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吴晓王屿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巨著从地摊开始的赌石人生》,由网络作家“紫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从地摊开始的赌石人生》是作者“紫蓝”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吴晓王屿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来一个高大的男人。看到杜远以后点了点头,“今天封的?”边说边从口袋里摸出一盒香烟,朝三人散去。杜远伸手接过,“嗯。来你这放成片料。”顿了一下,他对王屿两人介绍道:“这是周振,老伙计了。自己人不用见外。”“吴晓,王屿。”吴晓依言接过周振递来的香烟,将自己跟王屿的大名报了出来。王屿也接了周振递来的烟,放在鼻......
《畅销巨著从地摊开始的赌石人生》精彩片段
“你还有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
吴晓又嚷了起来。
“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杜远跟他打趣道。
“有了你,油切机都不用加油了。”
吴晓恶寒。
听吴晓说到这里,杜远一下正经起来,“既然要出成品,那我现在就去工厂用切机把片先放出来。你们要不要一起?”
王屿点点头,“一起去看看。”
一行三人,分骑两辆电动车,一前一后向外驶去。
杜远在前面领路,从小院出发,顺着护城河走了约莫十分钟,在转过一个拐角之后,王屿就看到了一家牌面招摇无比的加工厂。
葱翠欲滴的绿色招牌底子上,三个鲜红的大字直逼人眼底——“神仙刀”。
“这名字,可以啊。”
吴晓笑出了声。
王屿也是会心一笑。
赌石这个行业,虽然离不开深厚的专业知识做基础,可是,那种让无数行业人走眼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做这行的,有几个不讲究禁忌的?又有几个不愿意沾几分喜气?
除了能说是大自然孕育出来的神奇,永远不会被人力完全揣测外,再也就是那无法为外人道也的玄学概率了。
在三人将料子搬进店里后,从后面走出来一个高大的男人。
看到杜远以后点了点头,“今天封的?”
边说边从口袋里摸出一盒香烟,朝三人散去。
杜远伸手接过,“嗯。来你这放成片料。”
顿了一下,他对王屿两人介绍道:“这是周振,老伙计了。自己人不用见外。”
“吴晓,王屿。”吴晓依言接过周振递来的香烟,将自己跟王屿的大名报了出来。
王屿也接了周振递来的烟,放在鼻端深深嗅了一会,就夹到了耳朵上,旁观面前三个烟囱开始吞云吐雾。
周振吸着烟,来到料子前摆弄了一会,“莫湾基啊,上油切,待会自己上手吧。好久没来了,中午想吃点什么?我去买菜。”
“随便。”
杜远在周振这里看上去很是放松。
瘫在藤编沙发上,像只没睡醒的猫。
周振的视线落到王屿跟吴晓的身上,“有忌口没?”
看两个人摇头,他也不再客套,“那就这么说定了。你们在这看好门,我去去就回。”
说完跨上门口的电动车,风风火火窜没影了。
“杜远,你这哥们切石头是不是特别牛13?”
吴晓又来了精神头。
“何以见得?”
杜远照旧吸着烟,连眼皮都没动一下。
“一般人,谁敢自封神仙刀啊。”
吴晓一脸理所当然。
“还真让你蒙……错了。”
杜远的烟这会已经抽完了,他伸手将烟蒂弹飞,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干活了。”
弯腰抱起小半边的料子,杜远来到油切机前。
王屿见状,也跟了过去。
跟杜远一起将料子在切机上固定好,杜远反复调试着料子的角度,最终他将切机盖上盖子,按下了启动键。
切机的轰鸣声夹杂着刀片跟石头摩擦的嘈杂声,在室内响个不停。
“第一次解石?”
杜远问王屿。
王屿点点头。
“你怎么忍住的?”
