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

精品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

王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王动”大大的完结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小说推荐,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王动谢秀娘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5-29 10:4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由网络作家“王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王动”大大的完结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小说推荐,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王动谢秀娘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精品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精彩片段


靖边堡立堡以来,堡内军户的生活就不断引起周边军户民户的注意。

从今年年初起,陆续有一些军户民众前来投奔王动,使得堡内的人口最终达到一百多户,四百多口人,算是远近闻名的一个大屯堡。

今年六月份靖边堡的粮食收获后,王动兑现了诺言,堡内第一年确实不征收军户们的税粮,田地所得都归他们自己所有。那些分到土地的五十多户军户,就算他们田地的谷子、高粱每亩收获只有几斗,二十亩地,总共也有十几石粮,而且秋后又可以种下冬麦。

看着手中这么多粮食,很多军户们都是欢喜地流下了眼泪,因此在接下来的土地开垦中,各人的干劲都很足,如能再分到二、三十亩田地,以后他们的生活就平稳无忧了。有了这些军户例子在前,那些后来的军户同样干劲十足,每天只是随齐天良出去干活。

这也是现在靖边堡军户对王动又敬又畏的原因,没有了王动,就没有了各人现在的好日子,他们的利益是与王动紧密相联的。

六月份靖边堡粮食收获后,堡内军户的生活更是在舜乡堡各地传扬,甚至远远的传到别的千户所去。这个年景,能吃饱饭,能有个安稳的居所,就是天堂般的日子了,每天干活又算什么?

从六月中起,到了现在的七月中,每天不断有军户流民前来投靠,他们在靖边堡周边修建小屋居住,只是希望王动能收留他们,让他们成为靖边堡的军户。这些人前后算起来,怕又有好几十户人家的样子。

对这些人的投靠,王动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一向缺乏人口,这些人前来,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势力。忧的是堡内钱粮所留不多,这些人全部加入,自己怕是没那么多钱粮去养他们,就算刚从万胜和米店运来四十石米,也支持不了多久。

首先的,王动还是必须保证靖边堡军户的优先生存权。

不过对这些人口,王动又岂能放过?他吩咐刘氏每天煮一些粥给这些人续命,同时挑选他们中粗壮一些的男子与妇女到田间畜场去干活。王动暂时未让这些人加入靖边堡军户,也没有让他们进入堡内居住,只是先让钟荣将他们的名字登记入册。

这些人住在靖边堡周边,每天就是盼望自己能加入堡内的那一天。

看着这些人的处境,堡内军户自豪的同时,也对他们产生了一些敌意,怕这些人会抢走了自己的名额口粮。

王动算了算,堡内现在的钱粮只可支持一、两个月,看来必须去剿匪了。

由于有这些新劳力的加入,王动抽了四队战兵出来,两队老兵,一队新兵,一队夜不收。让这些人停止干活,恢复训练。同时韩朝那队夜不收以后都不必干活了,每天训练侦察便可。

在这几队兵恢复训练的同时,王动让韩朝领着那队夜不收到各地去侦察匪迹。

大明天灾人祸,各地贼匪多如牛毛,保安州虽处于军镇腹地,同样是贼匪横行。

这些贼匪对王动来说都是财源之地,不过大明各卫所军堡各有守备界线,伸手过境是大忌,特别对王动这种屯堡而言。或许自己应该选出几队兵,让他们假扮土匪,经常过境去来个黑吃黑?

在韩朝领着夜不收出去几天后,很快消息传来,在舜乡堡,辉耀堡,栾庄附近的山上,都盘踞着几小股土匪,人数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时不时出去打家抢劫舍,绑票勒索。

这些地方都算是山区丘陵地带,最容易窝藏土匪,而且这些土匪人数也不多,正好适合自己剿匪练兵赚钱。虽说这几处都不算是王动的守靖地带,特别是栾庄还算是别的千户所的地界,不过生存压力下,王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一咬牙,干!

