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庄,胡应山家里。
“锦珍!
锦珍!
快来看看这个孩子,能不能喂的活!”
胡应山焦急的喊道。
锦珍是胡应山的妻子,姓张,名锦珍,为人心地善良,长的也是端庄大方。
“哎呦,快!
快!
我来看看,你这是从哪里捡到的孩子?
哟,还是个男孩。”
张锦珍急忙接过孩子,检查起来。
“我在吴店大河,张家圩子那个闸口捡到的,当时孩子被树枝挡住了,不然冲到下游就危险了。
我看这孩子甚是可怜,所以就抱了回来,听孩子哭声越来越小,我怕孩子快不行了,就一路小跑回来让你看看,是不是饿的?
这段时间听说,好多孩子都被饿死了。”
胡应山担心道。
“这孩子看不出其他毛病,应该就是饿的,我刚好还有一点奶水,三妮一个也吃不完。”
说着,张锦珍便开始给孩子喂奶。
一个多月前,张锦珍刚生了个女儿,叫三妮,所以有奶水,当奶水进入孩子嘴里的时候,孩子立马停止了哭声,拼命的吮吸着奶汁。
“这孩子看样子比三妮大,应该有两三个月了吧,看这孩子饿的。”
张锦珍心疼的说道。
“嗯,看样子,估计也就两个多月大。”
胡应山看了看孩子道。
“应山,你看孩子吃饱了,睡着了,好可爱的孩子,唉,也不知是谁,这么可爱的孩子,怎么舍得丢,心真够狠的!”
张锦珍,怜爱的摸着孩子的小脸,气愤的说道。
“是的,也许是孩子的父母,遇到了什么难处?
根本养不活孩子,所以才狠心丢掉的,也或许是其他原因。”
胡应山说道。
“可是不管怎么说,也不能把孩子丢了,如果是我的话,哪怕自己饿死,也不舍得孩子受饿,更别说丢弃他们了,真是造孽呀!”
张锦珍仍然很生气地说道。
“锦珍,这些年你一首都在生女儿,不过只有大妮和二妮算是活了下来,其他的都不到几个月就夭折了,几年前,我们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毛毛,还没到一个月就又夭折了,现在又生了个三妮,你现在都40多岁了,我也50多岁了,以后恐怕再也生不出孩子来了。
前不久,我刚做了一件好事,现在就捡到一个孩子,说不定这个孩子,就是观音菩萨赐给我们的!”
胡应山激动道。
“也许吧,说说你怎么救的人家?”
张锦珍笑着说道。
“新庄队,郑财主家,解放后,郑财主和儿子一起逃走了,至今下落不明,现在家里还剩一个儿媳妇,带着六个儿子,艰难度日,财主的儿媳妇叫杨慧棠,大约十天前吧,杨慧棠带着六个儿子,去村里食堂打饭,打饭师傅拒绝给她们打饭。
正常是,大人两勺稀饭,小孩一勺稀饭,可是打饭师傅一点也不给他,说他是地主家的人,活该被饿死,刚好我也去打饭,看到这一幕,我狠狠的把打饭师傅批评了一顿,让他要一视同仁,不能分别对待,以后也不允许,打饭师傅点头答应了,锦珍,你说我这算不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胡应山道。
“当然算,你这不仅仅是一件好事,你这是救了她们一家人的命啊!
福报大着呢?”
张锦珍赞许的说道。
翌日。
“应山啊,快来看!
这孩子笑了!
你这回可是中了一回用,”张锦珍开心的说的。
“是的,没想到这个孩子,这么可爱,这么乖,昨天刚抱回来的时候,还担心这孩子别有什么毛病,没想到啥毛病没有。”
胡应山开心道。
“是啊,昨天是饿的,幸好我的奶水多,三妮一个也吃不了,这下他们俩个刚好够吃。”
张锦珍笑着说道。
张锦珍之所以有奶水,因为胡应山是村干部,每个月可以领到两袋小米,还有鸡蛋,油什么的,比寻常百姓家要好很多,家里把平时攒下的鸡蛋都留着,给张锦珍坐月子了,所以张景珍坐月子,并不像普通百姓家的媳妇,饿的连奶水都没有。
“对了,应山,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张锦珍说道。
“嗯,好的,让我想想,这孩子被树枝挡住了,才没有被冲到河的下游,相当于树枝救了他一命,我们下面的辈分是少字辈,不如就叫他胡少枝吧!
你觉得怎么样?”
胡应山,以询问的眼神,看着妻子说道。
“少枝!
少枝!
嗯!
,这个名字听起来不错,就叫胡少枝吧!”
张锦珍肯定道。
不久后,上级便派来调查组,看到村民的饥饿程度,更是震惊不己!
调查组一刻也不敢耽误,把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向上级汇报。
很快,赈灾的粮食便分发下来,并下发了水稻,小麦的种子,为开春的播种做准备。
有了赈灾的粮食,外出逃难的农民也陆陆续续赶了回来。
后来听说乡镇涉及谎报,夸大的干部全部被撤职,农民的生活慢慢的恢复了生机。
五年后。
春天到了,一群孩子在空旷的草地上,追逐嬉戏。
突然,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一把将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推倒在地,小男孩嘴巴磕在了地上,嘴唇立马流出血来,疼的小男孩哇哇大哭起来。
“二姐,他打我,呜呜!
呜呜!”
小男孩一边哭一边喊……
小说《弃子的奇遇》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