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连晓敏连秋萍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由网络作家“梅东南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其他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是作者““梅东南北”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连晓敏连秋萍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念直接把30亩地都采摘收获了,胡萝卜、土豆、地瓜、西红柿、黄瓜、用大院里之前就有的麻袋装好,都堆放进仓库。南瓜个头儿特别大,一共收获了300多个,每个大约有15到20斤重,直接全堆在仓库的地上。接下来再用意念把地都种上玉米,然后引河水浇了一遍,连晓敏终于退出空间,躺上床沉沉的睡去。......
《完整文集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精彩片段
连晓敏马不停蹄开车过去了仓库。小林正在忙着清点货物,指挥运输人员卸货进仓库。
连晓敏到了以后也跟他一起忙起来,直到晚上十点,小林先回去了,连晓敏一直等到冷链货车把订购的肉类送来,签收结款完毕,终于松了口气。
等到人都走了,她进到仓库,关上大门,把东西全部收进空间仓库,然后锁门回家。
接下来的日子,连晓敏每天也这样忙碌度过,一般上午她都不出门,就在家里用手机下单,以及收那些直接快递到家的东西,每天下午过去跟小林一起忙仓库的事。
抽空她还进空间,把别墅里面的房间都布置好,主卧的一应床品和日常用具、厨卫用品都安置好,三个客房全部清空,暂时什么都没放,以后需要存放东西的时候再利用这里。
书房里也放进了自己平时看的书籍,另外还新买了一批书,也安置到书房。
笔记本电脑新买了20台,水果手机买了最新款30台。抽空都下载了一些各行各业的资料,最先进的打印机备了3台,空白A4纸还有打印用相纸都备了5箱,笔记本,文具也买了不少,放在书房储物柜里。
空间没有网络,但是电脑里面储存下丰富的资料,不论何时都是可以打开看的。
连晓敏还在空间的黑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种子,胡萝卜、南瓜、西红柿,黄瓜各种了2亩地,玉米种了10亩,剩下的都种上地瓜,这样安排下来把这30亩地都种满了。
她发觉自己可以凭意念种植和收获作物,然后直接收进指定的仓库位置,空间真是不断有惊喜!
连晓敏又下单买了几台收割脱壳一体的机器,还有磨面机等等需要的农业设备,以后有时间再种些粮食,尝尝空间的粮食口感怎么样。
空间里种植的作物,除了成熟时间比外界缩短,产量更多、口感稍微好一些以外,并没有更多强化身体的功效。
一晃假日的最后一天到了,下午三点的时候,连晓敏就过去仓库,跟小林结清报酬。
小林离开以后,连晓敏把最后的一批物资收进空间里,摆放到仓库内,然后将两把钥匙送去还给朋友,感谢了对方,然后开车离去。
真是累人啊,这短短一周,花掉了大部分的彩票奖金,来购买物资,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想一周时间花掉8000万买这种物资,那也不容易啊!
连晓敏又在几家金店买了一些黄金首饰,大概花了200万,现在卡里余额还剩下500万左右。
她打算找个好吃的餐厅,想慰劳一下自己,于是就去了市中心新开的商场里,这里的七楼有一家有名的泰国餐厅。点了五个菜,她慢慢的吃着,感觉也许是太累,自己胃口大增,吃了好多啊。
既然觉得很好吃,于是连晓敏让服务员给她下单,这几个菜再每样给她打包20份,她过一会再回来带走。
于是等候的时间,又在这个第一次来的商场逛了起来。
三楼有她平时喜欢的几个品牌服装,从里到外又都买了很多,尤其是内裤和内衣这种消耗品,又选喜欢的牌子各买了100件。
这个商场很高端,连晓敏又逛到一个喜欢的手工品牌,选了里面的一款衬衫,没有任何logo露在外面,专属的有机棉布料,做工精良又极简主义,她买了小码的白色衬衫20件,淡蓝色20件,又选了一款同样没有任何logo的极简风军绿色裤子,什么多余的设计也没有,但就是简约好看,最小码买了10条,中码的买了10条。看见还有同款还有纯黑色的,也各拿了10条。
这些都是她喜欢的风格,舒适,朴素,多买一些留着慢慢穿吧,万一世界末日来临了,也够自己穿的了。
消费能让人快乐,消费能让人放松,买完了物资,最后的一个假日就随便买些喜欢的东西吧。
这几日来她总是感觉到一种紧迫感,算了平时不怎么舍得买的东西,想买啥现在就买,听天由命!
