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精品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精品

关河万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内容精彩,“关河万里”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朱允熥朱元璋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内容概括:穿越大明成了朱元璋的嫡孙,自幼体弱,也不受重视;正好系统让他咸鱼十年,他也乐得一直苟,哪知突然有一天,老朱改了性子,走哪就把他带到哪。他也算见识了千古一帝的智慧谋略,却不知,他的心声被他听了个一字不落……...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4-03-23 06: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精品》,由网络作家“关河万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内容精彩,“关河万里”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朱允熥朱元璋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内容概括:穿越大明成了朱元璋的嫡孙,自幼体弱,也不受重视;正好系统让他咸鱼十年,他也乐得一直苟,哪知突然有一天,老朱改了性子,走哪就把他带到哪。他也算见识了千古一帝的智慧谋略,却不知,他的心声被他听了个一字不落……...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精品》精彩片段


朱元璋的表情很是奇怪。

朱允熥心里咯噔一下。

「老朱心里憋着什么坏呢?」

「老朱是不是又想把我架到火上烤?」

「不要看我,不要看我,没看到,没看到。」

朱元璋听后,这个皇孙真是好心不识驴肝肺!

“三皇孙朱允熥近期表现很好,也立了大功。咱想给他封个王,你们说说,给个啥名头好?”

朱元璋的话一出,朱允熥的脑子嗡嗡直响。

「这是个什么情况?」

「表现很好?」

「我也没说过什么太过分的话呀?」

「今天站到这里之后,老朱也没问自己任何问题。」

「除了向前跨了一步,其他就没有任何动作。」

「一个字都没有往外蹦!」

「立了大功?」

「我怎么不知道?」

朱允熥的心声,让朱元璋忽然有一种恶趣味。

哈哈,皇孙被蒙在鼓里的样子,好可笑!

且不说朱允熥本人,其他大臣都石化了。

朱允熥怎么立了大功了?

居然给他封王了!

皇孙当中,他是第一个封王的!

目前所有的藩王都是陛下的儿子们!

岂不是说明,这个皇孙的地位,已经与他的叔叔们相提交论了?

这次封王的时机太敏感了!

先是封了蓝玉为梁国公,再封沐英的小女儿为安宁郡主,一个比一个意外。

最后要封朱允熥为王,更是意外之外的意外!

朱元璋要封朱允熥为王,一棒子把朱允炆给打蒙了。

皇爷爷对朱允熥的恩宠居然到了这个地步!

据平时的观察和朝臣的反映,朱允熥每天都是躺平,哪里来的功劳?

蓝玉打了胜仗,难道也能分给他一些?

朱允炆真想问一问皇爷爷,朱允熥究竟立了什么大功。

但黄子澄、齐泰都被皇爷爷吼过,此时再问,实为不智。

还是再观察一下再说。

黄子澄看了一下朱允炆苍白的脸,一股书生的愣劲上来了。

站出一步说道:“陛下,封皇孙为王,于礼不合。”

朱元璋厌恶地看着黄子澄,怎么又是他!

又是于礼不合?

分明是想找回场子,赢回一点可怜的脸面罢了。

“咱定的事,就这么定了。你说,谁说过不能封皇孙为王?”

黄子澄顿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是啊,谁说过不能封皇孙为王?

朱元璋是大明开国皇帝,不存在什么先皇!

朱元璋的父母也早死了,也就没有祖制、祖训之说。

你说是以前的朝代?

以前的朝代算个屁?

以前的朝代就是朱元璋推翻的!

他能推翻一个朝廷,就能推翻约定俗成的礼法限制!

黄子澄实在是陷入了一个思维惯性。

「哈哈,老朱,霸气侧露!」

「黄子澄这些臭文人,胸无半点大局,手无扶鸡之力!」

「敢反对我封王,黄子澄,我与你不共戴天!」

朱元璋被皇孙内心里表扬了,不由得脸上升起了笑容。

臭文人?

这个骂得好!

之所以用这些文人,是因为他们能用那些大道理来约束其他官员和学子。

至于让他们治国平天下,靠的还是那种从底层一步步干起来的。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这帮人不了解民间疾苦,怎么能制定出好政策来?

对了,这皇孙居然要与黄子澄不共戴天?

朱允熥不反对封王!

这皇孙不是一向低调吗?

今天是怎么了,愿意接受自己封王了!

好现象啊!

乖孙子终于不再隐藏了!

