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朔赵煦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阅读七年苦修,小王爷武林第一》,由网络作家“残月断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奇幻玄幻《七年苦修,小王爷武林第一》,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赵朔赵煦,是作者大神“残月断星”出品的,简介如下:加班时憋屈的死在了公司火场后,我竟然穿越到了大宋!成为了宋哲宗赵煦的亲弟弟。在大宋这个时代,有大口喝酒的英雄豪杰,也有万夫不当的神功秘籍。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数不清的危机!接下来的他该怎么办?穿进了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江湖,他决定去走上一遭,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
《完整作品阅读七年苦修,小王爷武林第一》精彩片段
“臭小子,打算什么时候走啊?”
“宜早不宜迟,就在这两三天好了!”
赵朔思量道。
“你就这么不想见大哥吗?”
赵煦有些埋怨道。
“哥~”赵朔没在乎赵煦的表情,“我还要一批工匠,最好是那种精通铁器铸造的!”
“怎么?打算在封地圈养死士?”赵煦开玩笑道,“要皇位还不好说,这位子我巴不得让给你呢。”
“你可别给我,这龙椅又硬又难受,一点都不舒服。”赵朔哈哈笑着,“当皇帝也是分两种的,一种是吃苦受累,一种是放纵享乐,就看大哥你选什么咯。”
“要当一个明君,自然是要吃尽苦头,至于昏君的话,那就更简单,不用我说!”
“好了,说正事,你到底要工匠做什么?我自然是相信你,但是工部那边不好交代。”
赵煦正色问道。
“我近来从烟花爆竹之上得到启发,你说如果仿照着烟花来制作一种武器,可以像烟花那般,但是威力远远超过它,一发打出去,将敌人炸开花!”
听着赵朔的叙述,赵煦在脑海中构想出来一幅画面,一个圆筒中,飞出来一道火流星,直接将对面的敌军击溃,那该是何等的恐怖?
恐怕这东西发明出来后,今后的作战方式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真是奇怪了,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怎么之前没人发现?
不管怎么说,赵朔的想法很不错,赵煦也决定支持弟弟的事情。
“好,除了兵部尚书和侍郎,里面的人任你挑选,都随你去。”
赵煦大手一挥,极为豪迈的许下诺言。
“谢谢哥!”
赵朔对于赵煦无条件支持自己的行为,十分感动。
“谢什么,我们是兄弟嘛,只是现在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的婚事问题,你如今已经十六岁,还没有成婚,实在是不应该。”
赵煦摸着下巴思索着哪个大臣家中有合适的女眷,“啊!我想到了,王厚家中有个女儿,今年十四岁,刚好可以许配给你做个王妃,身份也算可以与你匹配,怎样?”
“我不要!”赵朔直摆头,刑啊,这可太刑了,这让自己怎么下得去手。
“父皇不在了,长兄为父,我不替你操心婚事,谁还替你操心?”
赵煦严肃道,“身为皇家子弟,传宗接代是你的使命。”
“皇兄,不是我说你,你平时也收敛一些。”赵朔反过来劝着赵煦,“你这才几年,后宫就纳了五六位妃子,平时节制点,比什么都好。”
说到这件事情,赵煦也是脸色一红,“呸,你还在这说我,但凡你和赵似两个人能争气点,我都不至于这般。”
“哥,我冤枉啊,怎么又和我扯上了?”
赵朔反驳道,“你纳妃子难不成还是为了我们好!”
“咱们这一脉,本就不是向太后所出,若是为兄有些闪失,她为了避免咱们母后的身份超越她,定然会选立其他妃子所出为皇帝,可惜这两年下来,却只是生了两个女儿。”
赵煦说着,眼神变得狠厉起来,“这皇位,在咱们三兄弟谁的手中都可以,绝不可以落到其他封王手中,必要时朕也可以除掉他们!”
“皇位落到旁系手中,嫡系一脉有何下场,你比我清楚!”
“你我、赵似和母后,再加上三个姐妹,七条人命在我的手中,皇兄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你们!”
赵朔此时才感觉到赵煦的恐怖之处,原来他的温柔都是留给自家人,对待会威胁到家人的人,他可以毫不留情。
他忽然间理解了赵煦为何让他占据边界军事重地...
