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誉顾长乐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阅读科举走后门,连中三元震惊无数学子》,由网络作家“菜比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科举走后门,连中三元震惊无数学子》,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誉顾长乐,作者“菜比比”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科举五次都落榜的他在媒人介绍下娶了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做媳妇。小媳妇乖巧可爱,漂亮大方,对他十分照顾,他想,他应该赚钱养家!可还不等他开始赚钱,京城就传来捷报,说他连中三元?所有人震惊!“这小子找人了吧!”“怎么可能,大家都是考状元,他怎么连中三元?”帮他打招呼走后门的小媳妇也震惊了,怎么可能,她只是打招呼让他中个状元而已啊!他:“坏了,没发挥好!”...
《全集小说阅读科举走后门,连中三元震惊无数学子》精彩片段
不是隔壁秋水村,就是宋家村的。
刚刚旁边秋水村好像发生了挺大的事情,刘木匠也听说了一些。
见到这年轻人,他也来了一些八卦的心思。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得先把生意先做了。
问清楚苏誉要打造的床尺寸,拿一块木板划了几道,记录下来。
“你这床做得大,我这边还没做过这样尺寸的。”
“床架子得重新找木材,得等一段时间才能做好。”
苏誉有些犹豫:“要多久?”
刘木匠给了个大概的时间:“用的普通木材不难找,但打磨需要时间,估计得一个月左右。”
“床是大件,一般都会提前不少时间订。”
“要急也急不来。”
这是在古代,东西都是要纯手工打造的。
而且找合适的木材还得要时间,所以肯定没这么快。
但昨晚拿板凳拼起来的小床实在是不好受,苏誉是一点都没睡好。
“那......”
“那你这里有没有快一些能睡上,尺寸也不算太小的床?”
刘木匠指了指一旁的材料。
“那你来得正好。”
“半年前,宋家村的找我订床,要的是好木头。”
“我顺便让人运多了一些过来,做好他家的活后,多余的木料正好又打了一张,现在也快完工了。”
“这床尺寸小一些,但睡两个人应当没什么问题得。”
“你若是要的话,这几天就能完工给你装上。”
苏誉家里大,有几个房间。
这床现在买回去睡一段时间,等大床做好后,可以移到旁边的房间去放着。
这么想着,苏誉便干脆地订了下来。
连带大床也要一起交订金。
见苏誉这么豪爽,一下子订了两个大件,刘木匠粗糙的脸也露出了一个高兴的笑。
“后生仔,你要订这么大的床,可是要成亲了?”
苏誉也笑着回道:“已经成亲了。”
“只是先前没准备好,所以床订得晚了一些。”
“哦,已经成亲了。”刘木匠嘿嘿笑了两声。
“我做的床保管结实,你怎么折腾都行!”
刘木匠笑得暧昧,苏誉有些讪讪地摸了摸鼻子。
看苏誉这年轻不经调侃的样子,刘木匠不禁大笑了几声。
数好订金递过去,刘木匠喊来自己的儿子数钱。
他则和苏誉对其他的细节。
“床送到哪个村子?”
苏誉道:“送到秋水村。”
“秋水村......”
刘木匠好奇道:“听说今天你们村子,好像出了不少事情啊?”
“那宋老根带着人到你们那闹事?”
苏誉点点头,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村里离得又不远,长辈间基本都是认识的。
消息过不了多久,就会传到这里来。
“嗯,是过来了。”
“不过后面官差来了后,他们便走了。”
苏誉语气平淡,并没有把这些人放心里。
见苏誉这么好说话,刘木匠话也多了不少。
他刚刚就想着八卦这事了,结果这年轻人正好就是秋水村的人。
刘木匠谈兴一起,直接告诉了苏誉一个消息。
“方才说宋家村的人半年前来和我订一张好床,那人便是宋老根。”
“说给自己女儿打一张好床,以后出嫁用。”
“他女儿和你村里一个后生仔是有婚约的。”
话说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
宋家一直要和苏誉解除婚约,他们这些乡亲也都听说了一些。
那边婚约都没真正解除,这边就找他打了婚床。
明显是暗度陈仓,早早就物色好了其他合适的人家。
刘木匠摇了摇头:“这宋老根还真的有点不厚道。”
苏誉挑了挑眉。
他的事情,一直就在周边村子广为流传。
小说《科举走后门,连中三元震惊无数学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宋家就在隔壁村,离得并不远。
苏誉昨天回来的消息,肯定已经传到了那边。
柳氏说这话,倒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宋家那边得知这事后,肯定要来看热闹。
婚约肯定是吹了,那边少不得还得拿苏誉落榜的事情幸灾乐祸一通。
所以还不如低调着办了,夹着尾巴过一段时间。
正好两家也不用出什么钱。
不过这事,苏誉记得自己先前好像还没跟顾长乐说过。
骤然间听到自己丈夫和别人曾经有过婚约,也不知道她会不会介意。
苏誉看了一眼顾长乐。
苏永昌等人也看过去,不过他们心中想的,和苏誉不同。
“侄媳妇,你可有什么想法?”
