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陆宇白月瑶的现代都市小说《国运:华夏英雄降临掌控战场》,由网络作家“油炸红豆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小说叫做《国运:华夏英雄降临掌控战场》,是作者油炸红豆包的小说,主角为陆宇白月瑶。本书精彩片段:黄沙中,长风里。“Godwillsit!(上帝的旨意)”十字军骑士高声呼喊着他们的口号,眼神越来越狂热。上百名重甲骑士组成了一条钢铁洪流,无可阻挡的向秦军碾压过去。当看到轰然作鸟兽散的黑甲兵时,团长安德烈的眼眸中露出鄙夷和的神色。“赐予光荣,上帝,赐予光荣,不是为我们,上帝,是为了您的名字!”安德烈默念着祷词,长剑对准了逃窜得最远的秦军步兵。突然,他的目光一凝!周围逃散开的秦军重弩兵并没有跑远,而是在重骑兵接近后迅速靠近!嗖嗖嗖!
《国运:华夏英雄降临掌控战场》精彩片段
陆宇召回秦军锐士后,统率值顿时猛降,连八百都维持不住。
排行榜单上的数字,震惊了每一个人。
“战死的士兵能恢复的,为什么要切换阵容!”
“统率值差四百了,这还怎么打?指望赫里斯托再犯一次傻?”
“出了奇迹,我真的不知道陆宇怎么赢了”
“MMP,我昨天刚买的农业股,这回铁定破产”
“他还在笑,他到底为什么要笑啊!”
直播间的观众完全不理解陆宇的操作,此时他胸有成竹的笑容,在大家眼中更是格外刺眼。
帝都电视台。
姜溥心轻蔑地冷哼一声:“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陆宇接下来不会召唤任何士兵。”
“为什么?”
白冰冰诧异地说:“刚才乔教授说过,秦军并不适合对抗拥有骑射能力,机动性强的轻骑兵。他现在选择切换兵种,而且脸上还带着自信的笑容,说明根本没有放弃比赛。”
姜溥心不耐烦地摆摆手:“我跟你讲,陆宇这个人我早就看穿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他摆出这副样子给谁看呢?
就是给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得嘛!
吹嘘什么只有他知道华夏历史,现在遇到打不赢的对手了,怎么办呢?
我猜得没错的话,接下来千军万马杀过来,陆宇大英雄肯定是面不改色,孤身奋战。
虽死犹荣嘛!
等他死了,也成了英雄,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别人就没法骂他了。
高,实在是高!”
阴阳怪气的一番话,说得很多观众都变了脸色。
如果陆宇真的是这样……
不,他不会的。
“乔教授,您的意见呢?”
白冰冰转头望向乔鸿宝。
镜头一转,乔鸿宝白胖的面孔出现在观众面前。
“我……说实话,反正我是想不出陆宇如何才能翻盘。
统率值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各位观众不要以为陆宇可以复刻对战阿布拉姆的胜利,我告诉大家,不可能。”
从兵种上来看,阿拉提军团的骑射能力并不弱,远胜于只装备了少量弓箭的瓦拉几亚骑兵。
从参战选手来看,赫里斯托再犯一次同样的错误,几率无限趋近于0.
所以……”
白冰冰眼神茫然:“陆宇没救了是吗?”
“呵。”
姜溥心冷笑一声:“其实在陆宇选择活埋欧罗巴选手那一刻,他就已经注定了必死之局,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突然,画面中的陆宇嘴唇动了动。
白冰冰精神一振:“导播,切换画面,让我们看看他说了什么。”
镜头飞快地完成了切换。
陆宇召回秦军的反常举动,让赫里斯托心中疑窦丛生,不敢轻易进攻。
他镇定自若地站在漫漫黄沙中,声音清晰道:
“时间线:公元前117年。”
话音未落,直播间里顿时热闹起来。
“???”
“公元前?又是公元前!”
“难道真的像姜教授说的那样,上古时期华夏文明曾经也辉煌过?”
