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睿司马攸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推荐英雄传奇:我在西晋成了神箭手》,由网络作家“鹰隼展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鹰隼展翅”的《英雄传奇:我在西晋成了神箭手》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来号人只有这么点家当,营中每一名军士都是装备齐全的,这些只是他们的储备……好吧,从这数量来看,他们确实不算宽裕。李睿还留意到,很多军械都有使用过的痕迹,比如说那些弓弩,弓臂上依稀可见星星点点的血污。回想起凉州军打扫战场时那个狠劲,李睿猜得出这些军械是怎么来的了。他的目光从那一排排刀枪剑戟上扫过,落在摆放弓弩的架子上。他立马跑了过去,拿起一具强弩问:“这是什么弩?”......
《全集小说推荐英雄传奇:我在西晋成了神箭手》精彩片段
李睿要前去上任的营寨距离中军大寨足有几里地,坐落在山顶上,三面都是徒坡,可谓易守难攻。想要进攻这座军寨,要么顶着守军的滚木擂石举着大盾艰难地爬上陡坡,要么就沿着那要蜿蜒于缓坡上的山路一步步的往前推,反正不管从哪个方向进攻,只要守军下定决心去守,最终伤亡都会相当惨重的。
不过,再坚固的防线也得有人愿意去守,并且抱定必死的决心去守,它才算称得上坚固,一道没有人愿意守的防线,哪怕布满了钢铁堡垒也毫无意义。眼前这座军寨就是这样,它的位置足够的险要,营盘也很坚固,但是……
找不到愿意去守的士兵。
走进军寨,寨中三百名军士早已列队等候了。正如北宫静所说,这些都是他从逃进熊耳山大营的逃兵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精壮之士,绝对没有拿老弱病残充数,每一名士兵都身材高大、健壮,大多数人的衣甲头盔上还有箭射刀劈之痕,显然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按说这些都是精兵,凑到一块怎么也应该有几分刚健雄烈之气,然而并没有,李睿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只有茫然、恐惧和绝望。李睿毫不怀疑,只要有人大喊一声“敌军来了”,这几百号人就立马炸营,跑得脚跟打后脑勺,嗖一声就不见踪影!
张雄一看到这帮家伙这个怂样就来气,怒喝一声:“一个个耸拉着个头干嘛?瘟鸡么?都给我打起点精神来!”
这家伙可能是练过金刚狮子吼之类的绝技,这一嗓子吼出去,跟晴天霹雳一般,在场三百号士兵给他吼得浑身一哆嗦,下意识的挺胸、立正、抬头正视前方,总算是有点兵样了。
张雄仍然不满意,但他也知道,这些家伙吃了太多败仗,早就被打断了脊梁骨,指望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勇气和信心,还不如指望母猪会上树,能有这个样子,已经很难得了。他勉强将一连串即将脱口而出的三字经咽回肚子里,指了指李睿,说:“这位是新上任的曲侯,以后你们都归他管了!”
士兵们对视一眼,半跪到地抱拳行礼:“参见曲侯!”
张雄把一包沉甸甸的东西交给李睿,说:“李曲侯,军中事务繁忙,我得赶紧回去,这三名名军士就交给你了!这里面有你的盔甲、印信,请拿好,可别弄丢了!”
李睿双手接过,说:“多谢张右屯长,张右屯长慢走!”
昨晚跟裴炜聊天的时候,他从裴炜口中得知,那二十名武艺高强,杀胡人如斩瓜切菜的黑甲剑士都是北宫家的家将,从小就开始培养的那种,一个个武艺超群,对北宫家更是忠心耿耿。张雄是这帮家将的头头,北宫纯两救洛阳,第一次以一千精兵劲卒硬撼王弥七万大军,第二次带一千多人夜袭匈奴军大营斩杀大将呼延颢,两次近乎自杀的大战他都参与了,死在他手中的胡人着实不在少数。所以,名义上张雄只是个右屯长,而他是曲侯,高人家一等,但见了面,他得向张雄行礼,还得恭恭敬敬的行礼。
送走了张雄后,李睿冲那帮依然昂首挺胸,但那股强撑着的精气神明显垮下来了的老兵油子们笑着说:“那个,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李,名睿,是新上任的曲侯,以后大家请多多关照!”
一众军士有气无力的齐声叫:“参见曲侯……”
那丧丧的声音让人听着就泄气,换个脾气暴躁点的军官估计当场就炸了,就算不动手杀人,少不得也要抓几个过来打一顿军棍,甚至插箭游营,给这帮家伙提提神。不过李睿并不在意,他当这个曲侯本身就是混日子的,没想过要靠带兵混出什么名堂来,自然不会在乎这帮熊兵的态度了,只要这帮熊兵别把自己绑了出卖给胡人,他都不在乎的。他摆摆手,说:“大家都起来吧……看你们有气无力的样子,还没吃早饭吧?赶紧去吃早饭。”
这么好说话?
