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高质量小说阅读穿越后,她带着空间去逃荒

高质量小说阅读穿越后,她带着空间去逃荒

指墨随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精品小说推荐《穿越后,她带着空间去逃荒》,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柳潇云柳潇珠,是作者大神“指墨随风”出品的,简介如下:她穿越了,来到了一个荒年,战乱的时代。父母早亡,无依无靠,只有兄嫂和侄子带她讨生活。眼看着就要没米下锅了,她决定,带着兄嫂和小侄子去逃荒……逃荒路上危险多?她上能摸鱼,下能打野兽,遇到的土匪看到了都得给她磕几个,更有灵泉空间助阵,丝毫不慌!小侄子:“姑姑真厉害,总能变出好吃的!”兄嫂:“想做什么就去做,兄嫂支持你!”开荒地,种良田,天时地利人和,创建家园!...

主角:柳潇云柳潇珠   更新:2024-07-28 18: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柳潇云柳潇珠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阅读穿越后,她带着空间去逃荒》,由网络作家“指墨随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小说推荐《穿越后,她带着空间去逃荒》,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柳潇云柳潇珠,是作者大神“指墨随风”出品的,简介如下:她穿越了,来到了一个荒年,战乱的时代。父母早亡,无依无靠,只有兄嫂和侄子带她讨生活。眼看着就要没米下锅了,她决定,带着兄嫂和小侄子去逃荒……逃荒路上危险多?她上能摸鱼,下能打野兽,遇到的土匪看到了都得给她磕几个,更有灵泉空间助阵,丝毫不慌!小侄子:“姑姑真厉害,总能变出好吃的!”兄嫂:“想做什么就去做,兄嫂支持你!”开荒地,种良田,天时地利人和,创建家园!...

《高质量小说阅读穿越后,她带着空间去逃荒》精彩片段


柳潇云本来的用意,就是吸引这些流寇的注意力,让他们集中到院里,她要一起收拾。

等他们聚齐了,离自己比较近了,她用衣袖掩鼻,一扬手,向这些流寇撒下一包无色无味的粉剂。

随后她迅速进了空间。

那十几个流寇一下子整懵了,人呢,去哪了,眼花了吗!怎么没了呢!

一个大活人从眼前突然消失,他们刚准备四下寻找,感觉头已经开始晕晕糊糊。

“不好!”其中一人话刚出口,已经晚了,连他在内,十几个流寇不约而同的同时倒地。

等柳潇云从空间出来,看着横七竖八躺满院子的流寇,她挨个查看一下,有无漏网之鱼。

嗯!不错,无一漏掉。

柳潇云走进屋内,吓的躲藏在门后面的两个女孩停止了哭泣,她们的声音有些颤抖,问道,“你……是谁,谢谢你!”

“不要怕,我给你俩解开绳子!”柳潇云说完,解开她俩身上的绳索。

这时,贺铜生、柳潇铭、柳文昌三人领着七八十个青壮年也跑了过来,他们手拿柴刀、镰刀、锄头等工具,一起闯进院内。

看到躺满院子的流寇,“啊!这些流寇都已经死了吗!”

一下子又闯进来这么多人,两个女孩的眼睛里充满惊恐,吓的躲在柳潇云身后。

柳潇铭进院就喊,“妹妹!”

“不怕!”柳潇云安慰两个女孩,又对柳潇铭他们说,“哥,你们将这些流寇先绑起来!”

“好!”看到妹妹毫发无伤,柳潇铭放下心来。

柳潇云问两个女孩,“有绳子吗!这些歹徒需要绑起来!”

“有,我给你们拿绳子!”两个女孩清楚,这些人是来救她们的。

等柳秉德带着二三十人赶过来,十五个流寇已经被绑好,只是还没有醒过来。

“云丫头,你没事吧!”柳秉德关心的问道。

“我没事!”

“这些流寇是……”

“我撒了一些迷药,他们都晕倒了!”

“哦!”柳秉德和其他村民听的很清楚,谁也没有问云丫头哪来的迷药。

柳潇云已经检查过,两个女孩的爷奶、爹娘已经被这些流寇所杀害。

这两个小姑娘,大的叫银花,十四岁,小的叫银翘,十一岁,和爷奶、爹娘一起生活,平常跟随爹爹上山采药材。

从她们口中得知,还有挨着的两户人家也被这些流寇所杀害。

一户是老太太带着两个小孙子,另外一户是两个孤寡老人。

这些流寇不知道从哪里流窜来的,昨天已经屠了前面的一个村子,他们是杀抢掠夺,无恶不作。

这个小山村一共有九户人家,听说有流寇,有六户人家立即躲到山里。

两个女孩的爷奶有腿疾,不能走路,她们一家人只好躲到院子的菜窖里,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没有想到流寇晚上来到村里抢夺。

杀了那两户人家之后,来到了她们家里,将她们一家人都绑了起来,索要银子无果,将她们的家人杀害。

流寇之间也有争执,有的流寇说要将两个女孩带走卖掉,卖到那些烟花之地,也能到手不少银子。

有的流寇觉得带着很麻烦,主张杀掉两个女孩,再去寻找下一个村子接着抢夺。

正在流寇争执之时,柳潇云出手救了她们姐妹。

柳秉德了解之后,他问柳潇云,“云丫头,你打算怎么办?”