她逛到一楼的名表专柜,买了三块劳力士女表,看到有新款对表,又买了两对。
欧米伽星座系列也不错,选了5块。
欧米伽还有一款黑色皮表带,碟飞系列的,一块七万多,连晓敏也买了5块。
柜台的柜姐也不知道这位是干啥的,一顿豪横,咔咔的买,柜姐兴奋的嘴都快要乐歪了,仔细的打包,点头哈腰给连晓敏送到停车场才走。
时间差不多了,连晓敏没有回去之前的餐厅,干脆打电话,让他们送货到她车的位置。
等服务员把餐盒送来,直接都放进后备箱,然后开车回家。
到了楼下,她把车停在角落,这是一个老旧小区,角落位置并没有监控。
关了车灯,连晓敏在黑暗中将餐盒都收入空间,然后下车关上车门。
此时晚上九点多钟,她四下看了一圈,确定无人,快速的把路虎车也收进空间,放在三座仓库外的那个院子里,这里还停着她买的另外三辆车。
为了这四辆车,她这几天托人陆续买了不少桶汽油。前几天她还买了两辆货运卡车,也都找地方偷偷收进空间。
明天早上,她要坐通勤车照常去港口那边上班,也用不上车,反正都稳稳的放在空间,以防随时出现意外。
就这样,连晓敏上了楼,舒服的洗了澡,放松了一下心情,又把屋子里整理得差不多的个人物品,大部分重要东西都收入了空间,不重要的就留在外面继续使用,也无所谓了。
临睡前她再次进入空间,简单的巡视一圈,看着装着各种物资的三间仓库,连晓敏实在是对自己很满意。
再看那边刚种不久的田地,经过这几日,作物也已经熟了,初步估计大概是五天左右就能成熟。空间里也有更多值得她慢慢探索的能力。
好笑的是,西红柿黄瓜那些她并没有架秧,成熟了都躺在地上满地爬,看起来乱糟糟的,但特别水灵。
她用意念直接把30亩地都采摘收获了,胡萝卜、土豆、地瓜、西红柿、黄瓜、用大院里之前就有的麻袋装好,都堆放进仓库。
南瓜个头儿特别大,一共收获了300多个,每个大约有15到20斤重,直接全堆在仓库的地上。
接下来再用意念把地都种上玉米,然后引河水浇了一遍,连晓敏终于退出空间,躺上床沉沉的睡去。
(滴~宝子们,穿越异时空的年代架空文,请还没有来得及寄存脑子的旅客,先来此处寄存一下哈~架空文呦~)
连晓敏拎着背篓,刚想走出胡同,又想到自己现在是吃了易容丹后的容貌,反正凭自己的大力气和身手,现在也是真的谁也不怕,于是干脆脚步停在胡同口,跟那个细高挑儿说:“这位大哥,我想见一下你们老大,有点好货想出给你们。”
“啥好货呀?”细高挑刚才看见这小兄弟卖货了,还真不错,所以也感兴趣地问。
连晓敏从背篓里拿出一个白布袋子打开,实则从空间里掏出两块手表,一块黑色皮带儿的男表,还有一块红色皮带的小巧的女表。
这些都是她从批发市场那家要黄了的年代店铺买的,总共有八千多块呢。
细高挑儿盯着两块手表,眼神儿刷亮,“行啊,你跟我来吧!”他冲三五米外另一个人打声招呼,让他来这边看着胡同口,然后转身带着连晓敏往旁边一条胡同深处走去。
这条胡同挺深,拐了三次弯儿才到地方。连晓敏跟着他进了一个院子,细高挑儿回身把院门拴上了。
院子不小,有一百来平,院里此时有四个人,三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在那堂屋门口进进出出搬东西干着活,另外还有一个看年龄有五十左右岁的黑瘦老头,坐在当院儿的一棵大槐树底下喝茶水。
细高挑一进来就冲他走过去了。
“钱爷,这个小兄弟手里货不错,问咱们收不收,是手表。”
那个钱爷穿着灰布开衫,黑色裤子,穿的很整齐干净,坐在那,连晓敏看这小老头也是干瘦的身板,身高也就1米65那样,看着到很精神,长得也算周正,没什么凶像。
