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全本小说阅读一封家书抵万金,她萌翻众人

全本小说阅读一封家书抵万金,她萌翻众人

红红糖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红红糖”创作的《一封家书抵万金,她萌翻众人》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

主角:江宏江九珠   更新:2024-07-05 03: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江宏江九珠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一封家书抵万金,她萌翻众人》,由网络作家“红红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红红糖”创作的《一封家书抵万金,她萌翻众人》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

《全本小说阅读一封家书抵万金,她萌翻众人》精彩片段


李氏第三胎是一对龙凤胎,女儿江宣是姐姐,儿子江启是弟弟。

江启还未生出来以前,江府是可以有茴香的,因为老爷江宏最爱吃茴香,尤爱茴香糕。后来有了三爷江启,府中就不准有茴香的出现,因为江启食茴香过敏,严重的那次差点小命不保。

再后来,江宏把江启划出族谱,逐出家门,府里这才对茴香没了禁止。

大夫开了药方,李氏命人速速煎药。等药的同时,江九珠人虽然闭着眼,还是难受的哭了出来。李氏见此模样,心疼得不得了。

而江宏立于几步之外,看不出情绪。

江九珠喝下汤药,大夫临走时交代,孩子对茴香有着严重的过敏反应,以后要万万小心。

江九珠喝下药后,脸色慢慢恢复正常,李氏这才放心。

江随接到小厮通报说有位嬷嬷来接江九珠。

片刻江随进屋禀告父母。

“九珠还在病着,不能离开。”李氏不让,她好不容易见到孙女,连一句话都还来不及说,她舍不得让孙女离开。

江随不语,看向父亲,等父亲拿主意。

“等她醒了,就让她离开。”江宏说完便转身离开。

李氏无奈,上一个不能吃茴香的儿子和江宏已经是冤家,这次来的孙女,会不会和江宏又是一个冤家!

得知九珠茴香过敏,孔嬷嬷也是焦心。

话说回来,这也不能怪孔嬷嬷,灵州那地是很少有茴香的,自家夫人交代老爷茴香过敏,府里不能买茴香。九珠生下来也没吃过茴香,所以都没人知道九珠吃茴香也会过敏。

江九珠醒后,被孔嬷嬷接回了客栈。好在小姐没出事,不然她咋和夫人老爷交代。

中秋后,汴京都在传,尚书老爷虐打孙女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

“听说那孩子被打得只剩半条命,连夜请了大夫,差点没救过来……”

“是啊,听说那小脸蛋彤红,不知挨了多少耳光……”

“这江尚书也太狠了,当年打小儿子那样狠,如今六岁的孩子也不放过,那可是亲孙女哟……”

“听说,李氏和江老爷在闹和离呢……快六十岁的人了,要真和离了,岂不是个笑话……”

孔嬷嬷没想到拜个寿,拜出祸来。早知道如此,就不该来汴京,安安心心待在灵州才是。

江九珠还小不懂那些弯弯绕绕。她吃得好,睡的好,祖母和两位伯母会来客栈看她,会带着许多东西来给她。祖母大多是问阿爹的事情,九珠说不明白的,孔嬷嬷再说。

见祖母流泪,九珠会直接用手帮她擦去,然后九珠会被她紧紧抱在怀里继续哭。

她不明白祖母为什么这么多眼泪,孔嬷嬷就不哭?

李氏会很张扬地带着九珠赴官太太邀请的宴会,什么赏花,茶会…其目的,一是为了让众人知道这孩子是尚书府的孙女,二是让众人看到她孙女好好的,不是流言说的被尚书大人虐打得半死。

李氏早出晚归,夫君江宏颇有微词,李氏不听不理,就那样晾着他,让他气不顺。

夜深,孔嬷嬷坐在床前哄九珠睡觉。

“嬷嬷,我们灵州来的镖队什么时候回程。”江九珠平躺在床上毫无睡意。

“今嬷嬷差使六子去问过了,镖头说五天后回灵州。”孔嬷嬷笑问:“怎么,九珠想家了?”

江九珠点头:“我想阿爹阿娘,还有陈叔,薛姨……。”

江九珠她能想到的所有人都念了一遍。

孔嬷嬷轻轻拍着她的被子笑说:“快了,快了,五天后就可以回家了。”

“我们九珠不喜欢这繁华的汴京吗?”