柳潇云语气平淡,“冤有头,债有主,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经地义,这些流寇杀害了银花和银翘的家人,还是交给她们处置吧!”

小说《穿越后,她带着空间去逃荒》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条山路比较偏,偶尔能看到路边几个拄着棍子的流民饿的要晕倒,他们谁也没有多看一眼,只顾向前赶路。

众人在山路上走了一个半时辰左右,实在是热的受不了。

烈日当空,大地被烘烤的炽热,暑气像是要蒸熟了万物。

赶着马车、牛车的已然是满头大汗,更不要说那些推着手推车、背着东西走路的人了。

山路崎岖,坑坑洼洼的地方也多,推着手推车的行路更难。

脚下的土地干旱严重,山路两边荒草枯萎。

“走不动了,歇歇脚吧!”有人干脆坐在路边不走了。

“我渴,快渴死了,我要喝水!”有个孩子给大人嚷嚷着要水喝,嘴唇干裂的要出血。

妇人只好哄着,“再忍忍!水都快喝完了,等会儿再喝!”

这会儿不让吃东西可以,不让喝水真的是要了命!

大人小孩都渴的嗓子直冒烟。

热的五脏六腑都像是烧着了!

“走了太远的山路,这么小的孩子已经是不容易了,你就给孩子喝一口吧!”有人看不上去了。

“是呀,大人还能坚持,小孩子哪能受的了,给他喝口水得了!”有人接着帮腔。

这些话说的好像她不是孩子的亲娘,面上有些挂不住,那妇人只好取出水囊,“少喝点,湿点嘴皮不干就行了!”

她也是没有办法,她的孩子她更心疼,只是还有一家老小呢,这个喝一口,那个喝一口,一会儿水就喝完了,天干地旱的,这一路上哪打水去!

这个孩子用水湿点嘴皮,旁边那两个孩子还眼巴巴的看着呢,他们也同样的口渴呀!

妇人狠狠心,装作没有看到,将水囊收了起来,“快点走路了,都落在后面了!”

白晃晃的太阳光刺的人睁不开眼,柳潇云从包裹里拿出来五个草帽,不知道是用什么草编织的,类似古代的草帽,看起来不至于太突兀。

“挺漂亮的,在县城买的吧!”章氏接过来给两个孩子戴上,自己也戴了一个。

柳潇云笑着说,“当时看着挺漂亮的,就多买了几个,没有想到还真用上了。”

两个小家伙戴着帽子有点大,时不时的用手往上抬抬,有点滑稽。

柳潇云拿出点心给他俩吃。

他俩吃着点心,喝着灵泉水,还将点心塞进爹爹的嘴里。

柳潇铭明白,这些东西都是妹妹在县城买的。

他这个妹妹完全变了,也想透彻了,以前哪吃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

主要是妹妹在山上捡了金子,手里有了银子,也有了底气,买东西花起银子来不再缩手缩脚。

又走了一个时辰左右,终于到了一片林子,这片林子挺大,有各种树木,树荫下也凉快了许多。

柳秉德让大伙在林子里休整两个时辰,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间,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再赶路。

听说可以休息了,有人立即铺开油布,直接躺在上面休息,累的一动也不想动弹。

有些人开始抱怨,后悔跟着出来,还不如跟着那四户猎户上山呢,也不用跑这么远的路。

如此没完没了的走着,人都要累死了,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呀!

妇人们哪有时间抱怨,捡柴开始烧火做饭。

小孩子们在林子里很兴奋,坐在地上歇了一会儿之后,就开始在林子里跑着玩。

“别跑远了,看看林子里有没有蘑菇,采些蘑菇回来!”

“别和孩子嚷嚷了,天不下雨,哪里会有蘑菇!”

“有蘑菇也不能胡乱吃,吃了有毒的蘑菇,连个大夫也找不到!”

“娘,这里有三棵榆树!”有个小女孩喊了起来。

啊!有榆树!

妇人不捡柴了,男人也不躺下来休息了,大伙都跑了过去。

那三棵榆树可遭了秧,有爬树摘树叶的,有砍树皮的,乌泱泱泱的一群人将三棵榆树给包圆了。

虽说现在粮食充足,但是谁会嫌粮食多呢,谁知道能不能撑到目的地!

杂面里掺着榆树叶做饼子,榆树皮多煮一会,也是可以吃的,这样粮食可以节省下来。

……

柳潇铭领着两个儿子在林子里搭起了帐篷,饭后可以躺在里面休息。

柳潇云与嫂子在林子里捡了一些枯柴,开始煮饭。

“嫂子,你煮米饭,我将腌好的老母鸡炖了,腾出空坛子可以用来装水。”

“好,听你的!”章氏完全同意。

众人抱着榆树叶、榆树皮高兴的回来,开始做饼子,烧糙米粥……

柳潇珠的右手不能动,何氏拿了些榆树叶递给她,她又递给了张氏。

张氏现在是烦透了这个累赘儿媳,可是亲家那三个儿子一直对她们母子怒目,她也不敢让儿子再提休妻的事。

早上起的太早了,简单吃过了午饭,大伙又累又困,准备休息。

这时,柳秉德对大伙说,“我这里有一张图,可以教你们用油布做简单的营帐,谁想做的话,可以过来看看!”

