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畅读全文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畅读全文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无人粥温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是由作者“无人粥温”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事业型主角老六杀伐果断不降智】穿越大明成为皇太孙朱雄英,原本只想安稳度日,岂料意外获得监国之权。恰逢系统绑定,只要大明国运增强,便可获得奖励。朱雄英露出核善的微笑:皇爷爷,让我监国,你可别后悔。至此,满朝文武以为的‘哄小孩’休闲度日,成了他们此生的梦魇:“杨宪居然敢骗皇爷爷?杀!”“前元余孽居然还想回草原看看?装盒子里,运输方便!”“世家......

主角:朱元璋朱雄英   更新:2024-06-17 09: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雄英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全文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由网络作家“无人粥温”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是由作者“无人粥温”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事业型主角老六杀伐果断不降智】穿越大明成为皇太孙朱雄英,原本只想安稳度日,岂料意外获得监国之权。恰逢系统绑定,只要大明国运增强,便可获得奖励。朱雄英露出核善的微笑:皇爷爷,让我监国,你可别后悔。至此,满朝文武以为的‘哄小孩’休闲度日,成了他们此生的梦魇:“杨宪居然敢骗皇爷爷?杀!”“前元余孽居然还想回草原看看?装盒子里,运输方便!”“世家......

《畅读全文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精彩片段


雨化田漠然接过奏疏,而后放置在朱雄英的案桌之上,

打开一看,朱雄英差点笑出了声。

“北元余孽,如此令人发笑!”

朱雄英摆了摆手,示意雨化田将这封奏疏传到这三位国公一位尚书的手中。

“这....”

李善长看清奏疏之上的内容,瞬间表情古怪起来。

只见奏疏之上,是以元顺帝(明朝史官给的称呼,认为明军攻打大都之时,不加抵抗,实乃顺应天意)的侄子帖塔尔为首的北元余孽上书,请求明朝赠加对于他们生活的银两补贴。

“皇爷爷当年入大都,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顺帝)顺应天意,不加抵抗,为安抚民心,皇爷爷并未对于这些北元余孽大加屠戮,反倒是让他们在应天府定居下来,给予保护。”

“如今,居然说什么思虑亲人家乡,遭逢兵乱,唯有酒肉方可寄托,请求加拨银两?”

“这理由倒是清新脱俗呐!”

朱雄英笑得很开心,只是眼神有点冷。

众人皆是面色古怪。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没错,但是...皇太孙殿下,您这说法就有点偏了。

当年明军入大都,洪武陛下为驱逐北元势力,故而继续用兵向北,而那些没能跑掉或者贪恋中原华贵的北元余孽,则是留在了应天府。

洪武陛下对这些人的处置是....养着,看着。这个看...可不是什么保护,而是实打实的监视!

“殿下,此等无礼要求,驳斥了便是。”

蓝玉满不在乎得开口说了一句。

岂料,这句话说出,众人的眼神瞬间有点古怪。

别说,还真不好驳斥。

因为大明...是立国于元朝暴虐的基础之上的。

善待前朝之人,正是提现大明仁善的一个关键之处。

儒家的‘以德报怨’,此刻反倒是成了这些北元余孽保命的挡箭牌。

朱雄英也不说话,只是笑意吟吟得看向胡惟庸。

这个小人,当真是奸险。

“启禀殿下,老臣以为,不过是多拨一些银两,此事无外乎两种处置。”

“其一,禀报洪武陛下,陛下定夺。”

“其二,稍拨一些,正扬殿下监国的仁德之名。”

李善长略微沉吟,而后开口谏言。

这一番话,他也是经过细细思虑的。

让皇帝陛下定夺,自然是最为稳妥。

而让这位太孙殿下拨一些银两,那才是最好的。

看似是扬朱雄英的‘仁德’之名,实则...是他李善长要借这件事,给群臣散发一个讯号,朱雄英对前朝之事,并不敏感。

于此同时,将朱雄英的锋锐气焰,稍微压制一下,也算是不错!

师徒二人的思虑,在这一刻,极为相思。

朱雄英笑容缓缓收敛,对于李善长的谏言置之不理,看向户部尚书杨思义,开口问道:“杨尚书,这些年来,北元余孽的拨款为几何?”