那些原本已经做好吃一通杀威棒的晋军士兵们真没见过这么好说话的军官,一时间都愣住了。
李睿见他们不动,皱着眉头说:“怎么一动不动?难不成你们喜欢饿肚子?”
当然没人喜欢饿肚子。于是,呼啦一声,好几百号人跑得一干二净,都干饭去了。真的,很快啊,呼啦一下,三百来号人就没影了,李睿大意了,没闪,给呛了一嘴一鼻的沙尘!
还有几个明显是军官的角色没有走,留在那里面面相觑。虽说他们也没对自家这些只能用乌合之众来形容的部下抱什么希望,但看到那帮家伙这个熊样,他们还是一脸的尴尬!
李睿注意到他们,问:“你们怎么还不去吃饭?”
那几名军官抱拳行礼,说:“禀曲侯,我等吃过了。”
李睿有点纳闷,整个营寨就这么点人,居然还不一起吃饭?搞什么飞机嘛!不过也好,他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有几个军官唠一唠,倒是可以省很多力气。于是,他笑着说:“哦,你们倒挺早的。对了,还未请教你们尊姓大名呢,能否自我介绍一下?”
这几名军官连忙自我介绍。听了他们的自我介绍,李睿才知道,原来他们已经被编组好了的,这几名军官分别是左屯长许国、右屯长曹虎、甲队队率羊勇、乙队队率羊智、丙队队率周澜、丁队队率向宏……一共两屯六队,所有军官都在这里了。这几个倒霉蛋参与过好几场大战,但几乎每一次都是被打得大败亏输的,一次次惨败的经历已经耗光了他们的勇气和自信,他们已经不敢奢求胜利了,只求能保住小命。
这种人在别的将领眼里那就是纯纯的渣滓,甚至可能说是害群之马,是必须要清理掉的,用来立威刚刚好。不过对于李睿来说,这些逃跑专家倒是挺对他的胃口,因为他们都有着非常丰富的逃跑经验,而这正是他所缺少的,回头他得向他们虚心求教,努力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以便在匈奴大军卷地而来时及时逃出生天,保住小命。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他得先把武器装备的事情解决一下。他在穿越前也不是没有接触过古兵器,但这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武器,他用着真的不是很顺手,别的不说,光是骑马时没马镫,马蹄还没有钉马掌,就相当的吓人了。这些问题必须得解决,连称手的武器装备都没有,他还怎么逃命?
他跟那帮子军官寒喧一番后,问:“诸位,能否带我到军械库看看?我想清点一下军械库里有多少军械,好做到心里有数。”
甲队队率羊勇自告奋勇,说:“军械库一直是骠下在打理,曲侯,请随骠下
来!”
李睿说:“带路!”
羊智在前面带路,一帮子军官簌拥着李睿,穿过正捧着半干半稀的粟饭在狼吞虎咽的军士们,走进了储存军械的军械库。
军械库位于营寨的正中央,占地面积颇大,出于防火防潮的考虑,它并没有像其他建筑那样用木材搭建,而是采用青砖砌成,墙体内外都刷了厚厚一层石灰砂,地面夯土坚硬如铁,一应军械都摆放在架子上,避免与地面接触,防潮工作做得那是相当好。
————东汉魏晋实行的都是世兵制,很多人祖孙三代为兵,可以说,只要是四肢健全智力正常的男子,从会走路开始就得接受军事训练了,在十六到十八岁的时候开始从军,直到满脸皱纹了也不以退役,还得转去搞后勤运输。世兵制自然是弊端多多的,但也有好处,那就是每一名士兵都有相当高的军事素养,毕竟从小就开始训练了嘛,这是临时抓壮丁组成的队伍远不能比的。别的不说,光是这军库械的管理就可以窥见两者的差别有多大。如果是临时抓壮丁组成的军队,哪里耐烦搞这些细节,直接把兵器往库房里撂就是了,分门别类的摆放好,清点好数量,做好防潮防虫工作?呵呵,你这是在强人所难呢!
