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芈华赢子婴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作者“汾清三杯”写的小说,主角是芈华赢子婴。本书精彩片段: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全本小说阅读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彩片段
此刻的奶娘正搂着子婴,捂着他的眼睛不让看,听到国夫人的话,直接愣在原地。
“不行!”子婴连忙站起身,望着已经走来的两名侍卫,大声说道。
看到小公子护在奶娘跟前,两名护卫不敢继续上前,万一真伤着小公子,恐怕无法交代。
可子婴护着奶娘的举动,还是让在场的众人心中感慨。
刚才,胡亥的两名侍女直接被杖毙,他都不敢吭一声,而子婴却是挺身而出。
子婴拦着两位护卫,可眼睛却是望向了国夫人。
没想到这秦国的后宫内,竟然这般残酷,几个公子间的嬉闹,直接要杖毙下人。
这点,倒是子婴知晓的少,在这后宫内,大多数的侍女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
她们大多是穷人的女儿,以及战败的他国选拔而来。
就比如,刚才被杖毙的两名侍女,就是赵国人的女儿,有幸被选为侍女,到这深宫内有口吃的。
而像子婴奶娘这般,咸阳本地人,家里的夫君又是从军的军医,倒是不多见。
可在国夫人的眼里,奶娘也等于奴仆。
见子婴护着奶娘,国夫人倒有些意外。
面对这等血腥之事,一个三岁的孩子,能站起来就不错了。
这院子里的其他孩子,不都是一个个的低头望着脚趾,大气不敢喘。
国夫人寻思着,这兴许是喂的久了,生出了感情,上前护着也能说得通。
“母亲!您可要为孩儿做主啊!”胡亥忽然跪倒在地,大声哭着道:“孩儿的侍女受了惩处,那子婴目无长辈,他奶娘可不能这般放过了。”
说罢用手擦着眼泪,用的还是被咬破的手,顿时一脸的血渍印在脸庞。
看起来,凄惨无比。
一直未出声的赵高,心中暗自叹了口气,无声低语了一句:“这胡亥,还是得调教一番,竟然这般沉不住气。”
这僵持的局面,胡亥突然冒出来这句话,使得国夫人反而被动了。
原本杖毙这奶娘,不过是一视同仁罢了,可被胡亥这么一说,反而像是公报私仇。
国夫人和子婴,有什么仇?
这要是在宫内传开,吹进大王耳朵里,岂不是凭遭猜忌?
当初华阳夫人让大王一同娶了芈华夫人和国夫人,两位夫人在宫内互有较量,这是心知肚明的。
可这才几日,芈华夫人被贬,国夫人就找机会寻子婴的麻烦,岂不是落人口舌?
赵高想的远,可转念一想,这胡亥才五岁,还有调教的空间。
昨日在章台宫内,这子婴语出惊人,赵高反而想看看,这子婴今日如何过得了这一关。
听到胡亥的哭言,国夫人还是皱起了眉头。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她没有理会子婴的目光,望着两名侍卫道:“还愣着干嘛?把小公子请开。”
听到夫人的话,侍卫也不敢怠慢,两人互望了一眼,顿了顿,其中一人轻叹一声,小声道:“欠我一坛酒。”
说罢,就冲着子婴大步跨来。
子婴盯着走来的侍卫,张开双手护住了奶娘,喝道:“你敢动我一下试试?”
说罢转脸望向国夫人,“本就是孩童间的嬉戏,夫人为何要取人性命?”
国夫人没想到子婴竟然和自己讲起了道理,竟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听到子婴的问话,赵高倒是并不惊讶,昨日他可是听到更加让人震撼的,‘我大秦不养闲人’。
这句话,让多少大臣汗流浃背?
