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音苏宝珠的现代都市小说《天灾!我囤满粮仓救了一帮大佬优质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墨墨是墨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苏音苏宝珠是其他小说《天灾!我囤满粮仓救了一帮大佬》中的主要人物,梗概:。越是在这种时候,做事越得小心。从铺子里出来,刚走到巷子里,便听到苏宝珠呼叫声。“你们别过来。”苏音心下一凛,飞奔过去,冲进巷子,就见两名二流子,将苏宝珠团团围住。苏宝珠紧紧的抱着背篓,眼神惊恐、愤怒的看着面前的两人。“别过来,你们别过来。”两人转过头,在看到苏音,眼里有几分忌惮,能穿的这么好的,家境不......
《天灾!我囤满粮仓救了一帮大佬优质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苏音拿着一把碎银子,前往成衣铺子,让苏宝珠守着背篓。
进入成衣铺子,伙计一看她的穿着,没搭理。
苏音也不在意,手指着墙上挂着那套素色衣服,“伙计,我给两身。”
伙计顺着她的手看了一眼,提醒道:“姑娘,那一身衣服别看素色,但都是棉布做的,价格可不便宜。”
“多少?”
“一套三百文,两套也就六百文。”
正常买棉布,一匹需要两百文,一匹布做一身衣服绰绰有余,多余的料子还能做里衬。三百文一套,普通家庭基本不会买,大多数都是自己买一匹布,自己裁剪,既合身又实惠。
苏音没时间,兜里有钱,自然买现成的最划算。
她没有废话,直接拿出一块细碎的银子,伙计看到那碎银子很是诧异,脸上立马堆满笑容,从架子上拿下衣服。
她又买了里衬和新的鞋子,总之将自己里里外外都换新。
“你们店里可有换衣的地方?”
“有、有、有,我带你过去。”
苏音终于脱下那一套满是补丁的衣服,穿上舒服、干净的新衣服,整个人顿感舒服。
伙计看着新鲜出炉的苏音,眼中闪过一抹诧异,心里忍不住嘀咕着。
这农家小丫头,只不过换了一身,咋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好像是大家族出来的孩子。
苏音拿上另外一套衣服和换下的破布衣裳,离开了衬衣铺子,离开前顺便问了一问,麻布、现成棉被的价格,大概知道价位,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她不打算在这里买,毕竟,刚刚穿了那么一身衣服,一口气买太多东西,容易招人眼。
越是在这种时候,做事越得小心。
从铺子里出来,刚走到巷子里,便听到苏宝珠呼叫声。
“你们别过来。”
苏音心下一凛,飞奔过去,冲进巷子,就见两名二流子,将苏宝珠团团围住。苏宝珠紧紧的抱着背篓,眼神惊恐、愤怒的看着面前的两人。
“别过来,你们别过来。”
两人转过头,在看到苏音,眼里有几分忌惮,能穿的这么好的,家境不错。
“小娘子,我劝你别多管闲事。”
苏宝珠见她来了,眸中放光,“音子。”
“哎呦,你们俩认识?”
苏音没有回应,径自上前,在那人准备张嘴前,直接给了两人一个大逼斗。
两人被打懵逼了。
这人怎么不讲武德,居然搞偷袭!
“你、你敢……”
其中一人刚一张嘴,苏音一把抓住对方的手臂,一个利落的过肩摔,直接将人狠狠摔在地上。
“哎呦!”地上的二流子痛苦的呻吟。
另外一人见苏音看向自己,吓得往后退,“你别过来。”
“滚!”
那人二话不说,拔腿就跑。地上的人,见同伴走了,也麻溜的从地上爬起,慌忙逃离。
这些不务正业的二流子,都是一些欺软怕硬的主,好好说话,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危机解除,苏宝珠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一双大眼睛亮闪闪的盯着她,“音子,你好厉害。”
苏音不在意的摆摆手。
对付这两个二流子,她都没用什么力。
在蓝星时,她曾经在特殊部门服役过,由于得罪某个二代,被迫退了伍。
这具身体羸弱,无法与前世那具身体比较,但做一些简单的防御攻击动作还是没问题。
“你有没有受伤?”
“我没事。”
“没事就好。”苏音将包裹塞到她手里,“你去换一身衣服。”
苏宝珠换好衣服出来,走起路来同手同脚,有些不自在。
“衣服穿着不舒服?”
