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短篇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

短篇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

星星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是由作者“星星子”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高阳宋青青,其中内容简介:他穿越了,开局对着自己亲生父亲骂了一句老逼登……完蛋!眼下的大乾,内有奸佞当道,藩王割据,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女帝下达求贤诏,张贴皇榜,广召天下英才,渴求强国之策!为了苟命,他毛遂自荐给女帝当毒士!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女帝欢心,以一己之力,救下濒危国家!...

主角:高阳宋青青   更新:2024-08-21 21: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高阳宋青青的现代都市小说《短篇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由网络作家“星星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是由作者“星星子”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高阳宋青青,其中内容简介:他穿越了,开局对着自己亲生父亲骂了一句老逼登……完蛋!眼下的大乾,内有奸佞当道,藩王割据,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女帝下达求贤诏,张贴皇榜,广召天下英才,渴求强国之策!为了苟命,他毛遂自荐给女帝当毒士!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女帝欢心,以一己之力,救下濒危国家!...

《短篇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精彩片段


一时间,高峰有些担忧,忍不住看向高阳。

高阳满脸淡然,目光看向王忠和崔星河,“我想问王将军和崔状元,乃至整个朝堂弹劾本官的诸公一个问题。”

“临江城粮价在本公子离开之前便跌到了七十文一斗,外地粮商涌入,本地粮商抛售,粮价甚至能跌至五十文一斗。”

“但即便是五十文一斗,相比整个广阳郡的粮价堪称低价,但真就所有百姓买得起吗?”

“朝廷又有那么多的粮来赈灾吗?”

一时间,群臣瞳孔一缩,一阵无言。

事实上天下每次大灾,都要饿殍遍地,首先死的便是买不起粮食的百姓。

一百文一斗和五十文一斗,对这些最底层的灾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为这一批百姓压根就没钱买,或者钱不够撑过整个灾期。

他们只能等着朝廷赈灾!

而庞大的灾民,朝廷虽然下旨赈灾,但国库哪有充裕的粮食?

只能先死一批,再赈灾助百姓活下去。

国库没有充足的粮食,这是根本原因!

但莫说是现在,哪怕是数百年来,都没有很好的办法。

这是残酷的现实!

高阳淡淡道,“一味地开仓放粮,只能延缓灾民的死亡。”

“百姓找不到工作,赚不到钱,这才是根本原因,更何况一味赈灾之下,会有诸多百姓每天等着赈灾粮的救济,国库粮食根本不够。”

“真正的手段,当是以工代赈,让百姓有活干,有钱赚,如此才是上上策!”

“以工代赈?”

伴随着高阳的一番话,整个金銮殿的群臣全都陷入了思考。

就连宋青青的目光也扫了过去。

“何为以工代赈?”大乾丞相徐玄机好奇问道。

高阳目光看向徐玄机道,“大灾年间,最底层的百姓没有银子,买不起粮食,但他们却有劳动力。”

“故此,臣斗胆提出翻修县衙,但其目的并不是压榨百姓,而是想让临江城内的各大富商看到,天灾之下,老百姓为了一口吃的,愿意十分低廉的干活。”

“一点点银钱加上管一顿饭,百姓便十分感恩。”

“若各大府衙,富商接连出手,只要临江城的粮价趋于稳定,那么就能令相当一部分灾民撑过去!”

“这便是以工代赈!”

随着高阳的一番话响彻金銮殿。

崔星河满脸震惊,丞相徐玄机满脸动容。

“好一个以工代赈!”徐玄机毫不掩饰自己的夸赞。

这个思路,他们以往根本没有想过。

龙椅上,宋青青一双美眸看向高阳。

高阳的这一番话给她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思路。

朝廷并不只有赈灾一条路。

还可以以工代赈!

百姓处于天灾之下,为了生存,可以很廉价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这个做法看似对百姓残忍,十分毒辣,但实则却是一条救民之策!

宋青青的目光带着惊叹,一双眸光充斥着满意。

王忠忍不住的沉声道,“可纵然是以工代赈,高大人何必如此压榨百姓,十文一天,未免太苛待了!”

大乾百姓一天劳作的收入大概在三十文到一百文。

这个工钱,已经压的很低。

足以堪称压榨了。

一时间,诸多目光齐聚高阳身上。

崔星河闭了闭眼,一言不发。

他只觉得这王忠太过愚蠢,这不是给高阳出风头的机会吗?

高阳回头看向王忠,嘲笑道,“王老将军若不懂民生,大可不必开口,适当的沉默并不丢人,总比贻笑大方要好。”


清水城。

崔星河负手站在府衙之中,他的手上正拿着一封从长安以最快速度送来的信封。

他的身后则是毕恭毕敬的清水城县令。

清水城县令注视着崔星河的背影,脸上不由得出现一抹激动。

这位崔状元真是神了。

仅仅只是刚到清水城一天,他便用雷霆手段直接令清水城的大粮商齐齐降低了五文钱!

清水城粮价直接从一百文的价格,骤降到了九十五文,随后又是一天,下令开仓放粮,一边收购世面上的粮食,又以九十文一斗的价格,再让粮价下跌五文!

市面上的粮价,稳定到了九十文一斗。

这等手段,简直令清水城县令佩服不已,他可听闻不远处的临江城粮价不仅没有遏制,相反开始疯涨……

崔星河看完手上的信后,他那张俊朗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不屑。

随后照直出声道,“这临江城的百姓,算是惨了!”