他看了看连晓敏,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客气的说了声请坐。
细高挑儿站在旁边,顺势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连晓敏倒了杯茶水,他给自己也倒了杯,一口喝了,然后介绍说:“小兄弟,我叫顺喜,这位是钱爷,钱爷在这儿说了算,你看着跟他谈就行。”
钱爷让顺喜也坐下,然后看着连晓敏说:“小兄弟怎么称呼?手表什么价出?”口气很和气。
连晓敏又掏出两块手表放在桌上,给钱爷看:“钱爷,叫我林子就行。就是这样的手表,你看看怎么样,这是从港市那边过来的新样式,咱这边没有,一块表我60块钱出。”
钱爷伸手拿起两块表仔细看,真不错,心里也有点激动,说:“听小兄弟这话的意思是,你还有?有多少块?”他心里琢磨,现在市面上手表凭票买的话70到80左右,不带票得100往上了,这价格可以拿。
连晓敏说:“表可以给你20块,另外我还有军大衣,棉花,看你要不要。军大衣40一件,有20件,棉花2块5毛一斤,有三百斤。”
钱爷点点头,直接爽快的说:“可以,我都要了。”
旁边的顺喜也很高兴,跟连晓敏说:“林子兄弟,我刚才看见你卖猪肉粮食来着?你还有吗?”
连晓敏回答:“顺喜哥,猪肉现在不多了,粮食我可以给你们一批,大米白面,没磨的玉米粒,你们要多少?不过这个要明天晚上取货交易。至于手表和军大衣是现成的,现在就能跟我去拿。”
顺喜高兴的看着钱爷,钱爷沉思了一下,说:“林子,我们这边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一口拿下太多粮食,能不能先付一部分钱,卖了再结?”
顺喜也跟着说:“是啊林子小兄弟,合作长了你就知道,钱爷带着咱几个办事讲究,咱们这规模不大,但都是敞亮人,肯定可靠。”
连晓敏想了想,觉得也行,短短的接触她对钱爷和顺喜的感觉还不坏,她也想找人帮她卖粮食,干脆按他们说的方式合作,也省了自己零卖的力气。
于是也点头说:“可以,白面、大米各1000斤、玉米粒5000斤,先给你们这些,米面6毛一斤,玉米粒3毛5一斤,还有地瓜5000斤,1毛钱一斤,按这个结给我如何?”
钱爷说没问题。于是他们又商定了,由钱爷这边准备一个院子,把地址给了连晓敏,又给她一副钥匙,今晚上连晓敏会把货送过去,明早钱爷他们直接去取货。连晓敏以后会隔些天就过来结账。
很快谈好了这些,连晓敏带着钱爷他们去取手表和军大衣、棉花,顺喜还是回去了黑市管事,钱爷又叫了院子里的二荣、小四。
二荣二十来岁,是个圆脸儿眯眯眼,小四长的瘦得跟猴子似的,年龄在这里看着最小,十六七的样子,看上去聪明灵活。两人拉着一个板车,都跟着钱爷去了。
院子里还留下一个叫顾大壮的青年,看着有二十五六岁,个子很高,比顺喜还高,顺喜有1米78,大壮得有1米82,看着就很壮实,留在院子里看家。
边走边唠嗑,连晓敏了解到,钱爷带着手下五个人,就管着公社这小黑市。
平时顺喜和另外一个叫小毛的,他们俩负责在胡同看着望风儿,收钱。卖货交3毛,买家交1毛。
另外的小四和二荣,顾大壮,平时主要负责卖货,找路子交易。
钱爷有一些人脉,在这边也吃得开,一直就带着他们几个混口饭吃。
连晓敏带着钱爷三个人去了之前想好的那个破庙,她觉着时间够,正好一勺烩了,干脆都在这边交易。
走了不到十五分钟就到了破庙外面,连晓敏让他们等着,自己假装进去那个院子,溜到在后边看不见的地方,快速拿出5个麻袋装的棉花,每个袋子里是60斤。另外将20件军大衣拿出,下面地上铺块大黑布,直接放在布上摞好。
