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闪刘禅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全本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排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军事历史,作者“排骨”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刘闪刘禅,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期十年的庞大战略涌上心头。城头秋风瑟瑟,姜维深吸口气。眼下,自己现在的位置非常尴尬:自己阻断了周舫、孙桓的退路,而他们也阻断了自己撤回永安的退路。如果陛下能发兵永安,哪怕只有5000人,自己也能跟巩志形成夹击之势,或许能吃掉退守巫县的周舫和孙桓;如果后主不肯发兵,深入吴境的自己随时有被吃掉的危险。众将私下皆言,陛下胸无大志,自己也不敢......
《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全本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自建兴4年(公元226年)以来,丞相诸葛亮总共进行了六次北伐,期间虽有胜仗,但每次都铩羽而归。如今的大汉,已经很久没有过打胜仗的记录!
城中众臣听闻“永安捷报”都觉得不可思议:眼看姜维投敌,永安城几近失陷,何来的捷报?
现在并不是上朝的时候,好几个大臣连官服都没穿,欣喜地跟在信使的马屁股后面,匆匆直奔崇德殿。
崇德殿外,摆放着七八个硕大的麻袋。
刘闪不及细问,急忙进入殿内,只见众臣脸上皆是喜色,好几个已经泪流满面。
众臣刚要行礼,刘闪制止后径直走到蒋琬跟前,疑惑地问道:“蒋丞相,永安城有何捷报?”
“陛下,永安城确有捷报!”蒋琬欣喜地捧着一张白绢颤抖着念道:“永安太守,平东将军,臣巩志,诚惶诚恐,代维上奏:将军姜维,智取巴东。解永安之围,获粮饷无数。斩敌一万余,俘吴将全琮。”
“这就完了?”刘闪疑惑地问道:“姜维现在何处?为何由巩志代他上表?”
“陛下,这……奏表未有言明,臣实不知啊……”
刘闪深思片刻后问道:“姜维所言是否属实?”
“陛下,殿外有巩志送来一万多敌兵左耳,理应不假!”费祎欣喜地说道。
“昨夜有探马来报,传姜维沿江而下,难道……”刘闪突然冷汗直冒,大声吼道:“来人!传令:令邓芝、张嶷、廖化火速进驻永安,然后听从姜维调遣!”
“陛下,姜维真的在吴境的巴东城?”
“这个姜维!你太自信了!”刘闪狠狠地骂道:“给你5000兵马就敢深入吴境!如果朕给你一万,恐怕你敢打到建业!”
“若真是如此,姜维此举恐怕不妥。陛下令姜维解永安之围,他不驻永安却进取吴国巴东,得胜后仍不退兵永安,这是抗旨。”蒋琬说道。
“不!朕只命他解永安之围,并没要求他进驻永安。如今永安之围已解,姜维自然不会抗旨。”刘闪冷笑道:“姜维用兵,深得相父赏识,他如果没把握必会兵退永安;他让巩志代传捷报,就是在试探朕的意思!他既然有把握,朕就给他兵马!”
“陛下,臣也认同丞相的建议!”费祎上前一步说道:“吴、蜀两国向来修好,姜维此举必将惹怒吴国。如果魏国趁机攻打汉中,我恐两面受敌。今南中未定,臣以为,急令姜维退兵才是!”
“修好?如果修好,他们就不该攻打永安!只有把他们打疼,将来才能真正地修好!”
“陛下,话是如此,臣仍担心魏国从中作梗。诸葛丞相主张与吴修好,就是尽量避免两线作战。如今的大汉国力衰弱,臣实在担心啊!”
“丞相不必多虑,汉中咽喉有魏延、马岱和王z平驻守,定能万无一失。”刘闪哈哈大笑道:“听闻今秋吴中大丰收,想让姜维退兵,至少要让吴国赔偿咱们一年的粮饷!”
“陛下,既然如此,臣有一计!”费祎神秘地笑道:“应速遣一善辩之士前往魏国,游说魏、吴两国相争……”
“卧槽!没想到你比我还狠!”刘闪脱口而出,说完才想到自己的话有问题,还好众臣都没注意,刘闪犹豫着问道:“谁能担当此任?”
“陛下,臣认为,可让向朗前去一试。”
“向朗?”