身后,清水城县令好奇问道,“崔御史,这是发生了什么?临江城的百姓为何惨了?”

崔星河回头扫向清水城县令,淡淡道,“定国公之孙高阳到了临江城,他所颁布的第一条命令,便是下令临江城内的四大粮商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的价格卖粮!”

“一百五十文一斗?”

“什么?”

清水城县令满脸震惊。

这个价格,足以逼死百姓!

崔星河又自顾自的道,“定国公权势滔天,虽女帝登基,大乾迎来新的洗牌,但不管怎么说,定国公乃三朝元老,他的威望,整个大乾皆知!”

“高阳有着定国公之孙的身份,比我崔氏都要强大,不想着以势压人,强逼贪婪的粮商降价!”

“相反,进一步的抬高粮价,真是糊涂,浪费了这大好的身份。”

崔星河语气不屑。

他想到女帝的安排,只觉得一阵可笑。

他崔星河乃名门之后,大乾力压天下学子的状元。

他的见识,谋略,岂是一个只会玩毒辣招数的废物能比的?

女帝竟将他们许以类似的身份,一个前往临江城,一个前往清水城,这摆明是放在一起比试。

而且相比之下,临江城要更加严重。

但高阳却去了临江城。

这在崔星河的眼里,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高阳一个纨绔,整日在长安流连烟柳之地,他崔星河则一心在翰林院研究治国之道,但在女帝的心中,却更为看重高阳。

这对他整个崔氏的耻辱,更是他崔星河的耻辱!

想到这,崔星河的双眸越发冷冽。

“传本御史的令,告诉这些粮商,不要太贪婪,否则惹怒了本御史,都不好收场!”

“清水城粮价,必须再降八文钱,八十二文一斗,他们依旧能赚,适可而止!”

“若给本御史面子,等本御史回到长安,成为女帝面前的中书舍人,本御史还念这份情,若不给,那便各凭手段,但只怕代价他们受不了!”

清水城县令闻言,一阵吃惊,“崔公子还要再降八文钱?”

如此一来,清水城粮价那就只有八十二文一斗,虽说比先前的五十文一斗,还是高了太多。

但百姓咬咬牙,勒紧裤腰带还是能买得起,最起码不至于是一个饿殍遍地的炼狱画面。

当然,如此大灾之年,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太珍贵,对于没钱的百姓,纵然是降到五十文一斗,还是得饿死!

这在清水城县令的眼中,已经很来之不易了。

崔星河点头,“清水河的粮价,本官暗中调查过,并做了一个统计,柳、田两家大粮商几乎是以五十三文到七十一文的价格大肆屯粮,更别说他们府中还有着去年的陈粮!”

“八十二文一斗,他们依旧有得赚,也不会鱼死网破。”

“为官者,一张一弛,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方是治国之道!”

清水城县令敬佩不已。

“崔御史大才,下官代清水城五万多百姓,拜谢崔御史!”

“大乾有崔御史,乃江山社稷之福!”

说完,清水城县令立刻下去传话。

清水城两大粮商听到崔星河的传话后,他们齐齐沉默了。

一面是来自长安崔氏,大乾状元的交好,一面是双方撕破脸,各展手段。

但崔星河又给他们留了一条路。

八十二文的粮价,还能赚一大笔。

在这等博弈之下。

很快,清水城粮价再次下跌!

只不过是以一个缓慢的形态下降,这样能够多赚一些,但对此崔星河并未在意。

骤然降低八文,那会让粮价波动过大,缓慢下跌,两家不仅能更好的控制粮价,还能多赚一些。

做完这一切后,崔星河看向清水城的正北方,眸光带着寒意。

“一边是清水城的骤降十八文,一边是临江城一百五十文一斗,甚至更高的粮价。”

“我崔星河,注定闪耀整个长安!”

崔星河的眸光中带着一股强烈的野心。

“……”

临江城。

县衙外。

愤怒的百姓围满了县衙,他们纷纷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朝着县衙宣泄。

“一百八十文一斗,这还要我们活吗?”

“大人,草民给您跪下了,求大人法外开恩,快开仓放粮啊,不然我一家老小,真的会活活的饿死啊!”

“今日早就不止一百八十文一斗了,已经突破两百文一斗了,这帮天杀的粮商两百文一斗还不卖!”

“这帮吃人血馒头的畜生,他们迟早遭报应!”

一浪接着一浪的声音,远远的传荡出去,这令县衙内的杜江满脸愁容。

他在县衙内的大堂忍不住的来回踱步,眉宇带着烦躁。

一旁的师爷开口道,“大人,再这样下去,群情激愤之下,只怕难以收场啊!”

杜江步子停下,回头看向师爷,“如今这局面是本官想看到的?”

“御史大人榜文一下,百姓能不怒吗?但本官能有什么办法,本官弹劾的奏折被打了回来,陛下令我等听御史大人的,我能有什么办法!”

师爷也满脸忧愁,面带绝望。

“今日便是第七日,可临江城的粮价不仅没有跌,反而还涨到了两百文一斗,比榜文上的一百五十文一斗,还要贵二十文一斗!”

“百姓存粮见底,县衙又不能开仓放粮,再过几天,民愤席卷之下,必生大乱!”

杜江眉头锁紧,这些他何尝不知。

“高御史人在哪?”杜江双眸带着红血丝的问道。

师爷回道,“应当是在华国寺!”

杜江脸色一变,“又去寺庙了?”