这侄媳妇是府城人士,他们家里对她还是很看重的。
苏永昌甚至还问了她意见。
顾长乐没看懂苏誉的眼神,只淡淡笑着回苏永昌:“我都行,听我夫君的。”
苏永昌和苏永强两兄弟,都对这个侄媳妇的态度很是满意。
府城人士,长得好看,对他们侄子的话更是言听计从。
这样的媳妇儿,可不比宋家那女儿好多了?
苏永昌说道:“那就按照我先前说的,办好一些。”
柳氏一听,赶紧说:“办可以,但事先说好,我家实在是没有钱可以拿出来了。”
苏誉收回眼神,笑道:“银子的话,不用大伯和小叔你们出。”
“我在府城得了一些银子,要在村里办个酒席还是可以的。”
“就是不知道要多少,不知道我身上的钱够不够。”
“你在府城赚了钱?”苏永昌有些惊讶。
去赶考的人,还能抽出时间来赚钱?
“嗯。”苏誉解释说:“我考完后得在府城等成绩。”
“趁着这时间,卖了两首自己作的诗。”
苏永强他们都是农家人,压根就没想过作的诗也能卖钱。
听苏誉说起这事,都很是惊讶。
苏永强追问道:“诗还能卖?卖了多少钱?”
苏誉道:“一首诗卖了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
苏永强张了张嘴,被这数字一下子震住了。
他们家累死累活,除去家里一年的嚼用外,都存不下这个银子。
苏誉就一首诗就卖了这么多钱?
柳氏有些不相信地看着他:“是不是真的啊?”
顾长乐在一旁淡淡地说:“自然是真的。”
“你们在村里不知道这些事。”
“夫君作的诗卖给了他城里的同窗,这诗可是要用在知府的宴会上的。”
“五两银子一首,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柳氏一进门,就对着顾长乐上下打量,似乎在看什么物品一样。
刚刚说话的语气也不好。
顾长乐听到她的质疑,下意识地就说出了维护的话。
说完后,她看了一眼苏誉。
正好碰到他眼神带笑地看过来,眼里似乎带着赞赏。
顾长乐移开眼神,突然觉得有些脸热。
这事居然是真的?
一首诗五两银子,那卖多几首,岂不是发财了?
柳氏当即也不计较顾长乐话里有话,说道:“既然这诗这么值钱,誉仔你先前怎么不早拿去卖?”
“现在也是,都知道能卖钱了,也不卖多几首。”
“赚多些钱,也好给我们在府城带着手信回来嘛。”
苏永强皱了皱眉头,觉得自己婆娘说的话好像有点不对。
但是他又说不上来。
苏誉知道柳氏一直对他都有意见,不过这也怪自己不争气。
他简单解释说:“我卖的是谢恩诗。”
“这种诗要用的人本身就不多,而且作一首诗也是需要时间的。”
苏誉并不需要什么时间,毕竟他可以直接拿来就用。
但肯定得按照正常流程来说的。
虽然苏誉解释了这其中赚钱的难度,但苏永昌脸上还是带着满满的笑。
“有出息!”
“怪不得大家都说读书人有出息,可不是吗?”
“随便赚一次钱,就能抵过我们在地里干一年了。”
“五两银子足够了。”
“办个好点酒席,再给你们两人置办几身新衣裳,加起来花个二两银子差不多。”
“剩下的三两银子,你们可以留着后面做家用。”
苏永昌因为苏誉用自己读的书挣了钱,高兴得黝黑的脸上都满面红光。
苏永强也笑眯眯地,一个劲地夸赞苏誉。
柳氏在一旁看着,眼珠子一转。
读书这么挣钱,那明年她也得把自己儿子送学堂去才行!
把花在苏誉身上的钱给自己儿子去读书,以后赚的钱是自家的,这不正好?
柳氏这么一想着,忍不住就两眼放光。
直接忽略了她知道的不少读书没出息,后面还是得回家务农的读书人。
一屋子的人心思各异,但也算得上其乐融融。
苏永昌和苏永强敲定了苏誉的事情,便高兴地要离开,给苏誉准备办酒席要用的东西。
苏誉把人送到篱笆门外。
苏永昌几人正准备离开,路的那边突然有一个村民急急地跑过来。
“阿七你在正好。”
苏永昌在村里的同辈中排行第七,长辈和同辈都称呼他为阿七。
“找我有事?要不去我家说?”
来人已经跑了过来,喘着气摆摆手。
“不是找你。”
“隔壁村宋老根带着人来了,估计是找苏誉的。”
“宋老根来了?”