柳秉德也是一番好意,想让大家休息时都能有个遮挡的地方。

他们家已经开始在做了。

曹氏和柳文婉正铺展开油布穿针引线。

柳文昌正在砍削一些直溜的木棍。

妇人们听了马上围了过来,谁不想睡在那样的小屋里呀!

“让我看看!”

“用多大的油布做!”

“还要砍一些木棍!”

“画的还挺像的!我家也要做一个!”

“还是做个大的好!”

柳潇云听那些妇人说的挺有意思,她走过去看了看。

没有想到那张图画的还真像她的帐篷,只是这些帐篷的骨架是木棍。

如此的奇思妙想,已经很不错了,听哥哥说,是柳秀才想出来的,看来,这个年代的秀才也不是完全读死书的。

看着柳潇云也在看他的图纸,柳文昌笑了笑,“云丫头,一会儿可能还要看一下你那个小屋!”

柳文昌对于帐篷的大概结构已经知晓,但是对内部的细节并不清楚,他还需要研究一下。

“可以!”柳潇云爽快的答应了。

回到帐篷边,柳潇云想着,柳文昌还要研究她的小帐篷,她也休息不成,正好去周边看看,这么大一片林子,会不会有小动物一类的。

“嫂子,你休息一会儿,我去周边看看!”

“你一个人呀,不行吧,我陪你去!”

“不用,我转一圈就回来!”

小说《穿越后,她带着空间去逃荒》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除了柳如山家和沈家,每家都有简易的帐篷,有的村民家里还缝制了两个。

吃点干粮,吃些葡萄,喝点水,算是吃了晚饭。

一天下来,又累又紧张的,现在放松下来,打开简易的帐篷,不用担心蚊子咬,大家都准备休息了。

“我想去姑姑的小屋睡觉!”

“我也去姑姑的小屋睡觉!”

柳承南和柳承北又开始粘着姑姑。

“好!姑姑答应你们!”柳潇云笑着说。

“潇云,你已经很累了,不要惯着他俩!”

“没事!”

“去吧,有了姑姑,就不要爹和娘了!”柳潇铭打趣着说。

柳潇云拉着两个小侄儿进了帐篷,从空间拿出一些好吃的,“吃吧!”

姑侄仨人开始吃了起来。

现在她空间里的有些东西只能拿给两个小侄儿吃。

这两个小家伙只管吃不问出处。

吃完东西,让他俩漱口睡觉。

看他俩睡着了,她则进了灵泉空间,在别墅里的浴室快速冲澡。

空间里的水电一直有,她冲澡之后,用吹风机吹干头发,换了干净的衣服,拿着换下的衣服来到一楼的洗衣房,将衣服扔到洗衣机里洗好,烘干。

同时,柳潇云有了新的发现,她空间里的东西,可以自动补齐。

这空间的功能也太好了,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她提供物资呀!

第二天,柳秉德没有催促大家赶路,而是让大家垒灶做饭,吃点东西再继续赶路。

章氏先起来,煮了一些青菜白米粥,拿了干饼子,又从咸菜坛子里拿出些咸菜配着吃。

柳潇云醒的也早,承南和承北很快也睡醒了。

这一晚,大家睡的还算安稳,还是在简易的帐篷里睡的舒服些。

清早起来,除了柳如山一家和沈鹏一家萎靡不振,大家的精神都很好。

吃了早饭,柳秉德让柳潇云问一下那两个女孩,既然她们一直在村子里住着,肯定知道哪里有水。

从柳家村出来有两三天了,即使省着用,大家的水也快用完了。

看能不能想办法找到一些水。

柳潇云再去看银花和银翘的时候,发现她俩已经将她们的家人、邻居安葬,院子也打扫干净了。

原来她俩一晚上没有睡。

“银花,银翘,你俩还在村子里住吗?”

“嗯!这是我们的家,我们不能离开!”

“这个村子里只有你们两个人了!”

“不会的!没有了流寇,去了山上的那些邻居还会回来的!”

“好吧!保护好自己!”

“嗯!会的!”

“对了,你们村子里有水井吗?”柳潇云想起里正让她问的话。

“村子里没有水井,恩人姐姐,我们都是从前面的一条小溪挑水吃!”银花连忙说。

柳潇云诧异,“天这么干旱,小河里还有水吗?”

“有的,是从山上流下的泉水,水不多,但是有水!”银翘说道。

“好吧,谢谢你俩告诉我哪里有水!”柳潇云站起身就往外走。

“恩人姐姐,能否让我们知道你叫什么名字?”银花真诚的说。

“不用了!你俩记得保护好自己!”柳潇云说着出了小院。

见到了柳秉德,柳潇云说了前面小溪有水的事。

柳秉德听了很高兴,这下不愁没水喝了。

柳文昌在旁边听了,兴奋的一下子跳了起来,完全没有了读书人的稳重,“潇云,前面那条小溪真的有水吗?”