“哥,我会的,你放心。”
“你能明白就好。”赵煦收敛起身上的凶狠,为赵朔整理了一番衣襟,“英武不凡,是个好王爷!”
“回去好好收拾收拾吧,过两天就要启程。”
“是,哥。”
赵朔走出去后,赵煦对王琳吩咐道,“摆驾,朕要去拜见太皇太后。”
“奴婢遵命。”
来到后宫中,赵煦没有像赵朔那般和高太后亲近,双手背在身后,微微欠身,“皇祖母安好。”
“官家,你来了...”高太后看着眼前的赵煦,心中有些微微发苦,何时,自己和孙儿已经形同陌路?
“咳咳...朔儿的事情你就没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朕没什么好说的,他日,朕一定要让你知道,朕,是对的!”
赵煦双拳紧握,自信道。
“我也期待那一天,只要我还能活到那时。”
高太后说着,又是轻咳一声。
看着她那发白的脸,赵煦终究不是无情之人,转过身去,淡淡飘出一句话,“平时多注意身体,好好休息。”
听着赵煦的关心话,高太后双眼发亮,似是不可思议,又好像是惊喜。
......
开封城外,赵煦出门相送。
“此去成都路,万事小心,若遇到危险,保命要紧!”
赵朔失笑道,“哥,你就这么不放心我?”
“好啦。”说着,轻轻拍着身旁一匹马,这马通体全黑,四蹄皆白,好像一朵乌云压盖在白雪之上。
“这关外名驹乌云踏雪,你当真舍得送给我?”
赵煦颇为不舍的摸了摸乌云踏雪,感叹道,“舍不得也没办法啊,它在我的手中,只是作为观赏,在你手中才能发挥出来它名驹真正的实力。”
说着,开玩笑道,“再说了,它再珍贵,也只是一个畜牲,哪里比的了你?宝马赠英雄,你可要好好照顾它!”
“放心好了!”赵朔翻身上马,接过赵煦递来的一杯酒,一饮而尽,“哥!我走了!”
“咱们兄弟俩不作那女子态!”
“保重。”
赵煦亲自为赵朔挥鞭,催动乌云踏雪飞奔出去。
赵朔背对着赵煦,右手执马缰绳,左手挥舞告别,“回去吧!”
夕阳西下,赵朔骑马,领着他的王府属官、工匠和一千护卫军离去。
身形越来越远,逐渐成了一个小黑点。
“官家和襄王的感情当真是好。”
王琳恭维着赵煦道。
赵煦目不转睛盯着赵朔离去方向,直至消失才转身回城。
至高无上的皇位都拱手相让,我还有什么理由会不相信他!
......
大家,让我看看书评和段评,小礼物啊,作者一个人单机写,真的很没感觉啊,让我看到你们好不好?
小说《七年苦修,小王爷武林第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告诉本王,西夏人要劫掠边境,你们答不答应?!”
赵朔握紧拳头喊道。
“不答应!不答应!”
三大营众人皆是双眼圆睁,满脸的不服。
“王爷,人家都骂咱们宋军孱弱无能,俺不服!”
一个看上去憨憨的人吼着,“这次俺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有了王爷,俺们也都是虎狼之师。”
“好一个虎狼之师,本王期待着。”
赵朔鼓掌道,“此次咱们前去支援秦风路,回来之后,无论输赢,本王都会宰猪杀羊,好好的犒赏你们,再给你们每人三两银子,过个好年,如何?”
“王爷,若是打输了,俺们也没那个脸和您要赏赐。”
众人纷纷表示,赵朔这是瞧不起他们,他们一定要通过自己来讨赏。
“好,有志气,本王等着见你们大展神威。”
“今晚休整,明日出发!”
赵朔对王汉道,“吩咐厨房,先宰些牛羊,给弟兄们炖上一锅肉汤,蒸上大白馒头,今天晚上吃的饱饱的,咱们第二天就出发前往秦风路!”
“多谢王爷!”