又往手上的袋子里多装了18块手表,其中有五块是女表,13块男表。之前的两块,钱爷已经拿去了。
放完东西,连晓敏马上走出来,再带他们三人进里面去。
三人看到货,很高兴,他们很久没有这么好的货了,尤其那军大衣,拿出去就得疯抢,这可是这时代最时髦的了。
还有麻袋里那雪白的棉花,这也是最紧俏的,眼看冬天就来了,大家都想要。
很快就点清楚了20件军大衣,小四和二龙把军大衣用黑布一包,直接放在板车上,又把5个麻袋放上去,正好满满一车。
连晓敏把手里拎着的装表的袋子,直接交到钱爷手中,钱爷每一块表都查看仔细,确定没问题,也把自己手里装钱的袋子交给连晓敏。
连晓敏数了一下,2750块钱没错。于是钱货两清,钱爷他们就走了。
起床后,连晓敏快速的穿好衣服,这东北的秋天真冷啊,出了被窝就感受到一股冷气袭来。记得前世,东北十月底就开始陆续供暖了。
她把小福也叫起来了,小福听说今天出门,很高兴的让姐姐给快点穿衣服。连晓敏从空间翻出一套稍微有点厚度的小衣服,给小福套上。
深蓝色的薄棉小外套,黑色绒布的小裤子,小福见到自己也有新衣服穿了,开心的咧嘴笑:“结结,结结好~”
连晓敏也乐了,这小娃子,这么一点儿的小人儿,就喜欢新衣服了,还穿了新衣服就知道姐姐好。
她带着小福去当院儿洗漱后,拿出来几个包子吃了,还每人喝了一杯牛奶。
看着小福喝的甜嘴巴舌的小样儿,心理年龄33的老阿姨连晓敏琢磨,自己这具身体也才13啊,她一边吨吨吨地喝着牛奶一边想,谁还不是个宝宝啊,也要补充营养!她现在身高才一米五,不行不行,她要长大个儿!
小丫早上六点多就醒过一次,已经喂过了奶。临出门又给她换了一次纸尿裤,把她裹上小包被放在竹篓里,让她继续睡。其实背上竹篓的时候,就把小丫送到了空间里的卧室大床上稳稳的躺着了。
小福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连晓敏抱起小福往外走,她刻意避着点儿人出门,这时候大家都在上工,外面本来也没什么人。
她家在山脚边儿,离村口比较远,但有另个好处,正好能走后边靠山的一条林间小路,直接出村去公社,这样走,直线距离还更近便不少。
这条小路更碰不上啥人了,这几天她没事就出来溜达,地形都掌握了。
连晓敏吃了大力丸,现在力气大的很,抱着小福走的健步如飞。从村里到公社,大约20里地。
她走了一段路,见根本没有人,就从空间拿出一辆黑色的最小型电动车,还带踏板的,骑上去更稳当。
她给小福又套了一件厚斗篷挡风,斗篷上的连帽也扣上他的小脑袋,让小福的小身体坐在自己两腿上,再拿出一根布带把自己的身体和小福的小身子给系上。
连晓敏伸左臂也微微搂着点儿怀中的小娃儿,右手单手扶车把,骑上电动车走起,这操作一顿666,愉快的骑向公社。
听说村里是有牛车的,这20里地,牛车估计要走很久吧,反正她的小电动开起来,也就半小时就到了。
一路上小福都很开心,他从来没坐过车,以为姐姐带着她玩儿,看到一路的风景,真开心呐!
连晓敏也很开心,路过一片金黄的农田,她骑着小电动缓缓驶过,心中还涌现出一点儿豪迈之情来。
想她一个2023年的人,业界精英,现在就咔嚓一下子,毫无准备的混村儿里了。她不知道自己的一身本事,是不是就这样浪费了。不过咸鱼的本心,劝慰住了自己个儿的灵魂——这北国田园风光,这不也老美了么!这个时代有这么时代的美好,是现代人根本感受不到的。
怀里还搂着个贼可爱的小娃子,挥舞着小手手,小奶音儿一个劲儿的吖吖诉说着兴奋,连晓敏更是心情舒畅!