最后大臣们一致认为,这是那儒家的淳于越,私下教导扶苏时,说的一句话,被子婴听了来。
这让不少的官员,更加鄙夷儒家。
虽说子婴说的在理,可奴仆们的性命都掌握在主人手里,而国夫人,就是这后宫最大的主人。
今天这件事,本就可大可小。
可胡亥的两个侍女,都被杖毙了,若是真放了这奶娘,国夫人这脸往哪搁?
已经下不来台的国夫人,只得硬着头皮道:“胡亥的手都快被你咬断了,这是嬉戏打闹?这群奴仆不护着主人,自当该罚。”
胡亥闻言,精神一震,转而提高了自己的哭声。
“她不是奴仆。”子婴据理力争,“她是我的奶娘!”
“都一样。”和三岁小孩讲道理,国夫人显然有点不耐烦,“回头我给你找十个奶娘,你不动手,还在等什么?”
那侍卫闻言,只得伸手去拉子婴,纵使子婴嘴上说着‘放开!’‘我要见我大父!’这类话语,侍卫也不为所动。
毕竟,县官不如现管,这时候,肯定是国夫人大。
可他也不敢太用力,只要一边哄着一边拉着,可子婴却直接扑在了奶娘身上,用自己的身躯护着她。
自己趴在奶娘身上,子婴可不认为他们敢动手。
见子婴扑在自己身上,奶娘感动异常,她伸手擦了擦眼泪,自己虽不想死,可今天这结局已定,她逃不掉的。
可别国夫人不耐烦了,真伤着子婴,于是笑道:“小公子,你下来吧,他们跟我们玩呢。”
子婴当然知道这是哄着自己,死活也不愿意下来。
奶娘,可是这宫内除了大父外,自己最亲的人,虽说时间不长,可一件小事,就让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打死,这让他如何接受?
见另一位侍卫也来帮忙,子婴转头盯着国夫人,恨恨道:“你敢动我奶娘,今后我们就是仇人了!”
一个三岁孩童的威胁,谁会在意?
此刻的国夫人,真的不耐烦了,她催促着侍卫快点。
饶是子婴愤怒挣扎,可还是被一名侍卫给抱了起来,一旁的胡亥见状,竟忘了疼痛带着一丝爽快的笑意。
此刻的赵高,忍不住摇了摇头,这小公子道理说得倒是明白,可这个世道,不是讲道理的世道。
眼看着自己离着奶娘越来越远,耳畔回想起奶娘的话语,‘我有两个儿子呢!’、‘亏得夫人,让他寻了个医师的缺’、‘一月有三百钱呢’。
而奶娘此刻,最后望了子婴一眼,带着笑别过头去,跪趴在了地上。
另一名侍卫见状,也不含糊,反转长戈,高高举起就要对着奶娘的后背挥下。
子婴只能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地吼道:“不!!!”
可同时,却有另一声高亮的声音盖住了子婴的声音。
“大王到!!”
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至于让嬴政自己去请王翦,子婴却是没有想过。
一个帝王的颜面很重要,作为嬴政的长孙,子婴有必要维持。
何况,如果王翦主动一点,想必官途亨通,也会一帆风顺。
这对子婴来说,绝对是一大助力。
毕竟,按照历史的进程,自己虽然当了皇帝,可也是在胡亥杀光了兄弟姐妹,自己是个替补的。
想要纠正历史进程,正常当上这个皇位,还得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第一件事,就是得让扶苏得到大父的赏识,被立为太子,自己才有机会问鼎皇位。
咸阳城墙上,嬴政望着远去的车队,显得恋恋不舍。
一旁的李斯和赵高陪伴左右,见大王半晌不语,李斯率先开口道:
“大王,小公子已经走远了,有蒙毅跟着,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咱们还是回宫吧。”
还有好几个奏议等着大王签批呢,李斯心里默默想着。
嬴政没有回头,反而问道:“你们二位觉得,这六十万大军的统帅将领应该谁来做?”