“不、不是。”苏宝珠急忙摇头,“是、是衣服太好了,我还从来没有穿过这么好的衣服,我怕弄脏衣服。”
“衣服就是拿来穿的,脏了洗就是。不用太在意。”
“嗯。”
纵然明白苏音的意思,但苏宝珠心里依旧心疼新衣服,就怕弄脏了。
“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今日马市开市。”
他们所在的县城,只是一个小县城,马市不是天天开,每隔几天才开一次,需要买卖的人家都会等着开市那日。
逃荒路上交通工具很重要,有马车能带更多的东西,人也会相对轻松一些,单靠人力背着家当,苏音想想就觉得恐怖。
一到马市,一股臭味扑面而来。
马市很热闹,有不少客人在看牲畜。
有摊主注意到了苏音二人,虽然来马市的女子少,但也不是没有,倒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见二人穿着不错,有人摊主上前询问。
“两位姑娘,要买点什么?”
“你这里有骡子吗?”
“哎哟,你可问对了。我们家刚到了两匹骡子,都是成年的,健壮的很。”
“带我看看。”
“好咧。”
摊主带着两人往自己马厩摊位走。
“前面那个就是了,马厩里都是我们家的。”
马厩有马、有牛、有驴、有骡,品种倒是齐全。
“你看我们骡子,是不是很壮实。”老板卖力的推销。
苏音没有回应,而是走进了马厩,近距离检查骡子的情况,想要分辨骡子的好坏,先看毛发光泽程度,牙齿是否整齐,眼窝是否有红肿、流泪。
她上手摸着骡子的背部,检查它们是否平坦,有没有凹陷或者突出的部位,再检查四肢的情况,以及蹄子的健康,最后再看骡子的神情状态。
苏音检查过后,确定这骡子没什么大问题,这才开口询问,“多少钱?”
马贩本以为小姑娘见识浅,但看苏音一系列操作后,就知道这小姑娘是不好糊弄的主。
他也不敢乱开价,“五十五两。”【注1】
“有点高了。五十两。”
苏音很平静的还价,一旁的苏宝珠早就因为价格愣在那里,呆呆的看着老板与苏音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
“不行、不行。五十两,我们就亏了。你诚心买,我也给你一个诚心价。五十四两。”
“太贵了。”
“五十四两真的最低价格了,这样吧,我给你额外赠送三袋草料。”
“老板,这样吧,你也不用给我便宜了,你给我套一个板车外加三袋草料,如何?”
两人一阵讨价还价后,最终老板一脸肉疼的应下。
-
-
【注1:骡子价格参考了唐朝时期。在唐朝时期,一匹成年的骡子价格在几十贯到上百贯之间。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德宗贞元末年(公元 805 年前后),一匹骡子的价格约为 45 贯(两)。而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一骡子的价格则约为 70 (两)贯。此外,《太平广记》中也有记载,一匹优良的骡子价格可高达数百贯。】
养歪的弟弟们
苏老太瞧着三儿子护媳妇的样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好你个老三,我只不过说了一句,你们这一家子干什么?这是想说我老婆子苛待你们一家?”苏老太怒声斥责。
苏老三懦弱的低着头,不敢吭声。
苏音垂下的唇角不屑的撇了撇,这不是摆明的事,整个李家村谁能不知谁能不晓,还用得着宣传么。
眼尾的余光扫视庭院里的众人,大伯与二伯一家,安静的站在一旁看戏,就连堂哥堂姐们同样都是一脸冷漠的戏谑表情。
苏音视线扫向自己的两个弟弟苏信阳、苏信光,两人是双胞胎,在这个年代生双胞胎危险很大,两人生下来,好几次面临夭折,在外婆外公精心照顾下,才保住性命,但身子骨却不如其他孩子。
两人在苏家的待遇,相较于大伯家、二伯家那几个孩子而言,没那么受宠,但比苏音要好上些许,毕竟是带把的。
苏老头敲了敲烟杆子,对着老婆子说了一声,“好了,都别说了。老三,你带你媳妇孩子回去规整规整。”
“好的,爹。”
苏宝珠松开手,径自往自个屋里走。
苏母搀扶着苏音回到简陋的柴房屋,苏父去打水,屋子里只剩下母女两人。
“娘,外面可能真的要乱了。”
“那可怎么办?”