“正是!向朗,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人,显明亭侯,是中部督向宠将军的叔父。向朗早年随关羽将军守卫荆州,后来因包庇马谡被贬职,不久后重新启用,现任左将军之职,曾代理丞相册封张皇后及太子刘璿。”
“我大汉与曹魏素无使臣往来,朕还是觉得不会这般容易。”刘闪实在不相信向朗能胜任使魏之职,不过还是同意了费祎的建议。
刘闪同意让向朗出使魏国,对说服曹魏出兵吴国并不抱希望,刘闪是想让他办成另一件事。
由于蜀中各地现有的硫磺和硝石不多,北方的魏国却很丰富,由于两国长年交兵,商旅少有往来。刘闪希望向朗到魏国之后,以“陛下希望长生不老,国内正在大量炼丹”为借口,促成两国间的硫、硝交易,想必曹睿定会一口答应。
今日黑火药试验成功,姜维并未投敌且立下大功,刘闪心里很是高兴。离开崇德殿后匆匆赶到永宁殿,询问那些嫔妃们的意愿。
张皇后询问的结果既在刘闪的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已有子嗣的张星忆贵人、王媛王贵人、张兰贵人和苏采女自然愿意留在宫中;近年特别受宠的徐才人、林才人、杜婉仪也愿意留下。
其他二十多人几乎从未获过宠幸,近日皇后和王贵人重获宠信,她们都不再抱希望。
如今皇上皇后开恩,听说离开会有一大笔铢钱,并且官府不会追究其“年龄问题”,她们自然想离开皇宫。
“年龄问题”刘闪早就听说过,古代的女子嫁人时的年龄特别小,在汉代尤为明显。据《汉书·惠帝纪》记载:公元前189年,皇帝刘盈曾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不嫁,五算。”也就是说,女子超过15岁未嫁人者,官府将收取高额的“人头税”。
比如:皇宫中的张皇后和王媛王贵人,她们入宫已有11年,现在仍不到26岁;张贵人也是未满15岁就入宫,现在也不过21岁。
刘闪并非不好女色,也不是嫌弃她们曾是刘禅的嫔妃,他毕竟是现代过去的穿越者,很难接受没有半点感情,甚至不知对方姓名的女子,只不过,张皇后和张贵人是特例罢了。
当然,刘闪并不担心自己会“孤独”,因为他从黄晧那里得知,皇帝是“一年一小选,五年一大选”,明年春季正是大选之期,到时候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类型,任意挑选新进的佳丽。
由于今日张星彩和张星忆都不方便,兴致极高的刘闪只好前往王贵人的清宁殿。
当刘闪沉浸在王贵人的温柔乡中无法自拔时,姜维仍盯着桌上的地图在踌躇满志:诸葛丞相将毕生所学传给自己,尚未立得大功就被封为卫将军,已是三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将军之一,地位仅次于大将军,维定当竭心尽力报效大汉。
前日自己通过诈降,一举攻下巴东城,活捉吴将全琮,斩敌一万余人,并阻断周舫、孙桓的归路,犹如一颗钉子,牢牢地嵌在建平郡之中。
建平郡东有宜昌郡和南郡,南有武陵郡,只要能在建平站稳脚跟,夺取荆州将指日可待;诸葛丞相六次北伐收效甚微,皆是因为单线起兵之故。如果能拿下荆州九郡,将可从荆州和汉中两路出兵北伐。
然而,真的可以吗?姜维微闭着眼睛,一个为期十年的庞大战略涌上心头。
城头秋风瑟瑟,姜维深吸口气。
眼下,自己现在的位置非常尴尬:自己阻断了周舫、孙桓的退路,而他们也阻断了自己撤回永安的退路。
如果陛下能发兵永安,哪怕只有5000人,自己也能跟巩志形成夹击之势,或许能吃掉退守巫县的周舫和孙桓;如果后主不肯发兵,深入吴境的自己随时有被吃掉的危险。
众将私下皆言,陛下胸无大志,自己也不敢提东征之事,唯有托巩志向成都报捷,陛下能否明白自己的苦心?若是身后无主,自己手上无兵无将,空有报国之心又能如何?
又是一日的夕阳落下,姜维站在巴东城的城楼上,内心无比焦急,脸上却异常地平静。
“报!”一匹快马飞驰而来,城门迅速开启又立刻关上。
“禀将军:邓芝、廖化、张嶷各领兵五千进驻永安!陛下有旨,他们全部由将军调遣!”
“好!来得好!”姜维大笑道,向西面的成都方向拱拱手道:“蒙陛下信赖,伯约当不辱圣恩!”
巴东城,治所殿内。
吴班、高翔闻援兵已至永安,欣喜之余也有些失望,因为只有一万五千人,加上巴东城中的四千兵马,仍然不到两万。
东面,吴国以朱然为主将,丁奉、太史享为副将,领兵3万直奔巴东而来,预计明日午间即可到达。
如果加上巫县周舫、孙桓的2万人,吴兵共有5万,敌方兵力占有绝对的优势。这小小的巴东县城,城池不固,纵纵然粮草充足,仅凭这4000兵马,绝不可能阻挡5万吴兵的进攻。
“将军!吴将朱然骁勇善战,应当早做决断!”