两人一人是廷尉,负责兵马的粮草调度,一人是执掌刑罚狱寺,都是实权的人物。
可听到大王的问话,却是沉默不语。
两人不知道大王的意思,不好直接开口推荐,这可是左右国家命运的事,两人可不敢乱说。
“随便说。”仿佛看穿了两人的想法,嬴政继续道:“不过是议论,当不得真,不要有顾虑。”
听到大王这般说,两人互望了一眼,赵高立刻拱手回道:
“大王,臣觉得,这六十万大军的掌控,非一人所能,还得兵分两路。”
“哦?详细说说。”
“是。”赵高听到大王鼓励,清了清嗓子,“我秦国虎将虽多,可几十万兵马调度并非易事,想来也就武安君白起可以堪当此任,可眼下,现任的将军们,无人可以掌控这么多兵马,我建议,继续让李信、蒙恬各领三十万大军,对阵项燕。”
赵高这般说,也是有他的道理。
李信和蒙恬,两人一共二十万大军,就打到了城父,想要拿下寿春,也只是时间问题。
之所以这般会失败,都是昌平君所致,粮草未到,导致军心不稳。
再加上项燕用诈,偷袭了秦军,所以才招致大败。
只要两人继续率军出征,自然是最佳的人选。
如果,这国内还有人可以媲美两位将军,只有王翦和王贲了。
可王翦年迈养病在雍城,王贲驻守大梁城,却都堪堪无法调度。
见赵高说完,嬴政“嗯”了一声,反问李斯道:“李斯,你说说看。”
李斯本身低着头,听赵高说完,自己就不想说了,这等国家大事,说了好的没奖励,说的差了却还有处罚。
可大王都叫自己的名字,李斯只得硬着头皮上前道:
“大王,我秦国虎将如云,单是拿出任何一个都可镇守一方,可各有各的特色,得看使用的时机。”
“继续!”
“是,李信勇猛,善用奇兵,两军对敌,总有出人意料的战法,可心情焦躁没有耐心,沉不住气。”
见大王没说话,李斯继续道:“蒙恬精通骑射,善于领导骑兵进行大规模穿插突袭,可大规模军团对战经验不足。”
“至于王贲则善于打优势战,耐心和李信相同,而蒙武缺少主见不适合当统帅。”
李斯洋洋洒洒,一口气把大秦的几名虎将全部点评了个遍。
一旁的赵高默默地听着,他清楚,李斯是聪明人,既然这般直接点评将领,一定是猜到了大王心中所想。
半晌后,实在想不出对策的王翦激动道:“好!果然厉害,没想到,我们王家,真出了个天纵奇才!”
子婴这时候有点尴尬,这两军对峙的战术,实际是他抄袭王翦的打法。
在历史上,王翦就是用这样的笨方法,与项燕对峙了一年之久,在楚国国力无法支持的情况下,一举击败了楚国。
于是子婴老实道:“外大父,这排兵布阵,是您昨晚自己放的呀,我早上来了看到,所以记在心里。”
“啊?”正在兴头上的王翦,听到这话如一盆冷水灌体。
感情这是自己的法子,被自己的外孙给看到了?
王翦仔细地望了下舆图,可怎么回忆起来,也想不起来昨晚自己是怎么放的?
可自己三岁的孙子,断然不会撒谎,恐怕真的是自己昨晚摆上的。
不然,这三岁孙儿也太恐怖了。
想到了这里,王翦有点失落,可子婴可以看懂自己的作战方针,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于是笑道:“不要紧,既然可以看懂,说明你不在外大父之下,以后必然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大王。”
王翦直接把自己内心的话说了出来,作为自己的外孙,大王的长孙,未来的大秦,大概率是要在子婴手里。
子婴也没多言,指着墙上的太阿剑,笑眯眯地盯着王翦。
王翦自然知晓子婴的想法,立刻摇头道:“既然不是你想的方法,所以打败外大父不算,这把剑你也拿不走。”
“啊?”子婴倍感失落,早知道就不说了,死皮赖脸也得要这把剑。
见外孙失落,王翦笑着道:“不过,我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可以拿得动这把剑,我照样可以送给你。”
三十斤重的宝剑,这本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大王赠送的宝剑,对于武将来说,那是一辈子的荣誉。
王翦哪能那么容易就送给别人?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外孙。
“当真?”谁知子婴听了后,却是一脸的兴奋。
王翦觉得,自己是不是高兴的太早,搞不好真的阴沟里翻了车。
可这太阿剑,足足有三十斤之重,怎么看也不是个三岁小儿可以拿得动的。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王翦虽然不舍,可还是点点头道:
“当真!”
