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仕途:从治好马皇后隐疾开始高质量小说

大明仕途:从治好马皇后隐疾开始高质量小说

青红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军事历史《大明仕途:从治好马皇后隐疾开始》,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李青朱元璋,是网络作者“青红”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然很容易被抓,但你有通关文书吗?假使你有,并且顺利过关,但你会当地的口音吗?一个外人想要无声无息地融入当地,几乎不可能!”朱元璋幽幽的看着他,“再退一步,你聪明绝顶,在引起怀疑前就学会了当地方言,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一跑就没户籍了,就算你有钱也无法建房、买田,更别说安家落户了,还有,流民可不受大明律保护,盗匪也最......

主角:李青朱元璋   更新:2024-05-08 01: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青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仕途:从治好马皇后隐疾开始高质量小说》,由网络作家“青红”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军事历史《大明仕途:从治好马皇后隐疾开始》,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李青朱元璋,是网络作者“青红”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然很容易被抓,但你有通关文书吗?假使你有,并且顺利过关,但你会当地的口音吗?一个外人想要无声无息地融入当地,几乎不可能!”朱元璋幽幽的看着他,“再退一步,你聪明绝顶,在引起怀疑前就学会了当地方言,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一跑就没户籍了,就算你有钱也无法建房、买田,更别说安家落户了,还有,流民可不受大明律保护,盗匪也最......

《大明仕途:从治好马皇后隐疾开始高质量小说》精彩片段


“逃不掉的。”朱元璋没由来的说了句。

李青一惊,莫非自己小算盘打得太响,被他听到了?

却听朱元璋继续道,“其实想逃跑本身不难,难得是你得提前得到官府的消息,这就不容易了,

就算逃了,有通缉令在,也很难保证不再被抓,就算你会易容,能借此逃脱通缉,但接下来呢?

想逃脱官府追剿,就得跑远一点儿,最好是横跨数省,不然很容易被抓,但你有通关文书吗?

假使你有,并且顺利过关,但你会当地的口音吗?

一个外人想要无声无息地融入当地,几乎不可能!”

朱元璋幽幽的看着他,“再退一步,你聪明绝顶,在引起怀疑前就学会了当地方言,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一跑就没户籍了,就算你有钱也无法建房、买田,更别说安家落户了,

还有,流民可不受大明律保护,盗匪也最喜欢流民,因为杀人越货也没人管,

你想贿赂官府办理户籍也不太可能,地方官府压榨流民不算犯罪,他们收钱不办事没关系,办了事反而触犯了大明律……

基于此,逃跑的后果大概率只剩下两种,一是落草为寇,但又等同于和朝廷作对,生机渺茫,二是,找个荒山野岭躲起来,一辈子不下山,成为野人!

就算你抢个媳妇,你的儿子、孙子也跟你一样,只能做流民、野人!”

朱元璋舒了口气,笑问道,“所以…还跑吗?”

“不跑了……啊不,草民从没想过逃跑。”

李青讪笑,他总算是知道师父一身本领在身,却不轻易下山,也不许他随便下山了。

可即便如此,仍是被锦衣卫找上了门,可见逃跑实乃下下之策。

他也理解为何马皇后嘱咐,要找个深山老林躲起来,不要轻易外出了。

原来古代没户口,比后世还要严重,后世黑户至少生存不是问题,这时代没户口可是连人权都没有。

唉…看来自己之前想法过于单纯了,得从长计议。

李青泛起了愁,马皇后的保命符虽说有用,却终究有限,以前他虽然也一直生活深山老林,但至少还有无良师父说说话,真要一个人躲在山林生活,他非疯掉不可。

马皇后的病他治不好,即便他师父来了也没可能治好,想活下去必须得从其他地方入手。

比如:政治见解!

他从马皇后那里了解到,朱元璋虽然手段残暴了些,却实实在在是个好皇帝,史书对他的评价也大致如此,只要自己表现的足够优秀,活下来应该不是问题。

“又在发什么愣呢?”

李青收回心神,干笑道:“草民有些不解,皇上为何要提拔我做您的贴身侍卫。”

“因为你底子干净,与朝中官员无任何瓜葛。”朱元璋道,“这个理由可够?”