“我记得秦军锐士的时间线是公元前221年,一百年后难道是进阶版?”
观众心情忐忑地议论纷纷。
陆宇继续补充信息:“朝代:汉朝。”
“兵种:大汉北军。”
职业选择: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
古朴庄严的系统页面上,一个个代表兵种的符号亮起。
陆宇早就猜到,骑兵需要的统率值可能比较高。
以阿布拉姆高达2200的统率值,才只有区区四百骑兵。
“屯骑6,胡骑7,越骑5。”
简单地犹豫了下,陆宇选择100名屯骑。
胡骑听名字或许是归化兵,他不太想用。
越骑实在太差,都快和重装步兵差不多了。
长风凛冽。
黑色的玄甲覆在大红的布袍上,铁盔上的红缨迎风飘舞。
高大健美,四肢细长的大宛良马打着响鼻,迈着灵动优雅的步伐穿越茫茫风沙而来。
汉军骑兵的脸上被塞外的烈日和风沙晒成了黑红的颜色,眸子中透出坚韧不拔的神色。
他们的腰间斜挂着环首刀,手持一米半的长枪,背上还挂着结构复杂的汉弩。
训练有素的战马在陆宇身边不远处停下脚步,轻轻用马蹄刨着脚下的沙砾。
“大红色的军服,第一次见!”
“不是秦兵,是叫什么汉兵。”
“咦,我们的民族也叫汉族,和这个汉有什么关系?”
“你一说还真是,我觉得肯定有点什么联系”
“别吵,陆宇的统率值还没用完呢”
“不得不说,汉军骑兵的马是真的漂亮!我一看就知道跑得快!”
“是呀,黑与红,汉军的战甲也很漂亮!”
“你们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关键是漂亮吗?那是铁甲!制作精良的铁甲!”
“也就是说公元前一百年,我们龙国就进入铁器时代了吗?”
“谁特么说龙国没有文明?短短一百年时间从秦军的青铜兵器进化成汉军的铁甲,这不是文明是什么!”
陆宇没有时间去理会议论纷纷的弹幕。
他的统率值消耗了600,还剩下189点。
如何选择,成为摆在面前最为紧要的问题。
“射声兵。”
陆宇声音冷静而又清晰。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自秦军箭阵无敌于天下后,汉朝不但继承了前朝的强弓劲弩,还在此基础上大大加强。
同样无敌于天下!
“???”
“10统率值?”
陆宇看着射声兵的列表上,从‘三石轻弩兵’一直到‘大黄力弩兵’,召唤需要的统率值也从3-10不等。
他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一名身穿玄甲的骑兵最高才需要7统率值,而大黄力弩兵竟然需要10统率值!
“五石中弩兵30,大黄力弩兵4,四石轻弩兵2。”
随着陆宇的指令,弓弩兵刷新出来。
当大黄弓弩兵出现的时候,所有观众不由为之震撼。
“卧槽!这尼玛有一米八五了吧?”
“我从没见过这么壮的弓弩兵,尼玛这是走错片场了吧?”
“娘的,好像扛着一挺重机枪!”
“黑科技!绝对是黑科技!”
“这真的是公元前的玩意儿?”
威风凛凛的弓弩兵身躯壮硕,一条胳膊比常人大腿还要粗!
他们背负着的大黄力弩足有一米半长,精密复杂的机械结构以及铁木混合的构件,有种蒸汽朋克般的机械美感。
帝都电视台,白冰冰嘴角勾起一抹轻笑。
“咳咳,姜教授,陆宇已经召唤出了属于自己的军队,以我不专业的眼光来看,好像很强。”
姜溥心被当着全国观众打脸,一时间脸上又臊又麻。
“强不强,要打起来才知道。
虽然我的推断有些小差错,但是最终的结果绝不会错!
陆宇,一定会败!”
“乔老师,您怎么看呢?”