他脸色铁青。

这七日时间,高阳除了下令各大粮商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卖粮,除此之外,不是上清水河游玩,就是上寺庙拜佛!

甚至还想要翻修县衙,举办大型赛事活动!

如此放任,临江城粮价能降?

“七日之期已到,本官这就去找高公子,看看他拿命担保的粮价如何降!”

“……”

华国寺外。

这是临江城附近最大的一座寺庙,无数百姓前来供奉,香火旺盛。

在大乾,道家和佛教盛行,两者不分伯仲。

整个大乾,上至达官显贵,下到普通的百姓,烧香拜佛的数不胜数。

高阳上了几炷香之后,便被华国寺主持亲自送了出来。

二人交谈甚欢。

这一幕可让前来找高阳的杜江气的咬牙切齿。

他压根不信佛,在他的心中,若天下真的有漫天神佛,能听到黎民百姓的疾苦。

那这天下,又哪来如此之多的大灾?

漫天神佛,皆是笑话!

等到主持进入寺庙,杜江忍不住的问道,“高御史,足足七天时间过去了!”

“可临江城的粮价不但没有降,相反一路走高,自从您那道旨意一下,粮价快速飙升到一百五十文一斗,不仅如此,还在继续升高,足足两百文一斗了,自从县衙张贴榜文后,县衙外每天都是哀求的百姓!”

“再这样下去,场面必定失控,到时候一切都晚了,您真的不怕吗?”

杜江满是绝望的道。

他本想快速禀告女帝,希望女帝制止他的荒唐行为,但不仅石沉大海,还得到女帝一个照旨行事!

而他也在打探之下,终于得知了高阳的身份。

定国公高天龙之孙,长安著名的纨绔。

这个消息送来后,他瘫软在椅子上一阵绝望,半晌没有回过神。

之后几日,高阳除了严令县衙粮仓不得开仓放粮,便开始了闲逛模式。

要么带着他前去贯穿整个广阳郡的清水河赏景,要么每天上寺庙祈福,和主持攀谈,俨然一个信徒的样子。

临江城附近的十多个寺庙,高阳去了个遍!

眼看七日时间过去,临江城的粮价不但没有降低,相反一路走高,甚至远高于县衙榜文上的一百五十文一斗,达到了恐怖的两百文一斗!

并且,还有攀升的势头。

高阳不仅没有用丝毫手段遏制,相反还要趁此大灾翻修府衙,还想举办大型活动!

因此,纵然明知高阳糊涂,他也忍不住的提醒高阳,希望他想想办法。

再这样下去,临江城一场大乱即将到来!

高阳看向杜江,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淡淡的道:“四大粮商这几日有什么动作?”

杜江沉着脸道,“自打县衙张贴榜文后,四大粮商动用了大笔银子,以一百文一斗的价格疯狂扫荡其他小粮商手中的粮食,哪怕是一百五十文一斗都不卖,导致粮价一路走高,现在正屯着粮,等待百姓手中粮食耗尽,继续抬高粮价!”

“这帮人,两百文一斗都不卖!”

高阳脸上露出笑容,目光幽冷,“明日,大肆招工开始翻修府衙,并且,对外张贴出榜文,本官要举办一场盛大的赛龙舟活动!”

“拔得头筹者,可免除商税三年!”


高阳从怀里拿出几封信递给杜江。

杜江伸手接过信封,一双眸子感动不已。

“大人对下官,简直令下官无以为报。”

高阳笑着道:“举办大型活动,以免三年商税为条件,按照大乾规矩,得陛下点头,本公子回长安,会搞定这件事。”

“其他以杜大人的本事,本公子很放心。”

高阳说着又顿了顿,眼神变的严肃,“本公子只有一点提醒杜大人,千万不可因大灾年间,怜悯百姓,便加大工钱,这反倒会弄巧成拙!”

杜江重重点头,“大人之言,下官字字铭记于心。”

高阳点头,又伸了个懒腰。

“那行,临江城的一切就交给杜大人了。”

杜江震惊,“高大人这么急着走?下官这几日还没好好招待大人,不如再留一晚……”

上官婉儿也开口道,“陛下并未规定期限。”

高阳摇摇头道,“算上路上的时间,只怕长安都快炸开了锅,本公子得亲自回去了。”

高阳一双眸子深邃,令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杜江有些愧疚的道,“都怪下官愚笨,上了两封奏折,这才将高公子置于风口浪尖,下官送一送大人!”

“劳烦杜大人。”高阳又对绿萝开口:“绿萝,跟随本公子去收拾收拾行李。”

上官婉儿皱了皱眉,她总感觉哪里不对。

“……”

一个时辰后。

临江城,城门。

杜江带着临江城县衙大小官员,站在马车一侧。

高阳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道,“消息传播较慢,这几日还会有外地粮商陆续抵达临江城码头,可将其全部闷杀,逼他们割肉。”

“但粮价不可一路走低,否则百姓会想着还能更低,中间亦要有所起伏,至于如何调控,本官全都写了下来,杜大人照此去做便是。”

白师爷等人嘴角抽搐。

狠!

太狠了!

