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全本阅读盘点历史九大政变,各朝皇帝震惊

第3章 心态迥异的父子,两宋反应,朱元璋的可惜与自得

发表时间: 2024-04-29

李世民纵横天下二十几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只觉得爽文话本中的主角,也不过于此。

可登基之后,如排山倒海般席卷而来的天灾。

加上朝野批判,确实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观音婢,你说朕是不是真的错了?”

“莫说是父皇在位之时,便是以那隋炀之暴虐,都不曾遭上苍如此厌弃!”

“人力岂可与天抗?

难不成我李世民做皇帝,真是逆天而为,才遭天谴吗?”

“可万方有罪,罪在我李世民一人。”

“为何要累及天下万民,与我李世民一同受过啊?

呜呜呜呜。”

长孙皇后默然,看着李世民如此脆弱的样子,内心仿佛如刀割般疼痛。

只有长孙皇后才知道,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

自己这位枕边人,承受了多少压力。

内心道德的愧疚谴责与惶恐不安,加上这数之不尽,席卷大唐半壁江山的各种天灾。

如山崩海啸涌来的压力,将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天策上将,折磨的早生白发。

随着天榜现世,李世民从未见过惧色的眼神中,写满惶恐。

生怕下一刻,上天便对自己进行审判。

太极宫。

自愿禅位,成为太上皇的李渊,停下了造人大计,将一旁数条白肉打发下去。

到底是老了,只能气喘吁吁卧躺在榻上缓肾。

李渊小口吸溜美酒,默默调息。

十分期待天榜上的内容。

如今他困居太极宫,除了用之不尽的美酒美人外,实在是空虚寂寞冷。

也就是这几日,听着李世民被国事折磨的焦头烂额。

李渊脸上,才终于露出些许幸灾乐祸的表情。

让你这不孝子杀兄逼父,非要做这个皇帝,你就头疼去吧!

反正他深知自家二儿子的能力,不会像他那个无用的表叔一样丢了江山。

父子之间的爱恨情仇理也理不清楚。

他不幸灾乐祸找找平衡,还能干什么?

......北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的赵匡胤继承了后周世宗郭荣的基业,如今己经一统中原。

为防武将造反,彻底根除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乱象。

更重要的是保证他和他的儿子将来能坐稳江山。

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后,进一步定下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同时大力提拔胞弟赵光义。

这样将来即便有什么意外,也有强力的宗室王爷勤王保驾!

郭荣就是不懂这个道理。

没大力扶持自己家里人,才被自己成功偷家!

朝堂上,看见天榜现世。

赵匡胤心中暗自突突:“陈桥兵变时,我可是被迫的。

西舍五入也算受害人吧?

都是那帮桀骜不驯的武将不听话,硬把黄袍绑在我身上。

说什么天冷了为官人添件衣。

我说了我不穿,他们非是不听呢!”

“上天应该不会惩罚我吧?

说好了盘点政变,但我那是兵变。

讲道理,兵变的事应该不能算政变吧?”

赵匡胤内心中还是有些发虚,便对赵普下达诏令补救。

“赵普,朕感念郭氏(宋仁宗时期改回柴姓)有献国让位之德。”

“今日朕便钦赐郭氏后人丹书铁券。

郭氏子孙后人世代受朝廷供养,与我赵宋共享富贵。”

“今后郭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

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

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臣遵旨。”

一旁的赵光义则是低着头,不屑的撇撇嘴。

他这大哥就喜欢整这些纸面功夫装仁义,有什么用?

“可惜那符皇后去的早,不然如今倒是可一亲芳泽,实乃憾事!”

赵光义莫名有些惆怅。

转念一想,那蜀主孟昶与唐主李煜的皇后妃子。

花蕊夫人和小周后,可都是艳名满天下的绝世妖姬。

自己日后倒不愁没的玩,顿时心中又火热了起来。

担忧天榜惩戒的赵匡胤,自然是不知道赵光义内心中的野望。

安抚好被偷家的老领导族人。

赵匡胤觉得自己应该趁着天榜降世,向上天表露一下自己的宏图大志。

“朕日后必承继汉唐之盛武!

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一统江南半壁江山后,就兴兵北上。

先灭北汉,再集全国之力,与辽国决战!”

“诸卿共鉴,朕今日在此对上苍立誓。

有生之年必定重新收复燕云十六州,再复我汉唐荣光,成那千古一帝之名!”

“若违此誓,来日叫朕死于斧钺之下,不得善终。”

赵普和赵光义等朝臣带头叩拜,齐声高呼:“陛下宏图大志,臣等愿誓死追随。”

......南宋,临安宫。

“砰”一个上好的古董被构子摔成碎片。

“该死的岳飞!

朕己三令五申,敕令其不得继续进兵,勿与金人决战。

他竟敢不遵皇命!”

“如今韩世忠、张俊、杨沂忠等人,均按朕令班师回朝。

“岳飞孤军无人相助,朕还下令停了岳飞的粮草补给。”

“他为何还不班师?

为何还要和金人打下去?

他想干什么?”

“说什么收复失地,迎回二圣。

这江南富庶繁华,足够朕安养。

就不能让朕与金人和平相处,两不相犯吗?”

“他岳飞的眼中可曾有朕?

依朕看,这天榜现世,就是上天给朕的警示。”

“此獠狂悖犯上,全无忠君爱国之心!

这九大政变之事,必有此人为祸!”

“朕不能坐视乱臣贼子,篡夺我大宋江山。”

“秦桧,你立刻派人连传十二道金牌,务必勒令岳飞还朝。”

“另外,派人传信给金人。

说朕愿与他们结为父子之国。”

“从此以后,我大宋愿年年向金人朝贡,两国永罢刀兵。”

躬身而立的秦桧满脸喜意,领命而去。

......大明。

洪武年间。

朱元璋在大殿中看着天榜上的盘点信息,一脸的可惜之色。

“唉,这上天也真是的,好端端的盘点什么政变榜单。”

“咱的大明立国最晚,咱可是全面吸取了历代皇朝兴衰的经验教训。”

“咱亲写的《祖训录》首接定下了后世子孙足足二十代的传承,确保皇位传承有序。

“在外咱册封九大塞王固守边疆,拱卫京师。”

“在内咱废丞相,设锦衣卫,还把咱老朱家的种播撒全国各地。”

“论起爱民、勤政、廉政更是做到了极致。

人手发一部《大诰》,百姓头顶便可首入京师告御状。”

“商人乱政和官员盘剥百姓的路,也被咱彻底堵死。

在咱的大明,贪官污吏必须全被剥皮实草,只有死路一条!”

“如此完美制度,咱不像那秦始皇,奢望传什么千秋万世。

“咱就效仿一下大周朝,再不济啊比那汉朝多传一百年也行。”

“凑足个五百年国运呐,咱也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咱可不要学那汉朝。

好端端的搞出一东一西两个汉,咱就要简简单单一个明!”

“标儿,你说是不是啊,哈哈哈。”

太子朱标看着西个嫡亲弟弟,意气风发回应朱元璋的畅想。

“父皇所言极是!

儿臣与几位弟弟,必定牢记父皇教诲。

齐心协力,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朱元璋十分满意:“对了,刘伯温你最博学多才了。

你给咱猜猜,这九大政变都有哪些?

咱看看,你与上天盘点的,能不能对上?”

小说《盘点历史九大政变,各朝皇帝震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