白冰冰知趣地把目光转向一旁的乔鸿宝。
“我……”
乔鸿宝眼中兴奋的光彩渐渐冷静下来。
他整理下语言,缓缓开口:“陆宇选手召唤的汉军,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秦军之强,相信各位观众都已经看到了。但是,我实在难以想象,公元前一百年,龙国居然有如此强大的军队!”
白冰冰瞬间乐开了花。
这就对了嘛!
姜溥心不悦地瞪了这位老搭档一眼,“注意看大屏幕。保伽利亚选手又在召唤士兵,他把自己的统率值用完了。”
镜头给了大屏幕画面一个特写。
赫里斯托面容严肃,嘴唇开开合合,而他的军队眨眼间再添上了数十名彪悍的草原骑兵。
乔鸿宝大略数了数,匈人骑兵的数量超过两百!
同样的兵种,双倍以上的差距!
他的眼眸不禁略显黯淡。
“胜负结果咱们先不谈,我单说一些自己的专业知识。”
乔鸿宝指着大屏幕道:“请把画面切回汉军阵营。”
“大家也都看到了,汉军身上的铁黑色铠甲是由一片片的柳叶形或者长条形铁片镶嵌而成,工艺十分复杂,制作精良。
这说明了什么?汉朝的国力一定是相当强盛的,不然根本武装不起这么多铁甲!
根据欧罗巴文明的记载,哪怕在公元一千年左右,也就是汉朝的一千年后,贵族骑士的铠甲依旧相当昂贵。
价值上,一名合格的骑兵全套装备大致相当于一个小型农场的价值,属于普通人几代都积累不起来的财富。
而汉军,全员铁甲!”
直播厅里发出一阵阵惊呼。
观众们死死盯住大屏幕,仔细观察了每一位汉军骑兵的盔甲。
真的是这样!
那是不是意味着,公元前一百年的汉朝,比10世纪的欧罗巴还要强?
“老乔,我必须提醒你一句。”
姜溥心脸色铁青,敲着桌子说:“汉军的铁甲和欧罗巴重骑兵的铠甲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欧罗巴人家那是什么?半身甲,板甲!
这一块块铁叶子穿起来的能叫什么?防护力比欧罗巴的铠甲差远了!
哼,不过是样子货而已,你用不着夸大其辞。
各位观众,阿提拉军团的强大,是欧罗巴诸国公认的!”
白冰冰温柔地道:“姜教授,咱们还是让乔老师先把话说完吧。”
她转头对乔鸿宝投以鼓励的目光。
“咳咳。”
乔鸿宝神色中透着不满,清了清嗓子道:“姜教授说得倒也没错,甲叶镶嵌而成确实比不过整体的铠甲。但是,各位观众注意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汉军骑兵在马上的动作依旧很灵活?”
镜头立刻转到大屏幕上,对准战马嘶鸣,正在检查武器装备的汉军。
他们自顾低着头,给弓弩上弦,一举一动丝毫没有迟滞,动作流畅自然。
“对轻骑兵来说,机动性远远要比强大的防护能力重要,追求最高的防护性那是重骑兵应该要干的活。”
乔鸿宝面色平静地说道,对姜溥心愤怒的目光视而不见。
“依我的推算,汉军骑兵的铁甲重量大概在30-50斤,已经相当于欧罗巴早期的重骑士铠甲。加上他们的武器装备,整体负重完全可以按重骑兵来算。
但是!”
乔鸿宝连呼吸都变得急促,他指着大屏幕眼中灼灼有光。
“汉军的坐骑居然是阿哈尔捷金马!
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纯血马,凡是现代赛马场中奔跑的每一匹赛马,都有它的血统!
我在土库曼国交流访问的时候,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参观过他们的养马场,阿哈尔捷金马数量稀少,十分珍贵。
汉朝的国力究竟有多强,财力有多充沛,才能给每一名骑兵装备上阿哈尔捷金马?
土库曼国远在西域,他们的战马从哪里得来的?”
乔鸿宝的语气中,透出浓浓的不可思议和震惊。
“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阿哈尔捷金马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战马。它们速度快,耐力强,爆发力惊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