“还有,若是要增加拨款,又要多少?”

这一番话问出,李善长和胡惟庸对视一眼,而后面容沉稳。

看样子,这位皇太孙殿下是服软了。

确实,

涉及到北元余孽,那可是关切到前朝,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杨宪可以比拟的。

再者说,这就是一个大方向的问题。

朱雄英如何对待这些北元余孽,那些个曾经在北元朝堂做过事的官员,可都是等着双眼看着呢!

杨思义面色难看,缓缓开口道:“启禀殿下,每年拨款,不算房屋,仆役,光是银两花费,便是五万两白银。”

“至于增加拨款,五千两怕是不够。”

一成增拨银两,足可见这位户部尚书对于‘不甚在意’的事情到底有多么抠门。

五千两啊!

这够多少百姓安安稳稳过完一整年?

山西的灾民还在风寒之中哭嚎,在北方戍边的明军还未满甲,抠出钱来给这些只知道吃饭的北元余孽,他杨思义的心在滴血啊!

想到此处,杨思义忍不住抬眸,看向朱雄英。

这眼神之中,竟是满满的幽怨。

年纪虽大,但真的像小媳妇儿。

徐达微微咬牙,拳头攥紧。

若非是那个王保保,他将北元的残余军队彻底消灭,大明朝就不用养着这些废物了。

大胜,却未全歼北元的军伍有生力量,他徐达当真是恨自己不是杀神白起!

胡惟庸看着如此情况,眼珠子一转,轻轻咳嗽一声:

“殿下...”

声音虽小,此刻他心中想的却是多。

“五千两,便当花钱买名声了。”

这一句话,他胡惟庸便是想欺辱朱雄英年龄小,笃定了这位生在皇宫的太孙殿下不知道世事艰难。

五千两不多,

但这就是开个口子。

这个口子一开,这位皇太孙殿下在朝堂之上的口风就不可能硬了。

毕竟...你对前朝余孽‘春风和煦’,对本朝官员‘横眉冷对’,这算个什么事儿啊?

胡惟庸的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

然而,

对于胡惟庸的‘好心谏言’,朱雄英眉宇一挑,没好气得开口道:

“你怎么还站在这儿?”

此话一出,胡惟庸瞬间尴尬。

这一句话的意思,不就是...呈上来就可以了,你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事儿是你有资格讨论的?

堂堂大明中书省参知政事,怎么说也是从二品的官员,放谁眼里都是朝堂重臣,此刻在朱雄英的眼中,却只是个在门口小桌子批阅奏疏的‘低等官员’。

“是...臣有错。”

胡惟庸连忙退下,眼神之中的恨意满满。

主要是..他现在,确实不太够资格。

三位国公自然不用说,就连杨思义这个户部尚书,那也是正儿八经的正二品官员,他这个参知政事,差了这么半级啊!

杨思义深吸一口气,嘴唇略微啜嗫,却怎么也无法将‘殿下,允了吧’这句话说出口。

不是舍不得银两打水漂,纯粹是不忍心看着这位皇太孙殿下低头啊。

李善长面色不变,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仿佛提了谏言之后,此事便与他无关了一般。

朱雄英嘴角微微勾起,眼眸之中泛起杀意:

“我大明向来仁德。”

“既然他们说思念亲人,这五千两..”

“给了!”

最后两个字,如同玄冰寒冷。

小说《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信封打开,看着自家老妻那秀气的文字,朱元璋面上浮现一抹温情,而后...

当信封之中那‘亩产千斤’四个字出现的时候,这位天下共主,洪武陛下,面色骤变!

‘雄英资下,采购此舶来之粮,亩产千斤。试耕一年,收成已在宫中。’

‘今请军令虎符,责重兵日夜守护,盖以种粮,来年托天下民而耕之。’

看到这里,便是早已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朱元璋,此刻伸出的手亦是微微颤抖。

“标儿,你看看你娘的信。”

说罢,便是将信件递给朱标,而后将盒子之中的土豆拿起。

外面表皮略有黑点,但在朱元璋眼中,确实天下最美的画作,也难及其三分。

朱标看完信件,面上亦是难掩震惊之色:

“父皇,此物乃是雄英发现,但母后既然请兵,定然是心中有所计量。”

“若是当真亩产千斤的话,咱们大明....”