七月下,王动让韩朝、韩仲、高史银、钟调阳几人轮流领兵出战,剿灭了这附近几股小山赋,从匪巢内抄出了银子几百两,兵器数十把,马骡十几匹,粮米二百多石,大大缓解了堡内生存的压力。

看着这些缴获物质,王动等人都是两目放光,果然剿匪来钱就是快,又可安民,还可以在实战中练兵。

论功行赏,将缴获的一部分物质赏给出战的将士后,再看看周边各堡仍是一点动静也没有,王动更是心眼活起来。他在思考,自己目光是否更远些,胆子更大些。

七月底,王动将五战队兵,二队辎兵,一队夜不收全部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全部恢复了训练,同时他又新组建了两队战兵,如此算上夜不收与辎兵,王动现在有兵力一百二十人,都是一色的青壮,大大超过董家庄的管队官张贵。

眼下就算舜乡堡的防守官许忠俊也不过有兵力三百人,估计内中还有不少的空饷与老弱,许忠俊麾下有战斗力的,就是他一队五十人的家丁。

这一百二十兵,靖边堡大部分青壮都在这了,对这些脱产的军人,以后王动将用缴获所得来养他们。平日这些军士可以吃饱,但没有粮饷,只有在打仗后,才有缴获赏赐发下,经过几次剿匪的胜利,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获,这让各人求战的欲.望都很高。

以战养战,大大减少了王动养兵的压力。同时王动在酝酿一笔大的行动,他需要一笔大的钱财,最少也要如去年剿灭四倾梁匪寨一样的收获。

……

七月底时,由于王动的几次剿匪所得,这让他有底气将堡外投靠的军户流民全部收为靖边堡军户,让这些新军户欢天喜地。

依钟荣的文册登记,这些军户流民有户六十多,口近三百,其中有男子一百三十多口,青壮五十多。加上这些新军户,眼下靖边堡有户一百七十,口七百,壮年男子接近两百,算是一个非常大的屯堡了。

王动将这些新人全部收为靖边堡军户,不过仍让他们在堡外居住。堡内居住人口已经饱和,而且堡内还要留一些地方出来做公共建筑,比如建一些庙,戏台,牌坊,军功庙祠之类的。如果这些人全部进入堡内居住,肯定是非常的拥挤。

王动让堡内的工匠们沿着靖边堡外规划了几片土地出来,沿着堡的外面建了几个营房,等以后钱粮多了,人口多了,再考虑建个新堡墙吧。

王动让几队青壮战兵每天训练,辎兵也是一样。余者军户仍是继续开垦土地,喂猪种菜,全堡的军户没有一个人可以偷懒。

来自后世的王动当然知道根据地的重要,眼下剿匪所得是可以养一些兵马,不过当有一天外需疲惫时,养兵养人的钱粮就需要自己地盘人口带动了。所以自己土地的经营不能松懈。

……

在崇祯八年七月下的时候,随着靖边堡人口的增长与名气的悄悄传扬,有一些商人找到了王动,希望能让他们在堡内开设店铺。

不说堡内现在土地紧张,就算这些商人在堡内买地盖房可以让王动赚一些钱,王动也不稀罕。

对于明末的商人,王动一向是满怀戒心的!九边各镇许多商户都是后金军的细作,就算不是细作,也经常向他们通风报信,提供情报,万历末年的铁岭,开源,抚顺,辽阳等地陷落,就是坏在内贼的开门应和上。

王动可不希望这样的命运有一天出现在自己靖边堡内。

不过有些商人物质又是自己需要的,王动经过仔细的考虑后,决定实行审验制,建立商人市籍制度。

这些商人只许在堡外永宁门沿着大道两侧买地设店,而且需要拿着自己的户贴向靖边堡申请市籍开业保证书,登记批准后,方才取得在堡外居住的权利,还要交纳一定的租税,才准在城外建立商店,从事商业贩卖等经营业务。

这种商人市籍制度曾在明初实行,不过到了明中期明后期后,这种市籍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而且大明现在官商结合,官就是商,商就是官。许多大商人都是官员家族子弟,在朝中甚至有他们的代言人,比如晋商,京商,徽商,就算各地的中等商人,也普遍与当地官吏乡绅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大明的商税非常底,明初就规定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万历十年又有规定,铺行下三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壹分伍厘。

