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文章全文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

文章全文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

漫步冷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是作者“漫步冷风”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林尘朱元璋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就是希望老朱别发现我,我只想舒舒服服过日子。”徐伯走过来笑道:“老爷,今日要做些什么?”“休息,然后去钓鱼。”林尘简单去酒楼吃了早饭,又是去钓鱼了。他最近沉迷钓鱼,觉得钓鱼这项运动,太有益身心健康了,他先定了一个小目标:绝不空军!然后,没有多久,林尘就是见到昨日的那对父子,竟然又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主角:林尘朱元璋   更新:2024-04-30 13: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尘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全文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由网络作家“漫步冷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是作者“漫步冷风”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林尘朱元璋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就是希望老朱别发现我,我只想舒舒服服过日子。”徐伯走过来笑道:“老爷,今日要做些什么?”“休息,然后去钓鱼。”林尘简单去酒楼吃了早饭,又是去钓鱼了。他最近沉迷钓鱼,觉得钓鱼这项运动,太有益身心健康了,他先定了一个小目标:绝不空军!然后,没有多久,林尘就是见到昨日的那对父子,竟然又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文章全文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精彩片段


这些臣子彼此看了看,没有说话。

“说啊,难道要朕一个个点名问吗?”

朱元璋的脾气上来了:“李善长,你说。”

“是。”

李善长组织了一下语言:“陛下,此前之所以迁徙江南百姓到凤阳,是因为凤阳民生凋敝,需要人口来支撑发展,而江南经过战乱,也不好发展,所以迁徙人口过来,有助于快速恢复大明的元气。但臣认为,有可能是因为百姓留恋故土,再一个更为重要的,迁徙需要粮食,而目前大明的粮食,并不怎么足够。”

李善长说到后面,声音都小了。

大明建国,真的是一个烂摊子,首先就是元末年群雄奋起,打得乱七八糟的烂摊子,经济都打没了,再就是元朝养成的官场风俗,贪污受贿成风。

“陛下,此前沿岸、靖宁、陕西等地受灾,已经拨款拨粮,前年收成也没多少粮食,唐河等人又在戍边,防御北元,所以粮食短缺,目前百姓成为流民,也是担心没有足够粮食,会饿死,迁徙到凤阳,一直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有粮食产出。”

宋濂开口说道。

朱元璋皱眉道:“直接说怎么办就是,问题都已经发生了,再说这些有什么用?”

“陛下,可以加派官员,对百姓进行疏导,让他们安心到凤阳,此事难度不算大,难点在于,能否保证充足粮食,确保三十万百姓,撑到下半年。”

汪广洋也是附议道:“陛下,臣也如此认为,当务之急,还是需要粮食。”

朱元璋沉声道:“朕也知道需要粮食,但粮食从哪里来?”

此言一出,其余官员,又是不做声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陛下找他们要粮食,他们找谁去?

这地里长出来的东西,能说变就变?

他们又不是神仙。

朱元璋见到这些臣子不说话了,满是愤怒道:“废物,朕要你们何用?”

“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怒道:“之前朕下旨令的时候,让户部调拨粮草,满足百姓日用,结果现在告诉我百姓因为粮食不够跑了,成流民了?”

朱标只能出来求情:“陛下,这件事,也与大明刚刚建立有关,没有储备足够的粮食,连年征战,镇压起义,抵御北元,都需要消耗粮草。”

朱元璋的怒气过了,大手一挥:“都给咱下去。”

朱标留了下来,见到朱元璋生闷气,只能劝道:“父皇,身体要紧,身体好才能治理天下。”

朱元璋叹气:“标儿,你说说,这朝中如此之多的臣子,竟然没有一个能为朕分忧,一天到晚就只想着中饱私囊。”

朱标也是有些沉默,自从大明建立后,朱标也是跟在朱元璋身边,学习治国理政,朱元璋的勤奋他是看在眼里的,真的很勤奋,天亮前就去上朝,天黑了直到午夜回到宫殿,每晚回到宫殿后,仍然要处理重大的国家事务。

他知道父皇的愿望很简单,那就是让大明百姓过上好日子,再一个便是杀光元人。

朱标忽然内心一动:“父皇,儿臣认为,今日上元县那个县令,可能有办法。”

朱元璋骤然抬起头:“标儿为何如此说?”

“父皇,你想想,我们是偶然遇到此人,可此人却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甚至还能精准预言到江南迁徙到凤阳的百姓逃亡成为流民,那么,他肯定也是知道粮食短缺是关键点。不如,我们去找下他?”