三大营众人皆是感谢赵朔。
晚上,宰猪杀羊,再加上赵朔调配出来的大料,又在里面加了许多的粉条入味,炖出来一锅香喷喷的肉汤。
苏轼是个文官,但是这家伙一来本就随性洒脱,无拘无束,二来嘛,这两年他早就和赵朔等人混熟了。
大家都知道自家王爷身边有一个贪吃的通判大人!
“来,猪、羊肉炖粉条子,香喷喷啊!”苏轼站在凳子上,右手拿着一个铲子,左手不断的向自己鼻子扇气,“香呐!”
当下便是盛了一碗肉汤,递给了赵朔,“王爷,您劳苦功高,当的这第一碗菜!”
“哈哈,好,那我就当仁不让了!”赵朔端过碗,又是拿了一个大白馒头,蹲在地上就着肉汤,一边吸溜汤,一边啃馒头,没一会儿一个馒头吃下肚,又去拿了第二个。
赵朔打头,其余人也不再矜持着,纷纷盛菜吃饭。
苏轼也是学着赵朔的样子,啃着馒头吃菜,吃的不亦乐乎。
旁边的苏辙看着自家哥哥这番模样,不由蹲下来道,“哥,这两年不见,你变化挺大呀。”
“有吗?”苏轼咬了一口馒头,口齿不清道,“要说变化,我胖了二十斤算吗?”
看着之前面黄肌瘦的苏轼,而今脸色好看不说,脸蛋更是圆润了些,小日子的确过的挺滋润。
“看来哥你当初选择离京是正确的。”
“这两年是我过的最舒坦的,弟儿啊,你就算让老哥我回去,我也不回了。”
苏轼拍了拍肚子,吃的十分满足,又擦了擦嘴角道,“哦,对了,苏迈那里你多照顾着点,如果想他爹我了,写封信回来就好。”
“你真的是...”苏辙嘴角微抽,他就没见过这么不负责任的爹和大哥!
算我倒霉!
不过...襄王当真是神奇,自己也算是见过不少将士了,还从未有像襄王手中这三大营般威势,或许官家是正确的。
吃饱饭后,赵朔并没有回去休息,先是巡视了一遍军营,看着手下的士兵入睡,又去检查粮草储备和兵器、火药等重要的东西,一直到子时时分,才结束。
“王爷,这些东西,我们早就检查过了,有什么不放心的,您还是早些休息的好。”
张忠和王汉、苏轼三人一直陪着赵朔巡视。
苏轼上了年纪,有些遭不住,赵朔让他先回去休息,但这小老头倔得很,说是什么弟弟什么时候陪都可以,当下还是出兵的事情重要,而且赵朔没休息,他又怎么睡得着?
看着桌上的地图,赵朔打量了许久,最终轻轻合上,“任重而道远呐。”
两天以来,赵朔每日都闲不住,要么去军中巡视一圈,或者是边境处巡查,又有着探子的汇报,很快就掌握了边境处大部分的情报。
五天之后的早上。
“报!”
王汉领着一个探子进屋里来,“王爷,探子有发现。”
“你来告诉王爷事情。”
“是!”这探子显然是因为见到赵朔十分的激动,大口喘了气,这才说话。
“属下带着手下人去一处山谷中巡查,发现一路行踪怪异的人,我没敢靠近,只用望远镜看,他们应当是西夏人无疑。”
“王爷,这有可能是西夏的先遣部队。”
王汉禀报道。
“有这个可能。”赵朔没有下决断,“王汉,你派些人,打扮成咱们大宋普通百姓,动作要招摇一些,试试看。”
“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听到没有?”
“王爷,我这就去。”
王汉走后,赵朔也是回头看着武器架子上面放着的盘龙棍,手掌轻轻抚摸上面的纹路。
“跟了我有五年了吧,今天我就带你重返战场,杀他们一个胆寒!”
“让他们再见识见识太祖皇帝的成名武器,是何等的威武!”
说罢,轻轻取下盘龙棍来。
赵朔并没有犹豫,直接命龙卫军的士兵准备好此战需要的火炮,三千营的马匹也都喂了个半饱,火铳全部检查一遍,确定没有问题。
所有的工作完成后,王汉也是返回了营地。
“王爷!末将已经探查明白,确认是西夏兵的探子无疑。”
王汉解释着说道,“末将之前在禁军之中,教头曾经教授过我们有关西夏的招数,若无意外,应当是西夏有名的步跋子!”
