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英雄宝鉴长篇小说阅读

第1章 凉州七里十万家(上)

发表时间: 2024-05-05
振友镖局坐落于凉州府西城玉门大街,坐北朝南,占地二十余亩,房舍数十间。

由此往东,至南城理番司西街而止,全长七里,是凉州府西城区西条主干道之一。

而振友镖局所处位置正是这条大街的咽喉处。

既是主干道,喧闹嘈杂是免不了的。

来往行人中除了凉州府百姓,外地旅人,还有就是西域诸国商客。

凉州地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中土王朝通往西域的要道。

自汉武帝打通西域,千年来河西走廊上驼铃阵阵,商旅不绝,这条路也默默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

然而这条路上从来都不是只有文化艺术,更有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战争。

二十多年前,西域诸国突然联兵来犯,其势汹汹,不足半年,西凉几乎全境失守,西域诸国兵锋首逼关中河套。

一时间朝野震动,万民不安。

也就是那时候,这片土地上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他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把联兵打退,不仅收复西凉全境,更瓦解了西域诸国联盟,从此西域诸国元气大伤,再也不敢东进。

也正因为这场战争,河西走廊上再也不见驼队,玉门关下只有杨柳依依,不闻羌笛。

凉州府作为西凉道重镇,也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

十年前,就在凉州百姓慢慢适应封土自居的生活时,朝廷却忽然颁下旨令,在凉州府设立理番司,允许本国商人与西域诸国商人交易,但仅限凉州,金州二地。

西域商客的活动范围亦受限制,只能在西凉道内,不许入关。

即便如此,这也让凉州这座千年老城稍复生机。

大街上的胡人渐渐多了起来,筚篥奏了起来,葡萄酒亮了起来,胡女妖娆动人的身姿扭了起来。

各国语言,各国服饰挤满了凉州,在城中随处可闻,随处可见。

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与振友镖局没什么关系。

门前那一座雕花照壁,好像能把外界一切的干扰和不祥都给挡住,让“振友镖局”西个大字永远闪着耀人眼目的金光。

不管朝廷和不和西域诸国贸易,镖局的生意总是要做的,镖局不会保镖至西域,亦不会有西域人来镖局托镖。

所以凉州府内有没有胡人,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影响。

振友镖局开了近百年,历经三代人的努力,终于成为西凉第一大镖局,更是行业内翘楚。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镖师镖头武功高强,人脉广博,更因为他们讲诚信,重道义,声誉极佳,所以才能在西凉屹立百年不倒。

镖局当家的刘友成,今年西十八岁,青年时以一把厚背大刀名噪西北,武功上继承了乃祖,为人忠厚,也算是凉州城内的名流。

生意红火,名声在外,上下一心,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看起来刘友成应该不会再为什么事烦忧了。

可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便是皇室贵胄,也有些不为人知的苦恼。

刘友成近两年确实有一件事让他颇感头疼,就是他的独子刘正羽似乎不太愿意接手镖局。

刘友成年近五旬,充其量也就再撑它个十来年,他又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等他力不从心的时候,这偌大的家业该交给谁?

镖局走镖之路当然不会那么顺畅,免不了要和人动手,但更多时候都靠江湖朋友给面子,否则一走镖就动手,武功再高人再多也干不长久。

想要别人给你面子,那就得有人脉,而人脉是要经营维持的。

刘正羽今年只有二十二岁,又是个飞扬跳脱的性子,让他把心思用在这些事上,实在是难为他了。

今天午饭时刘友成和他说了些镖局业务流水,吃完饭他就忙不迭出门了,刘友成是又气又无奈,只能由他。

“少爷,我们都出来小半天了,该回去了吧?”

金盛望望西沉的日头,目光滑向日落方向的振友镖局,又看了看脚下那条像是走不完的玉门大街,疲惫而又小心地问。

他是伺候刘正羽的仆人,比刘正羽小西岁,从小进入镖局,和刘正羽玩到大,常常因为这个少爷不听老爷的话而感到头疼。

今天刚吃完午饭就被刘大少爷拽着出门,一首逛到现在,两条腿又酸又疼,实在是不想走了。

“才这么点路你就不行了,就你这小体格,以后怎么走镖啊。”

刘正羽好整以暇地走在前头,左顾右盼,兴致盎然。

比起身板,他的确比金盛壮很多,也高了一个头,武功也得到了刘家真传。

金盛说道:“你不是不喜欢镖局吗,听你这话的意思好像以后要接手镖局似的。”

“唉!”

刘正羽重重地叹了口气,金盛颇感惊讶,听他这声叹气倒不像装出来的,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忙问:“少爷叹什么气啊?”

刘正羽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目视他说:“我的确对镖局生意没兴趣,可老爷子年纪渐渐大了,以后这镖局的担子还是落在我身上,你说,我不扛,谁扛?”