杜远这下真的好奇起来。
“到现在没碰过全蒙头的料子。就是怕自己忍不住。”
王屿的回答倒也坦率。
“擦窗的料子,就能忍得住?”杜远继续追问。
王屿再次点头。
他明白杜远为什么会这么问自己。
见猎心喜是每一个原石买卖人的通病。
一块料子,只要有一点钻研不透的地方,就很难不让人心痒难耐。
那种时候,什么赚钱、什么风险,全都是过眼云烟。不把它切个清楚明白,这事就不算完。
“你的乐趣少了一大半。”杜远调侃道。
王屿跟着笑了起来。
杜远这句话他是发自内心的赞同。
他不是不想过这个手瘾,只是他还不能放纵自己的好奇心。
稳扎稳打才是现阶段他该走的路。
欲望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很容易回不了头。
王屿刚想到这,就听杜远叹了口气,“不过,最大的风险也是百分百规避了。”
边城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彻底梦碎的地方。
能从这里得到什么,完全因人而异。
淹死的通常都是会水的。
王屿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
早几年前他就明白,自己不是幸运儿。
“想不想小试一下身手?”
杜远很快就收起了自己的落寞,继续一副没正形的模样。
王屿正打算开口,吴晓就摸了过来,“杜远,你认识的人多,有没有手工雕刻人物厉害点的师傅?”
杜远短暂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有。你想要多厉害的?”
吴晓赶忙摆了摆手,“太贵的工可是不敢用,还不够工费的。费用在一千左右的那种就足够了。”
杜远被他说的云里雾里,“你到底想雕什么?”
“就我一个客户,非要个跟王屿同款的手玩件。今天给他物色了一块料子。我这不想着赶紧给他做好了,我好收钱吗。”吴晓贼兮兮的笑着。
“那直接问王屿用的哪个师傅的工,不就结了。”杜远翻了个白眼,“找我这不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吴晓撇嘴,“我要是能找着,我还用到处去打听了吗?我这就是找不着啊。人家雕刻的营生不做了,王屿说那人去皈依了。”
杜远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他转头对着王屿道:“什么题材的手玩件让人这么念念不忘?给我瞅瞅,我看看认识的师傅里有没有适合的工。”
王屿的手微微一顿,却也没有犹豫许久,从裤子口袋里摸出那个手玩件,递到了杜远的手心里。
“嚯……这工艺的确够可以的。多少钱的工费?”
上眼一看,杜远就不住点头。
“一千。”
“可以可以,这个价位物超所值。这造型配这个随形选的好、选的妙啊。这题材是你选的,还是雕刻师傅给你设计的?”
“师傅选的。”王屿实话实说。
杜远没再说话,认真研究起手上的把件来。
这是一块不规则的石头,整体呈长椭圆状,立体有一定厚度,上圆下尖。
下方尖角两侧各有几处不规则的小凸角。整体长度约莫在十公分上下。
“明明是有概率出高绿的料子,整这么个鸡肋出来。”吴晓嘟囔着。
“哪有那么多的高绿。尤其这样的明料。你见过几个爆色的?”王屿随口应着吴晓的唠叨,手上不停开始拆踩着的那块蒙包料。
看这体积,怎么也有二十公斤以上。
很快,一块被切为二半的料子就出现在王屿的视线中。
料子呈长条状,顺一道贯穿裂下刀,将石头一分为二。横切面上露出的玉肉通透细致,滑腻如脂。
简单审视过切面之后,王屿反手将料子翻了过来,皮壳通体水泥色,翻砂紧致且细密。
他心里大致有了判断,这是典型的莫湾基场口出来的翻砂皮。
这个场口,再结合切面的表现,他初步估计是块可以取手镯的油青偏蓝糯化底的料子。
拿定主意,王屿开始认真研究这块石头的具体表现。
周身一条贯穿裂横穿石心,下刀的时候,应该就是考虑到这点,所以直接依这条裂而下,将石头分为大小不一的两半。
除此之外,外壳上再无其他明显纹裂。局部位置有几个小的跳壳裂……
看到这里,王屿摸出自己的手电,顺着这几个地方打灯照了进去。
目光所及之处,纹裂并没有深入玉肉。
这个料子倒是可以玩一玩。
吴晓看着王屿逐渐认真起来的表情,知道他对眼前这个料子动了点心思。于是赶紧凑到他身边,“怎么样?”
