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谭一两谭老爹的现代都市小说《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畅销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易烟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现已上架,主角是谭一两谭老爹,作者“易烟云”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谭家捡来了一个女娃娃,本以为是贫苦生活的雪上加霜,没想到女娃娃进家后,不下蛋的鸡下了一院子的蛋、长不出东西的地皮开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还翻倍地长!痴傻的儿子不傻了,久病缠身的儿子也病好了,六儿子金榜题名、出人头地了!整个就是个旺爹旺哥旺全家的小锦鲤!就当全家将这个妹妹宠上天时,家里却来了一个预谋将花连盆端走的避世王爷……...
《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畅销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谭老爹以为自己是看错了,揉了揉眼睛,蹲下身颤抖着手摸了摸鸡蛋,“我滴亲娘啊,这都是真的?!”
谭一两拿起一颗鸡蛋往嘴里一敲,眯着眼睛甜丝丝道:“爹,是真的,还新鲜得很!”
谭老爹拿拿起一个往嘴里一敲,鲜香甜口,那味道的确是真的,吃得他眼泪汪汪。
谭二钱走过来,说道:“爹,这些鸡蛋要是拿去县里卖,怕是能有不少银子。”
谭老爹缓缓起身,“这么多,能卖得完吗?”
现在正是七月,大热天的,这么多鸡蛋要是卖不完,时间一长,怕是会坏了去。
谭二钱正色点头道:“能卖,一定能卖。”
谭老爹见他如此笃定,点头道:“那好,明个爹跟着你们一同去。”
“嗯!”谭家两兄弟笑眯眯的点头。
谭老爹进屋拿篮子,“来,来,我们先将院子里的鸡蛋都捡了。”
“是,爹。”
“把老四老五也叫来,一起捡。”
“好嘞!”
这鸡蛋实在太多。
一家人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才收拾好,到了深夜纷纷倒头睡了。
翌日清晨,天蒙蒙亮。
一声鸡鸣。
谭老爹几乎是跳起来的,朝着谭一两的屁股一拍,“老大,起床,快起床!”
“是,爹。”谭一两揉了揉眼睛,将谭二钱一并拽起来了。
几个哥哥动了,另外两个小的也一并跟着起来。
谭老爹去村南口的周家借了板车,来到门口,朝里唤,“一两,快,把鸡蛋搬来!”
“来了,爹!”
谭一两抱着篮子将鸡蛋放在板车上面。
因为鸡蛋真的太多,他们怕被村里人诟病,所以拿着东西盖着。
父子三人赶着大多村民起来之前,去了平阳县。
平阳县是个穷乡僻野的苦县,再加上从封平村到县里,走路也就需要一个多时辰左右,所以村民大多喜欢去县里,而不是较远的镇上。
谭家父子拖着板车累一些,但急着赶路,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他们在县里的菜市口停下,挂了一个牌子,叫卖起来。
许是因为眼生,路过的人都会瞅一眼,但是也因为眼生,所以都不买。
谭老爹从来没有做过生意,一下有些急了。
“这咋办啊,怎么还没人来买?这么多鸡蛋,难道我们又拖回去?”
谭一两干粗活还行,但卖鸡蛋还是干不来,蹲在地上,抓着头道:“爹,别急,再等等,再等等,我们上次也是这样,后来还是有人买了。”
县里的人不多,有钱人更不多,能买得起鸡蛋的也就那么几个,他们昨天才卖了几十鸡蛋,当然好卖,现在就不一定了。
谭二钱抱着双臂,垂着头沉思半响后,拿出笔和字写了几个大字,“爹,大哥,你们别急,我有办法。”
谭老爹和谭一两一起抬头,“什么办法?”
谭二钱将写好的字,举起来说道:“送鸡蛋。”
“送鸡蛋?!”谭老爹和谭一两懵了,都心想难道这孩子又傻了?
“这鸡蛋哪里有白送的,二钱啊,你别闹了。”
谭二钱笑道:“爹,二哥,你们就等着看吧。”
他说罢,找了一块石头跳上去,站起来喊道:“送鸡蛋啦!送鸡蛋啦!”
小说《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入夜之后。
老谭家的孩子们闹腾了一天也都睡下了。
谭大妈拿起薄被子轻轻盖在小七月和谭六斤的身上,拽了拽鼾声四起的谭老爹。
“他爹,他爹。”
谭老爹闻声连忙坐起说道:“怎么了?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谭大妈朝里屋瞅了一眼,见着没动静了,小声朝谭老爹问道:“他爹,你说三元这孩子的病已经好了,我们要不要托人去寻一寻。”
谭老爹连忙道:“寻什么?”