他那张舆图上显示有条小溪,但是他不知道有没有水,毕竟有多条小河都已经干涸。

柳潇云微微一笑,“那是从山上流下的泉水,没有干涸!”

小说《穿越后,她带着空间去逃荒》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柳潇云点头,“嗯!我知道!”

说着,她从枕头下面拿出来两块金子,“嫂子,你看,我捡到的就是这两块金子!”

章氏接过来两块金子仔细看了看,忙又将两块金子还给了柳潇云,“还是你保存吧!你的运气简直太好了!”

柳潇云将两块金子放在了枕头下面,她郑重的说,“嫂子,在山上采挖人参的事,捡到金子的事,除了我哥,不能对任何人讲!明天就去县城找我哥。”

“潇云,你说的我都明白,财不外露,这样的事当然不能对外人讲,放心吧!听你的,早点睡觉,明天去县城!”章氏信誓旦旦的保证。

“嗯!嫂子,你也早点睡觉!”

“嗯嗯!”

走了几步,章氏又回来了,“潇云,你掐一下我的胳膊,看疼不疼,这是真的吗!我怎么感觉像做梦一样!”

柳潇云“噗嗤”笑了,“嫂子,这当然是真的了!”

章氏笑着摇了摇头,“总感觉像是在做梦!”说着回了自己的房间。

躺在床上,章氏有点感叹公婆的早逝,公婆如果还在就好了,柳潇云的运气这么好,在山上捡到两块金子,一家人都可以过上好日子。

想来想去,她心中高兴,如今有了这些金子,既可以给柳潇云置买丰厚的嫁妆,还可以买几亩良田,买粮食,两个儿子还可以进学堂读书了。

柳潇云还只是拿出了两块金子而已,她还没有和嫂子说那满满一箱子的金子!

一切还是慢慢来吧!

次日天亮,柳潇云醒来,竟然是一夜无梦,睡的很安稳,穿越过来她没有出现违和感。

起床之后,她才发现,章氏已经在做早饭,两个小侄子在院子里跑着玩耍。

“姑姑,听娘亲说,吃完饭去县城找爹爹!”两个小家伙跑了过来。

柳潇云摸了摸他俩的小脑袋,“承南,承北,到了县城,姑姑给你俩买好吃的!”

章氏做好了早饭,杂粮粥、杂面饼子、小咸菜。

章氏还特意煮了三个鸡蛋,先是递给了柳潇云一个鸡蛋,又递给两个儿子一人一个鸡蛋。

一家人平常没有舍得吃过鸡蛋,家里积攒多日的鸡蛋都拿到集市上去卖。

柳潇云看着面容削瘦的嫂子,心里不是滋味,嫂子明明知道她手里有两块金子,还是连个鸡蛋也舍不得吃。

灵泉空间里有那么多吃的喝的用的,她却不能拿出来,等到了县城,必须找个理由将这些东西拿出来一些。

“嫂子,这个鸡蛋你吃吧,早上起来我不怎么饿!”柳潇云说着将鸡蛋递了过去。

章氏喝着粥,吃着咸菜,眼皮也没抬,“将鸡蛋吃了,吃完饭去县城!”

柳潇云无语,只好将鸡蛋吃了下去。

吃完早饭,章氏悄悄的将柳潇云拉在了一边,“潇云,那两块金子还在吧!”

柳潇云笑了笑,跑到西屋,从枕头下面拿出那两块金子。

章氏轻拍着胸口,“等着,我给你拿个荷包!”

将两块金子放在荷包里,又找了一个包裹包起来,章氏这才放下心来。

“嫂子,将户籍文书也带上吧!”柳潇云突然说。

章氏不解,“去县城带它干什么?”

柳潇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是一种习惯,前世的她,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身份证,护照一类的东西。

这一次去县城,她想着是不是将户籍文书也带上,万一碰到有人查看呢。

章氏遂将户籍文书一并放到包裹里。

村口就有去县城的牛车,到县城一人三文钱,送到县城东门口。

柳潇云将两个小侄子抱上牛车,随后与嫂子先后上了牛车。

同车的还有村里的贺猎户,他带了一篓的野鸡和野兔,准备到县城的酒楼卖掉这些野味。

“你们也去县城呀!是不是去找潇铭!”贺猎户先开口。

都是同村的,章氏点点头,不再多说话。

“娘,县城是不是很好玩!”柳承南歪着小脑袋问道。

章氏嗔怪,“你俩就知道玩!”

柳承北冲着娘亲调皮的做了个鬼脸,“娘,我要去找爹爹!”

柳潇云知道,原主其实也没有去过县城,她不知道县城是个什么样子。

牛车晃晃悠悠,走了一个时辰左右,终于到了县城的东门。

付了牛车费用,章氏她们下了牛车。

贺猎户背着一篓的野鸡与野兔,自言自语,“咦,今天城门怎么会有官兵把守!出什么事了吗!”

柳潇云看了一眼城门外的不远处,路两边坐了不少衣衫褴褛的人,男男女女,老的,少的都有,满脸的菜色,面带愁容。

这些人是从哪里逃荒来的吧!

官兵把守城门,是不是为了防止这些饥民进入县城!