“汴京很好……我更喜欢我们灵州。”九珠说:“我不喜欢去茶会,赏花,我们灵州就没这些东西,而且我也不喜欢那些太太夫人用奇怪的眼神盯着我看。”

“什么奇怪的眼神?”

江九珠摇头:“说不清楚。”

孔嬷嬷这才意识到是她疏忽了,没有顾及到小姐的感受。女人多的地方,弯弯绕绕也多,还心智不全的小姐定是受委屈了。

清晨,江宏去上早朝后,李氏立马差人去客栈把九珠接到府里玩。顺带让她认认人。

按照辈分,九珠有三个堂哥,两个堂妹,九珠排行老四,该是府里的四小姐。

九珠原先和两个小堂妹在院子里玩得欢,后来王梦芙来了。

王梦芙不让两个妹妹和江九珠玩耍。两个小堂妹很怕这霸道的表姐,不得不听从她的发令。

王梦芙带着两个妹妹在另一处玩耍,江九珠百无聊赖的在府中花园里逛着,顺带折了一株花。

“江九珠!你干了什么!”只听王梦芙尖叫起来。

尖锐刺耳的喊声,吓了江九珠一跳。

王梦芙怒气冲冲的大步走来,满脸震惊的看着江九珠手中的花:“你怎么折了这株海棠花。”

江九珠心里暗道,不就一朵花嘛,院子里还有很多呢,她大惊小怪干嘛。

“这可是外祖父最喜欢的花。”王梦芙生气说:“仅此一株。”

听这么一说,江九珠心里忐忑。

“走,跟我去大厅!”王梦芙拉着她的手就去大厅。

江九珠被她拉着去找李氏告了状。

没想到李氏不但没责怪江九珠摘花之事,反而让王梦芙不准告状。

王梦芙对外祖母的这一举动很是不服:“江九珠做错事外祖母怎么不骂她?”

李氏淡淡说道:“不就摘了一朵花嘛,又不是什么大事,何来对错之分,芙儿若是喜欢,也可去摘一朵。”

江九珠听李氏这么一说,觉得也没多大事,就是,一朵花而已。

“那是可是外祖父最宝贝的海棠花!”平时外祖父都不让人靠近那株海棠,每天都是自己照料,爱惜得很。

李氏说:“你外祖父最宝贝的是他的孙子孙女,还有芙儿和你哥两个外孙,花……没你们重要。”

“哼!”王梦芙大喊:“外祖母,你就是想偏袒江九珠,你不管,我就告诉祖父去。”

说着,王梦芙就往门外去……

“站住!”李氏喊住她。

李氏心虚好言说道:“芙儿,不是喜欢外祖母那套红宝石头面嘛,今外祖母就给芙儿,只要芙儿不说那海棠花的事情。”只要芙儿不说,她就有办法替九珠开脱。

那套红宝石头面是李氏的嫁妆,宣儿出嫁,她都舍不得给。后来芙儿听她母亲念叨过,非缠着她要过几次,李氏依旧不给。

“外祖母是想收买芙儿喽。”王梦芙觉得外祖母着实偏心,江九珠才来几天,就得到这么多偏爱。

“可芙儿偏偏不如外祖母的愿。”王梦芙提起裙摆往外跑:“我这就去找外祖父。”

李氏叹了口气。

江九珠的心又开始忐忑起来。

“祖母,我是不是错了?”

李氏让九珠到自己怀里。她抱着九珠轻轻摇晃着说道:“你和你父亲都是你祖父的冤家哟。”

九珠抬头问:“怎么说?”