明朝的商人负担是非常轻的,加上官商结合,所以明末的商人势力高涨,嚣张非常,动不动就罢行罢市,要挟官府。王动要防患未来这样的事情出现,州城之行更让他心生警惕,那些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未来堡内的物价不能受他们的控制影响。

所以王动要对商人们严格管理,每几个月定期审核,这事情就交给钟荣去办了。他身为下层的钱粮小吏,对这些事情还是精通的。

此外这些商人的来临,也触动了王动的灵感,靖边堡随着军户人口的增加,对各样的食盐、布匹、药品、茶叶、茶油等日用品需求还是多的,往日只有一些货郎担挑些针头线脑、染料剪勺等小杂货到堡外贩卖,远远不能满足军户们的需求。

王动打算在靖边堡几里外开辟一个贸易集市,以后方圆的军户百姓,每逢一、四、七日等日子,都可挑些农副产品前来赶圩,自己堡内也正好购买一些有用的物质。

见王动对自己这样的态度,那些商人自然不满,来到靖边堡的不可能是什么大商人,不过他们有能力买地设店,自然有一定的实力。这些商人大多是保安州各地的乡绅子弟或是大户人家出身,一向在州城各地非常吃得开,却在王动这里碰了钉子。

王动这样的态度,不可避免得罪了他们与他们身后的势力,不过他们怎么想,王动却不屑理会。

只是靖边堡现在的人口与财富,却是一个很大的客源,这些商人们思前想后,还是得按照王动的说法去做,老老实实的拿着户贴申请市籍开业,等待将来的登记批准。

七月三十日,舜乡堡百户杜恭又满面笑容的来到靖边堡内,随行的,还有他那位在舜乡堡开设牛市行的妹夫。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王动昂首出列,仔细看着王动,张贵问道:“你就是王动,昨晚斩杀五个鞑子兵那个?”

王动抱拳大声道:“小的就是,为国杀贼,生死早己置之度外!”

看着王动,张贵脸上满是欣赏的神情,如此高大强壮,如此悍勇的军士,可是每个上官都渴望获得的

一边打量王动,一边张贵脑中己有着将王动拉拢自己麾下的念头。

余者董家庄各人看向王动的目光中也满是不可思议的神情,他一人就斩杀了五个鞑子兵?

难道他是天兵下凡,不然怎么办到的。

而在董家庄一些人中,他们也是知道王动以前的事情的,知道他是出名的王大软蛋。

身手好是好,却是胆小如鼠,就他斩杀了五个鞑子兵,什么时候他变得这么胆大犀利了?

不过眼前铁定的事实,还有王动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沉稳气势,却又不得不让他们心中相信。

只是内心暗暗惊疑,什么时候这个王大傻子象变了一个人似的?

王动的话博得一片彩声,张贵也是喝了一声彩。

他对各人大声道:“你们都是好样的,立下如此大功,某要为你们夸功游街。

好让我董家庄堡内军民百姓知道,我张贵治下,出现了你们这样敢为国杀贼的好汉子!”

韩仲等人都是听了眼睛发亮,夸功游街,这可是非常荣耀的事啊。

王动又抱了抱拳道:“管队大人,小的有一请求。

我们昨晚出战九人,可惜有四个兄弟死难,小的希望大人上报朝廷,给这些死难的弟兄抚恤安慰。”

张贵叫道:“如果某请不下来抚恤,就将某这颗脑袋拿去当球踢好了!”

众人都是大笑起来,一时间,王动对张贵的好感大增,这张贵虽然粗豪,倒是个体恤下属的好官。

王动五人回墩略一收拾,他们身上除了十几两碎银外,所分的银钱细软等物早己藏在回来的路上,

除了那些马匹兵器首级外,此次王动等人缴获的鞑子粮食与鸡羊等也是搬回墩内,张贵没说什么。

最后在墩内各人羡慕的眼光中,王动五人,钟大用与王有金二人,还有营救回来的那几个女子,都是一起坐于马上。

随张贵前往董家庄堡夸功游行,想必经过这个非常风光的事后,王动等人肯定会在舜乡堡境内声名远播。

出发前,张贵更是交待了一声,立时他的家丁队头张堂功吩咐下去。

一骑出队而出,飞马向董家庄方向而去,先行一步通报消息。

一行人向南而去,过了河不久,董家庄堡己是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那董家庄堡是在离靖边墩西南十里的地带,万历年间包砖。