章氏也皱起了眉,她紧紧的护住两个儿子,“潇云,不要看了,这些都是饥民,快点走!”

她们快步走到城门口,发现守城门的官兵挨个查看,果然是为了防止饥民进城。

贺猎户正在给左边的一名官兵解释着,他是到县城给酒楼送野味的。

柳潇云则拿出户籍文书给右边的一名官兵看,证明她们不是逃荒来的饥民,“我们是到县城探亲的。”

那名官兵看了看户籍文书,又上下打量了她们一番,看她们四人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让她们进了城。

柳潇云回头看了一下,还好她们带着户籍文书,贺猎户还在与那名官兵认真解释着呢。

章氏她们四人到了柳潇铭做木工的商铺,看到他正在专心的安装一个桌子。

“爹!”柳承南和柳承北开心的跑上前喊着。

柳潇铭直起身,两手抱起两个儿子,不禁喜出望外,“儿子!想爹爹了吧!”

柳潇云也喊了一声,“哥!”

“家里有什么事吗,你们怎么都来了!”柳潇铭笑着说道。

章氏笑而不语,认真打量着这间店铺。

柳潇云笑了笑,“哥,跟掌柜的说一声,请个假,领着我们去逛逛街!”

“可以,等一下,我去找一下掌柜!”柳潇铭说完,将两个儿子放下,去了店铺的后院。

很快,柳潇铭从后院出来了,“走吧,我领你们逛逛街!”

柳潇铭牵着两个儿子的小手,心情喜悦,他已经有半个月没有回家了!

走到了一个人少僻静的巷子,柳潇云与嫂子递了一个眼神,她马上打开包裹,将荷包里的两块金子给哥哥看了一眼,“哥,你看!”

小说《穿越后,她带着空间去逃荒》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柳如山,原主的大伯家。

堂屋,亮着一盏油灯。

柳如山脸黑如锅底,坐在凳子上一言不发。

柳潇珠捂着红肿的脸“呜呜”的不停哭着。

何氏指着柳潇珠,“别哭了,你那胳膊上的抓伤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儿子柳潇刚,“潇珠,你倒是说话呀,说说怎么回事,放心,大哥会为你讨回公道的!”

二儿子柳潇峰说话阴阳怪气,“不会真是你自己抓伤的吧!”

三儿子柳潇强火气大,“你没有长手吗,她打你你不会还手吗!”

柳潇珠抬起头,哭声更大了,“你们不要再说了,也不要再问了,胳膊就是我自己抓伤的怎么了,让我死了算了!”

“活该!自作孽还有理了!”柳潇峰甩了一句走到了院子里。

“什么死了活了,一天到晚出幺蛾子!”柳如山咆哮如雷。

他太清楚他这个女儿了,随了她娘何氏的性子,刁蛮成性,编起瞎话脸不红心不跳。

柳如山与柳如海是亲兄弟,但是早已经分家。

柳如海生病期间,知道何氏的性格,没有向他这个大哥张口借银子治病,而是将两亩良田卖了换些银两治病。

后来,何氏看中沈鹏是个童生,明知道沈鹏已经与柳潇云订亲,她却在沈鹏的母亲张氏面前编些闲话,说什么柳潇云克夫家等之类的话。

沈鹏的父亲早逝,张氏本就是个多疑的性子,最终沈家与柳潇云退亲,然后与柳潇珠订亲。

柳如山知道何氏做的所有事情,但是他没有加以阻拦,他觉得那都是妇道人家的事。

只是他没有想到云丫头会动手打他的女儿。

云丫头见了人都是低着头走路,话都不敢说一句,今天怎么会打当众他的女儿呢!

女儿虽说挨了两巴掌,但柳如山知道女儿有错在先,他当然不能再去找侄女柳潇云的麻烦,如果他那样做的话,村民们的唾沫星子也会淹死他。

柳潇云一家人吃了晚饭,收拾了碗筷,准备洗漱睡觉。

章氏住在东屋,一会儿就将两个小家伙哄睡着了。

柳潇云住在西屋,她刚准备熄灯休息,听到嫂子向她这屋走过来了。

“嫂子!来,坐这里!”她打了个招呼。

章氏坐在了床头,“潇云,你跟我说说,今天是怎么一回事呀!”

柳潇云将事情的原由讲了一遍。

章氏听完气愤不已,“你哥哥没在家,大伯娘她们就想随意欺负我们!”

“嫂子,以后谁都不能欺负我们!”柳潇云说出她的心里话。

“你说的对,有些话嫂子也想跟你讲,沈家退亲的事你不要放在心上,沈家与你这么好的姑娘退亲,那是沈家没有这个福气,让你哥给你找个一辈子对你好的人家!”章氏温言安慰。

“没事,退亲正好,目前我也没打算嫁人!”

这也是柳潇云的心里话,如今才十五岁的她,可不想这么早嫁人,她真要感谢沈家的退亲,前世的她还是个不婚主义者呢!

章氏想了想,“潇云,野鸡和野兔从哪来的?你不会是进深山了吧!你哥哥不在家,你可不能一个人进深山!很危险的,知道不知道!”