朱允炆想起了自己的叔叔们,心中灵光一闪。

“皇爷爷,孙儿认为给三弟封王,理所应当。”

朱元璋不由得一愣,笑道:“你说说,怎么个理所应当法?”

“皇爷爷的决定,就是理所应当。”朱允炆反应也挺快:“孙儿建议,封三弟为陇王,十分合适。”

「哈哈,朱允炆,你今天总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陇王,多好啊,跑到大西北去,那地方真叫做天高皇帝远!」

「不管老子做什么事,皇帝都不知道!」

「去了陇西,咱就是天王老子!根本不怕秘密泄露!」

朱元璋这才明白了这个皇孙的打算。

原来,他还是想猫着、藏着!

原来,他乐于接受封王,不是为了荣誉,只是为了能跑得远一点!

天高皇帝远!

他想离开自己,离开京城!

他不想让自己的秘密泄露。

皇孙呐,你的秘密早就泄露了!

想躲得远远的?

想都不要想!

朱允熥心中极为高兴,被封王,终于有了自己施展的天地!

尽管大西北土地贫瘠,但自己有系统啊。

而且还有高产的作物和粮食,咱不怕呀!

最重要的是,这地方有仗打!

这里的兵员也极为彪悍!

用后世的训练方法,绝对能练出一支精兵!

常升此时却急了,封王,对自己的外甥来讲,可不是什么好事!

远离朝堂,远离中心,到西北边陲,纯粹是吃苦受累!

我这外甥,多金贵的身子,怎么能吃这种苦头!

我这外甥,越看越有君王之相,怎么能去当王?

他必须把朱允熥留下来,把朱允炆的势头给打下去!

常升想到就说,绝不犹豫:“陛下,臣认为,给允熥封王,有失公允!”

朱允熥急了,没想到自己的舅舅和黄子澄站到了一个立场上。

朱允熥也没顾朝堂礼仪了,小跑几步,拉住了常升的衣䄂:“舅舅,我能当个太平王爷,就已经很好了。别的,我也不敢奢求。”

看到此,文臣武将们终于回过味来了。

陛下明显是为朱允炆铺路,把朱允熥一脚踢开。

从能力上讲,朱允炆远远强过朱允熥。

但朱允熥的血脉和背后的武将家族,则远远强过朱允炆。

所以,陛下今天,下手了。

一时间,文臣们纷纷出班,赞同朱允熥封王。

武将们纷纷站出,反对朱允熥封王。

甚至文臣和武人开始瞪眼,一些人开始挽䄂子,准备大打出手。

“好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都听咱说。”

朱元璋一发话,百官都低头回到了本来的位置。

“允熥身体需要休养,封陇王,未免太远。”

朱元璋故意顿了一下说:“咱定了,封允熥为:吴王。”

吴王?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充满了惊骇!

小说《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朱允熥今天主动进宫了。

直接到了养心殿,朱元璋埋在如山的奏折当中。

看到朱允熥来了,朱元璋高兴了。

这个皇孙主动来找他,可是破天荒头一次。

这小子天天就像躲瘟神一样躲着自己。

“皇爷爷,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替我舅祖爷全家感谢您不杀之恩!”

朱允熥说着就跪下了。

朱元璋眼睛一转,这倒是个好方法。

要想让朱允熥粘着自己,那就从蓝家、常家下手!

“允熥,起来说话。今后,蓝玉,要多敲打敲打。”

「老朱啊,我其实并不想来,皇宫太压抑,不自由。」

「别看你这里看起来雄伟壮观,哪里比得上我的院子?」

「老朱也真可怜,天天批这么多奏折,铁打的身子,也该累垮了。」

「这些文人的奏折也真罗嗦,之乎者也半天,也说不到正题上。」

「难怪,老朱提倡说短话,对那种又臭又长的奏折,不仅撕了,还会会打文官的板子。」

嗯?

朱元璋听到此,不禁奇怪了:咱什么时候因为奏折长,打过文官的板子?

不过,这话说到咱心坎里了!

这些个文官的奏折,拖泥带水的,一点都不爽利!

看半天,头晕眼花的,还不知道说些啥!

还时不时地整一些典故和怪词,这是欺负咱没文化吗?

这些酸里吧唧的文官,该打板子!

朱元璋挑了一个最长的奏折说道:“蒋瓛,送回去!”

蒋瓛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出现了,如同鬼魅一般。

“礼部侍郎,又臭又长!回去领二十杖责罚!”

“今后,凡奏折,不得超过三百字!”