“你别急。那都是我猜测,也不一定准,一切看李锐哥的事。不过,我们得要先做更充足的准备。”
苏母稳下心神,“娘都听你的。”
苏音没有辩解,“娘,等会儿你和爷奶说一声,就说送我到外婆家住几天。那边有治疗跌打损伤的药。”
以苏老太喜欢占便宜的性子,绝对会同意。
如此一来,她才有足够的时间继续采购物资。现在有钱,她必须要多弄点东西,才能让自己在大灾难来临之前有更多活下去的机会。
苏母看向她的脚,“你的脚……”
苏音冲着她摇摇头。
“没事就好。”苏母松一口气,“那行,过会儿我就告诉你奶他们。”
正在这时,苏父端着木盆进来。
“你去堂屋吃饭去,这边有我就行。”
苏父犹豫的看看闺女,又看看媳妇。
“赶紧去。记得帮闺女拿点吃的。”
“行。闺女你等着。”
苏音看着老爹离去的背影,这个爹什么都好,对媳妇好,对女儿好,但同样对父母言听计从。用她上辈子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愚孝儿子。
如果媳妇、女儿与爹妈起冲突,他只会苦着一张脸,让媳妇和儿女息事宁人。
她这一辈子活得这么窝囊,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家里唯一的顶梁柱无法给她们撑腰,她们又有什么底气能支起腰板。
在封建社会,女儿家本身就不容易,有太多条条框框约束着,若是家里男人也不帮着,那只有苦的份。
“咯吱”……
门推开,苏父端着一碗饭过来,身后还跟随着两个小的。
苏母瞅了一眼,清可见底的粥,上面飘着零星几片野菜叶子,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苏父也知不妥,但也不好说父母什么,只能陪着笑脸,柔声对着女儿说道:“大丫,你先将就着吃。改明儿,爹爹上山给你抓野兔兔。”
“抓来还不知道会进谁的肚子里。”苏母低声说着,粗鲁的从丈夫手中接过碗筷。【注1】
“娘,你不能这么说,孝敬长辈是应该的。”苏信阳开口。
苏信光跟着附和,“姐姐又不是长辈,为什么要给她吃。阿奶说了,丫头片子都是别人家的。给她们吃了都是白吃。”
往日的苏音听到这话,只会低着头独自伤心,但现在只想抽这两个小子一巴掌。
这两个小东西,已经被苏老太洗脑洗成什么样了。
“别听你阿奶胡说。音音是你们的姐姐,不是外人。”苏母纠正。
两小子不以为意的撇撇嘴。
“阿奶说了,你一天天不干活,就没必要吃白饭。”苏信阳有模有样的学舌。
“你阿奶真这么说?”
“对啊。阿奶让爹来告诉阿姐。”苏信光补充道。
苏母气得直抹眼泪。
苏音抱住母亲,俯在她耳边低声说道:“娘,马上就要过去了。”
苏母闻言,眼中的泪蓦然顿住。
是啊,马上就要过去了。
等那两个没良心的离开,木讷的苏父从兜里掏出一个黑窝窝头,塞到闺女手里。
苏音知道这是他从嘴里抠出来的吃食。
在苏家,父亲干活最勤快,但在吃的上面,与大伯、二伯相比,是吃得最少、最差。尤其是大伯还是读书人,是一个童生,什么好东西都优先给大伯。
二伯嘴甜,特别会哄老太太。老太太也经常给他留好东西,唯独她爹,既不会讨好父母,嘴也不甜,只知道埋头苦干。
苏音将那个黑窝窝头重新塞回他手里。
他每日要干很多农活,吃不饱饭,身子容易垮。
明天进县城就能吃好吃的,也不差今晚这一顿。
但在老爹执拗下,这个窝窝头,被她和苏母两人分了。
翌日,苏母请示了苏老太,果然苏老太高高兴兴的同意了,巴不得将无法干活,只能吃白饭的苏音赶到舅舅家。
苏母留下来干活,由身体不是很利索的苏宝珠扶着苏音回去。
离开村子足够远后,苏音终于能正常行走。
两人返回山洞,取走银锭子,赶往县城。
注意到小姑那紧张的模样,苏音忍不住提醒,“小姑,你这样反而会让人怀疑。别老是往背篓里看,咱们就当没这笔钱。”
“我这不是害怕掉了。”
“放心,不会。”
“我们今日要做买什么?”
苏音低头看了一眼缝缝补补的衣服,再看身侧不遑多让的小姑。
“买衣服。”
两人一进县城,苏音直奔杂货铺,买了一把夹剪。【注2】
十两银锭子,还是上好成色的银锭子,从一个穿着一身满补丁的农家丫头手中拿出,太扎眼,容易惹事。
接下来她要买的东西,也不适合穿这一身。
两人找了一处僻静无人的地方,苏音将事先放在兜里的一枚银锭子拿出,然后将银元宝剪成细碎的银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