快到公社的时候,连晓敏停了下来,把车收进空间。小福第一次坐车,觉得新鲜极了,一路上小嘴儿就没停下,短短的词儿一顿往外冒。
连晓敏收好他的斗篷,抱着小娃子,往公社走了最后的一里地,一边对他说:“小福,姐姐跟你说,姐姐带小福坐车车不要告诉别人哦,姐姐只带小福玩儿。”
也不知道小娃听不听得懂,反正看他很认真的点点小脑袋,咧着嘴说:“结结,不说。”还用小手指头在嘴上比划着嘘嘘。
真是被可爱的小娃子又戳到了老阿姨的心,连晓敏又在小福的小脸上啾啾了两下。
很快走到了公社,连晓敏一路打听着走到了供销社,站在门口仔细端详了一下,心想,原来60年代的供销社是这个样子的。门脸不小,四扇开的木门,上端挂着一块大牌子写着:人民供销社。
走进去,里面很宽敞,一共两层楼,一楼一进门就是一溜儿的玻璃柜台,食品类除了有一处卖散装糖块,和水果罐头的,其他一律没有。就连传说中的糕点那些现在也根本看不见,可真是饥荒年啊。
连晓敏本来还想看看这年代的糕点啥样呢,记得自己小时候吃过九十年代的点心匣子,啥味儿忘了。
供销社里日用杂货倒是都有,可是连晓敏根本就没有票,她只是来这里看一看的,做到心里有数,了解一下这个时代供销社都有些什么,什么价格。
柜台后面有两个售货员,都是女同志,一个20岁上下、长脸儿的年轻姑娘,另一个是看着有35岁以上的妇女,大饼脸,浓眉大眼。
这俩人坐在一块儿唠嗑,柜台边有两三个顾客,都在自己看。连晓敏快速地看了看货品,其中注意到那种搪瓷盆和暖水瓶,就跟她空间里之前囤货的那一批,特别类似,图案都是一个风格的。
连晓敏又上了二楼看了一圈,二楼主要是布匹,也就只有两三种颜色的机织棉布,黑色、白色、灰色的。
棉布柜台旁边,是成衣柜台,墙上挂着成衣,但只有两三款。衣服一款是冬装,藏蓝色的棉袄棉裤,好像还有黑色的同款,另一款成衣就是长袖白衬衫,黑色的单裤,军绿色的单裤,其他啥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基本没人买成衣。
卖鞋的柜台倒是货不少,有厚棉鞋、胶鞋、雨鞋。黑色的绿色的,也就这些。
二楼也是两个女售货员,一个40多岁的妇女,梳着胡兰头,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一点的姑娘,有点黑,梳着一条大辫子。另外还有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八九的小伙子,还带个眼镜,像是一个算账的会计,正从后边办公室走出来,往楼下去。
连晓敏问了一下女售货员,这个棉布怎么卖,对方也没有传说中的态度有多不好,回答说要布票加6毛钱一尺。连晓敏算了下,三尺是1米,也就是1米布一块八。
一天很快过去,晌午的时候连秋萍回来过一趟,做了点吃的,又匆匆去地里了。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玉芳带着小凤先回了家,小凤儿太小,回来就爬上炕要睡一觉。
李玉芳就说:“晓敏,你在家带她吧,我出去再捡一趟柴火。”
可真是个勤快闲不住的小姑娘,她回来的时候已经带着一篮子野菜了。
连晓敏点点头答应,把小凤儿捞起来,直接抱过去自己住的那屋,让她睡在炕梢。小福也困了,哄着小福也睡一会儿。
小丫倒是醒了,给她又冲了奶粉,喂她喝。
怕吵醒另外两个娃,连晓敏就抱着小丫到了院子里,坐在椅子上。
想到应该给小凤儿也喝点奶,看着小娃子焦黄的头发,一脸的营养不良,真心疼。
一个小时后,俩睡觉的小娃都醒了,于是连晓敏又冲了一大碗奶粉,她没用奶瓶。
一碗奶,喂小凤儿喝一半,喂小福喝一半。
小凤儿都不知道这是啥,以为是糖水,就知道是甜的。连晓敏就说这是糖水,姐姐给你喝你别告诉别人哈。
小凤儿脑袋上顶个小揪揪,看着连晓敏使劲儿的点一下头,那可爱的小样儿,真招人稀罕!