“呃…皇上,草民也是个流民。”

朱元璋撇过头,看着外面的风景,“以后就不是了,也不必自称草民,称臣!

还有,咱虽然杀了很多人,但杀的都是该杀之人,

你不用担惊受怕,只要忠心,定可无恙。”

“是,草…臣遵旨。”

李青暗叹:这回算是沾上了,想全身而退怕是很难。

……

朱元璋这次真就信守了承诺,带着他在京师逛了半天,期间还买了许多小孩子玩的玩具,念叨着这个给谁,那个给谁。

李青也不知谁是谁,不过这模样的朱元璋,属实令他大感惊奇,甚至怀疑老朱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

回到皇宫时,朱标还在御书房批阅奏疏,人已是双目无神,一脸憔悴。

“父皇,你这玩了半天了,剩下的就交给你了。”朱标揉了揉眉心,“儿臣有些乏了。”

“你乏咱也乏。”朱元璋一瞪眼,“把奏疏带回去慢慢看。”

“……儿臣遵旨。”

朱标无奈,打包剩下的奏疏告辞离去。

李青见时间不早了,于是道,“皇上,臣先行告退。”

“等一下,领了赏赐再走。”

“是。”

李青点了点头,心中对朱元璋的印象稍稍好了一些。

不久,小桂子端着托盘进来,上面赫然是:飞鱼服、绣春刀。

原来只是锦衣卫的常服,亏我还期待呢……李青谢过恩典,退出了御书房。

——————————————

太监值班房,一群太监迎上来大拍马屁,恭贺李青高升,那个谄媚劲儿让他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锦衣卫威风是威风,但论级别,充其量也就是个保镖,至于吗?

一个太监似是看出了他的心思,解释道,“先生可不要小瞧了这飞鱼服,它可不是一般人能穿的。”

李青奇怪道,“锦衣卫不都穿这个吗?”

见众人奇怪的望着他,李青补救道,“我也是听人说的。”

太监谄笑道,“锦衣卫多了去了,能穿飞鱼服却寥寥无几,除了负责皇上仪仗的锦衣卫,仅有指挥使、镇抚使、同知、佥事能穿。”

李青怔了怔,之前逮他的锦衣卫都是身着便服,当时他还以为那些人是为了低调,敢情飞鱼服并不是锦衣卫的标配啊!

低头瞧了瞧飞鱼服,布料精美,图形考究,说是鱼却酷似蟒龙,光这一身衣服,估摸着没十来两银子也下不来。

看来朱元璋是打算用我了……李青暗暗松了口气,既然打算用,就不会轻易杀了。

脑袋又多一层保障!

李青心情不错,望着满脸谄媚的太监,露出一个和善笑意,“在下初来皇宫,对宫内很多规矩都不了解,诸位可否为在下讲解一二?”

他知道,这些太监虽是最底层,却宫内大小事物十分了解,且消息灵通,和他们打好关系,好处多多,说不定关键时刻能起大用。

这些太监也乐的巴结他,尤其是李青自始至终,都不曾表露过厌恶、鄙夷,对他们就像对正常人一样,平等处之,让他们那仅存的一点儿自尊心大受慰藉。

当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番长谈下来,李青对这座皇宫了解了七七八八,顺带着,对锦衣卫也有了大概了解。

锦衣卫最高统帅是指挥使,下辖同知、佥事、镇抚使各两人,再往下是千户、百户……

——

翌日。

李青褪去了那身带着补丁青衫,一身飞鱼服,衬得他身材愈发修长、挺拔,头戴乌帽更显得他面如冠玉,英俊不凡。

天刚蒙蒙亮,李青便去了乾清宫。

皇子皇孙正在跟马皇后问安,见到他来,先是一怔,而后如见瘟神,一脸心惊胆战。

马皇后心疼儿孙,挥了挥手,“都退下吧!”