“这是西夏的山间部落的丁壮组成,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敏捷非常。”
“通常步跋子出现,都是为后面的大部队探路,王爷,西夏的进攻,恐怕不远了。”
“步跋子?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这次就把他们统统变成鞋拔子!”
赵朔得到确切的消息,直接下命令,三大营齐出动!
“王爷,万事小心,末将为您在后方掠阵!”
王泽信送着赵朔道。
“王将军,看好秦风路,瞧好本王是如何破了他西夏兵马!”
说罢,赵朔驱马向前,领着三大营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另一边,赫连铁树亲自领着五万兵马前来!
“哼,他大宋以为我西夏此番只是劫掠,却不想我们是要趁此机会南下,将中原收入囊中!”
赫连铁树穿着一身黑色盔甲,笑意不减。
“若是能够成功拿下秦风路,当能将我们西夏的边境扩大一番,好好的打击一下他大宋的士气。”
“到时候再联络吐蕃、辽国,再加上咱们三国一起瓜分大宋的天下!”
“段延庆,你觉得呢?”
旁边的一匹马上,乘着一个青袍怪人,胡须垂到胸口,面目漆黑,脸上带着一张半脸铁面具,双手拿着两根细铁杖,看上去十分的诡异。
只见他不张嘴巴,却是发出来声音,“赫连元帅说得极是,西夏兵马强盛,绝非孱弱的宋兵所能抵挡的!”
“你的武功高强,到时候可要保护好本元帅才是。”
赫连铁树哈哈笑着。
“你们四大恶人武功皆是天下一流,本帅可就仰仗你们四人了!”
“桀桀桀,元帅放心。”
说话的人是个瘦高个,活生生一个竹竿,一张脸更是恐怖得很,正是四大恶人之一的穷凶极恶云中鹤。
另外两个人,一个身穿红衣,脸上有着三道血痕的女子,是无恶不作叶二娘,最后这个则是一个有些微胖,看上去呆呆傻傻的莽汉子,正是凶神恶煞的南海鳄神岳老三!
“小王爷,这么一会儿不见,您就认了个大哥?”
张忠看着乔峰的背影,嘴角直抽抽,官家对于这个弟弟如何的喜爱自是不必说,他若是知道除了他以外,小王爷还要叫另一个人大哥,怕不是会发兵灭了这人吧。
不对不对,官家为人和善,应该很大气才是。
“你们俩废话真多,耽误了一夜的时间,咱们尽早赶路回去吧。”
赵朔白了两人一眼,便是返回客栈去。
“啊?王爷,咱们哥俩累了一晚上还没歇歇呢!”
王汉哭着个脸,刚要继续哭诉。
赵朔直接丢给两人一人一个金元宝,“给你们的加班费,这下够了不?”
“嘿,够了够了!王爷,今后有啥事尽管吩咐我们哥俩,只要有钱,我们就是牛马!”
两人擦了擦元宝,放进嘴里一咬,连忙塞进了怀里去。
“走吧!”
三人回到客栈中取回行李,便是赶路返回开封,一路上再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看着开封城熟悉的一切,赵朔故地重游,也是慨叹一声,“这一别,就是十年啊!”
“本来以为开封会变得我不认识,想不到十年过去,开封还是和当年一样热闹。”
“劳累你们哥俩跟我这十年,说起来还真是对不住你们!”
“小王爷,我兄弟二人奉命行事,您又体谅我等,何来的劳累一说?”
张忠也是感慨着,“我们二人还要去军中述职,王爷,咱们就此别过。”
“两位兄弟,保重!”
赵朔微微抱拳,纵马前往了皇宫去,宫门口外,翻身下马,将进出令牌交给值守的禁军,刚进去,就有太监在里面候着。
“王爷,奴婢奉官家之命,在这里等您。”
“你是皇兄身边的王公公,王琳?”
赵朔看着这张熟悉的脸问道。
“王爷真是好记性,能够记得奴婢。”
王琳一笑,就好像菊花似的难看。
“有劳公公领路了!”