朱标后面的话,甚至都有些说不下去了。

“咱们大明的粮产,定然可以翻番,而粮食储备,绝对不止往年一倍这么简单!”

“仓禀实三字,将会在大明重现!”

朱元璋沉声开口,将手中的土豆翻过来覆过去得看。

粮食生产,首先是要人吃,其次再是储存。

百姓吃食,放在首位,那么粮食的储备,便是上不去。

可有了这个土豆就不一样了。

若是当真能达到亩产千斤,只要明年培育一番,再后年让天下百姓耕种....

这就是大明立国的盛世之年!

“毛骧,此物拿下去烹煮。”

“不准任何人进入厨房,靠近者,杀!”

朱元璋将土豆递给毛骧,眼眸之中浮现杀气。

紧接着,便是转身走向书房。

虎符,军令!

如此关切天下百姓吃食的宝物,不可有半分损失!

....

翌日,阳光初洒,应天府之内,百姓早起忙碌。

自从大明立国,没有了战乱的纷扰,百姓们虽然劳累恢复生计,但面上还是由心多了笑意。

这天下的百姓,都是最好的百姓。

他们不图荣华富贵,只求家人吃饱穿暖。

奉天殿内,朱雄英深感无奈。

自个儿皇爷爷这也...太勤快了吧!

这个时辰定下的早朝,放在后世,那就是六点钟上班打卡啊!

这比九九六还要社畜啊?

“今日可有要事奏?”

朱雄英强忍打哈欠的冲动,淡淡开口问道。

此话问出,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很明显,昨天将杨宪剥皮萱草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朱雄英的立威,直接让这些人心头产生了‘敬畏’之感。

谁都明白,这位皇太孙殿下绝非一个软柿子,不是寻常人可以拿捏的。

“启禀殿下,自洪武陛下携太子巡游,昨日文武百官,尽皆恪守官员本职,不敢丝毫懈怠。”

“政务通畅,河西之地今年发了水灾,也有当地的知府上奏疏,禀明救助,恢复工作。”

李善长率先迈步而出,沉声禀报。

这时候,哪怕是他这个中书省左丞相也要给一些面子。

更何况,昨日与胡惟庸商议,也已经确定了接下来的方针了。

“很好,有李相国操劳国事,孤甚为安心。”

朱雄英不咸不淡得夸奖了一句。

李善长微微一笑,回了一句:“谢殿下夸赞。”

而后便是退回到自个儿的位置上去。

如此平和的模样,反倒是让徐达微微皱眉。

以他对于李善长的了解,这家伙绝对不会如此善罢甘休。

且不说昨日丢了面子,单单是皇太孙殿下监国,此人肯定要在朝堂形成倾轧之势,以固中书省的权势。

如今...太反常了。

胡惟庸看着自个儿的恩师回到位置,嘴角微微勾起,而后以手置于身后,略微摆动了一下。

“启禀殿下,臣有要事奏!”

一道声音响起,朱雄英抬眸看去,赫然是正五品官员,御史台殿中侍御史涂节!

此人一出来,朱雄英的微微眯了一下眼睛。

这家伙....他有些印象。

“涂节,你有何要事?”

朱雄英淡淡开口问道,眼神却是看向了一旁的中书省参知政事胡惟庸。

以他所知,涂节这个家伙虽然是御史台的人,但却是胡惟庸的党羽,甚至也有传言称,这家伙是胡惟庸的义子。

后来胡惟庸‘谋反案’,这小子是第一个‘告发’外带第一批被牵连的。

“启禀殿下,臣要弹劾一人!”

涂节昂首,朗声开口。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皆是朝着涂节看去。

御史台风闻奏事,弹劾倒是常事。

只不过....

御史中丞刘伯温才是御史台的第一长官,你涂节上来就弹劾人,多多少少有点儿不给刘伯温面子了吧?