库房里的军械其实不算多,只有数十副铠甲,一些刀枪剑戟之类的长兵,还有一些弓弩,以及一束束的利箭。当然,并不是说这三百来号人只有这么点家当,营中每一名军士都是装备齐全的,这些只是他们的储备……好吧,从这数量来看,他们确实不算宽裕。
李睿还留意到,很多军械都有使用过的痕迹,比如说那些弓弩,弓臂上依稀可见星星点点的血污。回想起凉州军打扫战场时那个狠劲,李睿猜得出这些军械是怎么来的了。
他的目光从那一排排刀枪剑戟上扫过,落在摆放弓弩的架子上。他立马跑了过去,拿起一具强弩问:“这是什么弩?”
羊智回答:“禀曲侯,此乃大黄弩,本寨共有大黄弩八十张,都在这里了。”
李睿啧啧两声:“大黄弩?好东西啊!”
李睿说:“就是内卷啦!他们不是爱偷懒,不喜欢操练吗?我就比他们更懒,对他们不闻不问,让他们过得舒舒服服的,同时也让我自己过得比他们更加舒服……”
北宫静越发莫名其妙:“你的意思是你跟他们比赛着偷懒?可是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
李睿说:“没啥好处,但省心啊!然后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得努力一点,要是继续这样拉胯,少将军生气了,把我调走,他们这么舒服的日子可就没有了!”洋洋得意的指向正在刻苦训练的军士们:“看,现在都不用我派人去撵,他们起床号一响便自动自觉的爬起来操练了,我卷赢了!”
北宫静:“……”
张雄:“……”
这是什么活见鬼的歪理?有这样带兵的吗?
反正他们就没见过这样带兵的。
北宫静也懒得去追究这些了,饶有兴趣的问:“听说你改进了弓弩?”
李睿说:“倒也谈不上改进,只是加装了一些小玩意儿,让强弩在射击的时候更加便利……雕虫小技而已,不值一提。”
北宫静说:“带我去看看。”
少将军有令,李睿自然得遵命,老老实实的带北宫静到弩手训练的靶场。
此时,在靶场训练的弩手已经从原来少得可怜的三十来个变成一百多个了。他们所使用的弩都是经过改装,加装了弩托、前握把和鬼环瞄具的,射得相当准,不少弩手在六十步距离十发能中八发,可谓惊人了。
李睿要过一张大黄弩,详细给北宫静介绍上面加装的那些小玩意儿的用法和作用。北宫静听得很认真,边听边操作,很快便掌握了使用技巧。他亲自踏镫上弦,装箭瞄准,一连射了十几箭,在六十步距离箭箭上靶,而且有一半的箭是钉在九环到十环区域,这等箭术将那些弩手给惊着了,轰堂喝彩:“少将军好手段!”
北宫静过足了瘾,把弩还给李睿,甩了甩有些酸痛的胳膊,说:“经过你这一改造,这弩瞄准变得更加简单,射得比原来准了一倍不止,你真是个天才!”
李睿谦虚的说:“这不算什么啦,都是些小伎俩而已。可惜条件有限,不然我可以将它改得更准的。”
那是,要是能透明玻璃之类的东西,他完全可以尝试着把原始的瞄准镜给做出来,这样一来,弩手就可以瞄得更准,射得自然也更准了。
北宫静没计较他居然跟自己以你我相称了,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还能改得更准?”
李睿说:“能啊,只不过缺很多材料,暂时做不出来而已。”
北宫静说:“那我倒是很期待了。对了,弓能不能改进?”
李睿说:“弩能改,弓当然能改。”
北宫静问:“怎么改?”
李睿叫来羊勇吩附一声,羊勇马上下去,很快就拿来了一张弓,双手奉上。
这张弓给北宫静、张雄等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古怪,非常古怪。
之所以说古怪,是因为它压根就不像弓,而是像一张竖着的弩,这家伙在弓体中央安装了铁制滑轨,将弩臂牢牢固定住,而弩臂没有安装弩托,机括横置,上面有深深的槽,可以将一支四五十厘米长的弩箭放进去————事实上,里面真的装填了数支弩箭。
李睿说:“这其实是偏架弩的改进版本,不需要踏镫上弦,抓住握把用力便能将弦拉开,拉满后扣动机括,箭便会射出,然后再拉,再射……直到箭匣里的箭射完为止。”说着亲自示范,真如他所说,压根就不用取箭,只要用力拉动弩臂,弩臂上的弩牙便会钩住弦,拉满后弩臂便被滑轨上一种类似雨伞滑动装置的装置自动卡住,不再移动,方便射手瞄准————战弓拉力是相当惊人的,力量再惊人的射手也没有长时间保持瞄准姿态,拉满后几秒钟就得射了。可是有了这个装置,射手在瞄向的时候根本就不用浪费大量体力辛辛苦苦的控弦,瞄准的时候那叫一个从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