淘面,可是面与面差别可大了。
普通人家有口饭吃就心满意足。
天热不过吃口冷水面而己。
谁家有空,有人手去做这碧槐面,这个东西做起来活活絮烦死人!”
大家听了,都来了兴致。
催着宝钗说说这碧槐面是怎么做的。
原来,这碧槐面的绿色是槐叶的汁子染的。
早上,将那槐树上最高处、最鲜嫩的槐叶摘下,淘洗干净。
用开水略烫,研磨滤汁。
和上新麦面粉,做成碧绿的面条。
配上精细多样的小菜,深受大家的喜爱。
黛玉说:“诗里读到过—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
君王纳凉晚,此物亦时须。
说的就是这个呀。”
宝钗说:“正是!”
探春也笑着说:“原来帝王也是吃这些呀!”
宝钗笑着说:“王侯将相也不过就是吃米面粮油、瓜果蔬菜、鸡鸭鱼肉。
只是做法精致繁复而己。”
惜春说:“那老百姓吃什么?”
宝钗说:“府上每餐都有定例,几汤几菜,如果不爱吃了,自己还可以专门让厨房做几样。
老百姓有口吃的就不错了。
灾年,有口粥就能度日。
甚至有典当家财,甚至卖儿卖女的。”
黛玉、探春、惜春听了皆内心有所不忍。
惜春问:“宝姐姐,典当是什么?”
宝钗见大家好奇,只能细细地说给大家听。
“凡值钱的东西都可以拿到典当行换钱。
活当就是可以赎回的。
等有了钱,多添些钱,再赎回来。
死当就是东西归典当行所有了,不能赎回。
典当行自行处理。”
黛玉和探春说:“人啊,真是太会弄钱了!”
宝钗说:“正是呢!
可知在外面生活,离了钱,寸步难行。”
探春问:“宝姐姐如何知道这么详细的?”
宝钗说:“我家不止有票行,也有典当行。
我哥哥不务正业,每日游荡玩乐,你们也都听说过。
我就学着看账本,学生意经,为母亲分忧。”
黛玉感慨说:“宝姐姐家里有房,有地,有买卖。
她的世界比我们大得多呢!
我们困在这个园子里,对外面的事情一概不知!
难怪探丫头总说能出去就好了!
做一番事业,有一片天地!”
惜春更加好奇:“宝姐姐,什么东西能拿去当?”
宝钗说:“值钱的就行。”
惜春拿起毛笔,“这个可以?”
又拿起纨扇,“这个呢?”
宝钗说:“你们瞧这个傻孩子!
咱们身上的衣服、首饰都能值些钱。
在你们眼里不过是日常用品,像是扇子、扇坠都能当呢!
你看颦儿手里的宫制纨扇,翡翠的扇坠,可都不便宜呢!”
惜春首呼大开眼界,“原来手里的扇子也值钱啊!”
黛玉说:“我听说外面的书铺代卖纸张、笔墨纸砚、扇子等文房用品呢!”
探春说:“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
名人题了字画的扇子颇为值钱!”
黛玉说:“湘妃竹的扇骨,檀香木的扇骨有的价值连城呢!”
惜春拍手道:“姐姐们,我这里还有几柄白纨扇。
我会画几笔花卉、鸟虫。
待我画好了,求姐姐拿到外面给我代卖如何。”
宝钗说:“坏了!
原本让咱们在一起读书、写字、做针织女工的。
我反而传授你们生意经了。
让家里的老太太、太太们知道了,好怪罪我了!”
黛玉笑着说:“宝姐姐会掐诀念咒,把财富招来!
这么多年,你们竟然都没发现吗?”
探春和惜春忙问缘故,黛玉笑着说:“往年冬天,花木凋零,一片萧瑟。
我在园中看到手掌这么大的黄白蝴蝶,成团嬉戏飞舞。
我心中好奇,这是寒冬腊月,蝴蝶从哪里而来?
又是在哪里越冬?
我就偷偷跟着,看它们往哪里飞。
每回跟到宝姐姐的蘅芜苑,就再也找不到了。”
探春和惜春都听住了,赶忙问后来找到了没?
宝钗知道黛玉又在编故事,耍贫嘴,就等着她破闷儿。
黛玉说:“后来,我就聪明了。
就等在宝姐姐家里。
只见傍晚,黄白蝴蝶们噗噗啦啦从后窗飞进来,回到宝姐姐的首饰匣子里了。”
探春说:“是香粉、香膏给吸引来的吗?”
黛玉说:“我也不知道呢!
就叫宝姐姐打开看看。
她一打开首饰匣子,哪里有什么蝴蝶!”
探春和惜春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黛玉说:“奥,原来呀,那些黄蝴蝶是宝姐姐首饰匣子里的金瓜子变的,白蝴蝶是银锞子变的!
宝姐姐这是正念咒语,招呼金子银子快回来呢!”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都哄然大笑。
宝钗说:“这个颦儿,惯会耍贫嘴。
看我不拧她的嘴!”
众人笑闹做一团。
惜春拉着宝钗说:“好姐姐,我的事情你可要当真啊!”
宝钗见她这么认真就宽慰她说:“好好!
你只管好好画,我拿出去给你代卖。
保证你也能成富翁!
赶明儿,黄白蝴蝶就都飞进藕香榭了!
快准备好首饰匣子吧!”
探春笑着说:“林姐姐真会讲故事。
以后这要成了咱们姐姐妹妹们的黑话了!”
众人又是一阵欢笑。
别人都不太在意,以为惜春不过是一时兴起。
只有惜春自己把这件事情认真地放在心里。
众人走了之后,她就找出纨扇。
细细思索后,一笔一笔地描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