以前原主到山上也只是挖野菜,捡柴火,偶尔跟着哥哥上山的时候会逮只野鸡或者野兔。

由于近两年大旱,近山的地方,猎户都打不到野物,他们也都是到深山才能打到野物。

看来嫂子是在担心她,她心中有些感动,她知道原主与兄嫂的关系很好。

柳潇云从原主的记忆中知道,章氏并不是本地人,是八年前从外地逃难过来的。

当时,章氏饿晕在原主的家门口,是原主的父母救了她,后来嫁给了原主的哥哥。

让人有些奇怪的是,章氏虽是农家出身,但是她认识字,她说是她的养母从小教给她的,只是在逃难中,养母不幸离世,只剩下她一人。

章氏逃难时,一直随身带着个包裹,里面有两本医书,是养母交给她的,让她保存好。

章氏虽然认识字,但是并不懂医术。

后来看到章氏认识字,原主与哥哥跟她学习认字,也先后认识了不少字,还从那两本医书上认识了不少的药材,兄妹二人上山的时候,顺便采些药材到药店去卖,换些银两贴补家用。

所以,原主在山上看到人参时,认出那是珍贵的药材,于是在附近的大树上做了标记,打算与哥哥一起去采挖。

那也是原主第一次见到人参。

“嫂子,你的箱子里不是有两本医书吗?”柳潇云问道。

章氏点头,“嗯,有的,以前还让你和你哥哥看过的。”

“前几天上山捡柴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株药材!那株药材与医书上所画的人参图很像,但是我没有带工具,所以没有采挖,只是做了一个标记。”柳潇云认真的说着。

章氏听了又惊讶又高兴,“是吗!你发现了人参,那是珍贵的药材,可值不少银子呢!”

“嗯!嫂子,我今天上山就是去采挖那株人参的!可是……”柳潇云说着停顿了一下。

章氏忙问,“怎么了!不会是让他人挖走了?”

柳潇云压低了嗓音,“没有让他人挖走,嫂子,我找到了人参正挖着呢,人参突然不见了!”

“啊……不见了……听人说,有的人参会跑的!你后来又找了没有?”章氏惊讶。

“找了,人参没有找到,却找到了两块金子!”柳潇云继续说着。

章氏马上站了起来,声音有些颤抖,“潇云,你在说什么?你真的捡到金子了!”

“嗯!是真的!还有,嫂子,有件事一直没有跟你们说,前段时间我去山里砍柴,碰到一位云游的老尼,她问我借了水喝,然后教我学会了一些武功!”

她没敢将碰到参仙的事告诉嫂子,也没有将那整箱的金子说出来,她担心那样会吓着嫂子。

章氏听完,还是吃惊的捂住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她本来就觉得柳潇云今天下午的行为很是奇怪,从山上回来,不但捡了柴,还带回了野鸡与野兔,面对找上门欺负人的何氏娘俩,毫不胆怯,柳潇云以一打二,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现在想想,她有点明白了,“潇云,你学会武功是好事呀!以后可以保护好自己!”


柳潇铭赶着马车直接去了粮铺的门口。

他问了一下价格,白面的价格比平常稍涨了一些,还好,涨的并不多。

买了两百斤白面,一百斤玉米面,盐、糖各买了十斤,又买了一些调料,这些都是必须买的,他手里又有了银子,能多买点就多买点吧,过一段时间,恐怕又要涨价了。

将买好的东西装上马车,赶着马车又去了米铺。

问了一下掌柜,米价涨的也不算多,立即买了两百斤精米,一百斤糙米。

等把这些东西都装上马车,不可能再买其他东西了,因为马车已经装不下了。

柳承南和柳承北直接坐在了米袋子上。

柳潇云和嫂子挤在了一起,两人不由的笑了,好在她们姑嫂都不是胖子。

“先回家,明天我再来县城买布料吧!”柳潇铭赶着马车说道。

也只能先这样了!

马车比牛车可快多了,半个时辰就回到了柳家村。

“潇铭,买马车了!”路边的村民看到了,惊奇的问。

柳潇铭笑了笑,简单回应,“是!”

买马车的事,瞒也瞒不住。

既然买了,他也不想瞒,村里有两户人家也有马车。

回到了家里,将马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搬到房间里。

“嫂子,晚上蒸大米饭,我来做红烧兔子肉!”柳潇云笑着说。

“好,听你的!让你哥将那只兔子处理一下!”章氏打开米袋子,准备蒸白米饭。

“哦,吃兔子肉喽!”两个小家伙在院里兴奋的嚷嚷着。

柳潇铭乐了,“中午吃大米饭,晚上还吃大米饭,吃吧!反正买的米多!”

柳潇云将那只兔子拎了过来,“哥,嫂子让你处理一下!”

柳潇铭接过来那只兔子,疑惑的目光看向妹妹,“这只兔子挺肥的吗,真的是你在山上打到的!”

“那当然,昨晚吃的炖野鸡肉,你没有赶上!今天晚上吃红烧兔子肉!怎么样!”柳潇云说道。

“啊,小丫头,你什么时候学会做红烧兔子肉了?”

柳潇铭直摇头,这还是他那个性子内向的妹妹吗?