这些想要谋取重利的商贾急匆匆的朝临江城赶来,以为是一座金矿,实则是一个大坑。

杜江感动不已,“下官拜谢高公子。”

“这是临江城本地的一些茶叶,还望高公子收下,权当下官聊表谢意。”

杜江将一个茶叶盒子递给高阳。

高阳接过盒子,掂了掂重量,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杜大人真是有心了。”

“山高路远,本官在长安等待杜大人的好消息。”

杜江站在城门口,望着离去的马车,一阵唏嘘。

身后,白师爷忍不住的道,“大人,那可是您足足三年的俸禄啊,旁边还有上官大人,这若是被陛下知道了……”

杜江面色一变,开口道,“什么三年俸禄,那是临江城本地的茶叶!况且本官一身坦荡,从未欺压百姓,又未求高公子办事,纯粹是感激之情。”

“纵然是女帝知晓,那又如何?”

杜江猛地拂袖,“本官两次上奏怒斥高公子,以至高公子刚降临江城粮价,就要马不停蹄赶回长安,本官若不聊表谢意,那还是人吗?”

“回府,本官要三奏女帝!”

马车上。

上官婉儿掀开帘子,拿出一封信对一个红甲将士说道,“将这封信,以最快的速度传至长安,直达陛下手上。”

“是!”

将士接了信,直接策马狂奔。

上官婉儿放下帘子,正好见到高阳将杜江送的盒子放在了身边。

上官婉儿英姿飒爽,好笑道,“高公子,临江城茶叶不过一百文一两,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至于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吗?”

“上官大人这就不懂了,须知心意大过一切。”

高阳笑了笑,开口说道。

定国公府百年将门,府中有着诸多大宅,自然不差钱,但同时规矩极多,例银更是极少。


自古女子就没有不爱美的,长裙对绿萝这种久居府中的小女孩更是有着巨大的杀伤力。

“大公子,—套长裙可要不少钱呢,奴婢……”

绿萝眼中带着纠结,这咬唇清纯的模样倒是真可爱。

高阳笑着道,“区区—套长裙,算得了什么?”

高阳目光看向房间内的床头,下—秒脸色大变。

“绿萝,我从临江城带回来的“茶”呢?”

高阳看向绿萝,神色紧张。

自打到了长安城门,武曌的传旨就到了,他也不可能将茶盒带到金銮殿上,这“茶叶”也是郑重的交给了绿萝,特地嘱托让她放到自己的床上。

结果,没了!

这还了得?

这笔银钱乃是临江县令杜江的心意,更是他在长安潇洒的本钱。

进贼了?

哪个贼这么大胆,敢进定国公府来偷?

绿萝被高阳的反应吓了—跳。

她赶忙的回道:“奴婢的确按照大公子的吩咐做的,但您被老国公叫到后院没多久,茶叶盒就被老爷拿走了。”

“父亲大人?”高阳震惊。

绿萝连连点头。

这时,门外—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算你这个孽子有点良心,还知道给老夫带—些临江城特产。”

“茶叶虽不贵,但沉甸甸的,算你有心了。”

高峰绷着—张脸走了进来,身旁还跟着—身红色长裙满脸雍容华贵的李氏。

李氏笑着道:“临江城距长安两百多里,我儿有心了。”

高阳傻眼了。

他什么时候给高峰带临江城特产了?

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他试探的说道,“孩儿什么时候说那茶叶乃是送给父亲大人的特产了?”

高峰闻言,—脸不满。

不知为何,虽然高阳临江城的表现非常亮眼,也给他狠狠出了—口气。

但他只要看到高阳的这张脸,—股无名火就骤然涌出。

这种感觉十分奇怪,就像是父子之间的特殊牵绊—样。

“孽子,还想瞒老夫吗?上官大人派人前来告知老夫,这茶叶乃是你特地从临江城带回孝敬老夫的。”

“尽孝有何遮遮掩掩的,还需上官大人派人告知让老夫自取?”

高峰语气中带着不满。

高阳则是瞪大眼睛。

—切都清楚了。

“上官婉儿……”

“我的钱!”

高阳心里痛到无法言喻。

拿贪官的钱,他没多大感觉,但坑杜江这种清官,他多少还是有些愧疚的。

甚至他都想着,日后等杜江来到长安,再好好弥补回来。

—切都只是为了勾栏听曲,他容易吗?

这上官婉儿给她来了这—招,他是真没想到。

很好,这仇他记下了。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应下了。

“孩儿原本想着给父亲大人来—个惊喜,没想到上官大人提前告知,这茶珍贵,父亲大人切记—个人品尝。”高阳开口说道。

高峰倒是没有察觉到异常,虽然心里欣喜,但脸上古井无波,依旧保持着威严。

“孝心归孝心,但—码归—码,趴下,屁股翘着吧。”高峰冷冷道。

高阳都惊呆了,这什么虎狼之词?

“父亲大人这是要做什么?”

高峰眼睛—瞪,道,“你这孽子忘了为父的话?放着中书舍人不要,却来户部胡吃等死,今日必须要让你长长教训!”

“嘶!”

“所以父亲大人特地过来,不是感谢孩儿的孝心,而是来抽孩儿的?”

“不然呢?”高峰对身后的下人沉声道,“取家法来。”

高阳眼皮—跳,只见管家福伯递来—根鞭子,上面还布有—些尖尖的的小刺。


此言一出,杜江的脸色一变。

他看着眼前这张极为自信的脸庞,脸色铁青。

在他看来,这高阳定然是沽名钓誉之辈,不知道用什么手段获取了女帝陛下的信任。

一城之百姓,数十万人的生死,岂能如此胡来!

一旦真的民不聊生,你一个人的命,又有什么用?

杜江在内心下定了决心,若是情况不可控,他哪怕拼了这顶乌纱帽不要,也要拿下此人!

纵然他的背后是女帝,纵然他有着滔天的权势!