众皇子皇孙如蒙大赦,行了一礼,立即离开寝宫。

待他们走后,马皇后又让侍候着的宫女离开,这才将目光移向李青。

“你这后生,倒是俊俏。”

“娘娘过奖了。”李青有些不好意思。

马皇后轻轻叹了口气,“这身衣服穿上,再想脱下来可就难了。”

李青无言以对,沉默少顷,轻声道,“娘娘,治疗可以开始了吗?”

“嗯…开始吧!”

李青深吸一口气,拨动琴弦……

半个时辰后,最后一个音符弹完,李青疲惫起身,准备告辞离去,朱元璋却来了。

“微臣参见皇上。”

“嗯,免礼。”朱元璋匆匆摆了摆手,径直走到榻前,“妹子,你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马皇后轻笑道,“这个李青的琴技很好。”

朱元璋回头看了李青一眼,点头道,“这身衣服蛮适合你的,你先回去歇会儿,一个时辰后去御书房,咱有事要你去办。”

“微臣告退。”


巳时,御书房。

李青如约走进大殿,“微臣李青,参见皇上、太子殿下。”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疏,“咱问你,皇后的病情暂时稳定了吧?”

“嗯。”

“那好,这个你拿去。”朱元璋取出一张信笺,“将上面的人逮捕、审讯、下午申时前斩了!”

李青一呆,万没想到朱元璋竟是要他去抓人、杀人。

这算什么?

投名状?

李青硬着头皮上前接过,迟疑道,“皇上,微臣对皇城还不熟悉……”

“咱已经安排好了,刘百户协助你一起办案。”朱元璋低头继续批阅奏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他。”

朱标微微皱眉,“父皇……”

“嗯?”

“唉……”朱标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李青来到殿外,锦衣百户刘强立即迎了上来,“李大人,请跟我来。”

“麻烦了。”李青拱了拱手,按制对方的职衔比他大,人家给他打下手,他自不好托大。

“李大人客气,您这会儿可是钦差。”

刘强比当初‘请’李青时还要客气。

常言道,宰相门前七品官,李青可是皇帝的贴身侍卫,又是治疗皇后娘娘的医生,可谓是前途无量。

抛开钦差身份不谈,他一个锦衣百户也不够看。

宫门外,百十号锦衣卫已然在候命。

刘强威严道,“李钦差奉皇命缉拿罪员,尔等要尽心办事。”

说罢,将李青的名单交给下属,“去把人全抓进昭狱。”

“是。”

那人看了眼名单,领着一群锦衣卫杀气腾腾地去了。

“呵呵……李大人请。”刘强重新换上笑容,“抓人的事儿有他们办,咱们直接去昭狱。”

“嗯。”

李青轻轻点头,也乐得清闲。

路上,李青忍不住好奇,“刘大人,那些人都犯了什么罪啊?”

“纵容地方官儿空纸盖印!”刘强小声解释,“这个现象两个月前便发现了,皇上一直压着没办,这下咱们锦衣卫总算能露把脸了,嘿嘿……”

“现象?”

李青惊讶,“空纸盖印的人有很多吗?”

“不是很多,几乎是全部。”

“啊?”

“李大人你小声点儿。”

“哦,好。”李青尴尬笑笑,压低声音道,“难道要把大明各地所有官员都抓起来杀了?”

“那倒不至于。”刘强轻轻摇头,“不过掌印官应该是没跑了。”

“有多少?”

“大明一十三省,一百五十多个府,一千一百多个县。”刘强道,“也就一千三百来号人吧!”

也就一千三……李青无言。

突然想到昨日刘强说官员勾结胡惟庸的事,李青又问:“胡惟庸案死了多少人啊?”

他隶属锦衣卫,又是皇帝贴身侍卫,刘强也没必要隐瞒,“具体没算过,估摸着应该快两万了,这个案子还在查,到最后具体要杀多少人,没人知道。”

李青暗暗惊叹,他对明史了解有限,只知道朱元璋杀了很多人,胡惟庸、蓝玉谋反牵连了好多官员,却也没想到会这么多。

大明才多少官啊?

这么杀下去,就不怕杀的没人来处理政务吗?