谭大妈压低了声音,确定里屋的孩子听不到,“当然是寻这孩子的亲生父亲母亲。”
谭老爹听罢,躺下来,拉了拉被子,说道:“有什么好寻的,能把孩子丢掉的人家能是什么好人,我们既然已经养了,那就是我们亲生的,以后不要再提这事。”
谭大妈伸手掐了他一下说道:“你傻啊你,三元那孩子身上那块玉瞧着就是价值连城,一定是出生在什么富贵人家,如果能找到他的亲生父母,那他也就不用跟着我们一起吃苦了。”
她说着不禁想到这些年带着这孩子四处求医的日子,双眸渐渐有些湿润,“这孩子,就是被我们给耽搁了,不然这病也不会拖到这个时候。”
谭老爹见她如此,一下心软了,缓缓坐起身,搂着着她说道:“好好,好,听你的,听你的,等什么时候去镇上,我就拿着这块玉佩去街上寻。”
谭大妈擦了擦眼睛,点头,“嗯!这还差不多。”
谭老爹这才松了口气,将谭大妈搂得更紧了。
翌日一早。
里长家的婆娘因为失足摔瞎了眼的事情传遍了整个村子。
陈大妈就是个爱热闹的,在老谭家门口叽叽喳喳说道:“这个刘大姐也真是命背,摔就摔吧,这眼睛还磕到石头上了,听说啊!那眼珠子都裂开了,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村头老张家的媳妇笑嘻嘻挤眉弄眼道:“还不是平常做多了亏心事,不然哪会出这种事。”
陈大妈连连点头,“没错,没错。”
那个刘氏平日里仗着自家那位里长得身份,对村里的婆娘们没少使唤,她们早就怀恨在心。
如今刘氏倒霉,她们比谁都要乐。
谭大妈在屋里喂奶听到了她们的闲言碎语,也并未有多开心,只是抱着小七月小声说道:“我们的七月啊,以后千万不要学她们落井下石坏心眼。”
小七月好似听到了一般,抓了两下肉嘟嘟的小手,加快速度吸了几口奶。
谭大妈笑着拿手逗了逗他的小脸蛋。
陈大妈在外面还时不时朝家屋里的谭大妈看着,脸上满是嫉妒,“还是万妹子命好,虽然穷是穷了一些,但是丈夫疼,儿子乖~”
她的话里透着一股子酸味。
老张家的媳妇虽是个年轻的,但也深知其中之意,故意提高声量说道:“这丈夫疼有什么用?还不是要被饿死?儿子乖有什么用还不是傻子,陈婶,我看啊,这封平村还是你日子过得最好。”
陈大妈和陈大爷虽年纪大体力比不上其他家,但是儿子还算是有出息。
大儿子在县城的药房里当伙计,二儿子在曹县令家当厨子,一家人虽然没种上几块地,但是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吃穿不愁,甚至还能有点余钱。
所以她得意得很,挑眉弄眼的说道:“这人啊,还是要看命,我啊就是命好,生了几个好儿子,不像有些人命不好,儿子生得再多也没用!”
也不知是不是她们的声音太大,吵着小七月不能安心吃奶,她眉头微微一皱。
只见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突然闪过闪过一道惊雷,直直地劈到了陈大妈和老张家媳妇身旁的一棵大树上。
顿时火光四溅,一棵不大的小樟树直接被烧没了。
陈大妈和老张家媳妇虽躲过了一劫,但是整人都吓懵了。
尤其是老张家媳妇她瞪着一双圆鼓鼓的眼睛,朝自己的嘴一连打了好几下,“我滴个老天啊!这话还是不能乱说,竟然遭雷劈了!”
她说罢,腿一软,朝地上摔去。
清早,天才刚亮。
谭老爹背着菜籽和稻子准备去烂地种菜,才刚出院门,就碰到了里长家的婆娘。
里长家的婆娘刘氏是平阳县一卖鱼商贩的女儿,虽算不上富贵,但也从不缺衣少食,不过就是染了一些商人气,喜欢精打细算,斤斤计较。
她凶神恶煞地冲进了院,横眉竖眼道:“老谭家的,全年我家是不是给了你一只母鸡?”
谭老爹愣了一下,回道:“没错,的确是给过一只母鸡我们。”
刘氏双手叉腰,昂着头道:“那好,现在把鸡还给我们。”
抱着孩子出门的谭大妈眉头一皱,说道:“里长家的,这鸡可是你们赔给我们的,现在又要我们还回去,没有这个道理。”
刘氏伸出手指着谭大妈说道:“那鸡哪里是我们赔给你们的,明明就是你们那天拿着斧头去抢的!快,快还给我们!不然,小心我去县里报官!”