堡内建有军营、马铺等设施,由管队官张贵领官军五十余人防戍,所辖墩台四座。

除了堡内的官军外,还有原百户所的军户们,还有四座墩台的墩军家属们也住于此,整个堡内人口数百。

那董家庄堡只有一个进口,就是东面的迎恩门。

当王动等人到堡门前时,此时从东门外到瓮城,一直到街内两旁,己是挤满了围观的军户民众等。

一声声欢呼传来,更有人放响了鞭炮。

董家庄的居民都很穷,不论是军还是民,很多人身上的衣服都是补丁叠补丁,脸上也满是营养不良的菜色。

不过人人都是真心为王动等人欢呼。

王动五人都是昂首挺胸地坐在马上,连钟大用与王有金都是满脸笑容,连连对周边拱手。

韩仲更是将自己马下一颗后金军首级用枪挑起,策马在堡门前转了一圈,引来的欢呼声更是热烈。

张贵抚须哈哈大笑,韩朝微笑着对王动道:“这臭小子,就是喜欢胡闹!”

王动笑道:“高兴嘛,就随他了,你见管队大人不也高兴?”

他微笑地坐在马上看去,四边都是众百姓真心的敬佩与赞叹声。

他们对着各人马下的后金军首级指指点点,又是看着几人身后大群健马与马上缴获的物质发出阵阵惊叹声。

看到这一切,王动心中分外有种满足感,这一切都是自己用命换来的。

再看过去,齐天良也是裂开大嘴笑个不停,高史银那满是横肉的脸上更是笑得如一朵花一样。

众人正要进堡,忽然听到北边有吹吹打打的声音传来。

接着看到一队百姓担着猪羊酒米,敲锣打鼓的往这边而来。

众人都是疑惑,张贵也派了一个兵丁前去询问。

不久,那兵丁回来,手上高兴地拿着几文铜钱,他对张贵禀报道:

“管队大人,那队百姓是从栾庄那边过来,是来感谢大人对她们子女救命之恩的!”

王动知道他们肯定是昨晚自己救的那些女子家人及庄人,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来感谢了。

他们不惧外人议论她们妻女被掳的事情,从这点上看,这是非常难得的。

张贵哦了一声,赶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饰盔甲,神情庄重而威严起来。

同时眼神柔和地向王动几人看了一眼,心知这群百姓肯定是王动他们引来的。

很快的,那群百姓敲锣打鼓的来到了堡门前面。

百姓中有几个女子眼尖,一下子看到王动五人,立时她们冲了出来,口称恩公,跪下连连向王动、韩朝几人叩头。

王动见这几个女子正是昨晚自己救的女子之一,见她们叩头,他们五人忙去扶她们起来。

听着这些女子哭泣的感谢声,再听到围观的众董家庄军民们的赞叹声,不时有人冲他们叫道:“好汉,好汉!”

王动心中感慨万端,他也可以看到旁边高史银神情呆呆的样子,脸上的横肉都是跳动个不停。

这时一个领队的栾庄百姓出来向张贵拜谢,多谢张贵麾下官军救了她家小女性命,语音哽咽真诚,听得很多人都是落下泪来。

张贵面容沉静,稳重地走到那百姓面前,亲切地道:“这位乡邻不用多礼,本官一向爱民如子,眼见百姓受难,岂有不援手之理?平日我也是教导部下要忠义爱民……”

他滔滔不绝,引来了一片片的叫好声,听得王动也是佩服不己。

好容易张贵说完,那栾庄领头百姓又是拜谢:“大人高义,有大人此等忠义佑民之军,乃我们乡邻百姓之福!”