连晓敏也“啾啾”了两口,让小凤和小福坐炕上一起玩儿。
李向海下午并没有回来,一直到傍晚,天擦黑的时候,他才终于风尘仆仆的回来了,还扛回一袋粮食。
他进了院子赶紧关上院门,连秋萍马上迎了上去,帮他把袋子卸到灶房里,紧张的问:“怎么样?咋才回来,你中午没回来我就跟大队长说了,下午也请假。”
李向海点了点头,和连秋萍一块进了连晓敏几个孩子的屋。几人坐到炕沿上,连秋萍把煤油灯点着,屋里亮起来。
李向海对连晓敏说:“晓敏,姑父今天想了想,还是去一趟建业县城好,县城的收购站听说给的更多。”
连秋萍说:“难怪你这个点儿才回来,那个去县城的班车就只能这么个时间往回来,一天两趟。”
李向海继续说:“这两根参这么好,应该拿个好价钱,要不亏得慌不是。我找到县城里的收购站,是按一根人参600块钱,两根1200块。这是好参呐!值这个价!本来要是能多点时间慢慢联系到个人收的话,能多点儿,但是咱也没那功夫碰机会,收购站是最简单的。”
李向海一边说一边从里怀掏出一叠钱,递给连晓敏,然后看着连秋萍继续说:“我费了老大劲,找到火车站后边一个黑市,买着一百斤高粱米,这也就是县城有,咱公社可够呛。现在各处的粮店干脆没粮食了,拿着粮票去也根本没有,只能找黑市的人换,4毛钱一斤,一共花了40。”
要知道凭粮票在粮店买高粱米的话,一斤也就一毛钱。不过现在粮店根本没有粮食卖,黑市的价格是要高几倍的。
买粮的钱本来姑父要出,但连晓敏没让,她把手中的一沓钱展开,拿出四张大团结又塞回给姑父手里。
连晓敏攥着手中的一捆钱,1160块,在这时候可是不老少,一般的农村人家里存款有个几十块就不错了。
连晓敏对姑父和姑姑说:“姑,姑父,我们仨在三道沟村落户的事情真能办下来吗?如果能的话,这回我就有钱盖房子了。”
连秋萍看着连晓敏手里攥的钱,笑着说:“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老些票子呐,晓敏,你可收好了别出啥事,这是你们三个孩子以后的家底啊,就指着这个钱,你们好好长大。大队长是你姑父大表哥,没什么问题。”
她转头看着李向海:“你今晚吃完饭就去胜利哥家里一趟,把这事跟他商量商量,这白天双抢都挺累的,也不好说话。今天你是独一份一天没上工的,也就是大队长是你表哥。”
李向海点点头说行,又问连晓敏:“你们来的时候,村长开了介绍信吧,把那个拿出来办落户关系要用。”
连晓敏翻出来介绍信,还有家里以前的旧户口本,都放在一起的。这些在她穿过来的时候,就发现揣在衣服里兜,她就收起来了。
连晓敏递给了姑父,说:“姑父,如果顺利办下来,那我们仨就单落一个户吧,以后我会好好养大两个弟妹的。”
连秋萍听到这话,心里不是滋味,她摸了摸连晓敏的头:“晓敏,你也是个孩子啊,既然到了咱村上,姑肯定也会照应你们的。”
连晓敏握住连秋萍的手,说:“姑,我今年都13岁了,而且我从小力气就大,你是知道的,干农活、去上工也行,要不,我还会打猎,我可以给村里打猎挣工分,总之你放心吧。”
连秋萍笑了笑,对李向海说:“这一点真是,你可不知道,晓敏随他爹,我大哥李大山,从小就力气大,搁在古代啥的,那叫天生神力,唉,谁知道出了这么个事儿。”说着眼圈又红了。
连晓敏虽然没有切身的心痛,毕竟他也没见过这个时空的父亲,和那些死去的家人,但是也跟着声音哽咽了。
李向海为了打破伤心的氛围,赶紧叉开话:“晓敏啊,你要记得以后在这边生活,千万别去深山里啊,咱们东北这嘎达,那大山,老大了,虽然物资丰富,但是也危险,就是那专业的老炮手(猎人),也得多带点人手,你一个小娃子,可不敢轻易进深山呐。”
连晓敏也没多说什么,就点头应和着说知道了。