这个刘氏是出名的不讲道理,她今个一定是铁了心的要这只母鸡。
“不行,鸡既然已经给了我们,就是我们家的!”谭老爹大步走来,气冲冲地放下了背篓。
刘氏一听,连忙跺了两下脚,往大腿一拍,又哭又喊,“老谭家的欺负人啊!抢走了我们家的老母鸡不肯还呀!”
她的声音极大。
把谭大妈手里得小七月给吓醒了。
小七月哇哇哭了起来。
谭大妈一边哄着小七月,一边朝刘氏怒斥道:“你就撒泼吧!把这地滚烂了,我们都不会把鸡给你!”
刘氏跳了起来,指着她的鼻头骂,“臭婆娘!一群不要脸的,抢了人家东西不撒手,真是一窝子强盗!”
“里长家的!你这张嘴是吃了粪,还是捣了尿,又臭又臊,就不能积点德!”
谭大妈气呼呼骂着,怀里的孩子越哭越厉害,她一边哄着一边转身准备进屋。
“你刚刚说什么?!”刘氏被怒气冲天,上前准备去拽谭大妈。
谭老爹连忙将谭大妈护在了身后,“你想干什么?动手吗?刘野菊,我告诉你,今个别说是鸡,就算是一根鸡毛,你也别想带走!”
“你!”刘氏气得浑身颤抖。
她嫁给里长这么多年,村里的人对她都毕恭毕敬,哪像这老谭家这两口子又骂又凶的。
刘氏越想越委屈,脑瓜子一热,直接冲上去,抢过谭大妈手里得娃娃就往地上摔。
小七月被抛了起来,垂直往下落。
刚出门的谭一两和谭二钱不禁惊呼道:“妹妹!”
“七月!”谭大妈连忙冲过去接,可还是晚了一步,孩子眼看就要掉地。
就在这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身影忽然接住了小七月。
小身影瞧着也就八九岁,一张白皙俊秀的小脸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他抱着小七月一脸认真地看着,深邃的双眸似乎在掂量着什么。
小七月停止哭声,眨着水娃娃葡萄眼睛,看着眼前瓷娃娃一般的小小少年,明明是还不懂笑的婴儿,但唇角却好似有所上扬。
一阵暖风伴着草木香缓缓吹来,扬起了小小少年额头前的两缕碎发。
小婴儿伸出肉肉小手,抓呀抓,抓到一缕头发,紧紧握在手心。
“三弟!”
一声呼喊传来。小小少年回神,抬头朝急步走来的谭一两和谭二钱看去。
“大哥,二哥。”
这位小小少年就是老谭家常年病重的老三。
谭大妈和谭老爹想着家里的孩子,加快脚步回到了家。
谭老爹推开门,进屋说着:“一两。”
谭一两抱着谭六斤走来笑道:“爹, 娘,你们回来了?”
谭大妈将小七月放回床上,朝谭一两问道:“你弟弟,怎么了?”
谭一两将谭六斤抱过来说道:“六弟弟好似饿了。”
谭大妈接过谭六斤,“那好,你去看看你四弟,五弟,让他们早些睡。”
“是,娘。”谭一两笑着转身离开。
谭大妈撩起衣服,给谭六斤喂奶,双眸看着前方出神,半响后说道:“这个万老四总是跟我过不去,这嫁人了还不安份,真希望他们一家能有多远滚多远!”
她虽然是气鼓鼓说的,但是并非是气话。
三姐妹嫁到一个村,时常会碰着,糟心的事不少,能少见自然是最好。
许是她的声音比较大,小七月又听到了,小眼皮眨了眨,肉肉小手抓了抓。
这时,从里屋出来的谭老爹正巧瞧见了,不知不觉停下来看着她。
一双清澈的眸子里都是那肉嘟嘟的小手,
他一下出神,不由自主伸出手握住那小小的手掌。
谭老爹虽然年纪不大,但是面上看着安静老成,是老谭家里这几个中最细心的一个。
总是在漫不经心中,将一家人照顾得很好。
他握着小七月的手,轻轻给她盖上薄被,在她耳边柔声缓缓道:“小七月,乖,睡觉。”
小七月听到这舒心的声音,双眼开了一条缝,看着眼前这位白净的小男孩,握紧了手,用力拽,若不是她身子小,感觉就要把他拽上来了。
谭大妈回头看到了,笑道:“三元啊,你七妹妹可喜欢你了。”
谭老爹不好意思地将手收回来了,“小七月哪个哥哥都喜欢。”
小七月好似很赞同一般,挥了挥手臂。
谭大妈将谭六斤放在小七月一旁,笑着朝谭老爹道:“三元,时候也不早了,你早些睡。”
谭老爹点头,“嗯,是,娘。”
他晚上喝了谭二钱煮的灵芝汤,估计是气血补得太旺,所以睡不着。
谭老爹走来道:“三元,这几日你跟着四弟五弟他们去学堂如何?”