「老朱,这一点,做得好!」

「国家治理,首先要治一治文山会海!一定要说管用的话。否则天天玩文字游戏,不干正事实事,不亡国才怪。」

朱元璋抚须点头,这个皇孙,真是说到自己的心里去了。

其他大臣,从来没有说过这些话。

一个个地都在奏折里卖弄自己的文采,累得自己起早摸黑、腰酸背痛。

再想想朱允炆,对自己很是孝顺。

隔几天就会亲自做饭,端着过来让他吃。

但是,朱允熥心疼咱,心疼得到位!

我每天批这么多折子,没人知道咱累。

他们一个个地都羡慕不已,都想过来批折子!

而朱允熥首先是想到了咱的劳累!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角度不同。

朱允炆总想当皇太孙,所以感到批折子是一种幸福。

而朱允熥总想离开皇宫,对批折子根本不感兴趣,所以认为这是一件辛苦事。

于是,朱允熥这个皇孙与自己就有了共情之处。

「不过,老朱废了丞相之位,处理奏折太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如果是我当皇帝,就不会这么累。」

「我会采取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高效处理政务,又可以抽空出去看看大好河山、体察一下民情民意。」

朱元璋心中一动,难道这个孙儿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既可以高效处理政务,还可以去民间探访民情民意?

朱元璋出身底层,对普通百姓十分关心。

但天天被这些奏折压着,不要说去民间探访疾苦,连出宫都没有时间。

就连在宫里散步的时间都没有!

“皇爷爷,我回去就传达您的旨意,让蓝家,还有常家改过自新。”

朱允熥说完就向后退出殿去。

朱元璋说道:“允熥,等一下,这个,批折子乏了,出去走走,你陪咱说说话。”

朱允熥心中那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朱元璋心里直痒痒。

不从他内心里套出来,朱元璋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干脆,到宫里散散步,对他进行旁敲侧击。

「老朱,有没有搞错?陪你出去走走?」

「我陪我的两个小宝贝不香吗?陪你压马路?」

压马路是什么?

这个皇孙天天想着他的梅儿、兰儿,身体受得了吗?

把梅儿、兰儿撵走?

也不太合适,这样一来就没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是不是给他再派两个太监去服侍?

有两个太监在,他每天与梅儿、兰儿的次数就会少很多。

祖孙二人漫无目的在宫中散步。

忽然,一个房间内传来怒吼声。

是朱允炆的声音!

马三保?小太监!

原来是他!

「原来是马三保,马三保就是郑和,郑和下西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伟大的郑和!」

「明军进攻云南,副统帅蓝玉把10岁的马三保掳到应天,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很多人认为郑和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创者,却不知他实际上也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

「在朱棣手下,马三保立下赫赫战功,被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

「历史好像有些偏差!」

「怎么现在进了皇宫,不在朱棣手下?」

「能人都让朱棣给挖走了!」

「朱允炆手下,都是一些酸文人,屁本事没有,就会整天BB,不败才怪。」

「老朱让朱允炆当皇太孙,继位之后杀掉了蓝玉等大将,没想到他的儿子朱棣会造反。」

「要不要给老朱说说,把现在的马三保赐给自己?」

朱元璋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

之前,他多次从朱允熥心声中听到:朱允炆会继位,朱棣会造反!

看一看自己的儿子,就数朱棣的性格、能力与他最接近。

特别是在打仗方面,朱棣绝对是一把好手。

但打下江山之后就是守江山,朱允炆自幼聪慧且孝顺。

不指望朱允炆能开疆拓土,只希望他不要搞皇家内部清洗。

几个叔叔在边塞当王,为朱允炆守住国门,朱允炆在应天建设国家。

为了防止亲王日后造反,朱元璋还规定了每个亲王拥有的兵力。

其中朱棣的兵力最多,有6万人左右。

但6万人能起什么作用?

在应天的五军都督府,能调动五十万兵马,对付6万兵马绰绰有余。

朱棣能造反,凭什么?

但朱允熥能够知晓未来!到底朱棣怎么造反成功的?

是自己在藩王制度设计上有什么漏洞吗?

朱元璋强忍住自己的好奇没有问,等有机会了再套这个皇孙的话。

既然这个马三保这么厉害,皇孙如此看重,那就送给他好了。

朱允炆在屋里打得起劲,马三保的脸上都有了一道道血痕。

“你说不说,朱允熥到底给陛下灌了什么迷魂汤?”

吕氏尖声逼问着马三保。

忽然,朱允炆张大嘴巴。

扬起的鞭子,在半空中,停住了。

“陛下!”

吕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肩头不由自主地抖动不已。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