但在他杜江的心中,百姓的命高于一切!

只是现在,他会看看高阳要怎么做!

高阳看向杜江,出声道,“将临江城一带的地图拿来。”

杜江一个眼神,一个手下就快步拿来一张地图。

地图在桌子上摊开,整个临江城的地理方位,全部一目了然。

高阳粗略一扫,皱眉道:“临江城的粮食一般如何运输?”

杜江听到这个问题,心中越发轻视高阳。

他冷冷道:“自然是水陆两种方式运输,但临江城以靠近清水河闻名,水路运输较多,时间快,损耗小。”

“高公子心中可是已经有了妙策?”

杜江直接出声,一双鹰隼的眸子看向高阳。

高阳手指随着清水河流淌的地方一一划过,唇角微微勾起。

他并未直接回答杜江的问题,而是出声问道,“临江城最大的几家粮商,杜县令可知?”

“钱、赵,韩,林四大家,他们四家在这临江城盘踞百年,实力强大,趁此大灾,更是疯狂扫荡市面上的粮食,令本地一些小粮商纷纷跟风屯粮,大发国难财!”

“这也导致短短数十日,临江城粮价便涨了快一倍!”

“但眼下陛下刚刚登基,临江城又民风彪悍,不可强行镇压,否则恐生大乱,到时候,只怕后果谁也承担不了。”

高阳淡淡一笑,“烦请杜县令备一桌好酒好菜,替本公子宴请这钱,赵,韩,林四大家!”

杜江越发摇头,“高公子,您这招实不相瞒,下官早已用过,但成效颇微,商贾重利,逮到这个天赐良机,大肆囤粮,他们绝不会那么轻易的松口。”

“照做便是。”高阳说完,直接迈步走进了府衙。

杜江注视着高阳的背影,气的拂袖而走,“那本官就看高公子的手段!”

一旁,上官婉儿看向高阳,并未出声。

只是,她的心底一阵好奇,高阳到底想做什么。

“……”

临江城。

林家。

作为临江城百年大族,林家府邸,庭院深深,假山假水错落有致,犹如缩小版的山河画卷。

湖心亭位于水池中央,八角飞檐,古色古香,亭内布置精美,雕梁画栋,一条条鲤鱼争相跃出,尽显繁华。

“林老,杜大人传来消息,说朝廷派来御史,接管临江城大小一切事务,特召我等前去,恐怕是为了降粮价,这该如何是好?”

湖心亭内。

三个中年人以一个老者为中心,老者穿着繁华的长袍,长袍的领口和袖口镶满了珍贵的珠宝和金丝线。

钱家家主忍不住开口,脸上带着一股忧愁。

闻听消息,林老面色沉稳,他出声道,“区区赴宴,怕什么?”

“他说降粮价,我们就降粮价?”

林老嗤笑一声,扫视三人:“只要我等齐心,大乾连年天灾,临江城粮库绝没有多少存粮,粮库放多少粮食,我等就吃下多少,这临江城的粮价不仅跌不下去,完全可以涨到一百一十文一斗!”

“只要把握好这次机会,足够我等后代不愁!”

闻听此言,众人眼底全都露出一抹贪婪。

一百一十文一斗,按照他们现在手中的存粮,那可是一笔天价的银子!

“林老说的对,只要我等齐心,女帝刚刚登基,他们还敢强来不成?”

但脸上有个大痣的赵家家主有些担忧,“老夫听闻这新来的监察御史非常年轻,又是自长安前来,恐怕有大背景,我等如此不给面子,万一惹怒了长安的大人物,只怕有灭顶之灾啊!”

林老闻言,脸色也变了变。

但他还是说道,“女帝登基,这天下终究是讲法的,但赵家主所言也有道理,监察御史到来,是该给点面子。”

“现在临江城粮价一百文一斗,待会儿晚宴,我等再降低五文钱,这五文钱,就算是给监察御史的面子!”

“但老夫提前说好,谁若挡我财路,老夫绝不善罢甘休。”

林老眼里闪过一抹厉芒。

“林老说的是!”

“我等唯林老马首是瞻,只要我等一心,这临江城的粮价就由我们说了算!”

三人齐齐附和。

林老眼里露出微笑,他整了整略带褶皱的袍子。

“换一身普通长袍,随老夫一起赴宴。”

众人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华贵的长袍,露出恍然之色。

“林老所言甚是!”

“还是林老手段高超!”

“……”

县衙后院。

高阳坐在主位上,上官婉儿和杜江坐在他的左右,身后站着绿萝。

面前的桌上摆满了上好的酒肉,色香味俱全。

高阳手指若有若无的在桌子上敲击,缓慢而富有节奏。

杜江忍不住的道,“高公子,这帮粮商全都是老狐狸,想要让他们降价,只怕比杀了他们都难,最多降五文!”

“五文已是他们的极限!”

杜江伸出一掌,神情激动。

“杜县令,心态平和点,身为一县父母官,若连你都方寸大乱,还如何平粮价?”

高阳淡淡开口,这杜江是个好父母官,但太过急躁。

这次,也算是给他上一课。

杜江陡然被训斥,脸色铁青,“那本官就等着看高御史的手段了!”

这时,随行将士快步走进来道,“御史大人,钱赵韩林四大家主到了。”

“传!”

随着高阳的声音,很快,钱赵韩林四大家族的家主走了进来。

“我等拜见高御史!”

“我等拜见高御史!”