谭老爹和老四老五才去了几天,所以也说不上好坏,里面先生教得东西,李大夫都已经教过他了,算是又重读了一次。
不过他不想让谭老爹失落,所以故意笑道:“回爹的话,很好,学堂的先生都不错。”
谭老爹欣慰地笑了,“那便好,那便好。”
说完,又去后院了,他要把鸡笼子都收拾好。
谭老爹转身进屋也准备睡。
他们老谭家的屋子不大,一共也才三间。
一间就是谭老爹和谭大妈带着小七月他们睡的,这间屋连着灶台,所以平日里吃饭也在这里。
另外一间放着两张床谭一两,谭二钱和谭老爹都睡这里。
还有一间非常小,谭四文和谭五贯勉强挤着能住。
谭家一家人在这个小房子里住了十几年了,虽然房子小,破旧,但是谭老爹十分勤快,三天小修,十天大修,所以即便老旧的房子,也从未漏过雨。
就像他说过,做丈夫的,做爹的,没有什么本事可以,但是必须要能给妻儿遮风挡雨,你说是不是?
夜色渐深。
谭老爹忙到最晚,回到床上看着屋顶发呆,许久没睡。
他想了想院子里的鸡,想了想烂地里的菜,想了想池子里的鱼,想了想山上的杉树。
想了很多,把以后的事都默默想了一遍。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人嘛,就是要有一股劲,不服输,不信命,敢做敢闯,才有机会。
他想罢,翻身沉沉睡去。
白掌柜让谭二钱去当学徒的事情,听起来的确不错。
谭老爹将此事说出来之后,本想听听谭大妈的意见,但是见着她左右为难的样子,心里也明白了几分。
他拿不定主意,犹豫再三后,朝谭大妈问了又问,“他娘,你说到底是让老二去,还是让老二不去?”
谭大妈坐在床边,一时也不知该作何决定。
就在他们二人正愁的时候。
谭二钱自个站出来了,“爹,娘,就让我去吧。”
谭老爹停下洗菜的手,抬起头看向他,“二钱啊,你想去当学徒?”
谭二钱一脸认真点头道:“没错,爹,我本就喜欢学做生意,现在有机会能去白掌柜家当学徒,再好不过。”
谭大妈连忙起身,吃惊的脸上带着不舍,“可是,二钱啊,这真要是去了县上做了学徒,怕是十天半个月都回不来,这出门在外,谁照顾你啊?”
她说着说着,缓缓低下头,眼眶微微泛红。
这个老二自从脑子不灵光之后,谭大妈和谭老爹一直都是捧在手心上的,在这几个儿子中他们照顾得最多的一个。
这要是突然离家,他们还当真放心不下。
也不知他有没有吃饱饭,衣裳褂子有没有洗,傻病还会不会犯,有没有人欺负他,打他,等等,等等。
谭大妈越想心里越不舒服,深吸了几口,拿着袖口擦了擦双眸,“爹和娘不在你身边,你能行吗?”
谭二钱放下手中拿着的大木盆,看着谭大妈一脸认真道:“娘,我现在不仅傻病好了,年纪也不小了,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说着,提起自己的衣摆继续道:“瞧瞧,我都能自己缝衣角了。”
灰麻衣角处一块小洞,被他用着歪歪扭扭的线缝合好了。
谭大妈拿在手中细细看着,“你这个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乖巧了。”
谭二钱弯着一双笑眼,说道:“娘,儿子不仅能缝衣服,还能洗衣,种地!”
谭大妈伸手,心疼地揉了揉他的头。
穷人家的儿子早当家,她这个二儿子竟也偷偷摸摸学会了不会东西。
她见着谭二钱如此想去,也没有再拦着了,只是说道:“去可以,但是你一定要跟白掌柜说,今后每三天回来一次,或者每七天回来一次也行。”
谭二钱见着自家母亲松口,连忙应道:“是,娘,我一定跟白掌柜说。”
谭老爹把手放在水里洗洗,笑道:“他娘啊,二钱去白掌柜那里是当学徒,又不是当什么大少爷,还三天七天回来一次,到时候能十天回来一次就不错咯。”
“娘,你放心好了,平常我和爹都会去县里,到时候会顺道看望二弟,保准二弟不会被人欺负。”谭一两跟在一旁笑盈盈说着。
屋子里原本紧张的气氛一下消散,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谭二钱能有机会去县里当学徒,其实也是好事,好事就按照好事的方法来办,一直哭哭戚戚,哀哀怨怨,不成事。
谭大妈袖子一挽,起身大步走到灶台前,“娘给你们做酱菜了,都乖乖听话!”
“是,娘。”
屋子里大大小的一起应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