子婴心中一喜,立刻起身朝着门外跑去。
望着自己外孙的身影,王翦觉得好笑,这小家伙竟然和自己这般亲热。
这难道就是所说的隔代亲?
王翦笑着摇摇头,目光旋即又落在了桌上的舆图里。
五十万秦军与四十万楚军对峙于陈地,这是王翦早就想好的对策。
当初的自己,可不认为这样就能牵制住项燕,可今天听子婴一说,还真的是这般。
大梁城在北,陈郢在南,而陈地则在中间,楚国想要从任何方向破了秦军的布阵也不是难事。
虽说项燕勇武,可王翦也不是吃素的。
忽地,他望着陈郢一愣,这十万秦军的旗帜就矗在这里。
王翦缓缓地摇头,“我可从来没有想要夺取陈郢啊,不可能这般摆放。”
可子婴第一步就要拿下陈郢,并且说是自己昨晚摆放的?
王翦再度摇头,他十分确信,自己压根就没想过夺取陈郢,所以不可能在那边放置秦军的旗帜。
因为,他没把握!
陈郢多年以前可是楚国的都城,其城墙厚度可不比大梁城弱。
王贲攻打大梁城,可是花了几个月才想到的计谋,自己若是花大力气去打陈郢,岂不是更加浪费时间?
函谷关外,项燕抵达这里已经有些时日,可迟迟不进攻,倒让守关的蒙武摸不准头脑。
项燕来的第三日,数辆高大的攻城车抵达,蒙武磨拳霍霍,让将士们准备好迎敌。
可却是一日无事,项燕压根没有进攻。
“莫非,这项燕只是来看下函谷关的雄壮?”
可这项燕留着不走,总是一个麻烦事。
而到了第五天,整个楚军大营动了起来,等待许久的蒙武以为终于要进攻了。
早早地让人搭箭,运石头,连油锅里的油都烧好了,可四十万大军就这般的退去了。
望着远去的大军,蒙武一脸懵逼,不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
这项燕,可就真个在这函谷关外,待了几日,啥也没干。
……
项燕站在戎车上,望着远处的函谷关,心中忍不住悲愤。
万无一失的运粮计划,可没想到,这王贲就真个敢出城来偷袭运粮队。
一万多的骑兵,竟然丝毫没有抵抗,这本是重大的失误,自己的几十万大军被迫后撤。
“你倒是说说,你怎么就丢了粮草?”刚听到军报的项燕,真是想要一刀砍了这屈将军。
跪在地上的屈将军只是耷拉着脑袋,没有说话,可事情已经发生了,项燕也只得接受。
按照军法,这屈将军犯下大错,自当于营帐前斩首示众。
可项燕,却道:“脱了盔甲吧,回你的屈家去吧……”
至于再进攻函谷关,无疑是白白牺牲而已,项燕心中感慨:“这大秦,气数未尽啊……”
楚国三大士族,屈景昭历史悠久,可到了这一代,整个屈家也就没落了。
项燕没有斩杀这位将军,跟了自己这么久,多少有点感情,可脱了军服后,这屈家恐怕没人再庇佑了。
……
咸阳王宫内。
自从不要去国夫人那里请安后,子婴有了大把的悠闲时间。
这个时代,并未太重视教育,三岁的小儿,并不用去上什么幼儿园。
自从定了大梁城的计策后,子婴就在想,到底有什么东西可以迅速提升大秦的国力?