朱标越说越激动,他与他父皇一样,也只想为天下百姓,带来一个稳定的盛世。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不由点头:“好,明日再去上元县瞧瞧,朕对那个上元县令,也是颇看不顺眼。”

……

第二日,上元县。

今日按照西历划分,应当算是星期日,自然还是休息时间。

所以县衙衙门自然是不会开的,林尘打了个哈欠,在县衙里面打了一套军体拳。

“呼,朝九晚五,这日子过起来还真有些舒坦,在现代过够了996,一时之间,我竟然有些不适应,哈哈。”

“就是希望老朱别发现我,我只想舒舒服服过日子。”

徐伯走过来笑道:“老爷,今日要做些什么?”

“休息,然后去钓鱼。”

林尘简单去酒楼吃了早饭,又是去钓鱼了。

他最近沉迷钓鱼,觉得钓鱼这项运动,太有益身心健康了,他先定了一个小目标:绝不空军!

然后,没有多久,林尘就是见到昨日的那对父子,竟然又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林尘抬头一看:“你们又来做什么?今日乃是星期日,上元县午休,要办政务,等明日再来。”

见到林尘这般惫懒的样子,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我真想拿鞭子抽你!”

林尘愈发懒洋洋,直接躺在带来的躺椅上:“你没这个权利,我说老哥,大家都是在老朱手下当官的,一个月才五百块你玩什么命啊?”

朱标只能恭敬道:“先生,我们是来请教的。”

“请教什么?”

朱标犹豫了一下,道:“先生不幸言中,的确又有流民。”

林尘耸了耸肩:“这不正常,洪武年嘛,别的不常见,流民却是随处可见,我这上元县,还有两千流民呢。”

朱元璋算是情绪好了一些,但还是黑着脸:“这次不一样,陛下大动肝火,这次涉及到十万百姓。”

林尘满是诧异看了一下朱元璋:“我说老哥,你怎么也那么关心朝政?你监察御史的职责好像不是这个吧?”

朱元璋差点气闷:“我做官就是为了天下百姓!不像你……”

“不像我什么,我也是为了百姓啊,我这上元县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就差奔小康了,老哥,我当官当得比你好。”

朱元璋一阵气结,但想想这个上元县令又没说错,他一时之间,真不知道拿林尘该如何是好。

朱标连忙道:“先生,我想请先生前往酒楼一叙,如何?”

林尘懒洋洋道:“就在这里叙吧,不用去酒楼了。”

朱标道:“那好,既然先生昨日料到有流民,那我想请教先生,如何解决这次流民危机,让百姓能安心前往凤阳?”


大明开国,政务实在是太多了。

朱元璋让人发行宝钞后,倒是没有太管,但没想到,也就仅仅半月之后,朱标就是回来了。

“如何了?”

“父皇,出问题了,南京城百姓出现不满,他们抗拒宝钞,虽然官府一再三令五申,但还是有百姓在暗地里使用铜钱进行交易,并不采用宝钞,经过官府强行推行后,虽然使用宝钞了,但百姓反应,一个是过于繁琐,宝钞还需要到官府这边兑换,将铜钱换成宝钞,再就是面额过大,第三便是……”

朱标顿了一下:“便是宝钞过多,南京城中的物价已经涨起来了。”

朱元璋皱着眉头:“怎么可能?”

“是儿臣下令,多发行一些宝钞,此前林县令说若是多发行宝钞,便会引起物价上涨,儿臣想要验证一番,所以多发行了一些,没想到,被不幸言中。”

朱元璋问:“你这是为何?”

“父皇,上元县令此前说,宝钞发行十余年,官府无法掌控宝钞数量多少,只会滥发宝钞,儿臣只是做个试验,他所言非虚。”

朱元璋叹了口气:“但这又如何,宝钞还是得发行,不发宝钞,发生铜荒,国库空虚啊。”

朱标道:“父皇,咱们还是去上元县吧,解铃还须系铃人,此人有大才。”

朱元璋看着桌面上的奏折:“罢了,再去一趟,朕这些政务,也处理不完了,朕也正好有两个问题困扰,倒是想要去问问他。”

朱标笑道:“那父皇,咱们走?”