“潇云,拿点柴过来。”章氏喊了一声。

“诶!”,柳潇云连忙答应着去拿柴火。

章氏在灶台边烧火蒸米饭,看着柳潇云炒红烧兔子肉。

柳潇云炒菜动作麻利,与以前真的是判若两人。

晚饭做好了,点亮油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晚饭。

“嗯,真不错,红烧兔子肉真香!”柳潇铭说着,将一块兔子肉夹到妻子的碗里。

他也看出来,妻子几乎不吃肉,只是吃着大米饭。

“潇云,你也吃!”章氏夹了一块兔子肉放到柳潇云碗里。

“嫂子,我吃着呢!”柳潇云说着,也夹了一块兔子肉放到嫂子碗里。

两个小家伙管不了那么多,一口米饭,一口兔子肉,吃的太香了!

柳潇铭大口的吃着饭,心中很是清楚,是妹妹让这个家过上了好日子。

一家人正吃着晚饭呢,突然听到了村里的敲锣声。

柳潇铭放下饭碗,“出什么事了!怎么晚上开始敲锣了!你们先吃着,我出去看看!”

村里面无事不会敲锣,有事了,需要召集村民,才会敲锣。

召集村民的地点一般在村里柳氏祠堂的院里。

这个时候正是饭点,村民一般都在家里吃晚饭。

听到锣声,大多数家里的男人陆续开门从家里走出来,三五一群的向柳氏祠堂走去。

“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正吃晚饭呢,这么晚了还召集大家!”

“谁知道呢,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唉,听贺猎户说,县城门口聚集了不少的难民!”

“县城离柳家村还远着呢!有柳家村什么事呀!”

“难啊,荒年都过的不容易!”

“听说米价又涨价了!”

“碰上这干旱的鬼天气,还让不让老百姓活了!”

“再干旱下去,秋收也不行,老百姓真的没有活路了!”

……

柳家村除了沈家、贺猎户家是外地搬迁过来的,其他的都是柳家村的本族人。

但是召集村民的时候,沈家、贺家也会去柳氏祠堂。

到了祠堂,族长和里正都在院里站着。

族长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也拄着拐杖站在那里,年龄大了,腰杆已经挺不直了。

里正名叫柳秉德,四十多岁,身材高大,为人公平正直。

看着村民陆续到了院里,柳秉德清点了一下人数。

随后,他对族长说,“叔,每户都来人了,可以和大家说了吧!”

族长点点头,心情看起来很沉重,“别管太多,说吧!”

村民们不明所以,究竟出了什么事了,族长和里正的脸色怎么看起来那么凝重。

村民们低声议论着。

柳秉德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各位村民,大家稍安毋躁,听我说……”

他又看了看族长,接着说,“今天呢,得到一个消息,邻镇的一个村子出现了逃难的流民,这些流民呢,聚集在一起,抢了这个村子的粮食,接下来,这些流民会到哪个村子抢粮食,谁也不知道。”

村民们一听到流民到村子里抢粮,顿时人心惶惶,有人高声说,“流民进村抢粮,难道官府就不管了吗!”

柳秉德抬高了声音,“大家少安毋躁,听我说,不是官府不管,而是流民太多,再加上山匪趁机作乱,官府根本管不过来。”

“什么,官府都管不过来,那不乱了吗!”村民们一阵慌乱,他们也没有了主意,这可怎么办!

柳秉德又清了清嗓子,“看目前的情况,我与老族长商量了一下,柳家村存放在祠堂里的族粮本来有三千斤,去年碰到干旱天气,已经分了一千斤族粮,现在还有两千斤族粮,这些族粮不能让那些流民抢了去,经过与老族长商议,一致决定,将这两千斤族粮分给大家,大家各自保存自家的粮食吧。”

听了柳秉德的话,村民们都不再说话,心情都变得异常沉重起来。

村民们都知道,柳氏祠堂里存放的几千斤族粮,那是柳家村村民的救命粮,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族长与里正是不会作出分这些族粮的决定。


柳氏祠堂,柳秉德让村民们排好队,依次给村民们分族粮。

族粮按人头分,每人五斤,分粮有序进行。

排到柳潇铭的时候,他撑着布袋,有人给他装了二十五斤粮。

柳秉德看了看他,“潇铭,听说你买辆马车?”

柳潇铭点了点头。

“不错!”柳秉德一边赞许,一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边上有几个村民都听见了,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村里可没有几户人家能买上马车。

此话让柳如山也听了一耳朵,他很是惊讶,潇铭这小子什么时候买的马车,没听他说呀,这是在县城发财了吗?

“潇铭,你等我一下!”柳如山喊了一嗓子。

柳潇铭连头也没回,只是说了一声,“大伯,家里都还等着我呢,我先回去了,有事改天再说吧!”

有沈家与柳潇珠订亲那档子事膈应着他,他与柳如山这个大伯也渐渐远离。

回到了家里,屋里还亮着灯,看到妻子与妹妹都在等着他。

柳潇铭将袋子放下,也坐了下来。

“哥,嫂子,你们是怎么打算的!”柳潇云问道。

柳潇铭叹了一口气,“能怎么办呢,还是跟着里正一起走吧!”