几人齐声喊道。

高阳目光扫了过去,不禁笑了。

“素闻钱赵韩林四大家族在临江城有百年之久,乃是附近百里有名的富商,怎么今日一见,如此落魄?”

上官婉儿也是一脸厌恶,明明富足一方,却故意穿这下人才穿的古朴长袍。

这意图,太明显了。

但她也有些担忧,今日高阳想要降粮价的想法,只怕是泡汤了。

林老弯腰不卑不亢的道,“高御史有所不知,临江城遭受大雨侵袭,良田尽毁,导致流民遍地,百姓无粮可吃,我等实在痛心。”

“这段时间连连施粥,更是拿出大笔银子赈灾,如今早已入不敷出了啊!”

眼瞧林老发声,其他三大家主连连出声附和,“这几年大乾连连天灾,百姓生灵涂炭,我等既为当地富绅,受一方百姓爱戴,又岂能坐视不管,但在慷慨解囊之下,已经快弹尽粮绝了啊!”

“高御史到了,我等压力也小了许多!”

这一番话令杜江都忍不住的想要拂袖而走。

太无耻了!

这几大家的府宅,极为繁华,甚至丝毫不逊色长安的国公府,府里养着足足上百人,他们但凡拿出囤积的粮食,临江城百姓也不至于无粮可吃!

无耻!

这帮商贾,真是该死!

杜江快要气炸了。

但高阳却丝毫没有动怒。

他只是淡淡道,“四大家主高风亮节,有悲天悯人之心,高阳佩服!”

“只是本公子受女帝指派,接管临江城大小一切事务。”

林老意识到了什么,看向其他三人,率先出声道,“御史大人降临临江城,我林家自当要拿出诚意,愿自降五文,赔本卖粮!”

“钱家亦是!”

“赵家亦是!”

“韩家亦是!”

几人一副咬着牙,亏大了的模样。

杜江丝毫不意外,这几大富商的嘴脸,没人比他更清楚。

高阳摇摇头。

“自降五文?”

林老脸色难看,没想到高阳胃口这么大。

一斗粮食降低五文,这背后可是数万两银子打了水漂!

“八文!”

“御史大人觉得如何?”

林老沉声道。

高阳依旧摇头。

嘶!

四大粮商脸色齐齐难看至极!

这高阳是逼他们撕破脸啊!

杜江满脸冷笑的看向高阳,这跟他预想的,并未太大差别!

他倒想看看高阳该怎么办!

正当林老要拂袖而走的时候,高阳冷冷开口道,“本官要你们手中的粮食,全都提高至一百五十文一斗,只准高不准低,谁若是敢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卖粮,本官就宰了谁!”


“至于其他手段,上面全都一一写着,尔等自己去看!”

“一个栋梁之才,却被尔等心胸狭隘之人疯狂弹劾,真是令朕痛心!”

武曌将奏折重重一扔,声音响彻金銮殿。

闫征立刻捡起奏折,当快速扫完奏折后,他脸色一阵发白。

哐当!

奏折掉在地上。

百官见到闫征的表情,不禁更加骇然。

更多官员将奏折抢去,甚至是崔星河都拿过来一看。

闫征满脸不可思议的道,“抬高粮价,吸引外地粮商,待到外地粮商入城后,开仓放粮,冲击粮价!”

“这些外地粮商因为成本和损耗,便会纷纷抛售,以此带动临江城本地粮商卖粮……”

“天下,竟有这等手段!”

闫征内心震撼。

百官也全都面带震惊。

宋礼和王忠心口一跳,呆若木鸡。

利用商贾贪婪的本性,将其诱骗而来,再开仓放粮,这不知多少外地粮商将倾家荡产。

而这一切,全都是七日之前便注定的。

他们脑海中仿佛出现了高阳的身影,他光是站在那,运筹帷幄之下,粮价骤降。

无数百姓因他新生,无数粮商因他破产哀嚎!

此子,恐怖如斯!

宋礼眼神一变再变,脸色难看至极。

一时间,整个金銮殿寂静一片。

百官全都心神震撼。

他们从未想过,大灾年间竟还有这种降粮价手段。

高峰抢过奏折,也满脸吃惊。

阳儿,真在藏拙?

临江城粮价低至七十文一斗,这可比崔星河还要厉害。

高峰脑海中闪过高阳出门前的话。

雏鹰,当振翅高飞,鹰击长空!

崔星河不甘的道,“可他下令重修县衙,举办大型赛事活动,大灾年间如此行事,那不是鱼肉百姓吗?”

“这作何解释?”

今日,本该他是整个金銮殿的中心,本该他名扬天下,受女帝高看!

但这一切,全都没了。

在高阳的降粮价手段下,他崔星河就像是个笑话!

随着崔星河开口,一个小太监也来到女帝旁边低声言语。

武曌淡淡道,“这个问题,不光崔爱卿好奇,朕也好奇!”

“传临江城监察御史高阳觐见!”

一时间,百官全都愕然的回头,看向金銮殿大门的地方。

很快,高阳大踏步的走了进来,穿着一身长袍,腰间带着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

“臣高阳,拜见女帝陛下!”

刷刷刷。

一时间,众多目光齐聚高阳身上,带着复杂。

王忠和宋礼更是脸色铁青。

这些天,他们一度以为自己赢了。

谁知道高阳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临江城粮价一日之内骤降。

高峰满意的目光看向高阳。

今日这孽子,竟顺眼了不少,英俊了不少。

倒是有他高峰年轻时的三分风采!

