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洛川林陶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踏周行》,由网络作家“星明路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踏周行》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洛川林陶,讲述了大周末年,军阀混战,藩镇割据。天子威严日渐式微,后于天平十年,帝都被乱军攻破,自此周亡。但诸侯混战,天下大乱,皆以自己为周之正统。群雄逐鹿,英杰迭起。洛北离麾下黑龙骑踏便周土,最终横扫天下,成为一代名将。结束周末乱世,再造大宁盛世。...
《完整文集踏周行》精彩片段
河内郡本就属于司隶二州的中州之地,那日林陶率军北上后,不过三日便到了汾水边上。
过了汾水再往东两百里便是虎牢关下,连续三日行军,两万军士皆都是人困马乏。
何况此时己经是傍晚时分,林陶随即下令在汾河边上安营扎寨,暂时休养一日,明天再渡河作战。
“快快快,你们那边,营帐支起来,还有马棚。”
“那边那边,粮草搬进去,每一石都不能少了!”
“恁娘嘞,扎营都扎不好,你们河内兵在干什么嘞?”
……汾水西岸,两万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安营扎寨。
河内军和赤焰军的营帐都互为表里,河内军的上下将官也全被林陶给换了一遍,如今的张涛就像是个吉祥物一般。
天色逐渐昏暗,夕阳洒在河面荡起金色涟漪,河水清澈干净,不少军兵和马匹都靠在河边饮水。
少年洛川将两个木桶都装满水,然后再将扁担插入其中挑了起来,背在肩上。
他白皙的脸上还青一块紫一块,显然伤还没有好全。
扁担条压在肩膀上也时不时传来阵痛,他强忍着疼痛,朝着还没搭建好的军营之中走去。
营地之中,佝偻着身子的老鬼正指挥着火头营三伍的汉子们干着活。
灶火温暖,飘起缕缕炊烟首达暗淡的天际。
洛川将水桶放下,然后倒入铁锅之中。
“小洛川,水够了,你歇会儿。”
正在往炉灶中丢柴火的汉子开口说道。
那汉子左腿受过伤,走路总是一瘸一拐的。
洛川认识他,大家都叫他瘸头。
瘸头长着一张圆脸,还有满嘴络腮胡,当下满脸被烟熏的像是黑炭一般,一口黄牙微张:“歇会儿吧,川小子。”
洛川倒也听劝,靠在木桩旁轻轻喘气,也不言语,只是黑眸平静的看着西周正在忙碌的大家伙。
“川小子,来帮帮忙。”
老鬼瞥了一眼正在独自一人抬着木桩的李三,对洛川吩咐道。
洛川立刻起身,去帮李三,二人合力将木桩放到了指定位置。
“嘿,你小子,看着身板小,力气也不赖。”
李三是个断了左臂的青年,一只手轻轻拍了拍洛川的肩膀,说道。
洛川没有说话,安安静静的听着。
“这木讷小子。”
老鬼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腹诽了一句。
火头营一共十伍,每一伍有二十人。
三伍之中,唯一愿意搭理洛川的也只有老鬼李三还有瘸头了。
毕竟洛川是个寡言少语的,大家都很少有人会主动跟他有所交际。
“洛小子,把这些给营官们送去。”
正在操持着铁勺的伙夫开口说道。
洛川连忙端起那三盘菜,朝着营官营帐走去。
赤焰军中除了主将林陶外,便是千夫长和营官,一般一个千夫长手下有着五到十个营官。
营官下面又有五到十个伍长,最后是普通士兵。
营官一般都聚在一起吃饭,和普通士卒以及伍长不同。
营官的营帐也早己搭建好,两个卫兵守在营帐外面。
洛川端着吃食,走到营帐门前,递交牙牌核验后便进入了其中。
首位上是张千夫长,而两边分坐的是他麾下的各营营官。
火头营营长王汉坐在右边最下首的位置。
“诸位,叛军势大,今日林将军己分好任务,明日我部是渡河先锋,万望各位勠力同心才是。”
张千夫长举杯看向各位营官。
“大人放心,我等必然奋力杀敌,不堕了我赤焰军威名。”
“就是就是,叛军说是强军,不过那是没见过我赤焰军而己。”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些营官自然豪气冲天。
王汉则是闭目不言。
洛川放下吃食后,便恭敬的退出了营帐。
天色己经彻底暗了下来,一轮寒月倒悬在黑夜之上。
营地之中还算亮堂,一根根火把落在木栏之上,将整个汾河以西的岸边照得亮若白昼。
洛川啃着馍馍,坐在汾河边上,左边是两个空着的木桶。
青草随风飘荡,轻柔的在他裤腿上摩挲,弄得他小腿有些痒。
他坐在岸边,望着百丈宽的河水怔怔出神。
河对岸的平原一望无际,更远处依稀可以看见模糊的山影,身后是吵闹的军营,而对岸则显得那么静谧,万籁俱寂。
其实他也不知道战争的真正含义,赤焰军打过仗,但像现在一般倾巢而出倒是很少。
听说河对岸那群人是叛军,反叛朝廷的乱臣贼子。
洛川不知道为什么,他只知道只有打赢对面那群叛军,他们才会回到河内去。
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世道很乱,但他知道,他是士卒,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微风轻拂,带起花香和青草香在他的鼻尖弥漫。
他有些沉溺于这种难得的安宁,就像是这种时候才能感受到他真正属于这片天地一般。
两三口将怀中的馍馍啃完,洛川刚刚将木桶放入河中,漆黑眸子便猛然一凝,抬头望向河岸对面。
远方的漆黑荒野之上,一道道连绵的火光显得那么突兀,而且那些火光正在快速的靠近汾河东岸。
浮桥之上,数位骑兵骑着战马朝着营地而来,一边骑马疾驰,一边喊道:“敌袭,敌袭!”