“里正有没有与大伙商议去哪里?”柳潇云接着又问。

“没有,里正只是让明天下午在村口集合。”

柳潇铭看着妹妹,总觉得妹妹有哪里跟以前不一样。

章氏站起身,说了句,“我去和面,今晚先烙一些饼。”

出门在外,没空或者不方便做饭的时候,烙饼作为干粮,可以在逃荒路上吃。

柳潇云忙说,“嫂子,我给你烧火。”

“我去挑两桶水。”柳潇铭也站起身。

柳家村有五十多户人家,村中本来有三口水井。

连续两年干旱,不但绕村小河的河水枯竭,村里也只剩下一口井有水。

所以柳秉德规定,村民们限量打水,每户村民每天只能打两桶水。

柳家村的村风还不错,五十多户人家,除了极个别人,大家都自觉遵守里正的规定。

看着哥哥挑着两个水桶去挑水了,柳潇云想着,怎样才能将空间里的灵泉水拿出来。

今天新买的面粉在堂屋放着,还没有倒进面缸呢。

章氏拿了面盆去了堂屋,准备取一些面粉。

“嫂子,多盛点面粉,多烙些饼!”柳潇云趁嫂子去了堂屋,从空间里取了两桶灵泉水倒进水缸。

“好,听你的,多和点面,多烙些饼!”章氏在堂屋回应着。

柳潇云不禁笑了,穿越过来,已经听嫂子对她说了几次“好,听你的”这样的话。

章氏端了大半盆面粉回到厨屋,用瓢舀水的时候,她看到水缸里的水好像多了。

“水缸里的水还多呢,你哥又去挑水!”

“嫂子,你先用水缸里的水和面,等我哥挑水回来,可以用来烧水洗澡!”

“也行!”章氏说着和了一大盆面,放在那里先醒着,一会儿准备多烙些饼。

“潇云,你烧火,我来炒些酥油茶!吃的时候,用开水冲开就可以吃了。”章氏说着又取了一些面粉、菜籽油。

“嫂子,炒五香酥油茶吧!这样可以更好喝一点!”柳潇云顺口说道。

章氏好奇,“啥是五香酥油茶?你会炒吗?”

“将花生、芝麻碾碎,调料也弄碎,用油、盐炒一下,再将它们与面粉一起炒!”

柳潇云吃过五香酥油茶,知道里面有花生、芝麻。

章氏摇摇头,“哪里有花生呀,家里只剩下一些芝麻!调料也没有了!”

柳潇云的灵泉空间里倒是有花生,可找什么借口拿出来呢。

“有芝麻也可以,炒酥油茶的时候放些芝麻也好吃!”

“我怎么突然发现,你现在嘴挺刁的!”

“是吗,没有吧!”柳潇云听嫂子说完,她有些心虚,可不敢乱说话了。

看嫂子准备炒酥油茶了,她开始烧火。

一会儿,酥油茶就炒好了,盛到盆里先晾着,晾凉了再装起来。

等柳潇铭挑水回来,她们已经开始烙饼了。

“哥,你挑的水先放在院里吧,一会儿烧水洗澡!”

“嗯,这一路上,家家户户好像都在烙饼,到处都是饼香味!”

“烙白面饼的不多吧!”章氏看着柳潇云感叹着,有种莫名的优越感。

柳潇铭也知道,村里的人大部分在烙杂粮饼。

他今天买了两百斤白面粉,他家现在可以烙白面饼。

现在想想,好像做梦一样,妹妹竟然在山上捡了两块金子,让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好了起来。

现在家里有大米、糙米、白面、玉米面,还有一辆马车,在以前,这是他想也不敢想的事。

当初,爹娘相继离世,沈家又与妹妹退亲,他曾想着,是不是妹妹的命不太好。

如今看来,妹妹哪里是命不好,简直是运气太好,妹妹才是这个家的福星。

放下水桶,柳潇铭拿了草料去喂马。

柳家村,突然到来的变故,村民今晚很难入眠,每家每户都在为逃荒作准备。

年中官府已经发了一次赈灾粮,现在世道不安宁,这一年不可能再发赈灾粮了。

几个月以来,一滴雨水也没有,秋收也指望不上了。

今晚族粮领到手中,熬稀粥喝,还可以撑上一段日子。

家中有多少杂面粉,都先拿出来烙饼,为逃荒路上做准备。

明天上午可以到镇上再买一些粮食,不过听说粮食已经涨价了。

唉,农民手里那少的可怜的银两,不到必要的时候是舍不得花的。

柳家村,老族长的家里最富有,他的大儿子在县城开着酒楼,小儿子在县城开着绸缎庄。

两个儿子都在县城买了房子,儿子、孙子都在县城生活,一直让老族长搬去县城。

老族长惦记着柳氏祠堂,在县城住了没几天就回了柳家村。

没办法,两个儿子只好留一个下人在柳家村服侍着他。

目前,连年灾荒,世道不稳,举村要搬迁,老族长也不愿意离开柳家村,他的两个儿子已经劝说多次也无果。

村民们都已经将族粮领回去了,老族长拄着拐杖走到存放族粮的房间。

看着空空的三个粮仓,老人叹口气,抬拐杖轻轻的敲打着粮仓,多少年了,粮仓从来没有如此空置过。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