他又递上一个礼单,说是栾庄百姓心意,专门感谢官兵撘救他们女儿的,请管队大人一定要收下。

张贵推辞了一会,便高兴地收下这些栾庄百姓担来的酒米猪羊了。

……

经过这个插曲后,气氛更为浓烈,王动等人进堡,张贵也邀请栾庄百姓进堡款待。

那董家庄堡内建有三街十四巷,东大街建有百户官厅,西北街建有军营、马铺,东南街建有粮仓、草料场。

此外在堡内的大街小巷上还分布着众多的庙宇戏台等。

在游遍了三大街后,王动等人被安排在官厅休息。

张贵让家丁队头张堂功款待那些栾庄百姓,自己则是在大厅设宴招待王动等人/

那些栾庄百姓担来的酒米正好拿来吃了,猪羊正好杀了一头拿来宴请。

大厅建筑很陈旧,桌椅很多也是东歪西倒,不过此时厅内却飘满了饭菜的香味。

大个的包子,大碗的肉,大碗的汤,王动等人都是吃得狼吞虎咽。

张贵一直招呼:“来来来,喝酒喝酒。来来来,吃肉吃肉!”

他自己也是吃得开怀,满腮满须的汤水肉汁。

朝中粮饷经常拖欠,而张贵又要养一帮手下,他平时也是难得吃肉,反倒是钟大用与王有金二人吃相会好一些。

此外齐天良也是如鱼得水,他人长得干瘦,食量却大得惊人,一人吃的是几个人加上来的那么多。

席中,张贵还让王动他们再细说昨晚的事情,神情间,张贵对王动几人颇为亲热。

很显然,昨晚都是王动五人的功劳。

特别是王动,一人杀了五个鞑子兵,放眼整个保安卫,没有一个人有此勇力。

再看韩朝四人也是以王动马首是瞻,他拉拢王动的心就更热切了。

而且此次战功后,王动他们肯定会升职的,就更有拉拢的价值了。

依大明的军功制,军士如果独斩一颗首级者,便可以升实授一级。

而王动更是斩首五级,还有这么多缴获,虽说他让出来两具首级,但还是极有可能升实授两级。

这样他便可能从普通墩军直接升到总旗官衔。

而余者各人最少可以实升一级,甚至韩朝兄弟还可能署职到总旗。

这样的人不值得拉拢,谁值得拉拢?

而且因王动等人之功,到时军功赏赐下来,他自己稳升一级是没有问题的。

张贵本身就是正百户,到时升到副千户可说是轻而易举。

种种原由下来,张贵是越看王动等人越顺眼。

在席中,钟大用与王有金倒是成为了配角,不过二人生气也没用,王动这种人是他们压制不住的。

两人这次也能分到不少功劳,钟大用部下有功,到时他分润军功后,最少一个试百户是跑不了的。

同样的,因高史银的斩获,王有金到时一个冠带总旗也跑不了。

众人大声谈着昨晚的大战与未来的军功赏赐,人人都是兴奋与向往。

借着酒意,张贵己是叫王动为王老弟了,听得钟大用嫉妒不己。

每年自己孝敬张贵,也没见张贵对自己这么亲热过。

张贵对王动道:“此次老弟缴获甚多,那些盔甲器械我就不说了,老弟所获的鞑子马匹,能不能打个商量,让一部分给哥哥我?”

大明军功制,凡所夺人口畜货尽给俘获原主。

不过说是这样说,如果是别的人张贵就一把夺来又如何,不过眼前的王动可不是这种软脚色,搞急了他,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所以张贵破天荒地对一个小兵对上了商量的口气。

其实张贵也知道王动等人此次收获并不会只这么少。

那些鞑子掳获乡里,会没有掠到银钱细软?

这些缴获名单上都是没有的。

不过这些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是看着王动,看他怎么说。

还有他这话是直接对王动说的,只肯定这批物质的主人是王动,并没有征求他上官钟大用的意思。

以前钟大用对自己还有价值,眼下他的价值比起王动来,己经可以排在末尾了。

他看了韩朝等人一眼,韩朝微一点头,韩仲叫道:“一切由王大哥作主。”

齐天良也是应道:“是的是的,王哥儿怎么说就怎么做好了。”

高史银也是沉默地点了点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