“你祖父原有两株海棠花,这两株海棠很稀有,秋天才开花,你祖父很爱惜。一株被你父亲小时候折了喂鱼。如今剩下的另一株也被你折了去。两株海棠花都被你们父女两糟蹋了,你说,你和阿爹是不是祖父的冤家。”


江九珠最近日子不好过,每天只能喝粥,喝下不到半个时辰肚子又饿了。孔嬷嬷说不要乱跑乱跳,饿的就不会快。这个方法不管用。

九珠什么都不做,躺在床上饿得也快,要饿得不快,除非连鼻子也不要呼吸,届时不仅不会饿,连东西都不用吃了。

这段日子,还能喝上粥已经是不容易的事,阿娘说,灵州百姓如今还能有粥填肚,是阿爹担着人头私自开仓放粮换来的。

阿爹作为灵州知州,不愿自己管辖下的百姓饿死,那远在汴京的陛下,为什么要让灵州百姓挨饿受冻,灵州城百姓不也是他的子民吗?

正午,九珠独自在家。有人敲门来寻。

九珠打开门,是阿华。

“阿华,你怎么来了?”见到同伴,九珠惊喜。

阿华是个牧羊童,也是九珠好友。

“你先让我进去。”阿华悄声说。

九珠不明白他为何鬼鬼祟祟。

“九珠,家里只有你一个人?”阿华伸头四处窥探。

九珠点头:“是啊。”

“那好。”阿华把手从背后拿出来。

九珠瞪大双眼,阿华拎着一只死掉的大老鼠!

“你拿老鼠做什么?”

“送给你吃呀!”阿华不忘解释:“这是田鼠,不是老鼠。”

“我不要。”九珠态度坚决

“哎,这是可以吃的,不是老鼠。”阿华生怕九珠不要。

“你去哪弄来的?”

“我和阿爹去郊外掏土洞,原以为现在是冬天,动物都躲在地下的洞里冬眠,可以掏到野兔,狐狸,蛇什么的来填肚子,可是雪太厚,很难找,大早上只逮了三只田鼠。”

阿华拎着田鼠的尾巴举到九珠面前:“特意送只给你吃。”

九珠从阿华手里拎过田鼠:“可是我不会做,得等孔嬷嬷回来。”

大冬天,死去的田鼠变得硬邦邦的。

“这还不简单,我来做给你吃。”阿华自信满满。

九珠带着阿华去厨房。

九珠问:“你想怎么做?”

“自然是烤的比较好吃!”阿华很有经验。

阿华卷起袖子开始准备,他把干草放在土灶里,拿出火折子把草点着,然后再一根一根加上木柴。

为了防止把锅烧坏,还在里面加了水。

只见阿华用一根比较直的木棍从田鼠的嘴里插入,木棍末端从田鼠屁股穿出。然后抬着田鼠伸入土灶里烤了起来。

火燎着鼠毛,焦味四起。九珠捏着鼻子弯着腰盯着火中的田鼠问:“会好吃吗?”

“待会你吃了就知道了。”阿华翻转着木棍,让田鼠受热均匀。

等待许久,九珠闻到烤肉香,对,就是这个味,她许久没有闻到过了。

田鼠肉烤得差不多,阿华把它拿出来,两人的目光都在它身上。

阿华扯下一只小小的田鼠腿,吹了吹,递给九珠。

九珠迫不及待接过吃起来。

“好吃。”

阿华笑起:“当然好吃了,这可是肉。刚来的路上,有几个人看了我手中的田鼠,都想出钱买去,我都没卖。”

粮食紧缺,没想到连田鼠都成了紧俏货。

“谢谢阿华。”九珠笑起

阿华自豪:“客气。”

“今天是你的生辰,这田鼠就是贺礼。”

阿华这么一提,九珠才想起,原来真是她生辰。

今年情况不容乐观,很多事情都顾不得,徐氏连孩子生辰也忘了。

“我很喜欢你的大礼,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阿华听了咧嘴大笑。

那个大雪天,阿华为九珠悄无声息的过了一个生辰。

大雪还在下,造成的灾难还在蔓延,四处受灾的难民涌入灵州。江启下令守城的士兵不可阻拦。

粮仓已经空了,好在薛清云派人先送来的五千担粮食还可以应付四五日。

江启带人去城外救灾,徐氏和孔嬷嬷在城里为灾民分发米粥。

九珠也被拉去帮忙。

江启接到一封信发了好大的火,朝廷下发的粮食半个月后才回到灵州,说是大雪封了官道,送粮草的车队堵在了路上。

江启气得要死,早就写了奏书交给上级,请求朝廷在入冬以前速派粮草到灵州,为的就是要避开大雪,以防封路让戍边的将士断了粮草。

现在好了,边境真的要断粮了!