便是连刘伯温,此刻亦是微微皱眉。

他大概想到了点什么。

“哦?御史台弹劾,倒是寻常之事,不过嘛...”

“涂节,你一个正五品的官员,李相刚刚禀报完朝堂政务顺畅,这就跳出来了,多多少少有点不给李相面子了吧?”

朱雄英轻笑着开口问道。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顿时面露恍然之色!

朝堂之上,文官谁敢不给李相面子?

你涂节一个正五品的官员,紧接着李相就跳出来了,这不正好说明是得到李相授意吗?

朱雄英笑意盈盈,看向李善长。

意思也很明显,你李善长要搞事情别遮遮掩掩的,孤直接便揭穿你了!

然而,

李善长这样的老狐狸,岂能承认下这种事情,只是微微行了一礼,开口道:“启禀殿下,御史台乃是洪武陛下设下,其职责便是风闻奏事!”

“老臣主管中书省,对于御史台的风闻弹劾,自然是管不上的。”

说到此处,李善长微微一顿,面色庄严道:“我等为大明臣子,皆为大明做事!”

“只要功于大明,我李善长...又有何面子?”

这一番话说的,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朝堂之上稍微知道一点涂节和胡惟庸关系的官员,心中皆是暗骂‘老狐狸’。

又扯开了和御史台的关系,又将自己说的一心为大明尽忠的模样。

朱雄英也不细究,只是看向涂节开口问道:

“说罢,今日要弹劾何人?”

涂节正了正自己的衣襟,官帽,而后朗声开口:

“启禀殿下,臣,大明御史台殿中侍御史涂节,要弹劾御史中丞,刘伯温!”

小说《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什么?茶陵坦坦翁,刘三吾老先生在文华殿?”

来到皇宫,刚想让侍卫通禀一声,便得知了这样的消息,李善长感觉自己的脑瓜子都是嗡嗡的!

刘三吾,此人何许人也?

或许此人的官位远在自己之下,但是....

这家伙是大儒啊!

而且还是个年纪大的大儒!

便是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在这刘三吾面前,也得乖巧得跟个孙子一般!毕竟他方孝孺跟他刘三吾的孙子也是同岁!

如今却是被皇太孙殿下给请来了?

“李相可要等等?还是我这进去通禀?”

侍卫轻声开口问道。

这已经算是极为贴心了。

“罢了,老夫先行回府,不过是一些政事,倒也不是非要见太孙殿下不可。”

“一会儿上道奏疏过来,也是一样。”

李善长摇了摇头。

朱雄英请到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大儒过来,完全是出乎意料之事。

自己若是当真此时进去,请言钱用勤的事情,这大儒光是一个‘礼’字,都能让自己尽落下风!

他李善长,从不打逆风的仗!

此时不溜,更待何时?

李善长转身就走,那侍卫也是挠了挠头,有点不明白这位相国大人的想法。

既然可以上奏疏,那你李相自个儿过来干什么。

难道是....

吃饱了,溜溜食儿?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老师,那小人以什么不息?”

“靠强君子吗?”

大本堂之内,郎朗读书声刚刚响起,便听到一道稚嫩的声音。

“小人常戚戚,小人穷斯滥矣,此乃先贤之语。十二皇子虽是多有想法,但不可误入歧途矣!”

“殿下好学,但万万不可学皇太孙殿下,徒徒辜负了一身璞玉之姿。”

回答的是严肃的声音。

这一问一答,赫然是如今的十二皇子与大本堂掌书黄子澄。

按理来说,这么无理取闹的问题,教书之人应当是勃然大怒的。

但无奈....

这位十二皇子朱柏,实在是太好学了!

天资不如皇太孙朱雄英,但是这好学的程度,直接甩了朱雄英八条街!

努力的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呢?

“咳咳!”

而就在此时,大本堂的门口,一道轻咳声响起。

众人抬眸看去,正是面色有些尴尬的朱雄英。

背后被人说坏话,不尴尬才奇怪呢!

什么叫做不要学我?

“黄掌书。”

朱雄英笑笑,只是微微行了个拱手。

再看大本堂之内,果然,自家四叔逃课了!