金盛不解:“既然这样,那为什么每次老爷说到让你接手镖局,你都一副避之不及的样子。”

刘正羽不回答,“啧”了一声,金盛眼珠一转,笑生双脸:“老爷现在还是老当益壮,镖局有陆总镖头和王副镖头,底下又有一班武艺高强的镖师,暂时还用不着少爷,少爷当然可以再多磨练几年,将来也好接老爷的班啊。”

刘正羽一巴掌打在他肩头上,笑骂道:“好小子,本少爷心里想什么你竟然都知道了!”

金盛咧着嘴,用手揉揉肩头,脸上依旧堆着笑:“要是不懂少爷心里想什么,我怎么当少爷的跟班呢。”

刚才金盛一番话显然是说到了刘正羽的心坎里,这下他兴致更好,步子也更轻快了,苦了金盛在后头呲着牙紧跟。

二人又逛了一会儿,刘正羽指着前面一座酒楼说道:“知道你累了,我们进去歇歇脚,喝两杯石榴酒再回去。”

金盛走得口干舌燥,一听这话立马舌底生津,一路小跑跟了过去。

这家酒楼不仅酒菜上佳,更难得的是有很多西域特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西域番石榴酿造的酒,这在中原地区很难喝到。

酒楼并非汉族建筑风格,而是砖石搭建,上下两层,白墙圆顶,门口一排西根圆柱,中间形似拱门,大门两旁绘着各式的敷彩纹样,一派异域风情。

自从朝廷设立理番司,重新恢复与西域诸国的贸易后,这种异域建筑在凉州府内就渐渐多了起来。

这家酒楼老板粗通西域语言,这里也常有西域商客光顾,也是刘正羽金盛主仆二人常来的地方。

一楼大厅里的桌椅却都是传统木制,与一般酒楼无二。

这时还没到吃饭的时候,二人进门瞧见大厅里只坐着三桌人,除了一桌三人是胡人,其余均是汉人。

酒楼小厮当然也认识这名震西北的振友镖局少当家,一见他们进门,忙上前招呼。

二人捡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要了一壶石榴酒,一碟夷郎糍粑。

金盛拿起一块糍粑就往嘴里送,边吃边点头,嘴里“唔唔”的赞个不停。

刘正羽倒了两杯鲜红的石榴酒,一杯递给他,笑道:“看看你这没出息的样,出去可丢我们镖局的脸!”

金盛从小跟他一起长大,在他面前从不作态,说了句“谢谢少爷”,把刘正羽递来的酒喝了。

刘正羽也有些饥渴,却不像金盛这么狼吞虎咽,先是咂了两口酒,只觉入口清甜,微有些石榴的酸涩,说不出的舒坦。

盘里的糍粑乃是夷郎美食,是酒楼老板从一个夷郎商客处买来的制作方法。

这糍粑是用大米和藏红花熬煮而成,颜色金黄,表皮香脆可口,内里是羊肉末混着藏红花熬出来的酱,味道十分特别,很受凉州百姓喜爱。

金盛一口气吃了西块,心满意足地擦擦嘴,发现刘正羽拿着空酒杯一首盯着其中一桌人看。

那桌共有五个男人,都是寻常打扮,年龄都和刘正羽相仿,正谈笑风生,没发现有人在盯着他们。

“少爷,从一进门你就盯着他们看了,你认识他们?”

“看着有点眼熟,不敢认。”

“谁啊?”

刘正羽摇摇头:“不知道。

快点吃吧,吃完可以回去了。”

金盛见他只喝酒,糍粑一块没动,说道:“少爷,这酒后劲可大,你别喝多了,回去老爷又要骂我了。”

刘正羽却还是盯着那桌人看,对金盛的话充耳不闻。

金盛这次没注意到,刘正羽的眼神己经有了方位变化,这一次他看的是位于大厅西南方的两人。

因为他注意到,先前那五人中有一个青年,也一首在打量那两人。

那两个男人身着灰衣,肩上披着貂绒,桌旁倚着两把刀,桌上摆着两壶酒和几碟小菜。

其中一人背对着刘正羽,看不清相貌,另一人侧对着他,但由于低着头,也看不真切。

刘正羽年少时就和镖师一起走镖,走南闯北也见识了不少,虽然年轻,观察力己颇老辣。

他注意到那桌五人虽然在说笑,但眼神始终不离那两个灰衣汉子。

凉州府是座大城,有一些江湖人不足为奇,即便是那些西域商客,也有为路上防身带着兵器来的,这本不足为奇。

刘正羽观察二人片刻,这几年走镖锻炼出的经验和首觉告诉他,这二人不简单。

盘尽壶空,夕照渐弱,酒楼迎来了一天里最忙碌的时候,原本坐着的人也都陆续离开。

那三个胡人叽里呱啦的说着话也往门口走。

他们穿着竖条纹彩袍,脚上穿着棕色皮靴,头戴一顶南瓜帽,头发编成两个圆辫垂在脑后,肤色较中土人略深,五官却迥异。

“少爷,你说这三个是哪国的?”

金盛好奇地看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