阿爹的不易,九珠心疼却帮不了什么忙,她只是个小孩。

清晨,九珠在城门口为灾民帮忙分发粥水,这日父亲也在。

守城的一士兵跑来,对着江启悄声说了什么。

九珠见阿爹脸上先是震惊,后化作喜悦。

阿爹迈着大步朝城门口走去,接着上了护城楼。

九珠也想知道出了什么事,追着阿爹而去。

九珠上了城楼,跑到阿爹那里。

“阿爹,是出了什么事?”九珠扯着阿爹的衣袖。

江启低头看着九珠,笑着把她抱起来:“阿爹高兴啊!”

九珠不明所以。

江启抬手指着前方:“九珠你看,粮食运来了。”

九珠顺着看去,果然看见在漫地白雪中有一条很长的车队艰难地朝灵州的方向走来。

九珠太高兴了,高兴的想哭。

江启连忙让人把城门处的阻碍清开,准备迎送粮的车队。

车队驶入城门,江启才发现有些不对。

运粮食来的人穿的不是兵服,而是穿着寻常百姓的衣服。这些人不是运粮官兵。

正在江启疑惑不解之时,有人从马车上下来。

下来的人江启认识,这不是那个和薛清云一见面就打起来的国公府少爷萧齐峰嘛!

江启迎上前去,“萧公子,怎么回来了?”

“听闻灵州遭灾,特意送些粮食来,尽些绵薄之力。”萧齐峰谦虚起来。

“少爷瞎说。”小寻子打断说:“这是我们少爷花光了带来的钱财,还有变卖了原本给薛姑娘的聘礼,这才买了六万担粮食,一三百车药草。”

“萧公子雪中送炭,是大义之人。”江启鞠躬行一大礼:“江启代灵州的百姓和戍边的将士谢您大恩。”

萧齐峰忙搀扶起江启:“我是大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而已,江大人客气。”

“萧公子,您不知道您此举对我们来说有多大的功劳。”江启说得毫不夸张。

因为军营里的将士,昨天已经断粮了。

萧齐峰被夸的不好意思起来。

江启让人去请陈毅将军,自己亲自带萧齐峰去府中安顿。

萧齐峰带来的五万担粮食,三万五千担送去军营,剩下的留给灵州百姓。

估摸着可以撑上半个月,届时朝廷的粮食也该运到了。


林管家不经意瞥了那群孩子一眼,这才发现江九珠就在孩子的队伍里面。

此时得林管家脱不开身,只能环顾四周,大厅内却不见大爷和大夫人的身影。他心里紧张不已,希望老爷不要把那孩子认出来才是。

林管家捏着一把汗,小心盯着孩子群里的江九珠。

轮到江九珠拜寿。

“祝祖父,岁岁平安。”江九珠上前跪在地上按照母亲教的大声喊道。

她叩头起身,微笑看着对面的老头,等待着红包。

“赏。”

林管家稍松一口气,忙递上红包。

江九珠抬手准备接过红包。

“你不可以喊我外公为祖父!”

林管家心一颤,糟了!天不长眼,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所有人寻声看去,江九珠也转过头看着说话的女孩。

那个江宏八岁的外孙女,王梦芙。

江九珠不解地问:“为什么?”

王梦芙趾高气昂的站出来说:“我没见过你,你不是江家的孩子,不能喊祖父!”

大人看来,没多大点的事情,孩子却认真得很,对于一些小事就是要揪着不放。

李氏轻声喊江宣把外孙女带过来,免得让人笑话。

江宣不为所动,放任女儿做她想做的。

李氏这女儿一向高傲,教出的孩子太有她的影子。

江九珠缓缓问:“不喊祖父,那该喊什么呢?”

王梦芙说:“你不是江家的孙女,应该喊“江老爷”才是。”

江九珠低下头思索一会,抬起头,“可母亲说应该喊“祖父”。”

王梦芙听后,大笑:““母亲?”……我两个舅母的孩子里可没有你,难道你是我哪个舅舅的外室子?”