“将军莫急,本将自有安排!”姜维安抚吴班、高翔二将后,立刻下达了一系列指令。
“梁绪!你带500兵士,趁夜前往巫县城南10里下寨,其间要大张旗鼓,多扎营帐;如果吴兵杀来,不可硬拼,往南撤退。”
“领命!”
“梁虔!你带500的兵士,前往梁绪身后埋伏,要故意让吴兵发现;如果梁绪退来,你可与他往永安方向撤离,但不要进入永安。”
“领命!”
“高翔!你引1000兵士,前往巫县以东10里埋伏,要故意让巫县城内的吴兵发现!若城中吴兵杀来,务必死战,我自有接应!”
“领命!”
三将领命而去后,吴班不解地问道:“将军,可是打算放弃巴东城?”
“不!”姜维胸有成竹地笑道:“我不仅不会放弃巴东城,我还要占领巫县!唯有这样,才能让永安、巫县和巴东连成一线。”
“可是……巫县有2万吴兵,强攻巫县至少需要6万兵马!我加上永安的兵马也不到两万,如何攻占巫县?况且朱然的三万大军转眼将至,我却在多路分兵;如今,巴东城只剩两千兵士,岂不危矣?”
就在诸葛即将进入成都城时,几十里外的东广汉郡,五成县治所内。
杨仪指着一名身着甲胄的男子,厉声质问道:“刘将军!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本来说好派几个人前去行刺,你却派了八百人!你还敢兵进成都,究竟意欲何为?”
“杨长史!本将还得感谢你从旁协助,哈哈哈!如今,本将大事将成,难道……这个时候你想置身事外?”男子不屑地反问道。
说话的男子名叫刘莲,其父正是刘循。
刘循是刘璋的长子,当年刘璋投降刘备之后,刘循受岳父庞羲的引荐在刘备帐下任职,被拜为奉车中郎将,后迁往东广汉郡任郡守之职;刘循亡后,其子刘莲接任其职。
然而,刘循只是表面上归降,他始终记得父仇,对刘备窃取西川之事念念不忘,与投效吴国的弟弟刘阐(又名刘炜)私下多有往来。刘阐投效吴国后,被孙权封为御史中丞,刘阐亡故后,其子刘磐继任父职。
刘莲和刘磐这两个同宗兄弟身居蜀、吴两国,一直都在卧薪尝胆,招兵买马,试图等待时机恢复西川的基业。
如今,张任之子张秀,泠苞之子泠齐,王累之子王安,以及众多的西川旧部,都被他们拉拢并收入麾下。
如果了解三国史的人都知道,自刘备称帝后,朝中也是派系林立。在这个时候,可以粗略地分为外来的荆州派和本土的益州派。
自诸葛亮北伐开始,一直到重臣李严被罢黜,朝中“益州派系”的力量已经大大削弱;自诸葛亮病逝后,国内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逐步变成了“主战派”和“主和派”之争。
就如诸葛亮灵柩回成都时,最先爆发的就是夺权之争:坚定的“主战派”元老魏延,他没有了诸葛亮的支持,自然受到“主和派”的疯狂打压,不过,诸葛却救下了即将身死的魏延!
在这之后,诸葛的态度很明确,他从大汉的长远利益出发,重用“主战派”的魏延和姜维,自然会引来“主和派”的不满,原有的荆州派系、益州本土派系也好像结成了统一的“主和派”。
其实,不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这只是政见的不同,他们对大汉都是一片忠心。因此,诸葛也在尽量调和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矛盾,随着姜维的多场胜仗,两派之间的矛盾也减弱了许多,形势一片大好。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却忽略了另一股力量,这就是“西川旧臣”中的潜在威胁。
杨仪始终憎恶魏延,并在朝上出言不逊,不论是原有的荆州派还是现在的主和派,再也没人敢支持他;杨出狱后为报私仇,他与几个“西川旧臣”混在一起,这就水到渠成了。
杨仪的目的很简单:借助刘莲之手,收买几个魏延的家将前去行刺!杨仪知道诸葛身边有武艺高强的向宠,他知道行刺不会成功,只是想借机制造诸葛与魏延之间的嫌隙,借机除掉魏延。
因此,杨仪策划的行刺只是做做样子,哪料到刘莲竟会派出八百死士前去行刺,并且吓得诸葛前往永安“督军”,这完全在杨仪的意料和控制之外。
然而,杨仪更没料到刘莲敢兵进成都,自然愤愤难平,于是出言质问,这就有了刚才的一幕。
面对杨仪的指责,刘莲满不在乎地说道:“杨长史,你就放心吧,本将一直关注着阿斗的行踪!我料到他会逃往永安,我已在涪水布署重兵,广都方向也有一支奇兵!如今成都空虚,本将大业必成!”