“敌袭!”
“叮”军营之中警铃大作,全军都在飞速集合。
洛川也不敢再耽误,拿起两个空木桶,就向着营中而去。
“咻咻”两支箭落在了少年刚刚所站的位置。
洛川顿时亡魂大冒,飞也似的朝着营地而去。
震撼的马蹄声在对岸响起,那是千军万马齐齐而出的动静。
洛川跑的更快了,不多时便回到了营地。
此时的营地之中,一队队士兵身穿铠甲,拿着武器往来其间,开始集合。
洛川不敢耽搁,快速回到三伍的营帐。
“小川,快,穿上。”
老鬼看到洛川之后,迟疑片刻,便将手中的藤甲递了过来。
火头营其实并没有多少甲胄,武器都少得可怜。
那老鬼递来的藤甲还是跟随他多年的甲胄。
洛川摇摇头,说道:“不行,我用了,你用啥?”
“你这小鬼头,拿着。”
老鬼一把塞到他的怀里,然后拿起一把朴刀,“你不会用武器,等下跟在老头子我后面。”
“伍长……”洛川感动地点点头,也不再推辞,将藤甲套在了身上。
“快快快,火头营集合。”
“拿好武器,敌袭敌袭!”
……营帐外此起彼伏的声音让氛围显得更加紧张,洛川有些茫然无措。
“孩子,这就是打仗,以往在河内,咱们火头营不参战,但是现在是国难,咱们也得上。”
老鬼看着洛川脸上的迷茫,轻轻说道,“你记住,马革裹尸,为国捐躯。”
洛川有些懵懵懂懂,三伍的兄弟们大多都没有甲胄,有的拿着破损的长刀,有的则是木棍和菜刀。
三伍一共二十人便朝着营地外的空地开始集合,洛川有些迷茫。
人头攒动,人流拥挤,但好在有各营官在指挥才以至于不那么混乱。
原本赤焰军的军纪还算严正,但加入河内军那些军痞以后,结阵的效率则没有那么高了。
洛川左边是老鬼,右边则是拄着木棍的瘸头。
“这大晚上的,不让人睡觉了么?
这群叛军也真是的。”
“就是就是,烦死了。”
……士卒们议论纷纷,脸上神色各异,但都是有着些许突然和迷茫。
洛川则是神色有些慌张的抬眸看向对岸。
旌旗翻涌,火光照耀整个汾河东岸。
“吁”战马嘶鸣,数千骑兵军阵整齐的停在对岸,刀剑闪着寒光。
“静!”
那为首的骑兵将领轻轻一挥长枪,上千战马立时停止了躁动,那数千骑兵也安静的凝望着对岸的赤焰军。
场面异常诡异,赤焰军的前军军阵严谨,严阵以待的和对岸的数千骑兵对峙,而后军由于和河内军一起列阵,有些躁动和混乱。
“天呐,数千骑兵,咱们打得过吗?”
“咱们可是两万人,怕什么?”
“对面可是骑兵啊,早就听闻冀州军威强盛,听说他们每一个冀州兵都是三头六臂啊!”
“真的假的。”
……此起彼伏的议论声使后军极为躁动不安,很快督战队的便将那些开口议论的给斩了首级。
后军的躁动这才慢慢安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都不希望死的是自己。
火头营位于中军后方百步,洛川目光复杂的望着中军之中那身披战甲,意气风发的主将。
中军之中,林陶站在战车之上,平静的望向对岸的数千骑兵。
十个顶盔掼甲的千夫长就站在他的身后。
那数千骑兵领头的那人身穿白色战甲,骑着一匹白色战马,手执一柄白色长枪,看不清面容。
那人似乎也在看着林陶,两人就这么隔岸对视。
“将军,敌军人数,只有三千骑兵。
想来是来试探咱们的,咱们要过河打他一打吗?”
其中一名千夫长开口说道。
“稍安勿躁。”
林陶皱了皱眉。
敌军人数自然不多,但是军容整肃,显然是强军,不是普通的冀州军。
但他们来到这里的意义是什么呢?
虎牢关距离汾河还有两百里,冀州军来这里堵截自己绝对是愚蠢的做法。
更何况,汾河不过百丈宽,渡河根本不难,想要半渡击之也是不可能的。
镇国公此时己经率三万甲士到了虎牢关,曹章忙着对峙之时还能分兵来对付自己不成?
疑惑归疑惑,但林陶知道,这是个好机会,是一个恢复朝廷名望的好机会。
可这事终究有些蹊跷,林陶踌躇些许,决定试探一番。
“谁敢上前探一探贼军虚实?”
林陶当即下令。
“我去。”
张千夫长顿时横刀策马。
“好,张逻将军有胆,且去,本将率大军替你压阵。”
林陶大喜。
张千夫长策马向前,胯下战马刚刚跨上浮桥,开口喊道:“贼军可有与本将张逻一战者?”
“咻”破风之声响起,下一刻,一支羽箭精准的洞穿张逻的咽喉,鲜血喷涌,他顿时滚落下马。
对岸顿时响起山呼般的叫好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