武曌出声道,“临江城粮价骤降,朕已知晓,高阳,你的手段倒是高超。”

“但杜县令在奏折中说你要重修府衙,举办大型赛龙舟活动,拔得头筹者,甚至可免三年商税,这是真是假?”

高阳点头道,“启奏陛下,这是臣的主意,还望陛下恩准!”

武曌开口,“大灾年间, 压榨百姓,高御史,你可知此事触了众怒,有多少人弹劾你?”

崔星河直接站出来,看向高阳,“大灾年间,百姓吃喝都是困难,高御史如此压榨百姓,不合适吧?”

他没有退路,要么打压下高阳,要么今日彻底被高阳的光芒所笼罩。

王忠也跟着道,“高御史,欺压百姓,鱼肉百姓,这可是大罪,还请高御史给天下一个信服的理由。”


崔府。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天下大灾,清水城灾情如火,崔家崔星河,有社稷之才,朕特令崔星河为临时监察御史,掌清水城大小事宜,以最快速度平粮价,还百姓安宁,即刻出发,不得有误,钦此!”

崔星河穿着官袍,俊朗的脸上满是激动。

“臣崔星河接旨,定竭尽全力!”

他接过圣旨,心中激动。

“陛下有令,还请崔大人简单收拾一下,即刻出发吧,婉儿还有要务在身,就先告辞了。”

上官婉儿说着,便带着另一份圣旨朝另一个方向离去。

崔星河注意到还有一份圣旨,他瞳孔一缩。

再看上官婉儿离去的方向。

那是……定国公府的方向!

他的脸骤然就沉了下来。

一旁,一个满脸威严的中年人来到崔星河身旁。

他赫然是天下七姓五望的崔家家主,崔健。

“本官没猜错的话,这是女帝对你和那高阳的一次考核。”

“我崔家能否得到女帝信任,在这大乾更上一层,就全靠你了。”

崔星河重重点头,“论阴谋诡计,孩儿或许不如那高阳,但若论治国,一百个他也比不过孩儿,清水城粮价十五天之内必降!”

“父亲就等孩儿的好消息吧。”

崔健满意的点头,“我儿星河有丞相之姿!”

定国公府。

高阳嘴角一抽,一时之间他竟不知道小女孩是在关心自己,还是在咒自己。

小女孩名为高灵,乃是他二叔高长林的女儿,打小就跟他亲。

所以,高阳还是觉得,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他一把拉过高灵,捏了捏那肥嘟嘟的小肉脸。

“灵儿,你可孝死我了。”

高灵眨着眼睛,还不能理解孝死我了的反讽。

她泪眼朦胧的道,“哥,我听府里的下人说你乱揭了圣旨,要被处死,这是真的吗?”

高阳恍然,他就知道。

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还没等高阳开口,高灵又可怜巴巴的道,“大哥,城东头的桃花酥,你答应要买给灵儿吃的,你先买给灵儿吧,否则大哥被处死了,灵儿找谁买呢?”

高阳嘴角抽搐,眼神到处扫着。

高灵有些小心问道,“大哥,你找什么呢?”

“大哥觉得,有必要让你的童年更记忆深刻一些。”

“我藤条呢?”

下一秒,高灵就像是一条滑腻的泥鳅,拔腿就跑。

”大哥,灵儿错了!”

“别跑!今日不揍你一顿,我高阳改名叫高丸!”

高阳立刻追去。

可能是穿越了的缘故,也可能是上一世孤苦伶仃并没有感受过家庭温暖的缘故。

他穿越后并没有半点不适,相反对高府的一切都很熟悉,也很亲近。

“圣旨到!”

高阳刚抓住高灵,就听到了这一道几乎响彻整个定国公府的传旨声。

高阳面色一喜,松开如拎鸡仔一样的高灵,“先放你一马,看看女帝赏了点什么!”

定国公府,外院。

上官婉儿手持金黄色绢布的圣旨,身后跟着十来个宫内禁军,绝美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圣旨一到,定国公府上下老小全都齐齐跪下接旨。

但却唯独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站在最前方穿着粗布长衫,满脸不怒自威的定国公高天龙。

他只是微微弯腰,却没有人会觉得不妥,因为这是为大乾征战五十年,用命换来的特权。

高阳自然没有什么特权,虽然十分讨厌大乾的跪下接旨,但人在古代,不得不低头。

这还是他穿越后,第一次见到他这贵为大乾第一名将的爷爷。

虽然头发花白,一言不发,但周身却弥漫着强大的威严,令人不敢直视。

因此,高阳是以一个斜视的目光打量高天龙。

“孽……孽子,接旨需低下头,恭敬一点,莫要落了一个不敬陛下的罪名,那可会被流放到岭南一带!”

高峰低声说道,他忍了半天,终究忍不了了,这孽子左看右看,跟个好奇宝宝一样。

老爷子又不是绝世美女,需要他这样打量吗?

再说这圣旨可不一定是好事,这等嗅觉简直跟金銮殿内的闲庭信步的样子判若两人。

高阳只得低下头,乖乖接旨。

上官婉儿翻开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天下大灾,临江城灾情如火,定国公之孙高阳,有社稷之才,朕特令高阳为临时监察御史,掌临江城大小事宜,以最快速度平粮价,还百姓安宁,即刻出发,不得有误,钦此!”