反倒是那十二叔,案桌上的书籍,作业,摞得高高,不愧是日后为大明图书典籍以及大明地理汇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自己这些叔叔,多是多了点,还真没几个废物!

“皇太孙殿下,近日监国,课业落下不少,可是今日补课?”

对于朱雄英,黄子澄便是再气,也只能咽下。

毕竟这政务在身,他怎么敢真的责备?

“算是也算不是吧。”

朱雄英嘿嘿一笑,便是迈步走入大本堂之内,而后径直便是坐在十二皇子朱柏身旁的位置上。

别看这朱柏是自个儿叔叔,但是年龄还没自己大呢!

也难为他只有六岁就开始拽文了。

黄子澄嘴唇微微颤抖了一下,沉声开口道:“太孙殿下,依循规矩,凡是课业迟到之人,皆要在门口站立一个时辰,方才可以进入大本堂习课!”

“如今殿下已然旷课多日,还请殿下明日遵循时辰来上课!”

说罢,便是手一指门外。

如此处置,他黄子澄已经十分给朱雄英面子了。

这大本堂的规矩是迟到罚站,而黄子澄让朱雄英回去,便已然是看在了‘监国太孙’的身份,政务繁忙,情有可原了。

岂料,

原本还准备笑着跟自家这个十二叔打招呼的朱雄英,笑容一滞,转过脸看向黄子澄:“规矩?”

“什么规矩?大本堂的规矩吗?”

“那孤现在就告诉你,孤的规矩就是规矩!”

倒不是他朱雄英不讲道理,但....

你特么大本堂的课业,是早晨开始的!我朱雄英当时在朝议,要不你去奉天殿教课?

“请殿下出去!”

黄子澄皱着眉头,上前一步,俨然是在规矩这件事上,不准备有丝毫退让!

他可以敬朱雄英的监国太孙身份,

但是,他不能容许朱雄英这么嚣张!

就连一旁的朱柏,也是小声开口道:“大侄子,要不你先回东宫吧,一会儿我将课上所讲的,去讲给你听。”

听着比自己小四岁的十二叔的话语,朱雄英哑然失笑。

别说,辈分这玩意儿真是稀奇,自个儿皇爷爷多努努力,说不得日后自己要叫刚出生的婴儿叔叔了。

“请殿下出去!”

看朱雄英没有理会自己,反倒跟十二皇子说话,黄子澄面上的怒意更甚,又是上前一步,。

眼神之中,已然是多了几分凌厉!

若是这位太孙殿下再不遵从规矩,他就要请皇藤,掌手心了。

然而,

就在此时,一道阴柔冰冷的声音响起:“不请而贸然上前,是要刺王杀驾吗?”

紧接着,便是一道白色的人影掠来。

速度之快,甚至连大本堂之内的诸位皇子都没反应过来。

“啊!”

一道痛呼声响起,黄子澄原本严厉的神色之中,出现了些许的痛苦!

这位大本堂的掌书先生,此刻已然被雨化田反手擒拿!

朱柏当即面色大惊:“大侄子,快让人放开黄先生!”

一旁的那些个皇子原本还在昏昏欲睡,抬眼看热闹,此刻看到大侄子朱雄英又出手,将那黄子澄制住了,瞬间开心起来!

哪有孩子不调皮,哪有孩子不想玩?

像朱柏这样喜欢读书的,在老朱家还真的是比较稀罕的,大多都是如同朱棣一般,向往武力!

“皇太孙殿下,你这是....”

“欺辱师长!”

黄子澄咬着牙,除了方才那突如其来的痛楚让其呼出声来之外,便是再也没有一声叫痛!

朱雄英看着面前这个死硬腐儒,总算是明白史书上那著名败家子儿为什么这么头铁了。

合着劣势的时候,也要放狠话呗?

“欺辱师长吗?”

朱雄英淡笑一声,缓缓站起身来,走到黄子澄的面前,轻声开口说了一句:“对不住了,孤今天还真就欺辱师长了!”

“啪!”

一道清脆的响声,回荡在大本堂的房间之内,惊呆众人!

黄子澄眼珠子瞪得浑圆,一脸的难以置信!

迟到还打老师?

皇太孙殿下,你....这么勇的嘛?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