“走吧。”

……

上元县。

今日又是摸鱼,不对,今日又是上班时分。

林尘正在书桌上看书看得如痴如醉,这是朝九晚五上班抽到的奖励,系统也厚道,给他抽了一本网络小说。

正在此刻,朱元璋与朱标,穿着便衣,又是出现了。

徐伯笑着相迎,朱标拱手:“徐伯,我们前来见林兄。”

“快请进,请进。”

朱标与朱元璋进入大堂,只见到林尘一脸认真坐在座位上。

朱元璋好奇道:“贤弟为何在此看书?”

“我这不叫看书,我叫上班,上班时间,怎么能说成是看书呢?我这个叫汲取精神食粮,为大明百姓更好的奉献自己。”

朱元璋对他的话只信一半,而朱标笑道:“林兄,不若去喝几杯?”

“请不要在上班的时间诱惑我,我的宗旨是,上班时间认真上班,我要对得起朱元璋给我发的俸禄。”

朱元璋嘴角一抽,现在装都不装了,直接就直呼我的名字了?

朱标也是内心抽搐:“那林兄,何时下班?”

林尘看了看时间:“再等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之后,林尘准时下班。

“好了,下班时间到,黄兄,老哥,走啊。”

朱标与朱元璋都是一愣:“去哪?”

“不是说喝两杯吗,所谓干饭人,干饭魂,干饭都是人上人,此刻不干饭,正待何时?本官要去祭奠一下我的五脏庙。”

朱标哭笑不得:“林兄,请。”

很快,又到了酒楼里。

朱元璋忍不住说道:“老弟啊,为兄看你处理政务时,好像无所事事,为何两次来都是如此。”

林尘淡定说道:“老哥,那是因为我刚上任的时候,累死累活,每天忙得昏天黑地,你没见到,现在上元县治理好了,百姓能够自治,为什么还要我劳心劳力,官员就不是人了吗,官员就不能休息了吗?”

朱元璋只能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朱标给林尘倒酒:“林兄啊,家父意思是,林兄治理上元县的手段太高明了。”

林尘笑道:“还是你会说话,不像你父亲,你父亲在官场一定混得很不好没什么朋友吧?”

林尘这话,差点让朱元璋吐血。

他刚想反驳,可是仔细一想,似乎又没怎么说错,自己虽然身为皇帝,但一个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却没有。

见到朱元璋不回答,林尘微微一笑:“那就是没错咯,老哥你情商太低了,做人做事太过古板,不懂得圆滑是什么。”

朱元璋道:“官员各个都圆滑,都不是好官。”

林尘哈哈一笑,指着自己:“那你看我是好官还是坏官?”

“你是个另类。”

林尘摇头:“老哥你看事情太极端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既不是黑,也不是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圆滑与底线不冲突,儒家里还说外圆内方,这都不知道?”

朱元璋一愣,倒是笑道:“言之有理。”

林尘扔了一粒花生米到自己嘴中:“行了说吧,今天上门,又是什么事?”

朱标道:“林兄,你怎么知道我们有事找你?”

“都写脸上了,这还用猜?趁着我心情不错,快点问吧,我不指点你们几句,生怕你们被朱元璋砍了脑袋。”

朱元璋现在都有些生气不起来,甚至有些林尘这种不将自己放在眼中的习惯,反而是更能与对方推心置腹。

朱标将问题说了一遍。

“林兄,现在情况便是如此,这宝钞还仅仅是在南京城发行,就出现了如林兄预料的问题,敢问林兄,此事到底要如何解决?”

林尘嘿嘿一笑:“所以我说过,他朱元璋就是个乞丐,懂得锤子的治理国家?”

朱元璋差点一口酒喷出来,算了算了,这个林尘就这样,不和他计较。

“不过,还好只在南京城发行,没有扩散到其余地方,还算朱元璋聪明。”

朱标认真道:“还请林兄赐教。”

林尘慢悠悠说道:“实际上,这里面涉及比较复杂的经济学说,我说一个简单的法子吧,第一,纸币如果想要长久化,除了依靠朱元璋在民间的威信之外,还需要成立相应的部门,让它做到循环流通。

比如成立经济部门,专门研究发行多少宝钞,要储备多少宝钞,最好是让有术算基础的人来。再就是改革宝钞,将宝钞的面值改小,一个铜钱、两个铜钱、五个铜钱、十个铜钱的面值宝钞,将面值做小,这样百姓用起来才方便,再次,便是成立银行。”

林尘一边吃饭,一边说,而朱标飞快记录,越听,他就是眼睛越亮。

“敢问老弟,这银行是何物?”

朱元璋也是忍不住问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