“高阳,接旨谢恩吧。”

圣旨一出,高峰瞳孔一缩。

哪怕是前方的高天龙眸子也陡然锐利了起来。

高阳先是愣了愣,然后恭敬道,“高阳,谢陛下圣恩。”

他接过圣旨,脸上露出无奈的笑容,原本他以为这是来自女帝的任命圣旨。

但现在看来,女帝的大白腿,并没有那么好抱啊。

这摆明是从理论转为治国的实操,这要是没法以最快速度降低粮价,那他也将在女帝的心中就此除名。

但他也着实有些惊叹宋青青的魄力,以一城百姓的性命当做机会,令他练手。

难道就不怕他搞砸了吗?

高峰看向上官婉儿,震惊道,“以孽子的本事,如何能胜任监察御史一职,一城之百姓,由不得半点胡来啊。”

上官婉儿面色冰冷,一想到她也要跟着高阳走这一趟注定结果已分的比试,她心里也颇为不满。

她并没有看不起高阳的意思,只是在她心里,跟崔星河相比,高阳不可能胜出,这是一个事实。

“高侍郎,这一切都是陛下的旨意,陛下的性子您也知道,谁也改变不了。”

接着,上官婉儿看向高阳说道“灾情紧急,下官在外候着,还请高御史收拾收拾,速速动身吧。”

说着,上官婉儿径直转身。

高天龙回头看向高阳,威严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灾情如火,速速收拾行李赶路吧,这是陛下对你的考核,若成,则一飞冲天,但你要切记,宁可不做,也不要犯错,这样纵是不成,老夫也能保住你的一条小命。”

“是福是祸,皆靠你自己。”

说完,高天龙直接转身,朝着内宅走去。

虽语气很冷,但高阳还是感受到了一股关心。

他转身前去收拾行李,其实也没什么好收的。

这就像一趟公务出差,管吃管住,只用收拾几套干爽衣物就够了。

所以,略微令侍女收了几件衣服,高阳便推门而出。

但刚推开门,便看到了紧绷着一张脸的高峰,还有满脸高贵的母亲李氏!

李氏见了高阳,满脸心疼,“临江城距离长安两百多里,这一路上,免不了遭罪!”

“绿萝,你跟着阳儿,照顾他的起居。”

一个穿着绿衣的娇俏少女赶忙应道,“是!”

脸蛋白皙,满脸柔弱,高阳眼前骤然一亮。

他这娘,太贴心了。

绿萝眨着怯生生的目光看向高阳,只感觉高阳的眸子如虎豹豺狼一般,可怕极了。

一旁,高灵蹦蹦跳跳的走上前,将一个小包裹递了上来。

她稚嫩的小脸满是不舍:“大哥,这是桃花酥,你路上拿着吃吧。”

高灵满脸心疼,但又毫不犹豫的将包裹塞在了高阳的手上。

一旁,一个比他年幼脸上带着点痞气的青年随之开口,“哥,你这一去,最低得半个月,一个月!”

“你放心,你在京城胭脂阁经常照顾的小娘子,弟弟会帮你照顾的,你不必挂念。”

说话的人,乃是他的亲弟弟,高峰的第二子,高长文!

一听这话,高阳嘴角抽搐。

还没等他开口,高峰就率先满脸暴怒,“孽畜,三息之内,滚!”

高长文一见老爹发怒,立刻被吓的朝府外跑去。

边跑还边喊道,“大哥,你且放心,汝之女人,弟当多加照顾!”

高峰痛苦的闭上了眼。

他当初就不该贪图那一哆嗦,否则也不至于日常血压飙升。

“父亲大人不必动怒,正所谓长兄如父,待孩儿归来,自当好好管教长文,令他痛改前非。”

高阳笑着开口说道。

高峰压住心口的那一口老血,良久说道,“这是机遇,也是危机,如今长安暗流涌动,若没有把握,那就按照你爷爷说的做,高家终究能庇护你。”

“切记,千万不要逞能,令事情走向失控。”

高阳内心就像是被什么触动了一般。

一个儿行千里母担忧,将贴身婢女送来的母亲,一个送来自己最钟爱桃花酥的妹妹。

高长文不算。

父亲高峰虽一口一个孽子,但不管是金銮殿上,还是现在都始终护着他,爷爷高天龙虽不善言辞,但却同样护短。

前世,他所欠缺的东西,竟在穿越之后,全都意外的弥补了回来。

高阳笑笑道,“雏鹰终将展翅,终日在家族的庇护下,又哪能振翅长空,俯瞰天下?”

“当今天下,陛下刚刚登基,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我若能得女帝重用,当再续定国公府百年辉煌。”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高峰浑身一怔,眼里露出欣慰。

“区区临江城粮价,十日之内必降,父亲大人便在这长安等待孩儿的好消息,以后这偌大的高家,也该换人来扛了。”

“孩儿去也。”

高阳洒脱的说完,朝着高峰和李氏恭敬的行了一礼,继而转身离开。

绿萝则是拿起包裹,亦步亦趋的跟在高阳身后。

新帝登基,政权动荡,高家虽三代为将,贵为六大国公之一的定国公,但却也遭受着太多有心人的注视。

长安想让高家倒下的,不在少数。

要想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生,保住这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女帝的大白腿必须抱住!

这一趟,他高阳要是不玩死临江城这批趁机发国难财的粮商!

那他高阳不如找一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身后,高峰注视着高阳的背影,释然的笑了。

“老天,终究庇护了我高家。”

但他又立刻怒道,“传我命令,将那个孽畜给我禁足,阳儿没有回来,他一步都不能离开定国公府。”

“否则,老夫打断他的三条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