不过她心里很高兴,东北到处是宝啊。以自己的身手,还有空间这个大神器,到哪儿都不带怕的。
东北的深山老岭,肯定特别好,肯定要去见识一下。以后若是能多打点猎物换钱,再买东西花钱、平时生活用度这些,表面也有个出处。
说了一会儿话,姑姑就抱着小凤儿出去做饭了。
晚饭后,李向海出了门,直奔大队长张胜利家去了。
连晓敏趁屋里没别人了,又冲了奶粉,给小丫喂了奶。小福也肯定没吃饱,又用铝饭盒装了半盒稀饭,半盒肉沫蒸蛋,用勺子喂他吃了。
她空间里的饭菜多的是。小福吃的真香,不知道为啥姐姐总能变出好吃的,一边吃一边笑眯眯的盯着饭盒,一口等不了一口的,小嘴儿咕囔咕囔地动着。
第二天,连晓敏早早地就从空间别墅的大床上醒来了,过了—天她就有点想弟妹了,不打算再多待,今天就准备回去。
这县城也没啥意思,还是回三道沟村里吧,世道乱,村里好歹也就是过平淡日子。
早上不到八点,先去了—趟杨树胡同孔大婶家,敲了敲院门,不—会大婶出来开门,昨晚她到了医院,有值班的医生给小孙子看病,打了退烧针,又输了—瓶液,后半夜的时候,就退烧了,睡的安安稳稳。
医生见已经不烧了,早上就允许她抱着娃子回家了,临走给开了口服药。
大娘这也是刚到家不久,看着很疲惫。
她把连晓敏让到屋里,两个娃都醒着,小丫头坐在炕上,小男娃躺着,但眼睛骨碌碌转,侧脸儿好奇地盯着进来的人瞅。
连晓敏到现在还没吃易容解药,此时还是小玉的模样。
“孔大娘,小娃子怎么样了?看样是退烧了?”
大娘感激的看着她答道:“昨天半夜就退了,医生说只要能退烧见好,就可以先回来了,还给开了儿童的西药片子吃。”
连晓敏摸摸小娃的小脑袋,的确不烧了,脸色也好了很多,旁边放着个空碗,估计刚吃了东西。
“姑娘啊,你说我这脑子,昨天我也没问问你叫啥,我以后得让两个娃记住你的大恩呐!”孔大娘说。
“大娘,叫我小玉就行。”
她赶忙拍了拍躺着的小娃的小肩膀,又看了看孙女,说“小宝,翠翠,你们要记住小玉姐帮了咱家,救了小宝啊!”
翠翠扬起小脸儿认真的说:“谢谢小玉姐救了我小弟!米粥真好喝。”
躺着的小娃也张开小嘴儿,用小奶音儿说:“谢谢小玉姐姐,我也喝啦!香!”
连晓敏也咧嘴笑了,说不用谢,俩娃真可爱。
又想家里弟妹了,上午九点有—班车,把东西留下,—会就直接去坐车,中午就能到公社了。
连晓敏打开背篓,先拿出—身黑色的棉袄棉裤,递给大娘:“眼瞅着,都马上快到十—月份了,大娘你把这身棉衣服留着穿吧,别再也冻病了。”
又把背篓里的粮食都拿出来,继续说:“另外我拿了五十斤白面,三十斤小米,还有—兜子鸡蛋,五斤红糖,这些东西你找地方藏好了,慢慢吃。”
大娘见着这些东西,都看傻了,没想到还有这些物资,俩娃子能吃上饭了,前几天她都不知道咋活,家里本来条件也不错,可是摊上事了,如今就剩自己带着俩小娃子……
“大娘,以后有机会我再来县城,还会再给你送—些。也算是值当了昨晚从你这儿得的宝贝,你也不用有啥负担。”
又想起来,从兜里掏了—大把花花绿绿的糖纸包的糖块,放在炕上,留给俩小娃吃,然后就起身打个招呼走了。
孔大娘送她出门,倚在门边久久注视着她离开的身影。
离开杨树胡同,连晓敏找了个没人的地方,闪身进入空间,这回吃下—颗易容丹解药,恢复自己的本来模样,又换回这次出门时穿的那身衣服。
收拾妥当,出了空间,往班车点赶去,又是—溜小跑,九点钟前终于赶到了地方。
连晓敏按时上了车,买了—张车票,6毛钱,挑了—个靠窗户的座位坐下。
车开动了,这时代的都是土路,—开车带起—顿尘土,连晓敏赶紧把车窗关严实,哎妈呀这个土啊!呛死了,要鲨人啊,淹没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