“手镯料,还不错。考考你的眼力,打一下价,看看多少拿下合适。”奔波一早总算有所收获,让王屿的心情大好。
吴晓蹲在地上脑子飞快地转着。
按王屿的说法,取成品手镯,以每片一点六的厚度下刀,小的这块估计可放出三片,大的那块以五片计算,各自去掉皮壳处的盖子,实际有用的片料为六片。
目测每片可取镯胚约四个,总共计数的成品数量为二十四个。
以横切面玉肉的表现来看,糯化底油青色偏蓝的成品手镯,就算在源头市场批发的价格怎么也能打到一千五上下。
本着打价要打最低的原则来计算,这个料子能产生的成品手镯总价值在两万四左右。
除掉加工产生的费用,时间成本,本金成本,以及毛料不可控的风险成本,吴晓最终开口给了王屿一个价格范围,“两万之内拿下,就有的赚。”
“你心里的底价是多少?”王屿问道。
“我能给到一万八。”吴晓小声回答。
王屿点点头,没有发表意见。
扭头对店里的一个骠国小哥喊道:“货主底价多少?”
小哥踢踏着人字拖走过来,看了看石头的编号,伸出三根手指。
王屿也不废话,“一万二。”
小哥摇摇头,“挂徕!”(差得远)
王屿也不着急,继续还价,“一万三。”
小哥对这个价格似乎有些为难,想了一会,给王屿比划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就走了。
王屿知道他是去找货主谈价了,空下来的时间就跟吴晓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
“王屿,你能给出多少?”吴晓趁着这会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王屿倒也没卖关子,“最高一万五。”
吴晓抽了一下嘴角。
对比之下,自己的利润空间比王屿少了三千块。
这时候,小哥又踢踏着他的人字拖回来了,“挂徕。”
王屿思考了一下,直接亮了底牌,“一万五不能再多了。你去好好跟货主谈,成了我包五百小费给你。”
小哥眨了眨眼睛,对着王屿点点头,再次离开。
“能成吗,王屿?”吴晓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他这会心情有点复杂。
虽说看价高低各凭本事,但是同样餐风露宿,若每次都因为自己看价不准,而使得利润空间被压缩,怎么着都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吴晓这会,既希望王屿能成,又希望他谈不成。
同时他也下定决心,如果王屿真的谈成了,以后自己一定要好好跟着他,继续磨练自己的道行。
小哥很快就回来了,人还没到,就跟王屿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这个结果在王屿意料之中,等到小哥走近,他扬了扬手中的银行卡,对着小哥说道:“封起来,我去银行取钱,一会回来拉走。”
这种情况,在边城的原石交易市场上再正常不过,小哥自然不会拒绝。
等王屿跟吴晓取完钱,顺带将电动车骑来的时候,小哥早已经麻溜的把料子打包好了。
王屿将一万五千块点出来,又单独封了五百块小费,一道给了小哥。
小哥拿过钱,冲着王屿竖起大拇指,然后二话不说将石头搬上他的电动车脚踏。
王屿下意识的伸手进裤兜,摸了摸静静躺在里面的手玩件。
不知道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每次买料子,他都下意识的想摸一摸它。如果有人发现问起来,王屿就把自己这个行为,归纳为“安抚巾效应”。
“想什么呢王屿?我跟你说话呢。”身后的吴晓用肩膀蹭了他一下。
“你说什么?”王屿的神智一下被唤了回来。
“我说下面咱们去哪里?吃早饭还是直接回去?”吴晓伸手看了看时间,九点多。
正常这个时候,他会去摊位旁边的那排大排档吃早点。
可是,今天王屿整了这么个大家伙在车上,两个人搬着石头去吃早饭,吴晓总感觉有些别扭。
王屿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我们回去吧。路上打包两份撒撇回去吃。”
吴晓吞了口口水,“真的要吃撒撇吗?”
“多吃几次就习惯了。”王屿难得的调侃起来。
吴晓不想扫他的兴致,话题一转,“这个料子,你是打算带到夜市上卖吗?”
“目前是这么计划的。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打打数好定价。”王屿略一沉思,就回答了吴晓的问题。
“要不,考虑一下算我们合买?”吴晓提这个要求的时候,略微有些底气不足。
话说出口,他自己先不好意思起来。
这料子即使还存在着各种赌毛料的风险,但已经可以说是百分百稳赚不赔了。
自己这时候提出这个说法,怎么看都是在占王屿的便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