昭狱。

大牢阴暗潮湿,采光极差,每间牢房里只有顶处开一个一尺见方的窗口,阳光照射进来,光束中尘埃起伏。

空气中夹杂着屎尿味儿,臭气熏天,比太监值班房刺鼻难闻多了。

李青走在似乎看不到尽头的走廊中,听着两边牢房中传来的惨叫声、求饶声、喊冤声、咒骂声…心神悸动、头皮发麻。

太黑暗了!

刘强面不改色,好似早已习惯,有说有笑跟他介绍昭狱。

李青听在耳里,凉在心里,看着那惨不忍睹的囚犯,连血液都凉了。

这哪里是昭狱,分明就是炼狱!

“咱…歇会儿吧?”李青实在看不下去了。

两人来到一处相对干净的地方,狱卒殷勤倒茶,而后很知趣儿地离开了。

李青身在这样的地方,哪里还有心思喝茶,他忍不住道,“刘大人,方才听有人喊冤,这种情况是否要重审?”

“用不着。”刘强嘿嘿笑道,“他们都认过罪、画过押,没这个必要。”

“那…万一有冤案错案,岂不是枉杀了好人?”

刘强抬头望向李青,一字一顿道,“昭狱不收无罪之人!”

李青一怔,旋即明白话中意思,锦衣卫只是一把刀,至于砍向哪里,全由握刀的人说了算。

见他沉默,刘强又补充道,“锦衣卫虽权力极大,皇亲国戚、勋贵文武皆可逮捕,昭狱也不归刑部管,但也不是胡乱抓人,这些,李大人以后会明白。”

李青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他都自身难保,哪里有心情去怜悯别人?

午饭四菜一汤,不算丰盛,但比与猪食无异的牢饭强了太多太多,李青没什么胃口,随便吃了几口草草了事,刘强倒是吃得很香。

少顷,一锦衣卫前来禀报:“钦差大人,刘大人,罪员已被抓来。”

刘强抹了抹嘴,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李大人请。”

李青暗叹一声,与刘强一起前往羁押罪员的地方。

“我冤啊!”

“冤枉、冤枉……”

远远就听到喊冤声,紧接着是一阵鞭子抽动的‘啪啪’声,随即喊冤变成了惨叫。

李青到时,十多个人已经被抽的皮开肉绽,夏日衣服单薄,和血肉混在一起,触目惊心。

刘强笑道:“李大人,皇上让你主审,下官就做个陪审如何?”

“嗯。”李青颔首,走到牢门前的长案坐下,吸了口气,“为何喊冤?”

刘强眉头微微一皱,没想到李青会来这么一句。

果然,李青语毕,喊冤声再次响起。

刘强暗叹一声,给一旁的锦衣卫使了个眼色,几个彪形大汉进去就是一顿抽,不一会儿,这些官员就消停了。

这一来,搞的李青也不知该怎么审了,他给这些人申辩的机会,可锦衣卫不给,他也没有办法。

而且,他隐隐觉得,这次办案是朱元璋对他的考验。

思来想去,只得以定罪的口吻来给他们论罪,“你们纵容地方官员空纸盖印,蒙蔽圣上,有何脸面喊冤?”

李青虽是以定罪的形式问话,却也给了他们申辩的机会,能当京官的没几个草包,立即察觉到话中生机,连忙辩解。

“大人,山高路远,地方官来一趟京师需时良久,一个账目对不上就得返回去重新校对,可粮有粮银都有损耗,又岂会分毫不差?”

“是啊大人,北方官员来一趟京师至少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账册不得涂改,官印又不能带出衙门,不如此,地方官就是跑断腿,也根本对不上账。”

“大人,前朝也是这么干的,非我等臣子欺瞒圣上,这是…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啊!”

听到这些申辩,李青不由一愣,再想想这时代的交通,总算明白他们为何纵容地方官空纸盖印了。

这算是无奈之举,不如此,今年的账明年都不一定对好,不仅他们交不了差,地方官也不用处理政务了。

一旁的刘强听不下去了,照这么审下去,这些人反倒成被冤枉的了,不仅锦衣卫陷入被动,皇上龙威也将受损。

旨意可是明确表示,下午申时前连审带杀,不得延误。

可这位李钦差搞这么一出,还能杀得了吗?

这小老弟咋回事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