粮食?
每次看到李斯,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他总是感叹,如果这粮食足够,自己哪用费这个心力。
子婴也细细研究了一番,除了提升水利和工具外,并没有办法快速提升粮食的产量。
往后一千多年,大规模的人口爆炸,靠的可不是这些个技术,而是红薯玉米这些个作物。
可自己现在去哪里弄?
找李斯旁敲侧击问了后,才知道,大秦的战船并不发达,相比之下,齐国和楚国的战船要比秦国强上一个档次。
看来,想要去航海寻找食物种子,还得等六国灭亡之后。
子婴暂时放弃了这个打算。
思前想后,子婴想到了一个可以立刻提升大秦实力的东西。
马鞍和马蹄铁!
可这玩意的打造,还得寻觅一个合适的时机,自己年纪太小,奶娘毕竟是女流之辈,自己还得找一个随从护卫。
正想着从哪里找个信得过的护卫时,赵高走进了院子。
看到子婴坐在院落里,正晒着太阳,赶忙上前行礼道:“小公子,大王有请。”
望着这初升的太阳,子婴疑惑道:“这不是上朝的时辰吗?”
“自然,大王是在殿内等着你呢,百官都等着呢。”
“嗯?”子婴一愣,“等我干什么?”
赵高并未多言,立刻招来了奶娘道:“去了你就知道,快,抱着小公子,跟我走。”
……
章台宫内。
嬴政高坐在高台上,笑着望着眼前的李斯。
“大王,王贲将军获得的这十万旦粮草,可是缓解了臣的压力啊。”李斯显得颇为兴奋。
这一正一反之间,等于楚国少了二十万旦的粮草,作为总后勤的他,压力小了许多。
嬴政大笑道:“不错,王贲很不错,有胆有谋。这一次是立了大功,该赏的都要赏。”
城父之战,秦国甚是憋屈,这一次项燕吃了大亏,已然退了回去。
也算是给秦国扳回了一城。
听到大王要给赏赐,不少人十分羡慕。
虽是羡慕,可却不妒忌。
大秦的军功制,讲究的就是一个公平,只要你能杀敌,确认后就会赏赐爵位,绝不含糊。
有了爵位就代表了地位,既有土地也有奴仆,还可保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尤其是这殿内的大臣,虽然身居要职,可并未丝毫爵位在身。
他们大部分都是招贤令,引来的各国贤才。
比如李斯,来自楚国,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李斯在楚国这辈子都见不到楚王。
而自己也无法得到升迁。
可来到了大秦,现在的李斯已经升为廷尉,掌管着军队的吃穿用度,被大王封为座上宾,这在楚国是绝无可能。
但,纵使李斯身为廷尉,也只是属于新人,并不属于老秦人。
新人,是不能当兵上阵杀敌的。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新人无法获得军功。
而想要用新人的身份,来获得爵位这也很难。
李斯估计,自己最多也就能封个卿的爵位,这在大秦的新人中已经是最高。
可老秦人的这些个将领,最高是可以封侯的。
谁不想荫庇子孙?
李斯心中暗叹,自己还得继续努力啊!
就在这时,赵高领着子婴走入了章台宫。
看到子婴进来,不少人面面相觑,而李斯却若有所思。
这袭击陈郢运粮队的计策,乃是爷孙两人合力想出来的。
现在,计谋成功,秦军大获全胜,楚国的危机解除了,莫不是大王要来赏赐子婴?
想到这里,李斯又更羡慕了。
反正是大王自己的长孙,想赏什么,还不是大王自己说了算。
果然,子婴上了高台,就被大王直接抱在了腿上,极尽宠爱。
嬴政对着赵高道:“行了,人来了,把王贲的军报念出来吧。”
众人闻言一愣,军报的内容不是已经知道了么?