赵朔说完,王琳又是连连告罪,领着赵朔去御书房内。
“官家吩咐,奴婢在外候着就行。”
赵朔也没有勉强王琳,轻轻敲门。
“进!”
推门而入,一个身穿绛红色长袍的英俊男子,正端坐在龙椅上,练习着书法。
“微臣拜见官家,官家万圣金安!”
“哼!”赵煦故作冷淡道,“你还知道有朕这个哥哥,还知道回来啊?”
“我还以为我这个弟弟四大皆空,已经剃度出家了呢。”
听着这满含幽怨的话,赵朔也是知道,自家哥哥是真的生气了。
“皇弟练功出师,便是马不停蹄的赶回来相见皇兄,想不到竟然招致埋怨,早知如此,还不如慢些回来的好。”
赵朔好像被抛弃的女子一般,哀怨的说着。
“你比朕还委屈?给朕收一收!差不多得了!”
赵煦最终破功,哈哈哈的笑出来,“站起来让我瞧瞧。”
赵朔站起身来,比当年见赵煦时,又长高了许多。
“还算你小子心里有朕,若是还不回来,朕就去少室山把你绑回来。”
赵煦将墙上的地图摘下来,放到桌上,“过来!”
“哦。”
赵朔近前去,靠在旁边看着。
“怎么,不敢坐了?”
赵煦调侃道。
“咱们毕竟长大了,若是此事被司马光得知,免不了要一顿嘀咕。”
赵朔摇头,说明并非如此。
“哼,司马光这个老东西,仗着有祖母撑腰,整日里嚣张跋扈。”
提到司马光,赵煦眼神就冒出一阵凶光,“若是有朝一日我能够掌权,先把这个老东西贬了。”
“不只是他,要说朝中我最捉摸不清的人,还得是苏轼这个人。”
提到苏轼,赵煦反而更多的是哭笑不得,“当初父皇在位之时,这家伙极力的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我以为他是旧党之人!”
“可是如今司马光显贵,打压王安石所有的变法政策,却又是这苏轼站出来说话,还真是左右不讨好,何必呢?”
“依我看呐,这苏轼不是新党,也不是旧党,我看他是自成一党派,瞧把他能的!”
“这么大年纪了,少说话,在朝中享享清福不好吗?”
“哥,我倒是觉得,苏轼才是朝中最清醒的一人!”赵朔宽慰道,“王安石变法太过激进,往往政策根本就无法准确的传达到民间,或者是到最后,意思都变了,百姓们有怨恨难免。”
“变法一事,还需要缓缓图之,不能追求一蹴而就。”
“苏轼就是因为太了解其中的道理,才会被两派人夹攻!”
说着,赵朔为赵煦倒上一杯茶,递过去道,“皇兄观察朝政多年,岂能看不出来苏轼、苏辙两兄弟皆是大才?”
“我只不过是替皇兄说话罢了。”
“哦?那我该谢谢你了,哈哈哈。”赵煦点了点头,并未否认赵朔的话。
“苏辙此人适合在朝中做事,但是苏轼此人行事不羁,但却是务实,若是一直将他留在朝中,不仅会受到司马光的针对,更是浪费了他这个人才。”
“我虽然做不了决定,但是平日里还是看了不少的卷宗。”
“苏轼此人,熙宁七年,在山东密州担任知州,革新除弊,便利百姓,政绩斐然,熙宁十年至元丰二年,在徐州任职,带领官兵修筑东南长堤抗洪,保住了徐州城百姓,百姓更是大加称赞。”
指着一旁的折子道,“这不,这家伙前段时日刚从杭州回来述职,又在西湖建了个长堤,疏通了西湖水,算得上是大功一件呐!”
“皇祖母本打算让这家伙升为宰辅,可这家伙倒好,刚回朝中,又来了一番舌战群儒,和司马光对喷,好好的封赏就被搞砸了。”
赵煦说着,又气又想笑,真不知道有苏轼这样的臣子,到底是福是祸?
“皇兄打算如何处置他?”
赵朔对这位大词人比较关心的,打小就背他的词,能不熟悉嘛。
“本来我打算把他外调澶州,可是如今你回来了,我却是给他找了个更好的去处。”
赵煦神秘一笑。
“我?”
赵朔反手指着自己,“我能帮你什么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