“刘莲……你……你到底想干嘛?”刘莲的话让杨仪冷汗直冒!
“杨长史!自古以来,成王败寇!今日,你和本将已经在一条船上,本将希望你睁大眼睛看清楚!看清当前的形势!本将已有魏延、刘永、刘理以及吴太后的支持!等我恢复西川基业,杨长史功不可没,本将绝不相负!哈哈哈!”
“哼!你还是别做梦了!”杨仪不屑地说道:“吴太后不支持自己的儿子,反而会支持你?你恐怕真的在做梦吧!”
“杨长史!你或许忘了吴太后的身份!吴太后的前夫刘瑁,乃是刘焉之子、刘璋之兄!当年刘玄德窃取西川,本就名不正言不顺!西川乃是刘璋之基业,我身为其孙取之,乃是天经地义!今,刘理、刘永被阿斗盯得死死的,吴太后不支持本将,难道支持那个阿斗?”
“就算吴太后支持你又如何?现在军权由姜维掌管,姜维又是阿斗的宠臣……”
“杨长史,你多虑了!哈哈哈!”刘莲大笑道:“军权在姜维手上又如何?今,姜维的兵马远在秭归,等他回到成都,本将已经高坐龙椅!届时,姜维身后无主,军中又有吴班、吴懿与吴太后同一阵线,本将有何忧虑?再说了,本将还有魏延的支持,大事必成!”
“真是笑话!魏延会支持你?”杨仪满脸的不屑。
“不错,魏延不会买本将的账,但他会买吴太后的账,哈哈哈!如今的魏延,恐怕已经杀入成都!”
“好你个刘莲!原来你这篡位之举,已经谋划多时!”
“哼!我父子二人苟且偷生,忍辱负重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天!”
“想不到!真想不到!我杨仪竟会被你利用!唉!我杨仪将背千秋之骂名矣……你……你……休想得逞……”
杨仪大怒道,头也不回地离开大殿,飞身跨上一匹快马,欲赶往永安,请姜维回师勤王。
“嗖!”
一支长箭正中杨仪背心的要害,他闷哼一声跌下马来,气若游丝。
“敬酒不吃,吃罚酒!”刘莲上前猛踢杨仪几脚,厉声喝道:“如今,本将的大军已经生擒阿斗!你去永安又有何用?事成之后,本想封你个廷尉之职,你却不识时务!”
刘莲说罢,突然四周鼓噪声四起,喊杀震天,王安急匆匆地跑来说道:“主公!城北突然杀来一队兵马,末将全力挡之,请主公速从南门撤离!”
“休要慌张!成都附近,并无姜维的兵马!你是不是看错了?那应该是张秀将军,从涪县方向赶来的兵马吧?”刘莲疑惑地问道。
“主公,那不是张将军!”
“哦?难道是吾族弟刘磐的兵马?”
“主公啊,就算刘磐将军想引兵来援,他如何过得了永安?”王安心急火燎地说道。心中暗叹,智商如此低下的刘莲竟敢谋反!看来自己跟错了人。
“这就奇怪了,到底是哪路兵马?王将军,你确定不是张将军?”
“哎呦主公啊,赶紧快走吧!我能确定不是张将军!他们好像打的是“魏”字旗号!如今,我城中兵将不足,五成县不可久留,主公勿要迟疑!”
“魏”字旗号?难道是魏延?哈哈哈!必是魏延已经攻取成都,正赶来迎接本王!哈哈哈!真没想到,魏将军来得这么快!”
“主公啊!事情可能有变!这队“魏”字旗号的兵马,并非前来迎候!我城中的兵将皆已被其斩杀!”
“怎么可能?魏延怎会临时变卦?”刘莲仍在疑惑,但并不准备放弃:“可有涪县张将军的消息?”
“主公啊,这队蜀兵从城北方向而来!如果真是魏延,他来的路上必经涪城,想必张将军已经……主公,勿再拖延,赶紧从南门撤吧!”
“怕什么?本将在广都方向,还布有泠齐将军的兵马,他可能已经攻陷成都,或许已经活捉阿斗,本将为何要逃?就算真是魏延杀来,只要我有阿斗在手,他又敢奈我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