越说越离谱,大厅里的夫人窃笑起来。

“童言无忌,诸位见笑了。”李氏朝身边的嬷嬷使眼色,让她把王梦瑶带下来。

江九珠疑惑问:“什么是外室子?”

没等王梦芙开口已被嬷嬷拉了下去。

“什么是外室子?”江九珠看着众人追问。

众人看着一脸天真的江九珠,却无人回应她的问题,都不知是哪家的孩子,也不见有人上前领走。

“过来。”江宏轻轻招手示意让九珠过去。

江九珠去到江宏跟前。

江宏俯身,抬手抚摸九珠的头轻轻问道:“你是谁家的女娃呀?”

“祖父,我是九珠呀,江九珠,我爹叫江启”

江宏动作僵住,在场的众人知道内情的无一不被镇住。那孩子口中的江启,正是这江老爷的小儿子。

江宏收回手,脸变得严肃起来。

许是眼前的人转变的太快,上一秒还满脸慈祥,下一秒脸如寒霜。江九珠不解:“祖父怎么了?”

“老夫不是你祖父。”江宏说话冰冷。

江九珠明亮的双眼顿时充满太多不解与疑惑。“你不是,那我的祖父是谁?他又在哪里?”

“你祖父早死了!”江宏说的那叫一个狠啊,在自己的寿辰上咒自己,也不怕晦气。

一旁知情的夫人们认为这孩子才是真的晦气。老爷子寿辰,送个孩子来添堵,这江家老三也狠!不过,她们可是有得好戏看了。

“阿爹也这样说”江九珠满脸认真:“难道我祖父真的死了!”

天爷!林管家听得快要吐血,这孩子咋这么容易糊弄,也没个眼力劲。

江宏气得不行,逆子呀!大的小的都是逆子。

他愤然起身,指着江九珠,吩咐林管家道:“把她给我带去书房。

看来要出大事了。

一切太过突然,李氏被弄得胆战心惊,她害怕丈夫会因为小儿子的事情迁怒孙女,立马命人去喊儿子们。

书房内,江九珠小心地打量着屋子。屋里就只有她和老头两个人。

老头注视着她,也不说话。

“你真的不是我祖父?”

“不是。”

江九珠沉默片刻。

“可我希望你是。”

江宏一怔,看着女孩一脸认真,清澈的眼眸散发着光芒,那光芒似乎可以射到人的心里去。

“为何?”江宏盯着她问。

“我希望阿爹有阿爹。”

阿爹有阿爹?

什么乱七……江宏愣住,久久说不出话。

书房的院门外站着李氏一行人。

“这么久没动静,里面会不会出事?”李氏心乱。

江随宽慰道:“母亲,莫要瞎猜,父亲怎么会对一小儿动手。”母亲未免把父亲想得太过心狠手辣。

“随儿你进去看看。”李氏不放心催促。

“父亲吩咐过,不准任何人进去。”江随说:“冒然进去反而不好。

屋内,江九珠不知怎么的,头晕乎乎的,脸颊发痒难受,忍不住拿手去挠,越挠越痒,还喘不过气来。

“砰!”

江宏抬头时,江九珠已倒在地上。

院门被打开,看见江宏慌张的抱着江九珠跑出来大喊:“快去请大夫!”

李氏吓了一大跳,那孩子满脸通红,就像死过去了。她顾不得其他,奔上前去死扯着江宏的衣襟大喊:“天杀的,虎毒还不食子,九珠一个那么小的孩子,你也下得去手,姓江的,我和你拼了。”

不等江宏解释,李氏的拳头已经落在身上。

老夫妻打架,众人也是头一遭见。儿子,媳妇,仆人去拉李氏还是晚了几息。李氏险些让江宏摔了跟头。

众人费力把李氏拉开。

“姓江的,你还我孙女。”李氏又哭又喊。

江宏抱着孩子,喘着粗气大喊:“……我没打孩子。”

“快去叫大夫!”

大夫匆忙赶来,把过脉,说:“这孩子有过敏的症状,不知孩子吃过什么?用过什么?”

江宏看向众人质问道:“你们给她吃过什么?用过什么?”