十万旦粮草入了大梁城,危机已解。
可大王让赵高还读什么?
赵高噙着笑,转身从袖口取出军报,随手一抖打开后,念道:
“臣得王命,幸不辱命……”
王翦一愣,看着自己的旗子,没想到自己的外孙,竟然都知晓两方的实力。
联想到咸阳传来的消息,自己的外孙定了奇袭陈郢粮草队的计谋,最后被封了爵,原本以为这只是谣传。
是大王疼爱子婴,故意给子婴整的一出戏。
可今日,看着子婴这般严肃的表情,王翦却是疑惑,这一切难道是真的?
可转念一想,却是摇了摇头。
能在必死的局面中,找到一丝曙光,这是何等的眼光?
原本王翦还以为,奇袭陈郢运粮队,是王贲那小子自己主张的,完了之后,还故意搞什么赏赐子婴。
这在自己看来,不过是为了外孙子婴,可以在咸阳城内过活的手段而已。
可看着子婴认真的眼神,王翦疑惑不已。
眼下,游戏开始,子婴已经将六十万大军放在了函谷关,王翦看了也是心里咯噔一下。
子婴知道大军要东出函谷关,这就表明他不是在开玩笑,而是真的要和自己来一局‘沙盘演练’。
子婴淡然一笑,“我要开始咯。”
也不等王翦发话,子婴率先用了一个旗子插在了陈郢上,低声道:“我先拿陈郢。”
紧跟着,把剩下的五个旗子,全部放在了陈地。
然后望着王翦。
王翦望着这样的摆兵布阵,略一思索,心中疑惑,“你怎么不继续攻击了?”
他还想看子婴这样放是凑巧,还是胸有成竹,可子婴却是说道:“我都这般行动了,楚国不可能没有动作。”
秦军先出函谷关,占了先机,所以先拿下陈郢,楚军没有反应过来,等到子婴到了陈地,想必楚国已经有所动作。
王翦心中震动,没想到子婴竟然真的懂得战况,转而心中大喜,这可是自己的外孙啊。
继承了自己的谋定而动,岂不是很正常。
虽然懂得这些个战略方法,可活学活用又是两样,自己好歹驰骋沙场这么多年,怎么会输给一个三岁的孩子上?
于是王翦直接将四个旗子,也放在了陈地。
意味着,四十万大军,与秦军主力相持于陈地。
“到你了。”放好后,王翦催促子婴道。
他想看看,子婴到底会用什么方法,来打败楚国。
可子婴这时候,却是说道:“游戏结束,我赢啦!”
“嗯?”王翦望向舆图,子婴压根就没有走动旗帜,哪里说自己赢了,于是问道:“你怎么赢的?”
子婴知道,想要让王翦服气,得用真本事。
于是指着舆图道:“你看,我已锁住楚军,除了陈地的兵力外,我还有陈郢以及大梁城,三个方向成了犄角之势,楚军是万不可能突破我的防线的。”
“可你也没赢啊?”子婴虽然说得对,可楚军的主力还在呢,这小家伙怎么就说字赢了?
“两军相持,拼的是什么?”子婴反问道。
王翦闻言正要回答,接下来却是愣住了,是啊,两军对峙,拼的是什么?
是国力啊!
秦国地大物博,拿下了韩、赵、魏、燕国等领土,实力雄厚,纵是楚国江南水土丰沃,也无法与大秦相抗衡。
这等于是五国伐楚了,这让楚国怎么耗得起?
王翦哑然,想要反驳什么,可又觉得自己的理由有点无力。
虽然子婴才三岁,可自己毕竟是外大父,这样欺骗自己的外孙,王翦断然不会。
想了半天,王翦也想不通破局之法,时间越久,王翦的内心却是越发的激动。
这不就是自己找了许久的作战方针?用这样的方法,必然可以稳操胜券,一定可以拿下楚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