苏永昌一听到这家人在苏誉回家第二天就过来,立马就想到了他们此行来的目的。
无非是听说苏誉落榜还带了个小娘子回来,来退婚家奚落的。
他和苏永强本来因为商量苏誉办酒席的事情,脸上是带着笑的。
如今都崩了起来。
苏永昌直接精神一振,对自己儿子说道:“你去请村长和村里的叔公过来。”
“对了,再去多叫几家相熟的人过来。”
“我看那宋家今天上门敢不敢说难听的话。”
苏方远赶紧点头,脸色严肃地走了。
苏永昌叫这么多人过来,听着就像是要镇场子。
这样的安排,总觉得他随时就要撸起袖子跟宋家那边的人打架一样。
这该不会真的打起来吧?
顾长乐偷偷摸到了苏誉身边,小声问道:“是要打架?”
实不相瞒。
村子周围,有不少保护她的人在。
而且顾长乐小时候跟着爷爷在军营待过,也是有点武艺在身的,
只要苏誉需要,顾长乐还是很乐意帮忙的。
昨天到今天,都这么多事情。
这村里的日子可比城里的热闹多了。
“打架?当然不会......”
苏誉却以为顾长乐害怕,想要安慰几句。
却觉得自己好像从顾长乐的眼中,看到了一点兴奋?
“额......”
“咱们是文明人,都是讲道理的。”
“不会打架的。”
应当是自己看错了......
这府城来的姑娘,果然不简单!
宋老根完全不知道反驳,他上次因为官差到苏誉家送喜,就道歉了一次。
这次看顾长乐态度强硬,他刚刚鼓起的那些勇气,立马就消散了。
老百姓最怕的就是官府。
这府城来的小娘子,嘴里说着他们听不懂的官话,说不定衙门里也有人脉。
要真的把他们抓进了衙门,说不定就回不来了。
宋老根赶紧讨好地道:“不至于、不至于。”
“上回我也是想去和你们商量罢了,并不是想要去闹事的。”
“咱们的人腿都不好了,这事不如就这么算了?”
宋老根是真的怕了。
上次见到那送喜报的官差,他就不敢再纠缠。
如今顾长乐说的那些话,更是让他不敢再动别的心思。
他的婆娘程氏也站在一旁,不敢开口。
“宋老根,既然你家女儿和别人家里退了婚,无论是谁的错都好,这礼本就该退。”
“就是啊,你老老实实把礼退了,何至于闹成这样?”
“小心人家真的报官把你抓了,到时候你哭都来不及!”
有些担心自家人会被牵连的宋家村人,赶紧出声支援顾长乐。
别说秋水村的人虎视眈眈地看着,连自己村里的人都不帮着自己了。
宋老根彻底没了气焰,老老实实道:“我退、我退便是......”
“自是该退的。”
顾长乐不紧不慢地掏出自己整理的单子。
“我夫君这么多年送到你们宋家的东西,我都列了个单子。”
“听说你们女儿是识字的,那就让她帮你们对着,把东西都拿出来吧。”
“实物对不上的,我不介意兑换成银子。”
“哦,大概的价格都标在了后面。”
还有什么单子?
宋老根呆呆地接过两页写得满满当当的纸,整个人都有些傻眼。
这种处事方法,他们在村里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
看着顾长乐三言两语,就把宋老根说得服服帖帖的。
苏永昌等秋水村人也都一脸的震惊。
还以为这次也要经过一番纠缠,少不得再次吵得面红耳赤,甚至要动起手来。
但顾长乐就这么站在那里,不紧不慢地一番话,就把这事给解决了。
一些跟过来,本来想要帮忙吵架的婶子们,没有发挥到自己的特长,顿觉有些无趣。
只能在后面感叹道:
“苏誉这娘子,可真厉害啊......”
顾长乐让大家先找阴凉处等着。
让宋老根半个时辰内把东西全部准备好,他们当场对过后才会离开。
这是完全不给抵赖的机会。
宋老根没办法,只能和自家人一起带着顾长乐给的单子,进了屋。
宋玉香带着自己妹妹躲在家里,也并没有闲着。
一直在偷偷看着外面的动静。
宋老根一进来,就把手中的单子递给她。
“这是苏誉娘子列的单子,让我们按照这单子上的东西还回去。”
“你给看看,都有些什么。”
苏誉那边送的东西不少,宋老根他们自家也不是样样都记得住的。
而且也怕苏誉娘子耍心眼,单子上的东西写多了。
宋玉香接过单子,扫视了一眼。
第一眼,就觉得这字实在写的太好了。
娟秀、工整。
第二眼,她也有些尴尬。
里面有不少字,她都不认识。
宋玉香虽然识字,但她其实不怎么会写。
家里虽然对她好,她从来不干家务活。
可也不可能像那些老爷家的小姐一样,专门找先生教她读书认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