众人一脸懵,这孩子大家都是第一次见,话都还未说过一句,怎知道她吃过什么,用过什么。

大夫道:“不知道过敏源头,老夫无法准确对症下药。”

坐在九珠床前的李氏这才想起来,“是茴香,是茴香过敏。启儿也是自幼茴香过敏,孙女的症状和启儿过敏时的症状一样。”

“今日确实有茴香制的糕点。”大媳妇说道。父亲平日里最喜欢吃茴香糕点,今日寿辰,她还特意交代厨房多做些茴香糕点。


“说!那你希望我怎么个死法?”九珠问

“……这我从未想过,你让我如何说。”孔六被逼急了。

“这还差不多。”九珠抿嘴—笑满意这个回答。

孔六和九珠前脚刚到客栈,府衙的官兵后脚就跟着来了。

小客栈的老板开店以来头—次见官府的人上门,以为客栈内住了什么贼人不成,心慌得不行!

客栈众人看着府衙的官兵把—小姑娘带走,都议论纷纷这是犯什么事了。

九珠莫名其妙被官兵带走,心里犯嘀咕。

到了府衙后院,见到江宏才明白。完了,完了,九珠认为江老爷是来报复她的。

官兵退下,江宏请来—大夫帮九珠诊脉,随后又仔细看见她的耳朵,发出声响测试着她的听觉能力。

—顿操作下来,大夫向江宏说:“尚书大人,这孩子听力很好,没有任何毛病。”

“大夫,可瞧仔细了?”江宏还是不放心。

“瞧仔细了,孩子双耳听觉都好得很。大人莫要担心。”

确认两遍,江宏这才放心。

九珠注视着大夫退下,觉得莫名其妙得很。为什么要请大夫看她的耳朵,她听觉又没毛病。

“和老夫—道回府。”

“为什么非要我跟你们回去?”

“你难道还要继续在市井外面抛头露面,好歹你也是个官家小姐。”

“我又没犯法,碍着谁了。”九珠不服气说:“自己能挣钱,我可不想吃别人软饭。”

“你……”江宏欲言又止

江宏不说话,九珠忍住笑意略带着得意问道:“江老爷,今儿被人当作人贩子,这委屈的滋味不好受是不是!”

江宏沉着脸,瞪了九珠—眼

“好了,好了,是我的不对。”九珠笑道:“江老爷,我给您道歉。”

江宏哼了—声。

“真不和我回去?”江宏最后问—次

九珠摇头:“不回。”

江宏没再执意带九珠回去,差人送她回客栈。

九珠才出府衙大门,见孔六早就在那里等候。

询问—番,没出事情,孔六这才安心。

江宏回到府里的第—件事,便是让人去喊江遇。

那天,江遇被罚跪祠堂,府里上下都不知道原因,只听见祠堂内传来二爷的阵阵笑声。

九珠和孔六觉得抓鱼来卖比跑山容易而且赚钱快,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他们都去溪边抓鱼。

孔嬷嬷渐好,可以帮忙卖鱼,这—来,九珠和孔六—天可以抓两次鱼,收入好的时候可有十余两银子。

几天下来,已经有四五十两进账。

说来奇怪,九珠和孔六去的地方不见有其他人,按理来说,溪里鱼那么多,应该来抓的人也会多,毕竟有钱谁不挣呢?难道傻?

“六子,你什么时候教我游泳?”九珠站在岸边的石堆上催着在溪里抓鱼的孔六。

“过几天,天气再暖些,水没那么凉,我教你!”孔六搪塞说

九珠用火烤着鱼,在快熟的时候喊孔六上岸—起吃。

“这现烤的鱼肉就是鲜甜,不用加任何调料也好吃。”九珠撕着烤鱼肉往嘴里送

孔六穿上衣服围坐在火堆旁,撕了—块鱼肉吹了吹扔入口中。

“九珠,如果我们把鱼烤熟了卖,生意会不会更好。”

九珠觉得六子提议很好,不仅方便来买的人,而且能赚得很多。

俩人正商量着烤鱼的生意,听见马蹄声,扭头看去,十多个人骑着马冲溪边而来。

靠近石堆,纷纷下马朝溪边走来,他们都装着黑色铠甲,—看就是官兵,又不像普通官兵。有过来喝溪水的,有站在岸边活动筋骨的……还有撒尿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